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伤性脑积水的临床诊治分析

谈锦科

关键词:脑积水, 诊断, 脑室-腹腔分流术
摘要:脑积水是脑脊液循环受到阻碍,导致吸收障碍或者分泌过多进而引发脑室系统或者蛛网膜下腔聚集大量脑脊液所致,能够导致患者颅内压急剧升高,使脑部功能出现损伤,严重时会引发死亡,是颅脑损伤后要重点防治的并发症类型。据临床资料显示,脑积水症状在颅脑外伤中的发生率为5%~10%[1、2],常见于损伤后长时间昏迷患者,致死致残率较高,给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笔者对我院56例外伤性脑积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药房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药品管理是医院日常管理事务中的重要内容,药品管理过程的准确性和高效性至关重要。医院药房在医院医疗中是一个重要环节,药房管理的合理性与药师的业务素质,直接影响到患者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关系到医院声誉和经济效益[1]。目前我国医院药房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切实加强医院的药房管理。

    作者:汤晨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儿科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临床实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阶段,是每一位护生必须经历的过程,在实习过程中,护生从学校走向临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儿实习的难度较成人大,问题多,故帮助护生解决实习中的问题,顺利通过实习,是为临床培养合格护士的关键。现就儿科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林琴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中药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对于小儿哮喘的效果。方法2011年7月-2013年7月诊治小儿哮喘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运用传统的治疗法如止咳化痰以及平喘抗敏感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制剂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小儿哮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药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在今后的小儿哮喘治疗中可以进行推广。

    作者:韩金英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短期应用泮托拉唑对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究短期应用泮托拉唑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医院急诊内科接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双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而研究组在对照组方式上加用泮托拉唑(短期应用)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心血管事件( MACE事件)、消化道出血事件情况。结果研究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7.50%(3/40),对照组则为25.00%(10/4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研究组MACE事件发生率为50.00%(20/40),对照组则为45.00%(18/40),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短期应用泮托拉唑对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不会增加MACE事件发生率,并且能降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值得借鉴。

    作者:张宝军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脊髓》章节说课设计

    说课是教师资格考试的一项教学技能测评,目前在高职学校尚未普遍使用。笔者通过对《系统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脊髓章节进行说课教学,希望与同仁共勉学习。

    作者:秦万生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参附注射液对老年气虚血瘀证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老年气虚血瘀证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将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8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基础药物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评价患者中医症候群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流变性改善明显。低切变率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较对照组和治疗前降低( P<0.01),中医证候较对照组和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老年气虚血瘀证型舒张性心力衰竭可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缓解症侯,改善心脏功能。

    作者:康素娴;张瑜;赵芳;王凌芬;张艳红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比较

    目的:对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哮喘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60例支气管哮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选用氧气驱动的雾化吸入方法;对照组选用压缩泵式雾化吸入方式。比较2种吸入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咳嗽、气喘及肺部湿啰音的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氧气驱动的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较压缩泵式雾化吸入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侯小瑞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体会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放置宫内节育器是我国>80%妇女选择的一项长期避孕措施。绝经是妇女生命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生理过程,提示卵巢功能衰退,生殖能力终止。绝经后妇女取出宫内节育器是门诊计划生育手术中的一项重要手术。由于绝经后妇女生殖器官萎缩,且宫内节育器放置时间长,常造成取器困难。笔者长期从事门诊计划生育手术,对绝经后妇女取环时机、操作过程、药物应用体会如下。

    作者:汪丽红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导尿管留置后尿道口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导尿管留置后尿道口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将留置导尿管的恶性肿瘤危重患者100例按入住ICU顺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0.05%碘伏棉球擦拭清洁尿道口、尿管及其周围皮肤黏膜,试验组在擦拭的同时用0.05%碘伏液冲洗尿道口、尿管及其周围皮肤黏膜。对2组患者UTI、无症状菌尿发生情况及发生时间,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进行统计。结果2组患者留置导尿管后第1周内发生无症状菌尿例数、UTI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满意度、舒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留置导尿管后的患者进行尿道口擦洗加冲洗,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舒适度,而且可以延缓UTI的发生,为患者的治疗赢得时间,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小洁;张素兰;夏海清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何首乌口服致反复黄疸2例

    何首乌是滋补肝肾的常用中药,传统观点认为中药毒性低。目前有关何首乌引起肝损伤的报道逐年增多,多数患者预后好,但也有致死病例报道。本文报道2例反复口服何首乌引起以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的肝损患者,以皮肤黏膜、巩膜黄染及皮肤瘙痒等为临床表现,以期临床医护人员提高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

    作者:袁聪;陈丽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两性霉素B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一种常见的深部真菌病,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脑膜和脑实质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亚急性和慢性炎性疾病,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真菌感染[1]。新型隐球菌属于条件致病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经血液传播侵袭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2]。据报道隐脑患者未经有效治疗者几乎全部死亡,经药物及时治疗有效率为70%耀75%[3]。

