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致过敏性哮喘1例

王海升

关键词:单硝酸异山梨酯, 哮喘, 过敏性
摘要:患者,女,71岁,因胸闷、心慌、气短反复发作5年,加重伴双下肢浮肿6d,于2013年6月10日入院。5年前,患者因劳累后出现胸闷、心慌、气短,曾到某医院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给予复方丹参滴丸、阿司匹林、硝苯地平片等药物间断口服,症状时轻时重,而后未进行特殊治疗。6d前,上述症状加重,且伴有双下肢浮肿。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年,无哮喘病史及药物过敏史。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8℃,脉搏92次/min,呼吸23次/min,血压150/95mm Hg (1mm Hg =0.133kpa)。双肺呼吸音弱,双肺底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心界无扩大,心音低钝,心率92次/min,律齐,无杂音,肝、脾未触及,腹水征阴性,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部分导联(Ⅱ、Ⅲ、aVF) ST段0.5mv。胸部X线片:两肺纹理增粗。血常规及电解质正常。入院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功能2级,心功能衰竭Ⅰ度。医嘱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10mg静脉滴注(20滴/min),每天1次;香丹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维生素C 3.0g、普通胰岛素12U、10%氯化钾15ml、10%硫酸镁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拜阿司匹林0.1g口服,每天1次;倍他乐克6.25mg口服,每天3次;辛伐他丁20mg口服,每天1次;地高辛片0.125mg口服,每天1次;双氢克尿噻20 mg口服,每天2次;螺内酯20 mg口服,每天2次。在医嘱药物未给予的情况下,当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10mg静脉滴注,20滴/min,约5min时患者自觉胸闷加重,随之出现呼吸困难、气喘、大汗淋漓、四肢冰凉、不能平卧、烦躁不安、意识恍惚。体温35.2℃,脉搏168次/min,呼吸38次/min,血压180/110mm Hg,血氧饱和度68%,颜面、口唇及甲床发绀,端坐呼吸,呈三凹征,双肺满布哮鸣音,心音低钝,心率168次/min,律齐,无杂音,心电图示:异常心电图,心室率166次/min,呈室上性心动过速,当时考虑为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致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立即停止输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心电监护、盐酸异丙嗪25 mg肌内注射、更换输液器后将多索茶碱0.3g加入5%葡萄糖100ml静脉滴注、含化硝苯地平20mg(因血压较高),同时予地塞米松10mg加管、呋塞米20mg静脉推注,其余医嘱药物未予变动。经抢救约40min后症状逐渐减轻、体征逐渐改善,约90min后患者病情稳定,意识清楚,问答切题,四肢转温,无呼吸困难,能平卧,体温36.8℃,脉搏96次/min,呼吸26次/min,血压148/90mm Hg,血氧饱和度96%,心电监护示为窦性心律,心率96次/min,颜面、口唇及甲床红润,心肺听诊基本与入院时相同。次日未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改用硝酸甘油5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20滴/min),每天1次,其余入院医嘱药物未调整。继续住院治疗14d,病情好转,入院时症状消失,于6月24日出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附件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附件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附件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单一组各25例。单一组使用普通抗生素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妇科千金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单一组的80%,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单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千金胶囊联合抗生素用于治疗慢性附件炎疗效显著,能有效发挥清热除湿、益气补血功效,不良反应少,可提高疾病治疗效率,减轻患者病痛,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郗小红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酒精性肝病临床诊治策略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 ALD)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7月诊治的ALD患者64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γ-谷氨酰基转移酶( 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变化。结果64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2%,GGT、ALT与AS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ALD损害程度与患者饮酒量之间有密切联系。ALD患者经戒酒、营养支持与保肝治疗后,临床疗效显著,同时应加强健康教育,促使患者不良行为习惯得到纠正。

