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增生伴癌变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廖军

关键词:外科手术, 乳腺增生伴癌变,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乳腺增生伴癌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癌变性乳腺增生女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外科手术方法进行切除,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化疗手段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外科手术治疗乳腺增生癌变病症可取得明显疗效,较传统化疗治疗方式而言具有较高的治愈率,在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和发展上占有重要地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农村卫生室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相关法律知识调查

    目的:对农村卫生室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相关法律知识了解情况进行调查。方法2013年3月-2013年5月向农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发放了190份问卷调查,回收问卷189份(99.47%)。结果农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相关法律知识的知晓率低于乡镇卫生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卫生室的医生对HIV感染患者的告知方式、处理方法及孕妇HIV检查相关情况的知晓率高于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农村卫生院医务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的相关法律知识掌握不够,应加强农村卫生院的基础建设,加大培训医务人员的力度,使艾滋病的预防得到推进。

    作者:喻莲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诊疗分析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为妊娠期首次出现高血压,收缩压≥140mm Hg和(或)舒张压≥90mm Hg,于产后12周内恢复正常,尿蛋白阴性,产后方可确诊。少数患者可伴有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1]。本文就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诊疗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陈立娟;赵金荣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曲安奈德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方法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66例按就诊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3例。对照组穿刺关节腔,积液抽尽,注入玻璃酸钠注射液2.5ml,每周1次,连续8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曲安奈德10mg,每周1次,连续治疗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Lequesne 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9%高于对照组的8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前Lequesne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2组患者Lequesne症状积分均降低,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玻璃酸钠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曲安奈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赵剑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择取该院2009年3月-2011年9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190例,将其中采用单纯性小梁切除术治疗的94例患者作为单纯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96例患者作为复合组,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眼压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复合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单纯组,视力恢复情况优于单纯组,浅前房、脉络膜脱离发生率低于单纯组,滤过泡形成的发生率高于单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青光眼患者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继志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吸入性肺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急性吸入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4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吸入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症状缓解时间、肺部阴影改善时间,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2%,且咳嗽缓解时间、肺部阴影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吸入性肺炎有较好的疗效,且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龚晓燕;龙一鸣;林祐成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A组32例和B组44例,A组采用舒利迭治疗,B组采用舒利迭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 FEV1)、大呼吸中期流速( MMEF)及吸气流量峰值(PEF)改善情况。结果 B组患者FEV1、MMEF及PEF改善幅度大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疗效优于单独应用舒利迭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左俊丽;王淑琴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脑血栓形成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给予2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4%高于对照组的65.7%;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临床治疗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丁荣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地佐辛复合氟比洛酚酯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股骨骨折切开复位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地佐辛复合氟比洛酚酯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股骨骨折切开复位术中不同使用时间对患者疼痛感受及基本生命体征的观察比较。方法将60例股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1组行联合麻醉前10min静脉注射地佐辛5mg,手术消毒前予氟比洛酚酯50mg静脉注射。观察2组行联合麻醉前10min静脉注射氟比洛酚酯50mg,手术消毒前予地佐辛5mg静脉注射。对照组手术消毒前予地佐辛5mg静脉注射,间隔10min后予氟比洛酚酯50mg静脉注射。分别记录3组患者初始时、搬动体位时、联合麻醉后3min、消毒前、切皮前、返病房前、术后12h、术后24h的血压(S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患者疼痛指数(数字法)。结果观察1组患者搬动体位时SpO2下降程度明显大于观察2组及对照组,观察2组、对照组差别不大。3组麻醉后的SpO2差别不大。观察1组患者在搬动体位时疼痛指数明显低于观察2组及对照组,观察2组低于对照组。结论行联合麻醉前用氟比洛酚酯,手术前用地佐辛可显著提高腰-硬联合麻醉在股骨骨折切开复位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颖;陈启国;蒋朝霞;刘元雪;廉慧亭;赵燕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抗病毒药物及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抗病毒药物及对症支持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覃龙威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对116例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饮食、运动、心理及自我监测等方面进行教育。对比观察健康教育开展前后患者对糖尿病基本知识的认知情况、遵医行为以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变化。结果健康教育后了解糖尿病基本知识的人数比例高于健康教育前,遵医人数比例高于健康教育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健康教育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有助于糖尿病患者自觉地进行药物治疗、饮食、运动、心理、自我监测等科学的管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作者:刘志萍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护理干预措施对鼻内镜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鼻内镜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84例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2例。 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实施干预护理。对比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出院时患者满意度。结果 B组护理满意度为97.62%(41/42)高于对照组的90.48%(38/42),并发症发生率为9.52%低于A组的30.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实施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全方面的干预护理,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这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晓辉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试验组则增加痰热清治疗。对2组临床效果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3%高于对照组的84.4%,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及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军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赖氨葡锌辅治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赖氨葡锌颗粒辅治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110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2组均采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脱乳糖饮食等综合治疗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赖氨葡锌颗粒。观察2组止泻、退热、脱水纠正时间及治疗时间,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6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治疗组止泻、退热、脱水纠正时间及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赖氨葡锌颗粒辅治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值得在儿科临床推广。

