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春花
目的:探讨加强2型糖尿病的护理安全管理对防范不良事件的作用,分析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2-2013年诊治的164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进行护理。分析探讨两组患者对防范不良事件的效果以及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对防范不良事件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总合格率为93.90%(77/82),高于对照组的70.73%(5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康复护理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作者:韩春花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非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从而提高疾病治愈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3月本科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除给予常规治疗外,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治疗,观察组则予兰索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非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陈慕维;许秋霞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60例,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采取依达拉奉治疗,治疗1个月比较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中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显著进步7例,进步10例,无变化13例,试验组患者中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显著进步12例,进步13例,无变化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3,P<0.05)。治疗结束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Glasgow昏迷评分(11.0±1.2)分,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Glasgow昏迷评分(16.0±4.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18,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吉空军 刊期: 2014年第24期
脑电双频指数( BIS)是一种测量患者镇静深度以及大脑清醒度的新型指标,在意识状态评估方面其具有准确、快速、全面的优点。本文介绍BIS评分在ICU患者药学监护(包括ICU中机械通气镇静监控、脑损伤程度及预后评级以及脑死亡、心脑复苏患者预后评价)中的应用现状。
作者:葛称;陈亚芳;沈正林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喹硫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 CG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齐拉西酮与喹硫平的临床疗效相当,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均比较高。
作者:曹火军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用药指导”栏目主要针对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精神类疾病、感染性疾病、流行病、传染病等常见病及多发病的新药的介绍,包括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药物的选择和比较,用药注意事项,老药新用等。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4期
1病例简介患者女性,46岁,体质指数23.4kg/m2,因反复心悸、气促四年余,再发加重伴咳嗽一周入院。入院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全心扩大,心房纤颤,心功能Ⅲ级。患者入院后经去乙酰毛花苷、地高辛强心、呋塞米、螺内酯利尿、雷米普利、美托洛尔防止心室重构等抗心力衰竭的治疗,2012-03-07早测血压为90/60mmHg,考虑患者血压低,在入院后第2天(2012-03-077:30)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100ml加生脉针(10ml/支)20ml,静脉滴注,1次/d。在输注完该液体30min左右,患者出现畏寒、手抖、出汗等症状,立即查看患者:T 36.0℃, P 55次/min, R 55次/min, BP 90/55mmHg,意识清醒,皮肤湿冷,喉头无水肿,余无特殊。考虑患者对所输注的液体发生过敏反应,立即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ml加地塞米松针10mg,静脉注射;异丙嗪针25mg肌肉注射,30min 后患者上述症状好转。查看患者:T 36.2℃,P 61次/min,R 61次/min,BP 95/60mmHg,意识清醒,皮肤温暖,患者诉无不适。
作者:自炳娇;胡家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康复的积极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剖宫产产妇共104例,将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给予产妇综合性的护理干预;观察和分析两组产妇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前恐惧评分、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管后排尿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头痛呕吐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已经成为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分娩方式,在术后给予产妇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术后康复水平,提高预后质量,帮助产妇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王晓丽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依托泊苷联合顺铂治疗高危耐药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7月-2014年1月妇科收治的40例高危耐药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依托泊苷联合顺铂,30d为一个疗程,对其疗效、毒副作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0例患者平均化疗(7.4±0.7)个疗程,其中完全缓解87.50%(35/40),耐药者12.50%(5/40)。毒副作用主要为脱发、消化道不适、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外周神经炎等,其中脱发与上述其他毒副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依托泊苷联合顺铂是治疗高危耐药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有效的化疗方案,毒副作用中脱发较为多见,是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可用于高危耐药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治疗中。
