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散寒通络汤治疗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占少华

关键词:关节炎, 类风湿, 散寒通络汤, 布洛芬缓释片,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探讨散寒通络汤治疗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R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寒湿型RA患者176例,通过抽签法将RA患者分为B1组(88例)、B2组(88例)。B2组采用布洛芬缓释片治疗;B1组采用散寒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B1组总有效率(92.0%)高于B2组(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寒湿型RA患者,采用散寒通络汤治疗,终获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满意,在祛风湿以及消肿通痹方面,发挥了显著的效用,成功凸显临床应用价值与意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胆管结石患者3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手术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切口感染率以及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管结石时,安全可靠,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以及住院天数少的优势。

    作者:高俊杰;王韶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氧化磷酸化抑制剂:一类新型肿瘤治疗药

    急性髓样白血病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肿瘤,以及治疗后的残存肿瘤存活都有赖于氧化磷酸化( OXPHOS)。因此,抑制这类肿瘤中的线粒体复合物I是条独特的治疗途径。美国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系列新型高效复合体I OXPHOS抑制剂( IC50﹤10nM),包括IACS-10759。IACS-1131的优化造就了IACS-10759,在小鼠、大鼠、犬和食蟹猴种表现出良好的药动学性质,口服生物利用度极佳(﹥90%),清除率适中,t1/2长。

    作者: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7月-2013年2月门诊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布地奈德治疗)和试验组33例(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第一秒末用力呼气容积( FEV1)、大呼气流量( PEF)、FEV1/用力肺活量( FVC)。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9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FEV1、PEF、FEV1/FVC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有很好疗效。

    作者:陈群燕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阿奇霉素联合环丙沙星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环丙沙星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9月32例确诊为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进行阿奇霉素联合环丙沙星治疗,对照组行葡萄糖联合乳酸环丙沙星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3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5d后,观察组环丙沙星的小抑菌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小抑菌浓度没有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环丙沙星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甘晓冬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偏头痛性脑梗死的诊断研究

    目的:研究偏头痛性脑梗死患者经颅彩色多普勒( TCD )超声检测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44例偏头痛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TCD对患者脑内动脉血流速度进行检查,将其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本院正常体检的44例偏头痛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TCD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大脑的中动脉、前动脉与后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椎动脉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偏头痛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流速度较快,且存在明显的后循环,血流异常变化非常突出。

    作者:李雪峰;王清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护理的方法和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收治的10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在接受相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患儿增加综合性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好转率(3d内)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儿的好转率(3d内)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恢复过程中增加综合性护理,能够缩短患儿的好转天数,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马继珍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人性化护理对产妇术后疼痛及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产妇术后疼痛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择期手术分娩的产妇1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对照组产妇采取传统的基础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产妇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术后疼痛情况和护理质量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术后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质量在基础护理质量方面,包括针对性护理质量、术前准备工作质量、术后工作质量、整体护理程序衔接质量以及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改善产妇术后疼痛情况,提高基础护理质量。

    作者:顾海兰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多巴丝肼片及吡拉西坦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多巴丝肼片及吡拉西坦治疗帕金森病( 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8月-2013年8月的收治的80例PD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吡拉西坦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多巴丝肼片治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改善率(80%)高于对照组(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帕金森患者采用多巴丝肼片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范金英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消痔灵注射液结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消痔灵注射液结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6月-2010年1月收治的混合痔患者3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采用消痔灵注射液结合外剥内扎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6个月~4年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术后2年和术后4年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消痔灵注射液结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方法整体优于单纯外剥内扎术,在术后并发症和远期术后复发率上显著低于单纯外剥内扎术。

    作者:熊建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社区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社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3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4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的观察组和给予厄贝沙坦片治疗的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肾功能及心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24h尿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内生肌酐清除率以及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 E峰值)、E/A比值、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能够更为有效的降低血压、改善肾功能和心功能,是社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理想方法。

    作者:杜小燕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中青年心脏介入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对中青年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实施综合临床护理及健康宣教探析。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本科择期行心脏介入手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及宣传教育,以消除患者对手术及术后生活的心理负担和顾虑。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患者术前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收缩压差值和心率差值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中青年心脏介入手术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和取得满意效果的重要因素,能有效地提高手术效果及成功率,是改善中青年心脏介入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的有效手段。

