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期血尿酸与脑卒中早期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李军涛;霍会永;阚敏宸;曹凌;于进洪

关键词:血尿酸, 脑卒中, 缺血性, 急性期, 相关性, 预后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期血尿酸与脑卒中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8例,根据其入院时(起病﹤24h)检测的血尿酸水平。以男性血尿酸﹥420μmol/ L,女性血尿酸﹥360μmol/ L 为尿酸增高的标准,将高尿酸患者42例作为研究组,正常尿酸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血尿酸水平,并根据治疗1个月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来评定疗效。结果研究组的血尿酸水平为(452.6±16.1)μmol/ L 高于对照组的(312.7±19.5)μmol/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预后良好的比例低于对照组,未治愈及死亡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的血尿酸水平可作为评估其预后的指标之一,早期血尿酸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门诊抗菌药应用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门诊目前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从而指导后期临床用药。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6月门诊开具的抗菌药物处方7649份,对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7469份药物处方中包括抗菌药物处方5219份(69.88%)。5219份抗菌药物处方中,仅1种抗菌药物3378份(64.73%);2种抗菌药物1454份(27.86%);有387份(7.42%)处方应用了3种及以上抗菌药物。对抗菌药物种类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其中应用量大的是头孢类药物2767份(53.02%)。结论门诊药房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仍存在一些问题,但整体尚可,还需加强监管力度,以求更加完善。

    作者:李永斌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老年食管癌及贲门癌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收集147例70岁以上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并发心血管并发症34例,发生率为23.1%,其中心律失常2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4例,心脏骤停1例;术后第1~3天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9.3%、25.7%、3.75%;死亡2例,其中 AMI、心脏骤停各1例,病死率为5.88%。结论防治重点为术前全面检查,尽早发现并治疗合并的隐匿性心脏病和心血管病;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尽量减小手术范围,术后严密观察病情,改善心肺功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姚化建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64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32例,研究组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则应用常规开腹手术方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3.8%);对照组出现6例(4.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效果明显,创伤小,恢复快,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史鹏鹏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脑卒中患者血浆 Hcy、D-二聚体、hs-CRP 水平检测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血浆 Hcy、D-二聚体、hs-CRP 水平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为脑卒中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75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者35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血浆 Hcy、D-二聚体、hs-CRP 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 Hcy、D-二聚体、hs-CRP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不同程度神经功能损伤患者血浆 Hcy、D-二聚体、hs-CRP 水平差异显著(P ﹤0.05)。结论血浆Hcy、D -二聚体、hs - CRP 水平与神经系统功能损伤呈正相关,且血浆 Hcy、D-二聚体、hs-CRP 水平与脑卒中发生密切相关,其水平检测在脑卒中检测中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盖红兵;张爱芬;李晨霞;邹春晓;赵霞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抢救蜂蜇伤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男,26岁。左颈部被蜂蜇伤3min 后感头晕、胸闷、心悸、恶心,20min 后送至我院。查体:T 36℃,R 26次/ min,P 124次/ min,HR 124次/ min,BP 66/40mm Hg,意识尚清,呈昏睡状,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眼睑及口唇明显肿胀,呼吸急促,双肺闻及散在哮鸣音,心音低钝。左颈部可见一个淤点,其周围潮红肿胀,全身密布红色风团,尤以面部、颈部、胸部为重。诊断:蜂蜇伤致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吸氧,肾上腺素1mg 皮下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维生素 C 注射液2.0g 加入10%葡萄糖50ml 中静脉推注,异丙嗪注射液50mg 肌内注射,35min后患者逐渐恢复意识,症状消失,生命体征平稳。4h 后再次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查体:R 26次/ min,P 128次/ min,BP 60/30mm Hg,诊断:迟缓相 I 型变态反应致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地塞米松10mg 静脉推注,肾上腺素1mg 皮下注射,异丙嗪50mg 肌内注射,同时给予氢化可的松300mg 静脉滴注及吸氧等治疗,并做好气管插管准备。40min 后上述症状明显缓解,生命体征平稳,住院巩固治疗2d 后痊愈出院。

    作者:夏俊卿;杨文标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中药辨证论治联合西药治疗尿毒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论治联合西药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给予中药辨证论治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经过1个月后分析2组血肌酐(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尿素氮(BUN)浓度的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 Cr、Ccr 和 BUN 浓度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辨证论治联合西药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光义;马仁光;康薇;田伟伟;刘丽娟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9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9例。护理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常规组患者只给予常规护理,对2组患者的疾病知识认知情况、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护理组患者糖尿病基本知识、危害性认识、治疗知识、检查处理知识、并发症预防知识的认知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前2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 血糖均明显优于护理前及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糖尿病患者系统的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认知情况,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康俊玲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腰硬和导乐分别联合无痛分娩对自然分娩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腰硬和导乐分别联合无痛分娩对自然分娩率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妊娠足月孕妇300例,随机分为试验 A 组、试验 B 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 A 组孕妇采用导乐联合无痛分娩;试验 B 组仅采用腰硬联合无痛分娩;对照组孕妇不给予特殊处理,等待自然分娩。比较各组孕妇自然分娩率和产程。结果试验 A 组、试验 B 组、对照组3组孕妇产程依次增高,3组孕妇自然顺产比例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导乐联合无痛分娩和单纯腰硬联合麻醉无痛分娩均较正常分娩的自然分娩率高,且导乐联合无痛分娩对自然分娩率的影响比单纯腰硬联合麻醉无痛分娩更为显著。

