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燕
目的:探讨克罗米芬(枸橼酸氯米芬胶囊,CC)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 HMG)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血清泌乳素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在对不孕症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试验组采用CC联合HMG进行不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不孕症的治疗措施,2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期间排卵数量和妊娠情况,以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期间排卵率和终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试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C联合HMG对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并可降低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
作者:李红欣;张松菲;任雪璞;肖永静;杨民 刊期: 2014年第34期
患者,男,42岁,因双下肢无力40d,于2010年10月8日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患者于就诊前40 d无明确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以右侧为重,自觉行走距离较前缩短,双下肢活动不灵活,但蹲位尚能站起;双上肢力量无变化,梳头、穿衣服以及提起日常生活当中一般物品不受影响;尚能坚持上班。后症状进行性加重,于就诊前半月平地行走仅能坚持200米,蹲位起立时需双手支撑,同时出现双下肢持续性麻木,大便干燥(每3~5天1次),小便次数增多(每天10多次),“憋不住尿”,不能坚持上班。曾于我院骨科门诊就诊,行腰椎CT检查报告L4~5、L5~S1椎间盘向左突出,骨盆X光片未见异常,考虑腰椎间盘突出症,嘱患者卧床休息。但患者遵医嘱休息后症状无好转。既往患者自幼构音欠清,轻度口吃,双上肢时有震颤。
作者:杜金明;赵宝宏;李宗辉;孙大宝 刊期: 2014年第34期
三房心是罕见的非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畸形,占先天性心脏的0.1%~0.4%[1],由于胚胎期肺总静脉与左心房结合异常,左心房被异常纤维组织隔膜分为两个房腔,称之为副房和真性左房。以往靠创伤性的心血管造影来确诊[2]。现将1995年6月-2009年10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的11例三房心畸形并卵圆孔未闭患者的临床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红梅;李金姿;蔡忠凤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观察重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泮托拉唑加倍量治疗效果。方法将76例重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双倍剂量的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的泮托拉唑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重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采用泮托拉唑双倍剂量治疗,可有效减少出血,安全可靠,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刘艳霞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结肠癌老年患者在结肠癌患者中占有一定比例,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老年患者由于身体状况较差,机体脏器代谢机能缓慢,应激免疫能力降低,而且多伴有其他慢性疾病,手术危险性较高,易出现术后并发症,增加手术病死率[1]。充分做好结肠癌老年患者术后护理,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才能确保患者顺利度过手术修复期,早日康复。对本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确诊为结肠癌老年患者(>60岁)17例,均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现将术后护理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洪燕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尿毒清颗粒辅助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透析前CRF患者,给予尿毒清颗粒治疗,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分别检测血β2-微球蛋白( MG)、血红蛋白( Hb)、尿素氮( BUN)、血肌酐( Scr)、肌酐清除率( Ccr)、C反应蛋白( 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80例患者治疗后β2-MG、BUN、Scr、CRP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Hb、Ccr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尿毒清颗粒辅治能降低CRF患者β2-MG水平,有效改善肾脏功能,同时减轻微炎症状态,纠正肾性贫血,保护残肾功能。
作者:何金瑞;贾志芳;刘翠红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门诊抽血中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门诊抽血中心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门诊抽血中心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2.5%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门诊抽血中心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能有效地减少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晋红娟;李祝慧;汪静 刊期: 2014年第34期
前列腺增生症是男性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TUVP)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新方法。 TUVP具有术野清晰、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成为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金标准[1]。但是优良的治疗效果离不开围术期的精心护理。近年来我院应用TU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15例,通过对患者围术期护理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分析青浦青西地区一级医院与二级医院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与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两家医院2012年度收集上报的不良反应报告,按照基本资料、ADR涉及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系统、ADR上报人员分布、报告类型、给药途径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二级医院不良反应发生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8~40岁及41~65岁;ADR涉及药物品种数11大类,其中头孢菌素类引发的ADR多,大环内酯类次之;ADR累及器官系统皮肤及其附件为常见,其次是胃肠道反应;静脉给药引发的ADR多。而一级医院的不良反应发生年龄段主要集中在41~65岁及66岁之后;ADR涉及药物品种数15大类,其中抗高血压药引发的ADR多,头孢菌素类次之;ADR累及器官系统消化系统为常见,其次是皮肤及其附件;口服给药引发的ADR多。结论加大ADR的监测力度,及时反馈ADR的信息,提高ADR的发现率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措施。
作者:盛春琴;孟建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牙隐裂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临床检查和患者症状将145例牙隐裂患者分别进行调牙合后树脂充填、直接全冠修复,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并对患牙进行1年及2年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对牙隐裂患者进行直接全冠修复1年及2年的有效率为92.1%和89.5%,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有效率分别为97.7%和95.4%,这两种方法都能有效保存患牙,都高于备洞后树脂充填,其1年及2年的有效率为80.0%和55.0%。结论早期发现牙隐裂,合理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能有效保存活髓,保留患牙,恢复咬合功能。
