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涛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 ADR)的发生特点及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1年2月-2013年10月收集的118例ADR报告。结果118例ADR报告所涉及的药品种类中,以抗感染药物所占比例高,为41.5%(49/118),其次是中药注射剂及中成药,为16.9%(20/118);静脉给药途径引起的ADR所占比例大,为83.1%(98/118);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多见,为39.0%(46/118)。结论抗感染药物、中药制剂及静脉给药途径是引起ADR的主要因素,以这些因素为重点加强医院ADR监测工作,尽量保障患儿用药安全、合理。
作者:李韦甫 刊期: 2014年第34期
急性胰腺炎引起的原因有很多种,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胰腺损伤性疾病,其并发症多、病程发展快、发病急、临床表现较多且具有较高的病死率[1]。目前,医学界治疗急性胰腺炎大部分以手术治疗为主,采用单纯的手术治疗虽然具有显著效果,但仍存在许多缺点[2]。本文中的负压封闭引流采用VSD材料、三通接管、半透膜、负压吸引器来完成的负压吸引技术,与以往引流技术相比可发挥出清除腔隙、创面分泌物以及坏死组织的作用,是外科治疗技术中的一大创新。我科对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手术成功后皆采用负压封闭引流处理,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彭冰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医疗模式已不再适应,追求完美的、个性化护理模式已成为当前医疗活动的主要方向,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1]。2012年7月-2013年7月我院对80例耳鼻喉小儿全麻手术患儿进行个性化针对性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新民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高龄复杂病情股骨上段骨折手术围术期处理及麻醉手术的安全措施。方法收集13例行手术治疗的高龄股骨上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合并症处理方案对术后愈合的影响;评价气管插管全麻术对术后恢复的影响;评估术前、术中及术后血红蛋白( HGB)、红细胞压积( HCT)、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动脉血氧分压( 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和血糖改变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术前患者普遍存在贫血和低蛋白血症,以及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合并症和糖尿病,积极处理贫血、低蛋白血症,控制血压、维持窦性心律、维持血糖平稳有利于改善心肺功能,纠正低氧血症,控制肺部炎症。麻醉方法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病情,术后并发症以肺部感染多,术前Ⅱ型呼吸衰竭可能预示不良后果。结论高龄患者术前进行充分的评估和准备,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术中加强监测和管理,维持循环平稳,术后防止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蓄积,尽早咳嗽咯痰,尽早加强营养支持,是减少手术危险和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费建平;晋维林 刊期: 2014年第34期
血液透析用水的安全和质量对患者透析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不管是从患者的角度还是从血液净化技术的角度均要求渗透用水的纯度和安全,特别是现在随着患者维权意识和社会关注度的提高,透析用水处理系统的安全和质量管理更是受到广大社会公众的关注。本文就血液透析用水处理过程中的主要流程及注意事项展开论述。
作者:余春菊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辅治冠心病患者症状的效果。方法将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冠心病常规性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花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心电图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辅治冠心病患者症状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心电图、控制心绞痛。
作者:吐亚;周云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分析2010-2012年武汉地区32家医院应用抗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状况。方法应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 DDDs)排序法,对武汉市32家医院近三年临床使用的抗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药物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武汉地区抗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药物销售金额与DDDs逐年稳定增长,日均费用( DDC)相对稳定。各类药品销售金额与DDDs排序趋势一致,国产新药埃克替尼的销售金额及DDDs增长较快。结论2010-2012年武汉地区应用抗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状况符合临床应用特点,销售金额及DDDs排序合理。
作者:桂玲;费敏;张程亮;刘东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观察低剂量葛根素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确诊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低剂量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观察2组临床症状、心电图、血脂等指标,并选择部分条件较好的患者(治疗组13例,对照组10例)进行用药前后活动平板试验。结果在心绞痛症状缓解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心电图缺血情况改善方面,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均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活动平板试验各项指标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显著( P<0.05)。结论低剂量葛根素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心绞痛安全可靠,疗效确切。
作者:杜秀娟;李旭文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消炎痛栓在绝经期取环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绝经期取环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予米索前列醇联合消炎痛栓治疗,对照组采用消炎痛栓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宫颈软化率、出血量、一次成功率、VAS评分和心脑综合征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宫颈软化率、一次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心脑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消炎痛栓在绝经期取环术中应用,能减轻痛苦、提高成功率,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单美娟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分析胰腺囊性肿瘤不同术式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不同术式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4年1月-2012年1月入院确诊为胰腺囊性肿瘤患者36例。结果不同胰腺囊性肿瘤的发病年龄及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类型好发部位及主要术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具体手术方案应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病理类型、与主胰管的关系、患者年龄等综合考虑,以使患者大获益。
