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渝敏
目的:探讨p53、p16、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GPC-3)和细胞角蛋白-19(CK-19)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126份肝癌组织及84份癌周组织标本,比较p53、p16、GPC-3和CK-19在肝癌组和癌旁组病例中表达及分布,并分析其对肝癌及病情发展的临床意义。结果 p53、p16、GPC-3和CK-19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p53的表达水平在高分化肿瘤中多(26.98%),p16的表达水平在中低分化程度的肿瘤中所占比例多(18.25%),GPC-3在低分化肿瘤中所占的比例多(31.75%),而CK-19在高分化肿瘤中比例多(22.22%)。结论联合应用p53、p16、GPC-3和CK-19在肝癌诊断和肿瘤的分化程度的鉴别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意义。
作者:孙克让;李健;白长杰;杨秀芹;蒲金凤 刊期: 2014年第31期
低钾性麻痹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均表现为弛缓性瘫痪,是神经科常见病。继发性低钾性麻痹的常见病因是甲状腺功能亢进,及时补钾治疗,病情可在48h内恢复正常。干燥综合征是低钾性麻痹的少见病因,其临床表现与普通的低钾血症难以在临床表现上进行鉴别,容易被忽视,难以根治,导致病情反复发作[1]。本文探讨3例以低钾性麻痹为首发症状而于神经内科就诊的干燥综合征患者,并分析其诊断治疗过程。报道如下。
作者:齐亚超;于织波;张立涛;孙彦杰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对老年人常见的西药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探讨应采取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住院期间发生的西药不良反应患者150例。对用药的类型、方式等进行分析,并对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用药类型方面神经系列药物、抗菌药物、消化系统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多。用药方式方面静脉注射方式引起的不良反应多。诱发老年人发生西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有身体药动学和药理作用两个方面发生变化。结论老年人用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多,应在临床上加强用药指导,加强对联合用药的监督,有效地降低老年人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邵云侠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职业健康教育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进一步指导职业病防治工作。方法选取了该防疫区内100名工人,进行全面的职业健康教育,通过对实施前后职业病基础知识知晓度、操作规范合格率、职业病发生率进行对比,探究职业健康教育在职业病防治中的实施方法和效果。结果实施职业健康教育后,基础知识知晓度显著提高,规范操作合格率显著提高,职业病发生率显著降低,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重视职业健康教育,不断改善职业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对提高职业病防治工作水平意义重大。
作者:孙秀军 刊期: 2014年第31期
药房是对药品进行有效管理的地方,也是药剂师工作的重要场所,承担着重要任务。但在我国还未真正的发挥医药药房的作用,多数医院仅把药房作为药品的中转站,药房提供专业服务少,管理成本高,工作量大,窗口式药品发放形式,阻碍药师与患者的交流,引起不合理用药,用药错误,导致患者伤亡。药师作为治疗团队的一员在药物治疗系统中肩负重要责任,在公众和社会中的认知度不高。在新形势下需对药房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起严格的管理制度,药学工作应逐步由“以药品供应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优质高效精细化药学技术服务转变[1]。
作者:刘文慧;杨素芹;韩明明;乔素伟;陈静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观察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降脂效果。方法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9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指导、舒缓患者心情等治疗,治疗组给予降血脂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3个月的积极治疗,治疗组发生心绞痛4例(22.2%)低于对照组19例(42.2%),总有效率为88.9%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给予降脂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病情,降低心绞痛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文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秋冬季腹泻中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秋冬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腹泻改善时间、退热时间、呕吐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对小儿秋季腹泻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满意度高。
作者:郭新荣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评价奥拉西坦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将10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奥拉西坦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损伤程度、TIMP-1、MMP-9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2%高于对照组的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浆TIMP-1、MMP-9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试验组MMP-9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奥拉西坦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疗效显著,有效调节血浆TIMP-1、MMP-9水平,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彦敏;邢淑芳;董新生;张彦芳;申翠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分析乳腺癌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该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24例,对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4例患者中出现淋巴结转移50例,占40.3%;肿瘤直径大、P53阳性表达及雌激素受体阴性患者发生乳腺癌转移的比例高于其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0岁与40岁患者乳腺癌转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直径大、P53阳性表达及雌激素受体阴性患者发生乳腺癌转移的比例是乳腺癌转移的相关因素,而雌激素受体阳性可能对淋巴结转移有抑制作用。
作者:谢春庄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分析高频单药方保留灌肠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将慢性肾衰竭确诊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患者均采用低盐、低脂、低磷、优质低蛋白饮食,给予降血压、降血脂,纠正贫血、水电解质紊乱等一般对症治疗措施和密切护理观察,试验组患者根据文献统计高频单药方保留灌肠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肾衰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肾功能变化,如血清尿素氮( BUN)、血肌酐( Cr)、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等,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BUN、Cr均有不同程度下降,Ccr均有所上升,但试验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9%高于对照组的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高频单药自拟方保留灌肠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凤忠;刘军友;张秋红;杨建荣 刊期: 2014年第31期
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采用He-Ne激光刺络治疗带状疱疹30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0例带状疱疹患者均经皮肤专科诊断,男22例,女8例;年龄19~71岁;病程1d~1个月。病变发生颜面、胸、腰肋部,面部疼痛剧烈。西医采用抗病毒,中医采用清泄风火、清热利湿药物治疗,但治疗时间长,皮肤发热灼痛,严重时出血点、血泡。患者自愿要求He-Ne激光刺络治疗。
