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义;马仁光;康薇;田伟伟;刘丽娟
目的:分析鲁南欣康(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鲁南欣康治疗,对照组给予硝酸异山梨醇酯治疗。分析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ICAM-1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7%高于对照组的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2组TNF-α、IL-6和ICAM-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TNF-α、IL-6和ICAM-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鲁南欣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明显,且具有明显降低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ICAM-1水平的作用,因此依照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给予鲁南欣康药物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意义重大。
作者:梁桂杰;高伟;庞国香;孙爱东;代建新;刘万军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锥形束CT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 DSA)血管造影诊断肝癌血供来源的差异。方法将154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锥形束CT组102例和DSA组52例,分别采用锥形束CT和DSA血管造影诊断肝癌血供来源,比较肝癌肿瘤由肝动脉、门静脉、门静脉侧支供血的差异,根据血供诊断结果行栓塞术,通过B型超声或CT诊断栓塞术治疗效果。结果锥形束CT组与DSA组诊断的肝癌血供来源结果及治疗效果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锥形束CT与DSA造影均能够准确的诊断肝癌的血供来源,有利于栓塞术的治疗,但相比较锥形束CT血管造影避免了DSA影像重叠的缺陷,能获得更纯粹的血管供血情况,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宝杰;朱丽娜;刘光辉;赵京旗;艾宁;赵瑜;李智岗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腹腔手术后并发肠梗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接受腹腔手术的105例患者的年龄、麻醉类型、手术时间、并发低蛋白血症、肠粘连范围、术后白细胞计数等数据资料,分析腹腔手术后并发肠梗阻的危险因素。结果腹腔手术后并发肠梗阻患者在麻醉类型、手术时间、并发低蛋白血症、肠粘连范围、术后白细胞计数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麻醉类型、手术时间、并发低蛋白血症、肠粘连范围、术后白细胞计数为腹腔手术后并发肠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腹腔手术后并发肠梗阻与患者的手术时间、并发症和病情等相关,腹腔手术前应明确患者的病症,合理处理术前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以减少肠梗阻的发生。
作者:马明星;张玉新;张国胜;邢江;单小辉 刊期: 2014年第31期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 AMI)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数患者缺乏典型的心前区或胸骨后疼痛症状,而且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1]。笔者通过观察120例老年AMI患者的临床特点,制定了全面有预见性的护理计划,采取了一系列护理措施配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玲 刊期: 2014年第31期
股骨干骨折是指股骨小转子以下至股骨髁以上部分股骨的骨折。股骨干骨折后经常会出现骨折不愈合,其不愈合率占全身骨折的6%~10%。内固定手术是股骨干治疗的主要手段,疗效得到公认。但若手术操作不当、内固定物选择不当、过早功能锻炼等均可能造成骨折的不愈合,继而出现内固定物的松动、断裂等[1]。笔者对我院收治的96例股骨干骨折患者进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并探讨其术后骨折不愈合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贺志杰;姬建峰;张兵辰;陈学智;聂会生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药理特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8月收治呼吸道感染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拉定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者病原体清除结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71.6%,病原体清除率为93.9%高于对照组的5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春苗 刊期: 2014年第31期
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采用He-Ne激光刺络治疗带状疱疹30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0例带状疱疹患者均经皮肤专科诊断,男22例,女8例;年龄19~71岁;病程1d~1个月。病变发生颜面、胸、腰肋部,面部疼痛剧烈。西医采用抗病毒,中医采用清泄风火、清热利湿药物治疗,但治疗时间长,皮肤发热灼痛,严重时出血点、血泡。患者自愿要求He-Ne激光刺络治疗。
作者:董刚;田丽芹;朱书芳;何爱敏;徐贵芳 刊期: 2014年第31期