作者:曹永树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对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治疗围术期心率及血压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诊断为急性初发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所有患者发病后12h内行急诊PCI手术治疗,术后入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CU)留观24h。研究组PCI术前30min给予首剂负荷量推注诱导镇静,随后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采用Ramsay镇静分级,患者维持镇静深度2~3级,对照组行PCI期间依据患者胸痛症状及烦躁程度给予吗啡2~5mg静脉推注或吗啡5~10mg肌内注射,效果不显时给予吗啡2~3mg静脉复推,观察2组患者用药前(T0)及用药后30min(T1)、1.5h(T2)、6h(T3)、12h(T4)、24h(T5)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变化。结果2组患者T0时SBP、DBP及HR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T4、T5研究组SBP、DBP、HR变化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15%,同时间点2组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围术期可平稳降压,稳定心率,对心脏起保护作用,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围术期较为理想的镇静剂。
作者:王道伟;王芬梅;韩艳敏;张大海;陈丽青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心元胶囊辅助治疗女性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心脏神经官能症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元胶囊,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具有滋肾养心、活血化瘀功效的心元胶囊辅助治疗女性心脏神经官能症,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王耀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学校和家庭控烟环境受健康促进学校干预模式的影响。方法选取A校669例中学生,分析控烟措施与学生控烟环境、家庭辐射效果及父母对学生控烟参与积极性的影响。结果干预后控烟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家长自愿参与控烟比例明显上升,与干预前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受健康促进学校干预模式明显改善吸烟相关学校环境,而且可以辐射至学生家庭,提高了家长参与控烟积极性。
作者:刘雪芹 刊期: 2014年第34期
随着人们卫生知识的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日益先进,直肠癌的发病率有逐年上涨的趋势。直肠癌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手术是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手段[1]。人工肛门会对患者的身体和自尊造成一定的刺激,患者治疗期间易产生自卑、烦躁的情绪,对生活逐渐失去信心[2]。本文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直肠癌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手术患者12例为研究对象,探讨直肠癌肛管经腹会阴联合手术人工肛门的护理措施。
作者:胡祥会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与开腹全子宫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行子宫全切除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治疗可有效地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缩短其住院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高巧玲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牙隐裂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临床检查和患者症状将145例牙隐裂患者分别进行调牙合后树脂充填、直接全冠修复,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并对患牙进行1年及2年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对牙隐裂患者进行直接全冠修复1年及2年的有效率为92.1%和89.5%,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有效率分别为97.7%和95.4%,这两种方法都能有效保存患牙,都高于备洞后树脂充填,其1年及2年的有效率为80.0%和55.0%。结论早期发现牙隐裂,合理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能有效保存活髓,保留患牙,恢复咬合功能。
作者:苗燕 刊期: 2014年第34期
斑秃俗称“鬼剃头”,为临床常见的皮肤病。多指短时间内,头发不明原因的大量脱落,形成边界整齐大小不等的脱发斑。患者经常不自知,在理发时或被别人发现。近年来因为人们生活、工作压力大而导致的情绪波动不稳,发病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我院采用中药逍遥散加减辨证治疗肝气瘀滞型斑秃75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建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 B组进行常规慢性心力衰竭标准治疗,A组在常规心力衰竭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合理配以普伐他汀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心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使用他汀类药的A组相比常规治疗的B组治疗效果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能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不断探索观察他汀类药物对患者的临床效果,注意用药剂量,以提高他汀类药物对心力衰竭的疗效。
作者:卢秋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患者,男,42岁,因双下肢无力40d,于2010年10月8日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患者于就诊前40 d无明确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以右侧为重,自觉行走距离较前缩短,双下肢活动不灵活,但蹲位尚能站起;双上肢力量无变化,梳头、穿衣服以及提起日常生活当中一般物品不受影响;尚能坚持上班。后症状进行性加重,于就诊前半月平地行走仅能坚持200米,蹲位起立时需双手支撑,同时出现双下肢持续性麻木,大便干燥(每3~5天1次),小便次数增多(每天10多次),“憋不住尿”,不能坚持上班。曾于我院骨科门诊就诊,行腰椎CT检查报告L4~5、L5~S1椎间盘向左突出,骨盆X光片未见异常,考虑腰椎间盘突出症,嘱患者卧床休息。但患者遵医嘱休息后症状无好转。既往患者自幼构音欠清,轻度口吃,双上肢时有震颤。
作者:杜金明;赵宝宏;李宗辉;孙大宝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辅治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肌酶谱和心电图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辅治病毒性心肌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文 刊期: 2014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