    作者:李霞;田序华;李金英;葛凤兰;谷英科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高频单药自拟方口服联合灌肠治疗肾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高频单药自拟方口服联合灌肠治疗肾衰竭的疗效。方法收集该院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根据一般治疗原则给予所有患者低盐、低脂、低磷,优质低蛋白饮食,并给予降血压、降血脂,纠正贫血、水电解质紊乱等一般对症治疗,进行密切护理和观察。试验组根据文献统计组配高频单药方给予口服治疗,并联合中医灌肠;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仅给予肾康宁片口服。治疗1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肾功能变化和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Cr)、内生肌肝清除率(Ccr)等肾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 BUN、Cr 均低于治疗前,Ccr 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9%高于对照组的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高频单药自拟方口服联合灌肠治疗肾衰竭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凤忠;刘军友;张秋红;杨建荣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外科护理人力配置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外科护理人力配置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外科住院患者90例,随机将其分为优化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5例。优化护理组则对其人员配置进行优化,常规组给予常规配置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优化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合理地对外科护理人力配置进行优化,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将78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试验组采取中西药联合治疗,对照组单一使用西药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云珍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呼系统疾病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采取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兆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DHS、PFN-A 2种内固定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动力髋螺钉(DHS)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骨科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58例,根据所采用的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 DHS 组26例和 PFN-A 组32例。DHS 组采用 DHS 内固定法治疗,PFN-A 组采用 PFN-A 内固定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手术情况。结果 PFN-A 组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均优于 DHS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2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在临床上均得到较好的疗效,但 PFN-A 创伤更小,出血量少,恢复时间短,在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更具有优势,PFN-A 是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霍强;王立峰;徐雪阳;索丽丽;石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革兰阴性菌的分离率及耐药情况。方法采用Bio-Merieux 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对细菌进行鉴定,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双纸片表型确证试验检测产ESBLs 菌株,结果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SLI)2006年公布的标准进行判定。结果 ICU 分离454株革兰阴性杆菌,大肠埃希菌180株(占39.6%),鲍曼不动杆菌78株(占17.2%),阴沟肠杆菌59株(13.0%),铜绿假单胞菌51株(占11.2%),洋葱伯克霍尔德菌46株(占10.1%)为主。其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的检出率分别达54.5%和39.0%。且大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高度耐药或多重耐药。结论该院 ICU 革兰阴性杆菌分离率高,临床耐药严重。

    作者:曹弟勇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中医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采用中医针灸综合疗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 AS 患者53例,对其应用中医针灸进行综合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3%。中医症状积分、晨僵时间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或缩短,脊柱活动度、胸廓活动度也较治疗前显著增加, 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 AS 患者,应用中医针灸综合疗法,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推行应用。

    作者:刘晓丽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血管内介入与药物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血管内介入与药物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血管介入组32例和药物治疗组28例。随访1年,观察2组治疗效果。比较2组患者脑卒中发生情况及病死率。结果血管介入组的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2组脑卒中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安全有效,具较高的临床价值,但术后1年内的病死率及脑卒中发生率与药物治疗相比无显著差异。

    作者:王菁;齐燕;刘云娥;朱倩;赵震双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血清 CRP、NT-proBNP 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血清 C 反应蛋白(CRP)、N 末端 B 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与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室重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该院诊断为心衰患者8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2组血清 CRP 水平,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 NT-proBNPN 水平。研究组患者按照40%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40%组及≤40%组,比较组间血清 CRP、NT-proBNP 水平;按照 NYHA 对心功能等级分组,即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比较组间血清 CRP、NT-proBNP 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清 CRP、NT-proBNP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LVEF ﹥40%组与 LVEF≤40%组血清 CRP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VEF ﹥40%组血清 NT-proBNP 水平高于 LVEF≤4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患者血清 CRP 水平与 NT-proBNPN 水平均逐渐递增,且各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血清 CRP、NT-proBNP水平与心衰患者心室重塑具明显相关性,可作为心衰患者心室重塑的评定指标。

    作者:魏爱方;李桂敏;刘桂芳;王淑君;李文娟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新生儿窒息程度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程度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诊治的窒息新生儿110例,分为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各55例,并选取同时期健康新生儿5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窒息后当日、第3、7天时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变化。结果当日血清 BUN、Cr、UA 比较,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第3天,重度窒息组均高于轻度窒息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第7天,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β2-MG 值当日、第3、7天重度窒息组均高于轻度窒息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后极易发生肾损害现象,与窒息程度存在正相关性,血清 BUN、Cr、UA、β2-MG 测定能够对窒息后肾损害症状予以有效诊断尤其是血清β2-MG 可以作为新生儿窒息后肾功能受损早期检测指标。

    作者:郭俊超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更正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年12月10日第6卷第12期上《骨科截肢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一文中的“1012”应为“2012”,特此更正!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脑病变性质及部位在脑卒中后抑郁和血管性痴呆发生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脑病变性质及部位在脑卒中后抑郁和血管性痴呆(VD)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84例,经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量表评定,根据是否并发 VD 分为脑卒中并发 VD 组39例和非并发 VD 组45例,经多模式方法诊断(MMADD)量表评定分成并发抑郁组56例与非抑郁组28例,通过影像学检查,对脑病变性质及部位与是否并发 VD,是否抑郁以及 VD 与抑郁二者发病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脑卒中并发抑郁组并发 VD 的几率高于非并发抑郁组(P ﹤0.05);抑郁且 VD 组脑卒中史、多发性脑梗死发病率高于非抑郁且 VD 组(P ﹤0.05),2组脑白质病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抑郁且 VD 与非抑郁且 VD 组患者在额叶、颞叶、基底节三个病变部位的发病率差异明显(P ﹤0.05)。结论脑卒中抑郁与 VD 发生率较大,而且二者发病与脑卒中病变性质及额叶、颞叶、基底节三个发病部位有相关性。

    作者:李娜;梁彦芳;高俊芳;申静敏;毛俊国 刊期: 2014年第2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