作者:苗燕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观察腰椎牵引加定点旋转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各36例。 A组给予腰椎牵引治疗,B组给予腰椎牵引加定点旋转复位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B组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A组的6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腰椎牵引加定点旋转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志峰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带状疱疹病情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该院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门诊体检结果正常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CD3+、CD4+、CD8+和CD4+/CD8+)的数量。结果观察组的CD3+、CD4+和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D8+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带状疱疹患者存在CD3+T、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的降低,及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的下降,其在带状疱疹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观测T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尤其是早期对于T淋巴细胞的检测,对带状疱疹患者病情发展的判定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苏瑞;牛莉娅;毛俊涛;徐丽梅;郭玉卿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小儿支气管肺炎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5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阿莫西林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止咳定喘汤进行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采用中西药联合的方法,可降低西药对患儿身体产生的危害,缩短治疗病程,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雷培瑜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CPAP)治疗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8例神经外科住院部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CPAP治疗,比较2组呼吸参数的变化并评定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呼吸暂停时间明显减少,血氧饱和度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呼吸暂停时间及血氧饱和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38%高于对照组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CPAP,可减少呼吸暂停次数,提高血氧饱和度,从而改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吴丽君;郑鸿伟;王坤红;周顺林;周梦夏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口服辛伐他汀40 mg/d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辛伐他汀20 mg/d治疗。两组均于治疗8周后观察所有患者的用药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40mg/d较20mg/d治疗冠心病效果更好,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的不良反应无差异。
作者:张群彦;刘国华;时风英;王占肖;闫瑞静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糖尿病产生原因为遗传因素、微生物感染、免疫功能紊乱、精神因素等共同作用到机体使胰岛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等从而出现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综合征,此疾病存在极高发病率,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如得到确诊,则终生性治疗。为增加糖尿病治疗效果,有效地护理干预则显得较为重要。笔者探讨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情绪改变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改霞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小儿积热引起的高热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高热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惯例性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进行有效的针对性护理。统计患者护理前后体温变化和家长满意度。结果2组护理后的体温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6%高于对照组的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积热引发的高热患者治疗,在遵循医嘱的前提下,有效治疗模式基础上进一步采取针对性护理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张秀琴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配偶焦虑郁抑的影响。方法将6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有焦虑郁抑的配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措。于乳腺癌术后化疗前及化疗6周期结束后,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量表评定2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配偶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配偶焦虑郁抑,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春燕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CA125、CA153、CA199及CEA在呼吸系统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呼吸系统恶性肿瘤患者321例作为恶性肿瘤组,呼吸系统良性病变患者225例为良性病变组,健康体检者206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3组患者血清CA125、CA153、CA199及CEA阳性例数及表达水平。结果恶性肿瘤组血清CA125、CA153、CA199及CEA阳性的比例及水平均高于良性病变组及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A125、CA153、CA199及CEA能够提高呼吸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
作者:董庆梅;范素霞;陈永新;刘桂林;李文云 刊期: 2014年第34期
乳腺癌是我国乃至全球女性常见、多发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治疗乳腺肿瘤及乳腺癌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手术治疗,因此乳腺癌患者在围术期的护理非常重要,提高其围术期护理水平与质量势在必行。现就我院62例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护理情况做一记录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谢玉芳 刊期: 2014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