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凡;杨斌;李影;任婷婷
PDCA 循环理论管理法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处理4个阶段。PICC 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后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等中心静脉的方法[1],因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血栓性静脉炎是 PICC 置管患者较严重的并发症,除了给患者造成上臂肿胀、疼痛等痛苦外,还有并发肺静脉栓塞的风险。我科将 PDCA 循环理论运用到 PICC 置管预防血栓性静脉炎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继华;闫绍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脓毒症(sepsis)是指感染所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1],是导致脓毒症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重要因素,是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脓毒症人群中,AKI 的发生率随着脓毒症的严重程度上升而增加。在重症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的患者中,AKI 的发病率分别达23%、51%[2]。一项多国多中心研究显示在1753例 AKI 患者中,脓毒症导致的占47.5%,脓毒症性 AKI 住院病死率为70.2%,明显高于非脓毒症性 AKI(51.8%)[3]。脓毒症引起肾脏功能损伤的原因复杂多样,研究表明,大量炎症介质释放、肾脏低灌注是造成脓毒症患者 AKI 的重要原因[4、5],降低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改善循环灌注,有利于改善预后。近年来,ω-3鱼油脂肪乳由于具有抗炎作用而备受关注,在脓毒症患者的临床应用取得了的显著作用,对于肾脏损伤也有一定的保护治疗作用。以下就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的机制及鱼油脂肪乳用于脓毒症并急性肾损伤治疗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洪澄英;张卫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复方黄柏液湿敷治疗Ⅱ期以上压疮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52例Ⅱ、Ⅲ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6例,2组均予常规综合治疗相同,治疗组采用复方黄柏液湿敷法,每天换药2次;对照组创面用0.5%碘伏持续湿敷。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8%,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黄柏液湿敷治疗Ⅱ、Ⅲ期压疮,临床效果显著,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莎莎;张紫寅;李容华;文贵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对优质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护理中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67例脑梗死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优良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76%,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值得在未来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
作者:楼俞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特点,研究 MM 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医院收治的48例 MM 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48例患者,男27例,女21例,中位年龄为58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贫血、蛋白尿、溶骨性损害。骨髓液中浆细胞数与肾功能损害有明显相关性( P ﹤0.01),贫血、高钙血症、高β2微球蛋白水平及高血尿酸与 MM 肾脏损害有相关关系。结论 MM 肾病的临床表现多样性,浆细胞数量、贫血、高钙血症、高β2微球蛋白水平及高尿酸可能与 MM 肾病发生有关。
作者:潘志兰;张永梅;张志敏;杨彦;冯丽倩;邢英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藻酸盐联合泡沫敷料用于腹部术后脂肪液化伤口的效果。方法对腹部术后发生脂肪液化伤口的150例随机纳入新型敷料组(藻酸盐联合泡沫敷料)和传统敷料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比较2组患者在减轻创面疼痛、平均愈合时间、换药间隔时间及患者舒适情况。结果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新型敷料组81例,传统敷料组69例,2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新型敷料组创面疼痛程度较传统敷料组明显减轻(P ﹤0.05),新型敷料组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敷料组( P ﹤0.05);新型敷料组平均换药时间较传统敷料组长( P ﹤0.05);新型敷料组患者不适例数少于传统敷料组(P ﹤0.05)。结论新型敷料组能有效减少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了换药次数及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新型敷料用于腹部术后脂肪液化伤口的换药方法优于传统的换药方法。
作者:刘丽亚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食品安全监管担负着重要的作用,十八大以来中央积极采取推进食品监管的改革,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水平。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就满足了监管中对灵敏、方便、快捷与准确的需求,本文结合食品安全监管的特点,分析了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与意义,为现代化食品监管提供了思路,促进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改革,为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1]。
作者:汤玲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检测骨原发性关节炎(OA)患者骨桥蛋白(OPN)、IL-1β表达水平的变化及意义,并探讨其与骨关节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确诊为原发性 OA 患者的软骨标本20例作为 OA 组,以同期因意外受伤截肢的20例正常软骨标本为对照组。采用 HE 染色法观察组织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关节软骨中OPN、IL-1β表达水平,并采用 SamplePCI 图象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正常软骨细胞外基质染色均匀,分散于软骨基质之中,细胞核着色清晰均匀,胞核、胞质清晰可辨。随着 OA 病变程度的加重软骨细胞基质染色不均,甚至出现纤维化,细胞数目逐渐减少。经免疫染色后,OPN、IL-1β吸光值表示 OPN、IL-1β表达水平均升高(P ﹤0.05)。相关分析得出,OPN 与 IL-1β呈正相关(r = O.899,P ﹤0.01)。软骨病变程度分级与 OPN、IL-1β呈正相关(r =0.909,0.904,P 均﹤0.01)。结论原发性 OA 患者软骨组织中 OPN、IL-1β表达水平升高,且与病变程度具有密切联系,为OA 治疗的靶点提供了依据。
