肖士卿;王亚玲;高密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64例脑出血患者,按住院号奇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效果以及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效果、治疗效果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燕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守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行腹腔镜治疗的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患者146例,与同期行开腹保守性治疗子宫肌瘤或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瘤患者42例进行比较,包括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随访。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腹腔镜组术后未见并发症,开腹组术后出现并发症者2例,术后随访有3例患者仍感觉手术切口处疼痛感。结论采用腹腔镜保守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患者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均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患者。
作者:田革联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调查某院肿瘤化疗科康艾注射液使用情况,评价其使用合理性。方法选取某院肿瘤化疗科2012年使用过康艾注射液的住院病历268例,对其使用康艾注射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康艾注射液在肿瘤化疗科的使用存在疗程不足(100.0%)、联合用药不合理(2.9%)、溶媒品种选用不合理(2.1%)及超日剂量(1.3%)等现象。结论该院肿瘤化疗科在使用康艾注射液中存在不规范的表现,需要改进。
作者:万正兰;卓飞霞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推行洁净手术室管理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1年本院收治的需经手术治疗的患者1156例,分别观察两年中的手术切口的总感染率、不同类型手术切口的总感染率、手术室两年平均菌落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1年手术切口的总感染率为1.90%,其中择期手术感染率为1.05%,急诊手术感染率为4.38%,Ⅰ型切口总感染率为0.26%,Ⅱ型切口总感染率为0.52%,Ⅲ型切口总感染率为1.12%;2011、2012年手术室的平均菌落数分别为(46.4±4.9)cfu/ m3和(39.5±3.8)cfu/ m3。结论手术室开展洁净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降低手术切口的感染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春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介入化疗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经介入化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52例,均采取了术前、术后等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52例宫颈癌患者经过介入化疗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和指导,其中显效的有31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38%。结论加强宫颈癌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的临床护理可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缩短术后反应期时间,临床护理效果明显。
作者:姜霞;姜宏宇;许丹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技术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45例,分为非鼻饲组、一般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根据吞咽功能的实际情况和吸入性肺炎的情况视为标准对3组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非鼻饲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80.0%(8/10),一般护理组为26.7%(4/15),综合护理组为10.0%(2/20),一般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非鼻饲组与一般护理组、综合护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一般护理组吞咽困难有效率53.3%(8/15)低于综合护理的85.0%(1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技术可以有效的应用在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患者上,并且可以很好地避免患者出现吸入性肺炎。
作者:徐燕;张延停;乔丰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治疗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性意见。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来本院进行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治疗的8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式,40例干预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患者健康指导达标率、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伴消化道出血治疗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效果显著,进一步促进了护理工作的规范性与标准化,在减少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的同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与健康指导合格率。
作者:谢敏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用药指导”栏目主要针对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精神类疾病、感染性疾病、流行病、传染病等常见病几多发病的新药的介绍,包括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药物的选择和比较,用药注意事项,老药新用等。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伴有病毒复制的活动性肝炎并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停药后病情反复的治疗对策。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2年6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活动性肝炎肝硬化36例,口服拉米夫定100mg,1次/ d,安络化纤丸6g,2次/ d,连续服用1年以上,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生化指标、病毒学改变及停药后复发情况。结果36例中口服拉米夫定及安络化纤丸12个月后,26例(72.2%)肝功能明显好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降至正常,胆红素下降,清蛋白升高;4例(11.1%)腹腔积液消退,肝硬化活动得以控制,病情稳定;24例(66.7%)HBV - DNA 定量<103cp/ ml。停药后3~6个月16例(44.4%)相继出现肝功能异常和HBV - DNA 升高,12例(33.3%)再次口服拉米夫定和安络化纤丸有效。结论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伴有病毒复制时,口服拉米夫定、安络化纤丸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阻止肝纤维化、肝硬化进程,提高生活质量,停药过早可导致复发,再次给药仍有效。
作者:袁美锦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对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应用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134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8例,对照组66例。观察组产妇使用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联合治疗,对照组仅使用缩宫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产妇子宫收缩能力以及止血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联合应用对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出血情况,治疗效果确切,并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杨梅枝;周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分析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67例产妇,按自主选择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6例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照组31例不采取任何镇痛方法。观察比较两组在生产疼痛程度、生产时长、终分娩方式及对胎儿的影响等情况。