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国;武利平;武利峰;李丹
目的:对比观察动力髋螺钉(DHS)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骨科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58例,根据所采用的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 DHS 组26例和 PFN-A 组32例。DHS 组采用 DHS 内固定法治疗,PFN-A 组采用 PFN-A 内固定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手术情况。结果 PFN-A 组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均优于 DHS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2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在临床上均得到较好的疗效,但 PFN-A 创伤更小,出血量少,恢复时间短,在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更具有优势,PFN-A 是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霍强;王立峰;徐雪阳;索丽丽;石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辅治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脑卒中后并发相关性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治疗7d 后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和氧合指数(PaO2/ FiO2)等。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7d 后,观察组 PaO2、SaO2以及 PaO2/ FiO2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盐酸氨溴索辅治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庆高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血清 NT-proBNP 介导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AMI 合并 CS 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 IABP 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 IABP 及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生脉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压高于对照组,心率、血清 NT-proBNP 水平低于对照组,IABP 治疗及休克纠正时间短于对照组,心脏射血分数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 NT-proBNP 水平对 AMI 并发 CS 的治疗有指导意义。联合应用 IABP 和生脉注射治疗 AMI 并 CS 患者,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血管功能,降低患者血清 NT-proBNP 水平及病死率,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兰春英;刘雪丽;张惠荣;张志平;李永亮 刊期: 2014年第2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年4月10日第7卷第4期上《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一文中张英利的作者单位应为:河南省浚县人民医院儿科,特此更正!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血浆 Hcy、D-二聚体、hs-CRP 水平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为脑卒中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75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者35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血浆 Hcy、D-二聚体、hs-CRP 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 Hcy、D-二聚体、hs-CRP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不同程度神经功能损伤患者血浆 Hcy、D-二聚体、hs-CRP 水平差异显著(P ﹤0.05)。结论血浆Hcy、D -二聚体、hs - CRP 水平与神经系统功能损伤呈正相关,且血浆 Hcy、D-二聚体、hs-CRP 水平与脑卒中发生密切相关,其水平检测在脑卒中检测中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盖红兵;张爱芬;李晨霞;邹春晓;赵霞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急性期血尿酸与脑卒中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8例,根据其入院时(起病﹤24h)检测的血尿酸水平。以男性血尿酸﹥420μmol/ L,女性血尿酸﹥360μmol/ L 为尿酸增高的标准,将高尿酸患者42例作为研究组,正常尿酸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血尿酸水平,并根据治疗1个月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来评定疗效。结果研究组的血尿酸水平为(452.6±16.1)μmol/ L 高于对照组的(312.7±19.5)μmol/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预后良好的比例低于对照组,未治愈及死亡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的血尿酸水平可作为评估其预后的指标之一,早期血尿酸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作者:李军涛;霍会永;阚敏宸;曹凌;于进洪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外敷治疗手足火器伤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6例手足火器伤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方外敷患处。比较2组术前症状控制情况、急性期症状消退时间、术后创口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待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前症状控制及术后创口愈合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拟中药方外敷治疗手足火器伤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可有效控制临床症状,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及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爱军;丁海生;周志玲;袁进国;丁英奇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62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应用 CDFI 进行诊断,分析 CDFI 的诊断价值。结果62例患者应用 CDFI 检查后,56例存在心尖部心肌肥厚现象,漏诊6例。结论 CDFI 诊断肥厚型心肌病具有明显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康武英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收集147例70岁以上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并发心血管并发症34例,发生率为23.1%,其中心律失常2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4例,心脏骤停1例;术后第1~3天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9.3%、25.7%、3.75%;死亡2例,其中 AMI、心脏骤停各1例,病死率为5.88%。结论防治重点为术前全面检查,尽早发现并治疗合并的隐匿性心脏病和心血管病;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尽量减小手术范围,术后严密观察病情,改善心肺功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姚化建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穿刺活检与常规超声检测肝脏肿瘤的结果差异。方法将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患者45例作为穿刺活检组和常规超声患者32例作为常规超声组,比较诊断结果。结果穿刺活检组的肝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为93.33%(42/45)高于常规超声的68.75%(2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穿刺活检组的灵敏度为95.23%(40/42),特异度为66.67%(2/3),假阴性率为2.50%(1/40),假阳性率为50.00%(2/4)。常规超声组的灵敏度为76.92%(20/26),特异度为33.33%(2/6),假阴性率为16.67%(4/24),假阳性率为25.00%(2/8)。结论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对肝肿瘤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常规超声,同时具有安全、准确等优点,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何金良;季洪阁;杨蕊;于水昌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64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研究组患儿给予口服头孢克肟颗粒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阿莫西林静脉滴注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但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7.3±1.8)d短于对照组的(9.2±2.3)d,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低于对照组的1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明显,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惠;刘振旭;王风光;王扎根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究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早期应用药物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02例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16%高于对照组的7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早期应用药物治疗过程中结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和巩固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继霞 刊期: 2014年第25期