鞍结节脑膜肿瘤是起源于鞍结节、前床突、鞍隔和蝶骨平台的脑膜瘤,约占颅内脑膜肿瘤的5%~10%[1]。因其毗邻垂体、垂体柄、颈内动脉、视神经等重要结构,并且肿瘤所处位置较深,致手术难度加大,并且还会出现较多的术后并发症。目前,鞍结节脑膜肿瘤的显微手术路径主要分为经鼻和经颅两大类,而经颅又可发展出额外侧入路、纵裂入路、眶上锁孔入路、额底入路、翼点入路等5种不同手术路径。本文选取鞍结节脑膜肿瘤患者64例,对其不同的手术路径选择方法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天喜;刘风先;郑子钊;焦广端;赵英娟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 GDM)孕妇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接收并诊治的GDM患者48例作为治疗组,并选取同期的正常孕妇48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给予健康宣教和精心护理,观察2组的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孕妇出现的妊高征、羊水过多、早产和产后感染现象,无一例正常孕妇,而对照组孕妇的正常率高达87.5%;治疗组出现巨大儿、胎儿窘迫、死胎和畸形儿现象,正常率仅为2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GDM患者需定期进行血糖复查,可通过相关干预措施和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以保证孕妇及胎儿的健康。
作者:宗渝敏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观察麻醉护士协助麻醉医师对接受剖宫产产妇进行围术期疼痛管理对产妇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将拟实施择期剖宫产并且愿意接受术后镇痛的单胎活产孕产妇120例。随机分为麻醉护士协助管理组( N组)与传统的麻醉医师负责组( A组)各60例。N组产妇入院后,由麻醉护士协助医师进行疼痛学宣教,术中麻醉护理及术后随访等;而A组则仅由麻醉医师进行围术期疼痛管理。麻醉方式为腰麻。2组患者术毕均接静脉电子镇痛泵。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 VAS)观察2组产妇人口学资料,24h内随访时点的VAS评分及产妇满意度评分。结果所有产妇均完成术后镇痛治疗,未见呼吸抑制,活动障碍等严重并发症,无退出病例。2组产妇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术后4h、8h时间点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点2组VAS评分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N组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麻醉护士积极加入疼痛管理可有助于剖宫产产妇术后的疼痛治疗,产妇对术后镇痛的满意度更高。
作者:严涛;李娟;汪洪;鄢璐;孟强;殷丹;方洪 刊期: 2014年第31期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是导致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肾病、心肾功能衰竭及致残、致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我国高血压患者逐年增多,目前全国成人高血压患者约有1.6亿,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病率占高血压患者的60%~70%,但知晓率和治疗率仅分别为44.7%和28.2%,控制率更低至8.1%。可见我国高血压的防治仍处于较低水平,积极防治高血压意义重大,社区管理任务艰巨。控制高血压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预防与管理,患者要长期承担对自己所患疾病的自我管理任务[1]。现对老年高血压的防治及社区管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刘明 刊期: 2014年第31期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反应,是多种致病因素共同导致的后果;慢性支气管炎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老年人发病率更高。慢性支气管炎在变化、理化因素刺激、感染等情况下,病情可加重,即所谓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反复急性发作可加重患者的呼吸道损害,逐步导致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影响劳动力和健康[1]。我院对37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精心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丽华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观察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采取左氧氟沙星治疗,治疗组采取广谱抗生素治疗,分析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治疗期间需明确病情,采取有效治疗,先给予抗生素治疗,并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宜药物,以此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刘艳霞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D-二聚体、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与脑卒中病情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5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体检身体健康的志愿者35例作为正常组,测定2组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比较组间差异,另外比较研究组治疗3d、7d、14d后各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前与正常组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患者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各指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脑卒中病情发展与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具有负相关性(r =-0.72,-0.58,-0.61,P <0.05)。结论血浆 Hcy、D-二聚体、hs-CRP水平与脑卒中及病情发展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临床脑卒中病情的诊断评定指标。