结果试验组的麻醉镇痛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的难产率和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宫口扩张速度快于对照组,活跃期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后两个产程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新生儿宫内窘迫、窒息和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给药方式简便、用药见效快,达到分娩有效镇痛、加快生产进程的效果,并且对胎儿并无不良影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杰;万建国;叶文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临床人工流产术前通过不同给药方式给予患者米索前列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就诊于本院自愿行人工流产术的298例患者,分为4组:PO(口服)组98例:术前3h 空腹顿服400μg 米索前列醇;PV(阴道放置)组76例:术前3h 于阴道后穹隆部放置0.9%氯化钠溶液湿化的400μg 米索前列醇;SL(舌下含服)组69例:术前3h 舌下含服400μg 米索前列醇;CG(空白对照)组55例:不使用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比较宫颈扩张程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人工流产综合征和不良反应。结果 PO、PV、SL 组宫颈扩张程度均大于 CG 组,PV、SL 组的扩张程度大于 PO 组,PO、PV、SL 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低于 CG组,PO、PV、SL 组患者的阴道流血、下腹痛的发生率均低于 CG 组,其中 PV 组高于 PO、SL 组,PO 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高于 PV、SL、CG 组,CG 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高于 PO、PV、SL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可有效扩张宫颈,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李红燕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疗效。方法2009年4月-2012年4月本院收治62例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补液、补充血溶量、抗休克等常规性治疗,治疗组31例用奥美唑钠注射液40mg 静脉推注,2次/ d,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2U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 静脉滴注,1次/ d;对照组用奥美唑钠注射液40mg 静脉推注,2次/ d,疗程3d。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止血、大便颜色变化、隐血、不良反应等来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是93.55%,对照组有效率是70.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有16例在6h 内出血停止、5例在12h 内出血停止;4例在49h 出血停止、4例在56h 内出血停止;2例在74h 内出血停止。对照组有18例在24h 出血停止、3例在48h 内出血停止;2例在73h 出血停止、7例在76h 内出血停止。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联合奥美拉唑钠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有效方法,止血效果好,而且安全、快速。
作者:黄君群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合并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剖宫产产妇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2013年收治的69例合并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产妇,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于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对照组)和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观察组),根据宫缩和阴道出血情况判断临床疗效,观察出血情况,并采用容积法和称重法计算产后2、24h 的出血量,根据止血时间、输血及子宫切除情况评价治疗情况并记录分娩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1%高于对照组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率为40.0%(14/35),低于对照组的64.7%(2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后2、24h 的出血量分别为(214.6±51.6)ml 和(327.5±62.9)ml,均低于对照组的(322.5±82.4)ml 和(462.1±89.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合并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较好,安全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张琼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是否相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3年10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已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20例,采用循环酶法检测其血浆 Hcy 水平,按冠状动脉病变累及范围分为对照组,1支病变组,2支病变组和3支病变组;按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评分分为低、中、高组。按冠状动脉病变累及范围、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评分结果,分析各组间血浆 Hcy、吸烟、年龄、血糖、血脂等临床生化指标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血浆 Hcy 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2支病变组及3支病变组的血浆 Hcy 高于1支组,高分数组及中分数组的血浆 Hcy 高于低分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浆Hcy 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独立相关(P <0.05)。结论血浆 Hcy 的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正相关。
作者:刘帆;黄新平;黄伟;杨波 刊期: 2014年第15期
2014年可谓是国产疫苗的多事之秋。年初的乙肝疫苗事件将国产疫苗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引发民众对国产疫苗质量与安全的质疑。4月30日,媒体再次曝出,陕西西安8名儿童接种过期疫苗,再次引起恐慌。在国产疫苗遭受质疑的同时,儿童免疫接种纷纷转向高价进口疫苗,各地纷传高价进口疫苗脱销。
作者:摘自: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 C 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2013年本院就诊的支原体肺炎患儿6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行阿奇霉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 C 治疗;对照组31例,行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7.41%;观察组总有效率96.87%。观察组平均住院(7.1±1.6)d,夜间咳嗽消失时间(3.8±1.0)d,血清 C -反应蛋白治疗前(44.27±6.85)mg/ L,治疗后(4.12±0.75)mg/ L;对照组平均住院(11.8±1.4)d,夜间咳嗽消失时间(7.2±1.2)d,血清 C -反应蛋白治疗前(45.03±7.21)mg/ L,治疗后(7.68±1.05)mg/ L。两组总有效率、平均住院时间、夜间咳嗽消失时间及治疗后血清 C -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 C 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缩短疗程并缓解患儿各项不良症状。
作者:蒙日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吡格列酮为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提示,吡格列酮的使用可能小幅增加膀胱癌的发生风险,长期使用风险增加。鉴于吡格列酮流行病学研究提示的结果,医务人员和患者应该对吡格列酮的膀胱癌风险进行关注,采取适当措施防范吡格列酮可能带来的疾患,主动报告药品的不良反应。
作者:摘自: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研究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58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对照组未给予新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术中出血量、阴道切缘阳性及治疗效果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淋巴结转移、阴道切缘阳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治愈率为93.1%,对照组治愈率为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中有25例患者脉管癌栓显示为阴性,4例患者为阳性;对照组中有20例患者脉管癌栓显示为阴性,9例患者为阳性,观察组阴性率为86.2%,对照组阴性率为69.0%,两组阴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在治疗宫颈癌患者中得到了有效应用,有利于缩短治疗时间,减小对患者身体的损害。
作者:王阿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审核处方是药师技术含量高的工作,需要加强此工作才能保证消费者的用药安全。本文概述了窗口处方审核的内容与要求,分析了窗口处方审核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窗口处方审核的模式建立:培训处方审核员、实行用药安全防火墙、实行电子处方即时审核制度和实行处方的多重监管。
作者:尹可香 刊期: 201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