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碘普罗胺致过敏性休克1例

王平;刘海涛

关键词:碘普罗胺, 过敏性休克, 不良反应
摘要:患者,女,58岁,主因“反复胸闷1个月”于2013年9月22日入院,考虑心绞痛,入院后遵医嘱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10mg,每天2次,阿司匹林肠溶片(进口)0.1mg,每天1次,阿乐10mg,睡前口服,患者胸闷症状好转,为进一步明确诊断,于9月25日行冠状动脉CT,患者既往无任何药物、食物等过敏史,造影前行碘过敏试验,结果为阴性,心率62次/min,血压115/67mm Hg,给予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mg,使用碘普罗胺(优维显)370静脉推注,注入完毕,患者无不良反应,由家属陪同返回病房,约2min后,患者突然出现乏力、头晕,神志淡漠,呼吸困难,双唇臃肿,周身大片红色皮疹,测血压70/55mm Hg,心率120次/min,心电图示频发室早,考虑为碘普罗胺致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地塞米松10mg抗过敏治疗,给予肾上腺素、多巴胺升压,林格氏液快速补液,40min后,患者上述症状明显缓解,血压升至90/60mm Hg,心率102次/min,患者未排尿,神志清楚,能正确回答问题,血气分析示: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正常,给予多巴胺持续泵入,同时继续给予补液,2h后血压稳步上升至108/72mm Hg ,心率86次/min,小便1次,量约450ml,心电图大致正常,患者皮疹逐渐消退,双唇明显消肿,至24h后,再无异常情况发生,停用多巴胺泵。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β2受体激动剂联合抗胆碱能药物治疗COPD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3月-2012年3月治疗COPD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治疗COPD,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治疗有效率高,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谭华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老年高血压病90例分析

    高血压病被认为是引起靶器官损害,尤其是促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均高,且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1]。2010年以来,我们共治疗了9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对其临床特点及治疗现状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小卫;罗兴才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体会

    静脉输液是一项常见的护理技术,是儿科护士基本的技术操作之一,其操作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患儿的康复及医疗质量。患儿入院后到这种特殊的环境,一般都会充满恐惧和抵触,不愿配合,穿刺时常因哭闹而失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现象的普遍存在,家属对护理操作要求高,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现选取近年来进行静脉穿刺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穿刺失败原因及提出相应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秦文姬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与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随着医药科学的发展,临床药物也不断进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发现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海南卫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H20083911)与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商品名:爱络,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059)存在配伍禁忌。

    作者:张芳;侯玲燕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消毒供应中心追溯系统的应用和体会

    消毒供应中心( CSSD)是医院消毒灭菌的生产和供应部门,是控制院内感染的首要保障[1]。因此对CSSD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严格控制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医院信息和计算机管理的日臻成熟和完善,自2010年开始,我院CSSD依托本院的强大网络平台、移动终端、条形码技术建立起消毒供应的计算机质量追溯系统,目前已覆盖到各个工作流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珊;林茜茜;朱玲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是在肺实质、肺血管以及大小气道等病理变化的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疾病常会受肺外因素的影响而累及患者预后,而并发心血管疾病( CVD)的COPD患者尤为常见[1]。有研究认为,在COPD的致病和致死原因中CVD已占据主要地位,合并CVD 的 COPD 患者往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2]。目前,中度以上 COPD 与 CVD 的相关性还有待证实。因此,本文就COPD与CVD的相关性及其存在的机制进行了阐述。

    作者:吕兴旺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保留骨瓣治疗颞顶部急性硬膜外血肿伴脑疝15例临床体会

    2011年2月-2013年6月笔者针对颞顶部急性硬膜外血肿伴小脑幕裂孔疝早期手术病例,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结合适当颞肌下减压和游离骨瓣漂浮固定,治疗15例,均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瑞锁;张建龙;李慧丰;赵来福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参附注射液对老年气虚血瘀证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老年气虚血瘀证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将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8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基础药物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评价患者中医症候群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流变性改善明显。低切变率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较对照组和治疗前降低( P<0.01),中医证候较对照组和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老年气虚血瘀证型舒张性心力衰竭可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缓解症侯,改善心脏功能。

    作者:康素娴;张瑜;赵芳;王凌芬;张艳红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心理护理在分娩过程中的应用

    护理人员在学习心理学的多种理论后,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以行动来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患者康复的各种手段和方法称为心理护理。在正常分娩的过程中,产妇常因分娩时的剧烈疼痛产生巨大的心理恐惧,然而心理状态的改变却可以潜移默化的改变疼痛的程度。如果产妇情绪十分镇定,精神相当放松,则分娩时的疼痛就会十分轻微,如果产妇情绪过于紧张、又恐惧不安,则疼痛程度会加重,故根据产妇不同的心理因素及状态以及不同的分娩时期,护理人员给予更多的适时的心理护理,对产妇减轻分娩疼痛,顺利分娩是否能完成,保证母婴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1]。产妇的正常分娩过程由3个产程组成,第一产程是指规律宫缩开始到宫口开全,第二产程是指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第三产程是指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在整个正常分娩的过程中,产妇的心理状态对整个分娩过程能否顺利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就心理护理对产妇的影响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明芳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我院2012年377份住院病历抗生素使用调查

