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红;赵运法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一种完全植入于皮下可供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适用于长期间断需要输液的患者,被认为是肿瘤患者静脉输液化疗的永久性通道,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医疗护理的安全性[1~2]。我科自2008年12月引进了输液港技术以来,在临床应用和护理过程中发现输液港存在各种并发症,如回抽无血、导管堵塞、纤维蛋白鞘形成、导管相关性感染、药液外渗等。现我科1例经静脉港输液患者出现静脉港座蝶翼针穿刺针眼处液体外渗病例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苏金娜;焦俊琴;王建新;王伟娜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126例脑卒中后并发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均给予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进食调节及吞咽功能训练等指导。4周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吞咽功能评定及疗效判定。结果干预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为60.3%、9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1%、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岚;李巧薇;林新山 刊期: 2014年第23期
脑血管疾病多见于老年患者,病情严重,病程较长,甚至伴有精神障碍,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健康。笔者对我院66例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明确脑血管病患者精神障碍特点及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维尧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比较口服150mg 米非司酮后,600μg 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与口服给药临床效果的差异。方法将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服药,观察组将米索前列醇的给药方式改为阴道给药。观察2组流产效果、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流产失败率为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与对照组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和腹泻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阴道给药的流产效果优于口服给药方式,阴道给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口服给药。
作者:崔海平;聂俊芝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 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心肌肌钙蛋白 I(cTnI)的影响,以评价该药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常规予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B 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2组治疗后 LVEDD、cTnI 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而 LVEF 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而且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与对照组同期比较 LVEDD、LVEF 改善更明显,cTnI 水平下降更明显,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的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能够降低 cTnI 水平,逆转左室重构、改善心功能,疗效明显。
作者:陈欣华;孙琪;梁建英;孟文格;刘金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维生素 D(VitD)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脂溶性维生素。研究发现其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VitD 缺乏与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以及心理疾病等多系统疾病的发生有关;但研究也发现 VitD 缺乏仍是目前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影响严重,因此合理补充VitD 显得尤为重要[1~2]。但各地应用 VitD 补充剂防治 VitD缺乏的不多,情况不容乐观。本文就 VitD 补充剂的应用现状做一个总结。
作者:陈爱宏;何慧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产前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防治效果。方法对2010年5月-2013年5月入诊的80例孕妇进行研究,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取综合性干预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2组患者分娩方法、产妇满意率、产后抑郁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产妇的顺产率为8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的抑郁症发生率仅为5.0%低于对照组的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产妇的满意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前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有明显防治效果,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李瑛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患者,女,28岁,体质量85kg,因第1胎宫内孕38+5周,头痛伴双下肢水肿,不能平卧1个月,不规律宫缩1h 入院。查体:T 36.8℃,HR 110次/ min,R 20次/ min,BP 180/110 mm Hg,呼吸稍促,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左心室扩大,二尖瓣关闭不全;尿蛋白(++)。血小板90×109/ L;肝功能:ALT 增高,总蛋白降低;眼底检查示:视网膜水肿,有絮状渗出。诊断:妊娠期高血压(重度)。患者术前未行正规治疗。急诊推患者入手术室,开放液路,于右侧卧位下腰2~3间隙行腰-硬联合麻醉,见脑脊液流出后缓慢给予0.75%布比卡因2.0ml +10%葡萄糖溶液0.5ml,头向置入硬膜外导管3.0cm,嘱患者仰卧、吸氧、头高脚低位,右髋部垫高20度,调节麻醉平面达胸8,手术开始后4min 取出1男婴,给予咪达唑仑2mg 入壶。胎儿娩出后10min 产妇心率达到130次/ min,给予西地兰0.2mg、速尿20mg 静脉滴注,生命体征逐渐平稳,手术40min后结束,出血约300ml,补液500ml,尿量200ml,将产妇安全返回病房。交给值班医师20min 后,患者突然出现心慌气短,口唇发绀,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痰,测 Bp 160/110mm Hg,HR 130次/ min,R 30次/ min,双肺底可闻及细小湿性啰音,立即行半坐位,面罩吸氧,西地兰0.4mg,呋塞米20mg,地塞米松20mg静脉推注,5min 后患者烦躁、呼吸困难加重、出现意识不清, SpO270%,急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行正压通气,吗啡5mg 入壶,酚妥拉明20mg +5%葡萄糖溶液250ml 缓慢静脉滴注,根据血压变化适当调节滴速,5%碳酸氢钠200ml 静脉滴注,氨茶碱0.25g +10%葡萄糖溶液20ml 稀释后缓慢静脉推注,呋塞米20mg 静脉推注。40min 后患者意识逐渐清晰,只有很少量的粉红色泡沫痰,测量 BP 120/75mm Hg,HR 110次/ min,SpO292%,双肺底可闻及少许湿啰音。2h 后患者呛咳明显,无法耐受气管导管,吸痰后拔出气管导管。2d 后患者排气,开始进流食,可平卧及下地活动,8d 后痊愈出院。
