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D-CTA 与3D-DSA 用于颅内动脉瘤诊断的对比分析

陈爱桂;王春财;贠红雨;王小春;赵振元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3D-DSA, 3D-CTA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3D-CTA 与3D-DSA 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2年12月-2014年5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20例共132个动脉瘤,回顾性分析3D-CTA 与3D-DSA 对所有动脉瘤的检出情况,比较两种方法的检出率、瘤体形态、敏感度与特异度等。结果3D-CTA 与3D-DSA 检出率分别为96.21%和97.73%;在动脉瘤形态显示方面两种方法均能提供有效的显示,其中Ⅲ级显示率分别为91.34%和93.02%;3D-CTA与3D-DSA 的灵敏度分别为96.97%和97.73%,特异度分别为89.39%和88.64%,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3D-CTA 具有无创、快速等优点,可提供动脉瘤毗邻血管、骨骼、组织的信息,同时价格相对较低,作为动脉瘤的筛查方法患者易于接受。对临床高度怀疑颅内动脉瘤者可先行3D-CTA 检查,阴性患者进一步行3D-DSA检查,以减少患者痛苦,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阿仑膦酸钠联合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的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联合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8例骨质疏松患者按照患者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降钙素治疗,对照组采用降钙素单独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7%高于对照组的6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骨密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骨密度,减轻患者疼痛,缓解临床体征,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历宝国;齐秀杰;闫立娜;王友凤;张艳霞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子宫栓塞介入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子宫栓塞介入法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47例,采用子宫栓塞介入法进行治疗,跟踪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的子宫大小变化,疼痛改善情况及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47例患者治疗后0级疼痛和Ⅰ级疼痛的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治疗前,Ⅱ、Ⅲ、Ⅳ级疼痛的患者所占比例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前,子宫体积小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宫栓塞介入法治疗子宫肌腺症的疗效明显,方法简便,创伤较小,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改善月经量和子宫大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丽琴;温丽君;孔灵芝;王丽英;侯学丽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观察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可行性。方法将6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碘甘油治疗,并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牙周袋内放置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效果显著,降低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复发率,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适合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史毓莉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胃脘痛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辨证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5%高于对照组的79.5%,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4.69±2.17)h 短于对照组患者的(11.65±2.28)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半夏泻心汤辨证加减治疗胃脘痛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可大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有智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0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103例诊断为 VAP 的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3例患者中机械通气时间﹤5d 者30例(29.1%),机械通气时间≥5d 者73例(70.9%)。所有患者均给予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待病原学检测结果出来后及时调整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治疗疗程7~10d,治疗总有效率为90.3%。结论机械通气时间过长是导致 VAP 的重要因素,VAP 患者应尽早进行抗菌药物的经验性治疗。

    作者:刘剑英;陈兰英;刘赛;李建民;王春艳;刘志高;曹坤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血管内介入与药物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血管内介入与药物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血管介入组32例和药物治疗组28例。随访1年,观察2组治疗效果。比较2组患者脑卒中发生情况及病死率。结果血管介入组的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2组脑卒中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安全有效,具较高的临床价值,但术后1年内的病死率及脑卒中发生率与药物治疗相比无显著差异。

    作者:王菁;齐燕;刘云娥;朱倩;赵震双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我院围术期抗生素合理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围术期患者抗生素应用情况,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抽选该院2009年11月-2013年11月行手术治疗的2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回顾分析各患者手术和用药的情况。结果230例患者围术期均使用抗生素,其中使用单一抗生素168例,2种抗生素联用62例。Ⅱ类切口应用第2代头孢菌素类60例,第3代头孢菌素40例,青霉素25例,硝基咪唑类15例,喹诺酮类8例。Ⅲ类切口用第3代头孢菌素类12例,喹诺酮类8例,第3代头孢菌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用62例。结论该院围术期患者抗生素的使用存在相对不合理处,需进一步加强抗生素类药物管理,提高其合理利用率。

    作者:董秀丽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孕妇血清β-hCG、AFP 及 uE3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甲胎蛋白(AFP)及游离雌三醇(uE3)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正常妊娠期妇女,在孕18~22周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的β-hCG、AFP 和uE3水平。结果血清中的β-hCG、AFP 和 uE3水平在正常组和早产组有显著差异(P ﹤0.05)。单胎妊娠孕妇血清中的β-hCG、AFP 和 uE3水平浓度均低于双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检测孕中期孕妇血清中的β-hCG、AFP 和 uE3水平可预测早产,减少早产的发生。正常双胎妊娠和单胎妊娠孕妇血清标志物水平差异明显,可用来建立双胎妊娠模型预测,因此值得推广试行。

    作者:韩连菊;邵岚;张蕾;路艳辉;倪素娜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血液标本留置时间对化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留置时间对化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对该院收治的90例患者进行血液标本采集,测试白细胞总数(WBC)、红细胞数(RBC)、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分类(GRAN)、淋巴细胞分类(LYM)、单个核嗜酸嗜碱细胞分类(MONO)、血糖(G1u)、无机磷(Phos)、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蛋白(TP)、总胆红素(TBIL),比较血液标本采集后立即化验(0h)以及留置3h、6h 后化验结果的差异。结果随着血液标本留置时间的延长,WBC、RBC、GRAN 均有所下降,而 PLT、LYM、MONO 逐渐上升,且0h 与留置6h 后检测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Glu、ALT、TBIL 检测值逐渐下降,Phos、Alb 和 TP 逐渐上升,且0h 与留置6h 后检测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血液标本留置时间过久会对化验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在血液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至检验室检查处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刘平萍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针刀疗法为主综合治疗肌紧张型头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以针刀疗法为主综合治疗肌紧张型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肌紧张型头痛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普通综合治疗,治疗组以针刀为主综合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刀疗法为主综合治疗肌紧张型头痛安全可靠,优于传统的保守疗法。

