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持续胃肠减压患者并发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赵赞瑞

关键词:持续胃肠减压, 呼吸道感染, 原因, 预防措施
摘要:目的:分析持续胃肠减压患者并发呼吸道感染的原因,探讨有效的预防对策。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40例持续胃肠减压并发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40例持续胃肠减压未出现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呼吸道感染发生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同时给予观察组患者有效的预防对策。结果观察组患者多次置管、误入气管、拔管方法失误、置管时间过长、操作失误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后,观察组患者呼吸道感染状况均得到良好控制。结论在保证治疗效果的条件下减少侵袭性操作、规范护理操作对于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有着重要作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产后早期乳房按摩护理对初产剖宫产产妇乳腺胀痛及泌乳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产后早期乳房按摩护理对初产剖宫产产妇浮现胀痛及泌乳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5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77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给予初产剖宫产产妇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后6h由专业乳房护理人员同时进行乳房按摩护理。对比2组乳腺胀痛情况和泌乳始动时间。结果2组产后24h乳腺胀痛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48、72h轻度乳腺胀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泌乳时间为(16.36±3.61) 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6.49±3.75)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产后早期乳房按摩护理在缓解初产剖宫产产妇乳腺胀痛和改善泌乳功能方面效果确切,能改善乳房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乳汁的分娩和排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玉红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辅治对冠周炎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及 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观察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辅治对冠周炎患者红细胞沉降率(血沉)及C-反应蛋白( CRP )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冠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予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对照组仅常规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疗效,血沉及CRP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65%高于对照组的90.54%,血沉和CR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辅治对降低冠周炎患者血沉及CRP水平具有明显的临床价值。

    作者:陶涛;王道春;郑克清;巩德海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臂丛神经阻滞行上肢手术患儿护理体会

    手术是外科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麻醉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但手术和麻醉都具有创伤性,甚至引起新陈代谢的应激反应[1]。特别是幼儿由于年龄小,好哭易动,麻醉期间不配合,使麻醉不能达到理想效果,影响了手术的实施。并且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生理功能较不成熟,组织结构较脆弱,对手术及麻醉引起的反应更快更大,因此麻醉期间的配合显得更为重要,如何使患儿理性配合麻醉及手术,术后安返病房是手术室护士的主要工作之一。我科对2012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骨科上肢手术患儿中实施臂丛神经阻滞49例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桂仙;张敏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丹参注射液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疗效观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妇女特有的疾病,不仅给孕妇带来严重的危害,也会给胎儿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新生儿窒息、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等严重后果,为减少母婴病死率和避免新生儿出现严重的后遗症,寻找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1]。因此,妊娠高血压疾病引起了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以往以硫酸镁为常用药,但由于其可加重恶心,引起身体不适,疗效欠佳。笔者在解痉降压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喜英;王春霞;李录花;蒋文化;李辉;马志明;高丽梅;李瑾花;方玉红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前列腺增生术后再次尿潴留原因探讨

    目的:对前列腺增生术后发生再次尿潴留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该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行手术治疗后出现再次尿潴留的患者18例,对患者出现再次尿潴留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治疗方法进行探讨。结果尿道狭窄、膀胱功能障碍等是前列腺增生术后再次尿潴留的常见原因。经扩张治疗与手术治疗,18例患者均康复,经3个月随访,患者排尿功能完全恢复。结论前列腺增生术中及术后应积极应对,避免尿潴留再次发生;当患者前列腺增生术后再次尿潴留时,通过扩张治疗与手术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缓解患者痛苦。

    作者:鲁仕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非手术综合疗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非手术综合疗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非手术综合疗法,并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非手术综合疗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袁黎强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近年来,流产率和某些妇科疾病的发病率出现了逐年增高的趋势,异位妊娠的发生率也随之显著升高。异位妊娠即受精卵着床于正常子宫体腔以外部位,该病与宫内节育器的放置、输卵管炎性反应、输卵管手术、输卵管发育或功能异常有关[1]。我院对56例异位妊娠患者采取了手术治疗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吴昌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硫酸氨基葡萄糖钾联合强骨胶囊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硫酸氨基葡萄糖钾联合强骨胶囊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钾胶囊联合强骨胶囊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口服,均8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后JOA得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硫酸氨基葡萄糖钾胶囊联合强骨胶囊治疗骨关节炎疗效明显,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曹靖;陈德生;张展展;王吉山;赵素霞;张德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硫普罗宁所致不良反应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硫普罗宁所致不良反应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检索2003年6月-2013年6月清华同方期刊题录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硫普罗宁不良反应的报道,并收集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数据库中有关硫普罗宁不良反应的报告,统计分析上述文献及报告所涉及的患者性别、有无过敏史、给药途径及剂量、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不良反应累积系统及临床表现等。结果硫普罗宁所致不良反应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伴有过敏史患者更易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大多出现在静脉给药30min内,累积系统以呼吸系统为常见。结论予以硫普罗宁治疗期间应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避免不良反应的不利影响,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郭燕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致婴儿肝炎综合征临床症状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致婴儿肝炎综合征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方法将有肝炎综合征新生儿66例根据是否CMV感染分成CMV感染组39例和非CMV感染组27例,分析2组胆红素等生化指标以及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CMV感染组治疗的有效率为71.8%显著高于非CMV感染组的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CMV感染组ALT水平显著高于非CMV感染组,且脾脏大于非CMV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肝脏大小、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CMV感染是婴儿肝炎综合征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对新生儿应做好CMV感染的预防与排查,一旦发现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抗病毒药物治疗,以防发展致病婴儿肝炎综合征,妊娠者也应在妊娠期做好预防CMV感染的健康教育。