    目的:对医院住院病历中存在临床用药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12月31个临床科室377份电子病历,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和评价工具进行点评,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抗生素用药病历157份(41.64%)。主要包括用药适应证、重复用药、选择药物的适宜性、用药疗程、用法用量、相互作用、联合用药、预防用药是否合理、特殊用药的使用权限等问题。结论通过临床药师对用药医嘱的讨论,可以及时发现不合理用药现象,为医院药物使用管理提供依据。

    作者:侯荣华;陈桂平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住院患者应用患者跌倒坠床评估表的效果评价

    在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中,安全需要是仅次于生理需要的基本需要[1]。为了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确保住院患者安全,防止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或坠床事件,结合临床观察并查阅相关资料[2],我们自行设计了住院患者防范患者跌倒坠床评估表,并应用于我科住院患者,据此评分确定跌倒坠床的危险度,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患者跌倒坠床的护理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艳辉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硝苯地平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

    目的:制备具有良好释放性能的硝苯地平( NF)缓释片。方法将NF制备成固体分散体后,再以羟丙甲纤维素( HPMC)为骨架材料制备成缓释片,对固体分散体载体及骨架材料用量进行考察。结果随着聚乙烯吡咯烷酮用量的增加NF固体分散体溶出速率加快,所制备的缓释片体外释放缓慢、完全。结论固体分散技术可用于难溶性药物NF缓释片的制备。

    作者:刘天龙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保妥适积极的临床研究结果获得了欧洲MRP的积极意见

    艾尔建公司( Allergan Inc.)近日宣布,保妥适( BOTOX,A 型肉毒毒素)已经获得了爱尔兰药物委员会( Irish Medicines Board)就其用于成年中风后患者的脚踝局部性痉挛治疗的积极意见,爱尔兰现在是欧洲互认程序( MRP)的参考成员国。此次获得爱尔兰药物管理部门的积极意见为该药物在14个欧洲国家获得涉及 MRP 的全国性许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也是将保妥适这种治疗药物从临床研究带给忍受下肢痉挛之苦的中风患者的重要里程碑。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手术治疗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11年3月-2013年10月治疗的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1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患者11例(84.62%),4例出现并发症。患者发病与手术治疗间隔在2d以内的患者,胆囊病变程度低,治疗效果要明显高于间隔时间在2d以上的患者,且并发症发生概率相对较低,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时间与发病时间间隔在2d之内,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沈红才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自拟疏肝健脾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分析

    目的:对自拟疏肝健脾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9月在医院进行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的患者75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进行疏肝健脾法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例腹泻,1例口干,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对照组3例轻度眩晕,2例口干,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自拟疏肝健脾法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蕾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个性化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的疗效分析。方法2011年12月-2013年10月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0.48±1.89)d,平均医疗费用支出(3576.28±267.48)元;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2.67±1.16)d,平均医疗费用支出(3947.79±178.36)元,2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支出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COPD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可以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支出,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官华芳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冠心病( CHD)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的临床意义,并分析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住院治疗且被确诊为CHD患者101例为CHD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成人100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2组体质量指数( BMI)、腰臀比( WHR)、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 VEGF、hs-CRP 水平,应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VEGF、hs-CRP水平与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HD组高血压、糖尿病、BMI、WHR、VEGF、hs-C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因素分析,VEGF与BMI、WHR、DM呈正相关,hs-CRP与BMI、WHR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WHR(Or=6.435×1010,95%CI 1.949×104~2.125×1017,P=0.001)、hs-CRP(Or=8.164,95%CI 2.595~25.685,P=0.000)是CH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VEGF、hs-CRP 水平以及WHR、BMI 与冠心病密切相关;WHR、血清hs-CRP 可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张东霞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临床护士压力源分析及干预对策

    如今医疗技术迅猛发展,各大医院的治疗水平都较为先进,有效的临床护理是疾病治疗过程的重中之重。因此护士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促使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如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工作效率低下、态度不积极等,直接导致医院的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下降[1]。

    作者:耿俞芳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股骨颈骨折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骨折康复效果,并对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与临床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9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4%(P<0.05)。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1年,中位数9个月,均未见感染及手术死亡病例。结论股骨颈骨折采用空心螺纹钉治疗,可以有减少对患者股骨头血管化以及对血运的破坏,能够有效地保证骨折端的稳定性,且该手术方法创伤小,不需要术后进行特殊处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江冬根 刊期: 2014年第29期

  • 重组VIIa因子可抑制肝硬化静脉曲张性出血

    纽约--混合数据表明,重组VIIa因子( rFVIIa)可以改善一些晚期肝硬化患者急性静脉曲张性出血的结局,根据欧洲研究者观点,它可以被用作一项暂时措施。正如Flemming Bendtsen博士通过email告诉路透社健康新闻,“rFVIIa可以应用于严重静脉曲张性出血和对常规处理(内镜和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主要作为更多确切治疗的桥梁。”丹麦Hvidovre医院的Bendts-en博士及其同事认为,两项随机对照研究已经表明药物无总体显著性获益。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