    作者:庞然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更正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年12月10日第6卷第12期上《骨科截肢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一文中的“1012”应为“2012”,特此更正!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单纯物理措施预防脊柱术后 DVT 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讨单纯物理措施预防脊柱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该院行脊柱手术的15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5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给予单纯物理措施预防 DVT,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 DVT,比较2组患者 DVT 发生率及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 DVT 发生率和出血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脊柱术后中单独应用物理措施预防 DVT 的效果并不比单独应用低分子肝素差,且无药物的不良反应,经济方便易被患者及家属接受。

    作者:陈伟;李渊深;王振兴;张英民;薛伟;庞海艳;孔永霞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手足口病患儿182例的护理体会

    手足口病是1957年首次在新西兰发现的一种新型传染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其中以柯萨奇病毒 A16和肠道病毒71型常见。春夏季节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健康带菌者和轻微散发病例是手足口病爆发流行的主要传染源,而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该病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与患者接触时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或通过被污染的玩具、食物、衣物、手、水源等间接经消化道传播,传染性强。主要以发热和手、足、口、臀部皮疹为临床特征,多发学龄前儿童,重症患儿可合并脑炎、脑膜炎、脑脊髓膜炎、肺水肿、肺出血、心肌炎、心力衰竭等多器官功能障碍,病情发展快,可致死。由于重症患儿的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首次就诊不易引起医师重视,使病情进展迅猛,及时识别重症病例并给予积极的护理尤为重要[1]。我院收治的182例手足口病患儿,其中重症8例,经过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书秀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丹参注射液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 COPD 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6月呼吸科治疗的 COPD 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治疗后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并对2组患者的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进行比较。结果2组的总显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用力肺活量(FVC)均高于治疗前,动脉血氧分压(PaO2)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 COPD 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与常规方法无明显的差异,但对提高患者的肺通气和氧分压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燕虎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及血管性痴呆发病情况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AD)及血管性痴呆(VD)发病情况及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社区内260例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测定血糖指标,以及通过精神状态量表(MMSE)与 MoCA(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分别统计患有糖尿病,AD、VD 的几率,并分析糖尿病与 AD 和 VD 发病的相关关系。结果在260例老年人中,糖尿病患病率为11.5%,AD 患病率为6.5%,VD 患病率为2.7%;糖尿病、AD、VD 三者患病均呈明显相关性(P ﹤0.05),其中男性发病率大于女性,年龄越高3种疾病发病率越高,糖尿病 AD、VD 发病率均高于非糖尿病组(P ﹤0.05)。结论糖尿病、AD、VD 发病与性别年龄呈显著相关;且糖尿病与 AD 和 VD 发病具有明显相关性,为糖尿病患者并发认知障碍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作者:王志娟;肖丽丽;刘士梅;宋伟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实施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的门静脉高压患者52例,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52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生命指征均表现正常,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可有效治疗患者门静脉高血压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跃华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血清 hs-CRP、Cys-C 和 Hcy 水平与冠心病心绞痛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 C(Cys-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心病心绞痛病情程度的相关性,为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病情将研究组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60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40例,另选取1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 hs-CRP、Cys-C 和 Hcy 水平,比较组间差异。结果研究组血清hs-CRP、Cys-C 和 Hcy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 hs-CRP、Cys-C 和 Hcy 水平均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P ﹤0.05);血清 hs-CRP、Cys-C 和 Hcy 水平与冠心病心绞痛病情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清 hs-CRP、Cys-C 和 Hcy 水平与冠心病心绞痛及病情程度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和治疗的评价指标。

    作者:赵文圣;杜国亮;李永涛;李淼;吴超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血清标志蛋白对婴儿肝炎综合征诊断及病情评定价值

    目的:研究理化指标水平测定对婴儿肝炎综合征病情评定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于该院就诊的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6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2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 CMV-IgM 阳性率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 TBIL、DBIL、IBIL、ALT和 AST 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患儿的 TC、TG、TP、ALB 和 GLB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GLB 与 TBIL 和 DBIL 呈正相关(P ﹤0.05);ALB 与 TBIL 和 DBIL 呈负相关(P ﹤0.05);AST 与 TC 呈正相关(P ﹤0.05);AST 与 TG、ALB、GLB 无相关性(P ﹥0.05);ALT 与 ALB、GLB 均无相关性(P ﹥0.05)。结论血清 DBIL、AST、TBIL、ALT、IBIL 水平与婴儿肝炎综合征发病显著相关,用于该病的诊断与病情评定具积极的意义,TP、ALB、GLB 有稍微变化,能够作为肝功异常的指导,而 TG 与 TC 水平与婴儿肝炎综合征无关系。

    作者:胡丽敏;平莉莉;刘秀霞;张长理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法及指导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障碍的慢性终身性疾病,老年糖尿病是指65岁以上的患者,文献显示糖尿病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的发病率明显大于65岁以下的人群[1]。由于年龄因素,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退化,使老年糖尿病在病情上、治疗上更加复杂多变,应更重视运动疗法和控制饮食在糖尿病治疗方面的重要性。特别是运动疗法不仅可有效降低血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还是有糖尿病倾向的老年人早期预防糖尿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

    作者:刘雅玲;钱影 刊期: 2014年第25期

  • 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阻滞方法选择

    剖宫产手术是妇产科常见的手术之一,而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手术的效果及对患者的生理影响与选择的麻醉途径密切相关。本文将围绕经常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的连续硬膜外麻醉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两种麻醉方法的优缺点进行综述。

    作者:陈永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