作者:盖红兵;张爱芬;李晨霞;邹春晓;赵霞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子宫癌手术前后血清血清白介素-8(IL-8)、睾酮(T)、催乳素(PRL)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子宫癌患者12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人130例作为对照组,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观察组手术前后及对照组的血清IL-8、T及PRL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前血清IL-8、T、PR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血清 IL-8、T及 PRL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癌患者的血清IL-8、T及PRL水平较正常人升高,经过手术治疗,三者水平均降低,故血清IL-8、T及PRL水平可作为反映子宫癌患者病情变化及手术治疗有效性的辅助指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吴艳霞;苗蕊;李冬秀;王红娟;邢慧敏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分析精神分裂症并发糖尿病及主要生理及生化检测指标。方法选取212例新入院未使用抗精神病药或者停用该药2周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合并糖尿病102例作为观察组,无糖尿病的患者110例作为对照组,并选取108例健康者作为正常组,比较各组一般资料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年龄、血压、体质量指数( BMI)均高于对照组及正常组;生化指标中,观察组空腹血糖( FPG)、尿素( Ur)、三酰甘油( TG)、促卵泡刺激素( FSH)均高于对照组及正常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总胆固醇( TC)均低于对照组及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年龄、血压、BMI、FPG、Ur、TG、FSH增高时均能增大精神分裂症并发糖尿病的危险性,而LDL-C、TC降低也能增加其危险性,临床上应针对年龄偏大、BMI高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定期检测生理检测指标。
作者:王双建;郝俊新;陈素霞;高丽梅;张现利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探讨p53、p16、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GPC-3)和细胞角蛋白-19(CK-19)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126份肝癌组织及84份癌周组织标本,比较p53、p16、GPC-3和CK-19在肝癌组和癌旁组病例中表达及分布,并分析其对肝癌及病情发展的临床意义。结果 p53、p16、GPC-3和CK-19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p53的表达水平在高分化肿瘤中多(26.98%),p16的表达水平在中低分化程度的肿瘤中所占比例多(18.25%),GPC-3在低分化肿瘤中所占的比例多(31.75%),而CK-19在高分化肿瘤中比例多(22.22%)。结论联合应用p53、p16、GPC-3和CK-19在肝癌诊断和肿瘤的分化程度的鉴别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意义。
作者:孙克让;李健;白长杰;杨秀芹;蒲金凤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无痛分娩对自然分娩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初产妇116例,行腰硬联合无痛分娩的54例足月、单胎、正常临产产妇为镇痛组,条件相似、未行任何镇痛措施的自然临产产妇62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产妇的产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分娩方式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镇痛组的第一产程比对照组稍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产程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三产程略长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产妇的阴道自然分娩率、阴道助产率和剖宫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比较,宫口开4cm后,镇痛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无痛分娩对自然分娩率无影响,会延长第二产程,应在镇痛的全程予以密切监护。
作者:李霞;田序华;李金英;孙睿;葛凤兰;谷英科 刊期: 2014年第31期
心脏黏液瘤是心脏的常见良性肿瘤,属心腔肿瘤,可发生于心腔的任何部位,95%发生于心房,常见于左房,约占75%;其次为右房,约占15%~50%;发生于左、右心室,各占4%;男性患者约占2/3。瘤体易破裂,脱落后引起周围动脉栓塞及脏器梗死,心房黏液瘤虽属良性,但若切除不彻底,局部可复发,可破坏血管壁[1]。少数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极少数患者可发生恶性病变,成为黏液肉瘤。本文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左房黏液瘤中的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作者:刘喆 刊期: 2014年第31期
目的:评价声学造影、常规超声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肝脏肿瘤的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该院经临床检查显示肝脏病变患者122例,随机分成A组41例,B组40例,C组41例。3组分别采用声学造影、常规超声、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分析3组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评价3种方法的诊断差异。结果 A组、C组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与C组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声学造影、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肝脏肿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明显优于常规超声检查,声学造影、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肝脏肿瘤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何金良;季洪阁;杨蕊;于水昌 刊期: 2014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