作者:张威强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为肾肿瘤术后患者应用免疫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医院接受肾肿瘤术治疗的50例患者,按术后接受免疫治疗与否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统计2组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结果比较2组术后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比较2组术后3年、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为肾肿瘤术后患者应用免疫治疗,可有效消灭残余癌细胞,增强患者抗肿瘤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冀强;张利霞;姚亚雄;闫河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对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意义。方法选取2011-2012年医院对护理人员实施护患沟通技巧培训前后20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比较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对护患沟通技巧的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实施护患沟通技巧培训后,护理人员对护患沟通技巧掌握的合格率、满意度分别为95.0%、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83.0%;培训后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为5.0%,较培训前的26.0%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护患沟通技巧可以显著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增进护患之间的了解和沟通,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作者:卢廷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大约占剖宫产分娩产妇的2%~8%。其感染的高危因素包括:肥胖、糖尿病、营养不良、手术时止备不彻底、血肿形成、缝合太密或有异物、贫血、手术时间长及应用激素治疗的患者等。绝大多数腹部切口感染者于术后第4天出现发热,体温可持续升高,产妇出现伤口疼痛,局部组织出现红肿、压痛,严惩者可出现切口裂开。回顾性分析我院36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我院采用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技术治疗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25例,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自2009年8月-2013年10月我院内镜检查病人中共发现消化道黏膜下肿物25例,所有手术患者均无内镜治疗禁忌证,术前常规行血常规、凝血试验、心电图等检查。年龄25~70岁,中位年龄47.5岁,其中食道13例,胃10例,直肠2例。
作者:吕鸣;范红莉;周观彦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对左氧氟沙星对不典型肺结核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医院收治不典型肺结核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肺结核治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实施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不典型肺结核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痰菌检测结果转阴时间、肺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药物治疗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药物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药物治疗停止后肺结核病情复发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左氧氟沙星对不典型肺结核的治疗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晶晶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宫腔纱条填塞术治疗护理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48例,随机分为护理组26例和对照组22例,护理组在宫腔纱条填塞术的前、中、后加强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2组出血停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中转子宫动脉栓塞和子宫切除的几率。结果护理组出血停止时间(20.63±2.82)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36±3.71)min,并发症发生率3.8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组全部经纱条填塞有效,无中转子宫动脉栓塞和子宫切除,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宫腔纱条填塞术是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严密的护理可以减少再次出血和感染的几率,大可能保留生育功能,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饶小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便秘是一种可见于多种疾病的症状群,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肛门坠胀,排便不完或者手助排便等;大多数便秘者不进行合理的辨证施护,而是随意选择泻药,其结果只能治标不治本,给患者带来不良反应和痛苦。中医通常将便秘按虚秘、冷秘,热秘、气秘4种类型辨证论治,笔者对习惯性便秘患者进行了中医辨证护理,按其分型辨证施护如下。
作者:贾小禹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口服葡萄糖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妈咪爱)粒用于新生儿期黄疸患儿快速降低黄疸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2月医院门诊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妈咪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葡萄糖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下降至﹤171μmol/ L 的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口服葡萄糖联合妈咪爱用于新生儿期黄疸患儿快速降低黄疸的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黄世明 刊期: 2014年第23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病死率较高[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更是 COPD 患者致死的主要因素。在实际临床工作中,AECOPD 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5%或更高[2]。但 AECOPD 患者中﹥40%不伴有细菌感染[3]。抗生素滥用导致的问题如二重感染、耐药菌产生、经济浪费等日益严峻。我们迫切需要一种炎性指标来指导AECOPD 患者的抗生素使用及对病情的评估。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血清降钙素原(PCT)已经成为了预测细菌感染的有效手段。本文的研究重点就在于系统总结血清 PCT 水平在AECOPD 中的应用进展情况。
作者:黄晖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0.9%氯化钠溶液冲管封管方式对浅静脉留置针留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静脉输液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采用10ml 注射器抽8~10ml 0.9%氯化钠溶液,先用6~8ml 脉冲式冲管,剩余2ml 正压封管;对照组采用5ml 注射器抽肝素盐水3ml,先用2ml 脉冲式冲管,1ml 正压封管。2组平均观察72~96h,观察2组患者留置针堵管情况、静脉炎发生率及留置针静脉留置时间。结果2组患者堵管率、静脉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静脉炎发生2例(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例(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0.9%氯化钠溶液封管具有和肝素钠稀释液封管同样的效果,而采用0.9%氯化钠溶液冲封管降低了静脉炎发生率,降低了住院费用,减轻了患者负担,更安全有效。
作者:张趁欣;崔占杰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腔内膜以外出现异位的具备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造成的病变。子宫内膜随卵巢甾体激素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血,病变处初是斑点或小泡,以后逐渐增大,可形成结节或包块。现对我院2010年3月-2012年11月经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15例腹壁切口瘢痕处子宫内膜异位包块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陈颖 刊期: 2014年第23期
儿科药学研究的对象涉及胎儿、新生儿及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孕妇用药势必对胎儿产生效应,药物也可以分布至乳汁,对母乳喂养小儿产生影响[1]。小儿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在每个发育阶段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生理特点,尤其是新生儿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全,酶系统也不够健全,药代动力学参数随着年龄变化表现出对一些药物很耐受,而对另一些药物则又十分敏感[1]。小儿是一个具有特殊生理特点的年龄阶段,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药物在体内表现出不同于成人的药动学和药效学[1]。
作者:贾树行 刊期: 201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