作者:董刚;田丽芹;朱书芳;何爱敏;徐贵芳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及对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8例,采用聚焦超声消融治疗,通过增强磁共振检查患者术后子宫肌瘤消融缩小体积和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判断疗效。分别在患者治疗前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子宫肌瘤和正常子宫肌层组织中ER和PR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经聚焦超声消融治疗,患者经量增加、经期延长、痛经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8.3%、69.1%、60.0%。治疗后肌瘤体积为(44.6±10.2)cm3低于治疗前的(130.8±26.4)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子宫肌瘤组织ER、PR在治疗后强阳性(+++)所占比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在治疗后弱阳性(+)、阳性(+ +)所占的比例与正常肌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子宫肌瘤组织ER、PR表达水平。
作者:石改萍;贾卫静;南风艳;郝伟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26例急性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3例。观察组在手术治疗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对照组常规行手术治疗。观察2组分别于术前1天及术后第1、4、7天晨起测患者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血皮质醇和C反应蛋白( CRP)。结果术后观察组第1、4天血糖水平和第7天胰岛素敏感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观察组第4天血皮质醇和第4、7天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可减少患者应激反应,减轻应激反应对机体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古林;蔡红民;张福生;李春久;孟庆民;张海合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联合诺和锐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者其体内血清β-羟丁酸及尿酮体的水平变化。方法将105例DK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试验组患者使用胰岛素泵输注诺和锐治疗,对照组使用胰岛素泵输注普通胰岛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糖恢复时间、血pH值恢复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及治疗后血清β-羟丁酸和尿酮体水平。结果试验组血糖恢复时间和血pH值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5d后,试验组血清β-羟丁酸和尿酮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联合诺和锐治疗DKA疗效显著,对血清β-羟丁酸和尿酮体水平改善明显。
作者:赵云芳;苗阳;付印;赵茹云;胡增祥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并发高血压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妊娠期高血压孕妇8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住院的正常产妇104例作为对照组,对妊娠期并发高血压的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年龄≥35岁、体质量指数( BMI)≥25kg/m2、流产次数≥2和有高血压家族史是患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35岁、BMI≥28kg/m2和有高血压家族史是妊娠期并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孕妇应当积极控制体质量,注重早期检查,关注重点人群,对于预防妊娠高血压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淑丽;杨晓英;封志琴;崔晨迪;齐月梅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rhEPO)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治疗频率为2~3次/周,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rhEPO治疗,疗程为16周。在治疗前后比较2组患者血红蛋白( Hb)、红细胞比容( HCT)、血清白蛋白( ALB)、三酰甘油( TG)、体质量指数( BMI)、肱三头肌处皮褶厚度( TSF),同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b、HCT、ALB、TG、BMI及TSF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有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需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患者,应用rhEPO能改善贫血,改善营养状况。
作者:沈丽莉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LA)的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5-2013年3月收治235例L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相关问题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23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病例;手术时间为15~60min,平均45min;术后出现肠粘连2例,切口感染1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为2~8d,平均4.7d。结论 LA治疗急慢性阑尾炎效果理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小勇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下阑尾炎切除术围术期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 IAP)、C-反应蛋白( CRP)水平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将108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给予常规支持疗法和护理,试验组行腹腔镜下阑尾炎切除术,对照组选择常规开腹手术切除术。同期收集我院体检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正常组,检测阑尾炎患者术前1天和术后第1、3、5天以及正常组血清IAP、CRP水平,比较各组间动态变化差异。结果术前1天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IAP、CRP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高于正常组(P<0.05),术后第1、3天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各指标逐次递增,之后下降,术后第5天检测值小于术后第3天。相同时期试验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患者血清IAP、CRP水平术后短期内逐次显著升高,而后出现下降,但升高幅度均小于常规开腹手术治疗。
作者:刘彬;杨守臣;宋伟;杨乐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无创辅助通气联合米力农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心力衰竭(心衰)患者N末端B型脑钠肽原( NT-proBNP)及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心病心衰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对症治疗和精心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米力农联合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变化和NT-proBNP、hs-CRP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NT-proBNP、hs-CRP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试验组降幅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FEV1%预计值、FEV1/FVC(%)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但试验组升幅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辅助通气联合米力农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心病心衰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侯强;谢轩;杨丛丽;肖宁;杨会芳 刊期: 2014年第31期
CCU又称为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是心血管疾病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的场所,是先进监护抢救设备集中的科室,由于患者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面对陌生封闭的环境,紧张的氛围,各种抢救和监护仪器,医务人员忙碌的脚步,均会加重患者的不良心理,应通过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1],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及时满足其生理及心理需求,帮助其提高适应与应对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报道如下。
作者:冯欣岚;刘夕英 刊期: 2014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