作者:郑柏生;李锋生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电烧伤以四肢多见,对深部组织破坏性大,致残率高,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较大负担。其治疗较一般热烧伤难度大,往往需手术甚至需多次手术才能治愈。我院于2005年9月-2013年9月共收治四肢电烧伤患者20例,均经1次手术治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爱国;李庆春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临床分析不同微生物标本检验的阳性率,提供流行病学的信息,为临床医师治疗患者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送检到检验科的不同临床标本,共4340份,其中血液标本共835份、呼吸道标本共1605份、粪便标本共820份、尿液标本共80份、其他标本1000份。对这些标本进行接种培养,记录阳性结果,计算阳性率,比较各种标本阳性率的差异。结果4340份标本中,478份结果培养为阳性,总阳性率为11.01%;阳性检测率高低排序依次为呼吸道标本(19.00%)、尿液标本(8.75%)、血培养标本(6.95%)和粪便标本(5.00%);呼吸道标本阳性率与血液标本、粪便标本及尿液标本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1、16.35、87.00、23.42,P ﹤0.05)。结论临床分析不同微生物标本检验的阳性率的区别,可以指导临床医师更好的医治患者。
作者:萧凤仪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维生素 D(VitD)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脂溶性维生素。研究发现其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VitD 缺乏与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以及心理疾病等多系统疾病的发生有关;但研究也发现 VitD 缺乏仍是目前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影响严重,因此合理补充VitD 显得尤为重要[1~2]。但各地应用 VitD 补充剂防治 VitD缺乏的不多,情况不容乐观。本文就 VitD 补充剂的应用现状做一个总结。
作者:陈爱宏;何慧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比较舒血宁与丹红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舒血宁注射液20ml +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静脉滴注1次/ d,对照组给予丹红注射液20ml +5%葡萄糖溶液250ml 静脉滴注1次/ d,2周后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用药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昕;张英房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病死率较高[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更是 COPD 患者致死的主要因素。在实际临床工作中,AECOPD 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5%或更高[2]。但 AECOPD 患者中﹥40%不伴有细菌感染[3]。抗生素滥用导致的问题如二重感染、耐药菌产生、经济浪费等日益严峻。我们迫切需要一种炎性指标来指导AECOPD 患者的抗生素使用及对病情的评估。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血清降钙素原(PCT)已经成为了预测细菌感染的有效手段。本文的研究重点就在于系统总结血清 PCT 水平在AECOPD 中的应用进展情况。
作者:黄晖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大约占剖宫产分娩产妇的2%~8%。其感染的高危因素包括:肥胖、糖尿病、营养不良、手术时止备不彻底、血肿形成、缝合太密或有异物、贫血、手术时间长及应用激素治疗的患者等。绝大多数腹部切口感染者于术后第4天出现发热,体温可持续升高,产妇出现伤口疼痛,局部组织出现红肿、压痛,严惩者可出现切口裂开。回顾性分析我院36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对左氧氟沙星对不典型肺结核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医院收治不典型肺结核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肺结核治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实施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不典型肺结核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痰菌检测结果转阴时间、肺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药物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药物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药物治疗停止后肺结核病情复发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左氧氟沙星对不典型肺结核的治疗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晶晶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滴虫性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是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的女性生殖道炎症,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黄色泡沫状,有腥臭味,与不孕、胎膜早破等不良围产结局的发生有关,还可以加速宫颈HPV 的传播,给许多患者带来躯体不适和精神负担[1]。若不彻底治疗,严重影响妇女的心身健康。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51例,采用甲硝唑栓治疗,疗效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超敏;钱琼 刊期: 2014年第23期
脑膜瘤是中枢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矢状窦旁又是脑膜瘤的好发部位之一,约占脑膜瘤的17%~20%[1]。矢状窦旁脑膜瘤供血丰富,由颈内、颈外动脉双重供血,与矢状窦、大脑皮层静脉和大脑重要功能区关系密切,手术全切难度大,复发率较高[2]。自2007年1月-2013年12月,共收治矢状窦旁脑膜瘤35例,均采取显微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大兴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口服葡萄糖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妈咪爱)粒用于新生儿期黄疸患儿快速降低黄疸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2月医院门诊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妈咪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葡萄糖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下降至﹤171μmol/ L 的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口服葡萄糖联合妈咪爱用于新生儿期黄疸患儿快速降低黄疸的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黄世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通过对医院近几年药房药品调配的差错分析,降低调配过程中的差错率,控制临床用药风险。方法对医院住院药房2010年6月-2013年6月3年差错登记本记载的药品调配差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药师如何在药品调配过程预防或减少差错的发生,提高药师调剂质量和药学服务水平。结果3年内共发生调配差错108例,差错未造成患者伤害;出门差错与药房内部差错比例为1:4,其中药物数量差错30例,药物品种差错20例,药物剂量与剂型差错13例,包装相似差错12例,生产厂家差错12例,划价差错7例,退药差错5例,医师处方差错4例,发错科室3例,位置相近取错药2例。分析表明:药师自身问题是造成差错的主要原因。结论医院逐步规范了药房药师调配工作各个环节操作过程,并对药师进行定期业务培训。交流经验,增强调配药品中的风险意识与防范措施,并在实践中总结实际有效的控制措施,争取大化减少因药品调配错误所造成的损失与用药安全隐患。
作者:王佳;侯宁 刊期: 2014年第23期
阻塞性肺气肿,简称肺气肿,是由于感染、吸烟、大气污染等有害因素的作用,引起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其是常见病之一,是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多发病。该病常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尘肺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作者:齐善厚 刊期: 201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