    作者:王恒珍;崔学梯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近年来,流产率和某些妇科疾病的发病率出现了逐年增高的趋势,异位妊娠的发生率也随之显著升高。异位妊娠即受精卵着床于正常子宫体腔以外部位,该病与宫内节育器的放置、输卵管炎性反应、输卵管手术、输卵管发育或功能异常有关[1]。我院对56例异位妊娠患者采取了手术治疗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吴昌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徕卡全自动免疫组化机和手工免疫组化的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徕卡全自动免疫组化机与手工免疫组化染色的效果。方法采用常规多种免疫试剂一抗及同种二抗,采用徕卡全自动免疫组化机与手工免疫组化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操作,分析两种染色方法的染色效果。结果与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法相比,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法染色均匀,定位准确,背景清晰,染色效果更佳。结论徕卡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具备操作规范、标准化程度高、结果精准等特点,有效避免了人工操作所致的人为误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芳莉;张雪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辅治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析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rTMS)辅治卒中后抑郁症( PS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rTMS)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AMD评分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上增加低频rTMS对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有更好地改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张改革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 PCI前瑞舒伐他汀治疗对心肌保护作用观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前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将90例因急性冠脉综合征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40mg口服,且在介入治疗前2h加服一次瑞舒伐他汀40mg,术后治疗同术前;对照组术前应用瑞舒伐他汀10mg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前、后心肌坏死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 )、心肌肌钙蛋白( cTnT )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肌坏死标志物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未出现心肌梗死及心源性死亡,对照组出现心肌梗死1例(2.22%),未出现心源性死亡。结论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前后均给予瑞舒伐他汀,可有效保护心肌,提高再灌注率,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颖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脑出血的临床研究新进展

    脑实质内的出血称为脑出血。虽脑出血可来源于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的坏死、破裂,但以动脉出血为多见而重要。在所有脑卒中患者中,脑出血占10%~20%,80%脑出血患者发生于大脑半球,其余20%发生于脑干、小脑、硬膜内、硬膜外、蛛网膜下隙和脑实质内[1]。非损伤性脑出血又称原发性或自发性脑出血,系指脑内的血管病变、坏死、破裂而引起的出血,绝大多数是高血压病伴发的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破裂所致,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其他可能引起脑出血的病因虽不少,但发病率却不多[2]。故本文主要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进行简述。

    作者:高志国;武利平;武利峰;李丹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老年人不合理用药原因分析

    老年人身体生理功能减退,各系统功能逐渐下降,激素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基础性疾病患病率增高。发病特点为一体多病,多重用药。由于机体对药物的代谢能力降低,对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大大增加。临床上经常出现因用药不当所致的不良事件,现就老年人不合理用药的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陈东冬;张洁;白岚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79例,行鼻内镜手术对其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治愈67例(84.8%),好转10例(12.7%),无效2例(2.5%),总有效率97.5%,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效果满意,是较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刘利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50例,对其进行宫腔镜检查,分析其特点,结合病史及临床病理检查结果判断宫腔镜检查准确率。结果应用宫腔镜可准确诊断出宫腔粘连、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内膜炎情况,综合准确率高达90.0%。结论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诊断中,诊断宫腔粘连、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准确率较高,对其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庞雁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单孔双通道法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鞘状突未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单孔双通道法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鞘状突未闭的可行性。方法2013年3-10月间采用单孔双通道法腹腔镜治疗鞘状突未闭患儿21例。患儿脐下缘做约1.0cm小切口,切口内先后置入5mm和3m两个通道。用带7号丝线的套管针刺入内环口,于腹膜外间隙潜行,先内侧后外侧绕鞘状突一圈皮下打结,结扎鞘膜囊。结果21例患儿均手术成功,术中发现对侧隐性鞘状突未闭1例。平均手术时间约43min,术后未发现阴囊肿胀,出血,血肿形成等并发症,随访1~7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单孔双通道法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鞘状突未闭,操作简单,疗效肯定,美容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吕共生;林超;时少显;贾英姿;申秀芹;张玲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4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均行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4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52例患者术后1周内拆线,1例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现象,给予其针对性的治疗后好转,1例患者术后出现皮下血肿现象,经理疗及皮下抽吸治疗后症状消失。术后随访24个月,无1例患者出现肿块复发现象。结论给予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少、无复发,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辛永利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2003-2012年我院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分析