质子泵抑制剂(PPI)是目前临床作用强的抑制胃酸分泌的一类药物,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等,随着临床消化性溃疡发病率的增加,PPI 在临床应用日益增多,并以其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成为消化科的首选药物。但随着长期大量的使用 PPI,许多与之相关的不良事件也逐渐凸显出来。报道如下。
作者:刘建红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麻醉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8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0例,均进行手术治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观察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对比2组患者用药剂量、麻醉效果、生命体征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局麻用药剂量小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中血压、心率及呼吸频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时,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可快速发挥麻醉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毛仁德;闫梅英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待产妇随机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运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分为轻度焦虑和重度焦虑,2组采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进行分娩镇痛。统计分析2组产妇的疼痛分级、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结果2组同等焦虑程度产妇的镇痛效果、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及产后2h 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内不同焦虑程度的产妇镇痛效果、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2h 出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控硬膜外罗哌卡因1mg/ ml 联合芬太尼3μg/ ml 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更好,是分娩镇痛较为合适的浓度,同时对产妇的焦虑进行心理干预能够提高分娩镇痛效果。
作者:韩专叶;郭洁;冉彩红;李玉红;李晨霞;朱立艳;靳红娥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研究血清 C 反应蛋白(CRP)、N 末端 B 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与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室重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该院诊断为心衰患者8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2组血清 CRP 水平,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 NT-proBNPN 水平。研究组患者按照40%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40%组及≤40%组,比较组间血清 CRP、NT-proBNP 水平;按照 NYHA 对心功能等级分组,即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比较组间血清 CRP、NT-proBNP 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清 CRP、NT-proBNP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LVEF ﹥40%组与 LVEF≤40%组血清 CRP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VEF ﹥40%组血清 NT-proBNP 水平高于 LVEF≤4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患者血清 CRP 水平与 NT-proBNPN 水平均逐渐递增,且各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血清 CRP、NT-proBNP水平与心衰患者心室重塑具明显相关性,可作为心衰患者心室重塑的评定指标。
作者:魏爱方;李桂敏;刘桂芳;王淑君;李文娟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甲胎蛋白(AFP)及游离雌三醇(uE3)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正常妊娠期妇女,在孕18~22周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的β-hCG、AFP 和uE3水平。结果血清中的β-hCG、AFP 和 uE3水平在正常组和早产组有显著差异(P ﹤0.05)。单胎妊娠孕妇血清中的β-hCG、AFP 和 uE3水平浓度均低于双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检测孕中期孕妇血清中的β-hCG、AFP 和 uE3水平可预测早产,减少早产的发生。正常双胎妊娠和单胎妊娠孕妇血清标志物水平差异明显,可用来建立双胎妊娠模型预测,因此值得推广试行。
作者:韩连菊;邵岚;张蕾;路艳辉;倪素娜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调查该院2013年1-6月一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抽取该院2013年1-6月一类切口病例1224例,对其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3.69%,无指征预防用药率为0.69%,品种选择合理率为94.48%,术前给药合理率为100%,用药疗程合理率为84.83%。结论该院的一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已达卫生部的规定(﹤30%),但仍有品种选择不合理、用药疗程不合理的情况。
作者:池明建;张养琳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均给予相同药物控制血糖的同时,观察组给予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缬沙坦单独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 FPG)、血肌酐( Scr)、尿素氮(BUN)、平均血压(MAP)、24h 尿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高于对照组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各项检测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并对降低尿蛋白有较好的效果,在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用药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曹志强 刊期: 2014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凝胶在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导尿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前列腺增生致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自尿道外口注入2%利多卡因凝胶5~10ml;对照组自尿道外口注入医用无菌液状石蜡5~10ml。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5.71%,患者尿道刺激反应0~Ⅰ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患者无血尿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导尿术时采用盐酸利多卡因凝胶作为麻醉润滑剂优于润滑剂液状石蜡,其不仅可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还可减少患者尿道黏膜损伤,减轻患者痛苦和不适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海波;刘峰 刊期: 2014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