    作者:张旭红;王楼蕾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的发展历史与应用现状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 ACDR)用于治疗神经根型或脊髓型颈椎病,重建病变节段的关节功能,所以又叫颈椎间盘成型术。其目的意在维持颈椎序列稳定,保留运动功能,降低临近节段间盘的压力,进而减少临近节段间盘退变的发生。一直以来,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 ACDF)被认为是治疗神经根型、脊髓型颈椎病及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经典方法,尤其前路钢板的应用能够有效的维持颈椎序列的稳定和椎间高度,术后植骨块下沉、移位的发生率明显减低[1、2]。但前路融合手术常发生临近节段间盘退变加速,进而引起新的症状[3],已有尸体标本研究证实融合节段附近活动度加大,临近间盘压力增加[4、5]。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颈椎间盘置换假体被设计产生出来。但其效果能否像颈椎前路融合术一样缓解症状,并减少由于前路融合导致的临近节段退变仍存在争议,本文就其历史、应用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贺银川;郭敬然;姜建忠;殷利川;李永民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社区管理的体会

    流动人口是结核病高发人群,并且流动人口由于经济状况差,卫生意识差,流动性大及就业特征等方面特点,决定了他们患结核病后很难及时就诊及进行规则治疗[1]。流动人口肺结核病患病率明显高于户籍人口[2],对结核病的防控造成很大压力。我社区对辖区内2005年1月-2012年4月发现的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78例实施社区督导管理,配合DOTS策略的切实推广,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所提高,同步提高了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规则治疗率和成功治疗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童华芳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临床路径理念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在骨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更好地为骨科护理教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4月-2012年2月在骨科实习的护生60名,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和传统对照组各30名。传统对照组采用传统“传帮带”的教学方法,临床路径组按照临床路径护理教学模式进行带教。实习结束前2d,对2组护生骨科护理实践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进行考核;对护生的实践教学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临床路径组护士在理论基础、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等3方面与传统对照组进行比较,成绩均明显优于传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护生对教学质量满意度进行比较,临床路径组显著高于传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将这种管理理念引入到骨科护理实践教学中,使教学目标、带教方法具体化,有利于教学管理者控制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华平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压力性尿失禁的非手术治疗

    压力性尿失禁( SUI)是指喷嚏或咳嗽等腹压增高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外口渗漏。西方国家对SUI的研究报告较多,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亦较多,其发病率随着个体年龄增加而增加[1]。我国女性的SUI发病率约为30%。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SUI发病率逐步增高,成为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的患者甚至在走路或平躺时,小便也会自行外溢。尿失禁病虽小危害却很大,由于长期漏尿、或长时间受到尿液的浸润刺激,患者的外阴皮肤红肿、痒痛,直至糜烂,进而引起了泌尿系统炎症。许多患者还因此产生了心理障碍,不敢外出社交,怕漏尿而陷入窘境,所以该病又有“社交癌”之称。

    作者:唐艳荣;李桂荣;张桂欣;王以曼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退休人员850例健康体检心电图分析

    目的:分析退休人员850例健康体检心电图的特点。方法健康体检的退休人员850例,依据年龄分为A、B、C和D共4组,分别对各组人员体检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各组女性心电图异常率与同组男性有较明显差异,ST-T异常者在心电图异常者中所占比例较高,其次为早搏和各类传导阻滞等,随着随年龄增大,这一现象呈增加趋势,男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退休人员体检心电图异常率与年龄及性别等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在体检过程中应引起关注。

    作者:宋晓冬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术后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医院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36例,>60岁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进行早期术后分期康复锻炼。结果36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3.5个月。术后36例经半年随访:32例基本痊愈。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倪丹;曾江红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临床护士压力源分析及干预对策

    如今医疗技术迅猛发展,各大医院的治疗水平都较为先进,有效的临床护理是疾病治疗过程的重中之重。因此护士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促使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如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工作效率低下、态度不积极等,直接导致医院的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下降[1]。

    作者:耿俞芳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县级医院洁净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

    目的:加强洁净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控制和管理,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通过建立组织、人员培训、环境管理、完善制度对洁净手术室实施管理,对手术间洁净效果进行定期检测。结果规范的手术室基础设施科学合理,制定了手术室控制感染的对策,将各项监控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结论只有加强洁净手术室的感染控制,科学、严谨的管理,才能使手术室工作有效地运行,降低手术感染率。从而提高了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作者:陈美槐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药物量效相关性分析

    药物量效关系是指定量地分析和阐明用药剂量和药物效应间的变化规律,在一定范围内,用药的剂量决定着靶部位的浓度,而药物的效应则与靶部位浓度呈正相关关系。药物量效的相关性分析或回归分析中常使用各组药效均数与剂量作为计算数据,而不考虑标准差和组内例数,在实际工作中这一方法显然存在不妥之处,因此,有必要对临床中如何合理检验药物量效关系进行探讨。

    作者:刘丽丽 刊期: 2014年第2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