    目的:探讨该院近年来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方法对该院2003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4919例入院待产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剖功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结果2008年(包含)前,剖宫产率小于阴道分娩率(P<0.05);2008年后,剖宫产率大于阴道分娩率(P<0.05)。2008年(包含)前,母体以及胎儿因素为剖宫产指征主要因素,2008年后,社会因素及瘢痕子宫是剖宫产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其中社会因素及瘢痕子宫是主要因素,因此医护人员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降低剖宫产发生率,提高产妇分娩质量。

    作者:张强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右旋美托咪定在喉癌患者气管切开插管过程中的镇静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不同负荷剂量右旋美托咪定对喉癌患者术前气管切开插管过程中的镇静效果。方法将择期喉癌全身麻醉下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 A组气管切开插管过程中静脉滴注生理盐水, B组泵入右旋美托咪定1.0μg/kg,时间均为10min。记录2组入手术室后平静时( T0)、气管插管前即刻( T1)、气管插管后即刻( T2)的平均动脉血压( MAP)、心率、SpO2、BIS及管插管过程中不良反应。结果 T1时B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低于T0及A组;在T2时A组的MAP及心率较T1升高且高于B组(P<0.05)。2组SpO2在T0、T1及T2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相比,A组T1时BIS无明显差异(P>0.05),B组T1时BIS降低(P<0.05);T1时,B组BIS低于A组(P<0.05)。 T2时2组间BIS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T1相比,A组T2时BIS无明显差异(P>0.05),B组T2时BIS升高(P<0.05)。 A组BIS出现躁动、呛咳8例(26.7%),B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定对喉癌患者气管切开插管有较好的镇静效果,且易于唤醒。

    作者:白洁;杨金凤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6月-2013年8月诊治冠心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药联合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3.53%,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0.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在冠心病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康彦同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细节护理在供应室细菌消毒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细节护理在供应室细菌消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全年实施细节护理作为研究阶段,2010年一般护理阶段为对照阶段。比较2010年与2011年各项指标检测合格率、供应室人员差错防范意识、服务态度、医务人员满意度。结果2011年供应室加强细节护理后,供应室各项指标检测合格率、供应室人员差错防范意识、服务态度、医务人员满意度均显著高于2010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医院加强消毒供应室的细节护理,提高了供应室的服务质量和各科室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美香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大剂量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大剂量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给予大剂量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4%高于对照组的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泮托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金哲;周宝民;王大勇;高荣华;赵德坤;刘桂芳;付景瑞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针对性护理用于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用于院内获得性肺炎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00例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利奈唑胺静脉滴注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结合患者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帮助肺炎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呼吸通畅,改善缺氧症状,降低肺炎重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在实际生活中应得到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秋月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与儿童肾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CysC)与儿童肾功能相关性,并分析CysC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方法从LIS系统导出2010-2013年包含CysC的1335名儿童生化筛查组合检测数据,通过排除条件,筛选出901名儿童为参考人群,其中男485名,女416名。 CysC的测定采用液相透射比浊法在Roche DP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结果901名本地区儿童血清CysC浓度对数呈正态分布,其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岁前血清CysC水平变化较大,其中1个月内CysC水平高,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但在2~16岁总体趋于稳定。结论儿童血清CysC参考区间与性别无密切相关性,但不同年龄段之间变化较大,临床应用CysC评价儿童肾功能时应考虑年龄因素。

    作者:魏法虹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观察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卒中后抑郁患者110例,采用益心舒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在治疗前,治疗4周及治疗8周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定患者的抑郁状态,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SSS)评定神经功能,采用 Barthel 指数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110例患者中治愈55例(50.0%),有效44例(40.0%),无效11例(10.0%),总有效率为90.0%。治疗4周、8周后患者HAMD、S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Barthel指数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心舒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志全;杨新国;李学良;田欣;肖娜 刊期: 2014年第1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