    作者:张美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妊娠剧吐1例

    患者,女,32岁,既往体健,此次妊娠末次月经2013年1月27日,预产期2013年11月4日。此次妊娠后孕妇因担心胎儿畸形,整个孕期处于极度紧张状态。患者停经2月余出现恶心、胃酸、呕吐等早孕反应,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间断不能进食,在社区门诊治疗,效果欠佳,因此孕3~7个月因恶心、呕吐不能进食在我院多次予补液、止吐、补钾、纠酸等治疗,入院查肝功正常,甲状腺功能正常(以排除妊娠期脂肪肝、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引起的恶心呕吐),每次恶心呕吐稍好转后即出院,出院后因仍感恶心呕吐在社区间断输液治疗。因家庭经济条件差,担心费用问题,整个孕期精神压力大,营养差。孕妇于孕36+3周因恶心呕吐难以忍受来院要求剖宫产。孕期无毒物、射线接触史。患者平素月经规律,7/28~30 d。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病史,2005年于我院行剖宫产术。孕4月觉胎动,胎动正常。自妊娠以来,精神、饮食、睡眠差,无头晕、头痛及视物不清,无心慌、气短,常感乏力。

    作者:郑瑞利;高丽彩;李秀娟;赵金荣;李金凤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麻油蛋油配方治疗轻度烧伤的疗效观察

    烧伤是由热力、化学物品、电流、放射线或有害气体及烟雾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组织损伤。轻度烧伤是指总面积在9%以下的Ⅱ度烧伤[1]。临床上,传统的治疗方法费用高,创面换药会增加损伤和患者的痛苦,特别是小儿烧伤更是如此[2]。针对轻度的单纯性烧伤,采取麻油蛋油配方治疗,可使创面在受伤初期就得到保护,痛感明显减轻,治疗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疗效显著,特别适合婴幼儿轻度烧伤。我院普外科在2009-2011年,曾用上述方法对61例不同年龄的轻中度热力烧伤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治疗及护理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陈超慧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骨折及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麻醉效果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骨折及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90例骨折及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2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住院时间、镇痛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骨折及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患者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可有效地提高麻醉效果,缩短患者苏醒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毛仁德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自拟中药方联合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内生型早期子宫瘢痕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联合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内生型早期子宫瘢痕妊娠( CSP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内生型早期CSP患者30例为观察组,给予自拟中药方联合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另选取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内生型早期CSP患者20例为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比较2组药物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观察组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包块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中2组患者月经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自拟中药方联合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内生型早期CSP疗效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是治疗剖宫产术后内生型早期子宫瘢痕妊娠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玉侠;刘士梅;石琳;高淑凤;孙丽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与儿童肾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CysC)与儿童肾功能相关性,并分析CysC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方法从LIS系统导出2010-2013年包含CysC的1335名儿童生化筛查组合检测数据,通过排除条件,筛选出901名儿童为参考人群,其中男485名,女416名。 CysC的测定采用液相透射比浊法在Roche DP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结果901名本地区儿童血清CysC浓度对数呈正态分布,其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岁前血清CysC水平变化较大,其中1个月内CysC水平高,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但在2~16岁总体趋于稳定。结论儿童血清CysC参考区间与性别无密切相关性,但不同年龄段之间变化较大,临床应用CysC评价儿童肾功能时应考虑年龄因素。

    作者:魏法虹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7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治疗,对2组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结果出院时,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入院时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及依从性,是护理学科发展的趋势。

    作者:王寒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行为疗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护理中行为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行为疗法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心理状况、心绞痛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理状况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护理中,应用行为疗法展开护理工作可有效消除患者心理障碍,促使心绞痛发生率显著降低,从而对患者健康给予大限度维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朱俊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