    作者:胡丽敏;平莉莉;刘秀霞;张长理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中药雾化吸入联合抚触辅治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疱疹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雾化吸入联合抚触辅治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疱疹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抗病毒、对症处理和防治严重并发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雾化吸入联合抚触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儿睡眠、哭闹、抓挠及食欲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78%高于对照组的6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儿睡眠时间延长、哭闹减少、抓挠减少及食欲增加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雾化吸入联合抚触辅治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疱疹溃疡,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兰翠;张淳珂;高海妮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农村卫生室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相关法律知识调查

    目的:对农村卫生室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相关法律知识了解情况进行调查。方法2013年3月-2013年5月向农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发放了190份问卷调查,回收问卷189份(99.47%)。结果农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相关法律知识的知晓率低于乡镇卫生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卫生室的医生对HIV感染患者的告知方式、处理方法及孕妇HIV检查相关情况的知晓率高于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农村卫生院医务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的相关法律知识掌握不够,应加强农村卫生院的基础建设,加大培训医务人员的力度,使艾滋病的预防得到推进。

    作者:喻莲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体会

    髋关节置换术不仅可矫正髋关节畸形,消除疼痛,改善关节功能,而且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此类手术的普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不容忽视,术后感染的预防又是重中之重,我院骨伤科对此予以足够重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对其进行围术期护理干预,未发生术后感染现象,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翟银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银屑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易复发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俗称牛皮癣。该病以青壮年发病较多,顽固难治,病程迁延不愈,皮肤受损,常伴痛痒,导致对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生活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1]。本文以寻常型银屑病为例对该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及心理护理进行了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赵爱民;张晓荣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内镜下高电频治疗消化道息肉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在内镜下采用高频电治疗消化道息肉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1-2012年收治的消化道息肉患者82例,共有息肉156枚。根据息肉的大小形状选择电灼切除或圈套器切除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采用电灼切除52枚,圈套器切除104枚,均一次性切除,治愈率100%。2组患者未出现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患者出现腹痛6例,对症治疗后均缓解。术后随访,其中电灼切除复发3例,复发率为5.8%,圈套切除复发6例,复发率为5.8%,复发息肉均为腺瘤性息肉,复发率为16.1%,与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镜下电频治疗消化道息肉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生症少,安全有效,需掌握好手术治疗指征,腺瘤性息肉易复发,应该增加随访次数,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张缔良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三维超声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在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乳腺肿块患者150例,先通过三维超声诊断其良恶性,再经病理及手术进一步证实,得出三维超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准确率。结果三维超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敏感度为73.1%(19/26),特异度为95.2%(118/124),阳性预测值为81.0%(17/21),阴性预测值为91.5%(118/129),诊断准确率为88.1%。结论三维超声技术可以为鉴别诊断乳腺肿块的良恶性提供较为丰富的信息和可靠的依据,能够弥补二维超声技术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缺点,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窦付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我院住院患者麻醉性镇痛药应用情况观察

    目的:通过对该院住院患者的麻醉性镇痛药应用情况的观察和剖析,了解用药结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医院药剂管理系统为依据,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2012年麻醉性镇痛药品的处方和用药剂量。结果3年间该院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量逐年上升;常用麻醉性镇痛药品中吗啡缓释片的使用量大,主要用于癌症的镇痛;各科室中使用量大的科室为肿瘤科,其次为内科等。结论该院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基本合理规范,但仍存在部分可改善的空间。

    作者:胡婧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牙髓室底与根管侧壁意外穿孔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牙髓室底与根管侧壁意外穿孔的治疗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8例牙髓室底与根管侧壁意外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封闭穿孔治疗,观察组则以患者实际情况为依据行针对性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牙齿拔出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9.59%高于对照组的48.98%,牙齿拔出率为16.33%(8/49)低于对照组的38.78%(19/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牙髓室底与根管侧壁意外穿孔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给予其针对性的治疗可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牙齿拔出,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范娅妮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舌下腺囊肿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舌下腺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08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舌下腺囊肿患者60例,均给予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囊肿腔内注射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治愈率和基本治愈率之和为96.7%;1次注射后治愈12例,2次注射治愈41例,3次注射后治愈3例。结论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舌下腺囊肿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东广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中药泡脚降温的护理体会

    高热是儿科很多疾病共同的表现,给高热患儿降温便成了急诊护士经常要解决的问题,能否及时、有效地给患者降温也是进行满意度调查重要的一项内容。我科自2012年9月开始对门急诊高热不退的患儿开展了中药泡脚,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儿科2012年9-2013年9月高热不退患儿1526例,男780例,女746例;年龄6个月~14岁。使用中药泡脚的患儿1198例。

    作者:何家伟;方映玲;谢秋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