    作者:陈艳丽;贾洪娟;周文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自拟散疣汤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散疣汤浸泡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科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门诊多发性跖疣患者220例,予自拟散疣汤浸泡治疗,1次/d,每次1h以上,如时间允许可2次/d,每次半小时及以上,水温保持在能耐受高温度,连续2周为1疗程。通过观察结果评价中药自拟散疣汤浸泡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结果痊愈137例,显效30例,有效20例,无效29例,复发4例,总有效率为85.00%,痊愈后随访1年,复发率3%。结论自拟散疣汤具有显著疗效,并且简便易实施,无创伤及痛苦,患者依从性好,可推广开来成为多发性跖疣患者提供简便易行、安全无创且不易复发的中医治疗手段。

    作者:黄仲平;刘光曲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行个性化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0月-2010年12月治疗的7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满意度(94.7%)高于对照组患儿(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可在提高患儿满意度的同时减少患儿的住院时间。

    作者:赵俊玲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半夏泻心汤联合逍遥散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逍遥散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2月在本院门诊或病房确诊为慢性胆囊炎的患者120例,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消炎利胆片治疗,治疗组口服逍遥散和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1剂/d,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1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逍遥散和半夏泻心汤加减可有效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曹靖玉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止吐药应用时间对镇痛泵使用患者止吐效果的影响

    目的:分析研究止吐药物应用时间对镇痛泵使用患者的止吐效果,为临床预防镇痛泵患者恶心呕吐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11月本院60例镇痛泵使用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患者不给予昂丹司琼止吐,术前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给予昂丹司琼,术后组患者在连接镇痛泵前给予昂丹司琼,观察比较3组患者的疼痛感、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在术后4h、12h、48h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组、术后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术后组患者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镇痛泵使用患者在手术结束后镇痛泵连接前给予止吐药物的效果更好,能够在保证镇痛效果的前提下更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恶心呕吐感受。

    作者:郭敏;伍元川;姚爱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扎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扎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对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湖南省怀化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3月-2013年1月内科住院及门诊患儿8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的基础上加用白三烯拮抗剂扎鲁司特;疗程均为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2%(37/41),高于对照组的74.4%(2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第1秒末用力呼气容积(FEV1)(实/预)、峰值呼气流速(PEF)(实/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实/预)、PEF(实/预)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在行肺功能检查过程中,治疗组有2例,对照组有3例配合不满意,未能完成相关检查。结论扎鲁司特与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运用改善哮喘患儿临床效果及肺功能的效果较单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更具优势,并且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作者:谌洪飞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综合干预前后老干部用药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观察综合干预前后本系统168名离休老干部用药情况的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南京军区司令部系统内5个干休所全体离休干部168名,对其进行加强用药知识宣传、加强用药监督指导、加强药品配发的把控等综合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不合理用药的变化情况。结果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1)用药习惯不当。(2)联合用药不当。(3)用药时间不当。(4)药物选用不当。(5)重复用药。(6)无指征用药。综合干预后不合理用药情况较干预前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老干部均患多种疾病,少的3种,多的14种,平均每人患6种。老干部每人少用药3种药,多用21种药,平均用8种药。结论针对老干部用药不合理情况,进行保健知识宣传、监督指导和配药把关等综合干预措施十分必要。

    作者:张强;朱海娟;刘利;徐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温馨助产模式对产妇助产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温馨助产模式对产妇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进行分娩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产妇进行温馨助产,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助产处理,观察两组产妇各产程、产后出血、终分娩方式以及对助产模式的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第二、第三产程均短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产妇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1,P﹤0.01),产妇对助产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P﹤0.05)。结论运用温馨助产模式对产妇进行助产,可明显缩短产妇各产程,减少产后出血、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和产妇对助产的满意度。

    作者:贾香婷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及支气管动脉、肺动脉双介入治疗肺癌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及支气管动脉、肺动脉双介入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0年3月在本院诊治的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观察组行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双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70.0%、52.5%、25.0%,对照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72.5%、50.5%、22.5%,两组患者1~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3年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26.8±12.5)个月、(25.4±12.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支气管动脉和肺动脉双介入治疗肺癌未见显著疗效,相比支气管动脉单介入治疗方法,其不仅增加临床用药量,导致临床毒副作用增强,同时加大了临床治疗的难度,不利于保护患者的切身利益。

    作者:李瑞军 刊期: 2014年第1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