作者:张立波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中引入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就诊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健康教育,随访半年,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以及随访半年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有助于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和糖尿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对患者和医院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胡春丽;韩娟娟;闫会娟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2013年本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予以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及内镜总有效率分别为96.7%(29/30)、90.0%(27/30),对照组为83.3%(25/30)、76.7%(23/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显著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顾志华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北省涉县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病毒性腹泻的患儿84例,均符合小儿病毒性腹泻临床诊断标准,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联合喜炎平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喜炎平治疗,治疗5d后,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退热时间、显效时间、痊愈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在临床疗效、显效时间、痊愈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重组干扰素α2b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疗效显著,明显降低治疗时间,大限度减少患儿痛苦。
作者:侯俊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94例肺炎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患儿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体征变化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儿湿啰音消失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新生儿肺炎疗效显著,患儿湿啰音消失时间、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比较短,可作为临床治疗新生儿肺炎的可选方法之一。
作者:许健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专项管理模式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本科行肠内营养治疗专项管理模式的182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组与2011年12月-2012年10月入住本科行肠内营养治疗的危重患者178例作为对照组。成立“医护一体化”专项管理小组,医护人员共同制定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操作细节,规范流程,明确责任,加强学习,由医生和护士共同监督、把关、反馈、改进。实施后,对比两组患者肠内营养过程中的腹泻、呕吐、腹内压、电解质紊乱、血流动力学情况,治疗目标达成率。结果肠内营养过程中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治疗目标达成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专项管理有助于提升肠内营养质量,促进医护合作。
作者:张朝晖;刘敏;刘琼;姚青;屈蕾;彭超;陈敏敏;刘静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对本院一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对本院2013年6月-2014年2月收治的1150例一类切口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150例一类切口手术治疗患者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患者有1090例(94.8%);其中第一代头孢菌素580例(53.2%),第二代头孢菌素320例(29.4%),第三代头孢菌素190例(17.4%),第三代头孢菌素使用率小于其他两代药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患者术前0.5~2.0h 给药患者620例(56.9%),术前大于2h 给药患者110例(10.1%),术后给药患者360例(33.0%),其中术前0.5~2.0h给药患者大于其他时机给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持续用药时间≤1d 者65例(59.6%),用药2d 者15例(13.8%),用药3d 者19例(17.4%),用药﹥3d患者10例(9.2%),其中用药时间小于3d患者大于持续3d及其以上给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等级医院的评审及本院严格按卫生部规定执行,已经达到卫生部关于县级医院一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使用要求。
作者:田春秀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观察伊曲康唑口服联合止痒消炎水外用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本校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确诊的脂溢性皮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伊曲康唑联合止痒消炎水治疗,对照组单用伊曲康唑治疗,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1,P<0.05)。结论伊曲康唑口服联合止痒消炎水治疗脂溢性皮炎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杨金鸽;杨婉玲;朱琳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观察产后出血采用缩宫素加米索前列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产后出血产妇81例,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给予缩宫素注射治疗,观察组58例在其基础上接受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两组产妇产后2h的出血情况、出血量及用药后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2h内及2~24h的出血量较对照组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用药前及用药后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治疗产后出血并发症,缩宫素加米索前列醇的临床疗效与传统的单用缩宫素相比,效果明显,安全性高,而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作者:彭丽芳;唐晖;黄蕾;郭丽娜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七氟醚全身麻醉下老年患者使用止血带过程中连续输注瑞芬太尼对动脉血压( BP)、心率( HR)改变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4-10月在本院择期进行全麻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采用瑞芬太尼)和B组(采用0.9%氯化钠溶液),每组40例。每10min观察记录HR、动脉收缩压( SAP)、舒张压( DAP)、脑电双频指数( BIS)、呼气末七氟醚浓度( EtSEVO)及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 ETCO2)。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止血带阻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的平均HR、SAP、DAP、EtSEV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输注瑞芬太尼可以预防七氟醚全身麻醉中老年患者因止血带充气造成的血流动力学压力增加。
作者:徐志杰 刊期: 2014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罗红霉素和维胺脂联合治疗重度痤疮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3年6月皮肤科门诊患者103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雷公藤多甙+罗红霉素+维胺脂治疗,对照组给予罗红霉素+维胺脂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12周后观察疗效,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并且治疗组较对照组的瘢痕面积小、斑痕个数少。结论用雷公藤多甙+罗红霉素+维胺脂治疗重度痤疮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宋东燕;葛天玮 刊期: 2014年第24期
六神丸为“雷氏上诵芬堂”的药铺方,沿用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主要由牛黄、麝香、蟾酥、雄黄、冰片、珍珠六味功效显著的药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敛疮生肌的功效,适用于烂喉丹痧、咽喉肿痛、喉风喉痈等症,为咽喉科常用药,近年来,该药用途在临床上被进一步扩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慈静;胡伟 刊期: 2014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