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梅清;古艳
目的:观察腰椎牵引加定点旋转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各36例。 A组给予腰椎牵引治疗,B组给予腰椎牵引加定点旋转复位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B组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A组的6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腰椎牵引加定点旋转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志峰 刊期: 2014年第34期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精神科护理学已从疾病护理、症状护理发展到以患者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全面照护好精神障碍患者才是新的护理目标。由于精神障碍患者的思维、情感、意志行为偏离正常,在护患沟通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但良好有效的护患沟通是做好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护患沟通,可使护士了解患者的身心状态,向患者提供信息,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提高治疗、护理效果,有效减少护患纠纷,有利于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开展[1]。我科通过对护理人员强化护患沟通意识、学习沟通技巧、开展患者满意度测评等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吴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随着市场和检测对象的不断扩大和繁复,相关监督管理部门行政监管范围随之改变,国家之前所设立的药品检验机构开始需要承担的检验对象从单纯的药品检验扩大到现在的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检验。由于药品检验机构在单纯药品检验时期已经形成较为固化的工作模式,如果需要同时兼顾做好食品检验工作,其原来已经固化的药品检验模式需要加以调整,以便适应食品检验的不同需求。食品检验与药品检验在检验标准、检测项目和检验目的都有明显区别,所以,需严格要求药品检验机构工作人员所在开展食品检验时要打开思维,不断的吸纳食品检验新资讯、新标准,尽量把药品检验和食品检验的工作人员仪器、技术配套等分开,组建新的工作团队和新的工作模式,提升食品检验能力,为行政检测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作者:曾庆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精神需求日益增高、法律意识日益增强,人们对医护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工作不断纵深发展,护理管理者所面临的工作环境更加复杂,如何提高护理管理水平与效能,是护理管理者共同探讨的问题。作为一名护士长,为了医院赋予的使命与职责,除了具备多学科的知识、敏锐的观察力、风险的预见性外,还要具备较高的情商( EQ),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等,深省如何做好自身情商管理及科室情商建设,提高团队的情商及人文素质,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如何带领出高效能护理团队,实现护理管理效益的大化。笔者结合临床护理管理实践,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马发钰 刊期: 2014年第34期
高血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在临床上比较多见,具有病情复杂,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无论是急性发作期还是康复期在用药、饮食、功能锻炼、药物不良反应观察及定期复查等方面有效指导和护理干预,是减少复发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笔者就多年的临床实践,体会如下。
作者:贾秋香 刊期: 2014年第34期
新生儿颅内出血,主要因缺氧或产伤引起,早产儿发生率较高,是新生儿早期的重要疾病与死亡原因[1,2]。预后较差,因此对颅内出血的护理显的尤为重要。我科2010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98例颅内出血患儿施予精心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书秀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评价支原体抗体检测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疗效的价值。方法将10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克拉霉素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红霉素静脉滴注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不同稀释倍数的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口服克拉霉素疗效比静脉滴注红霉素效果好,而支原体抗体检测可评价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秀华;张文平;李雪政;杨敏;张静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三种硝基咪唑类药物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及对局部细胞因子IL-2、IL-8和IL-13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00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10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A组患者甲硝唑治疗,B组患者替硝唑治疗,C组患者奥硝唑治疗。治疗1周后比较3组患者效果,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阴道灌洗液中细胞因子IL-2、IL-8和IL-13浓度。结果治疗后C组的总有效率98%和B组的总有效率92%均高于A组的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IL-2、IL-8和IL-13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C组下降幅度大,B组次之,A组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奥硝唑、替硝唑和甲硝唑,三者均可降低局部细胞因子IL-2、IL-8和IL-13的水平,但奥硝唑降幅远大于替硝唑和甲硝唑。
作者:唐爱琴;齐力;狄丽平;梁树业;田春燕 刊期: 2014年第34期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系由于周边虹膜堵塞小梁网或与小梁网产生永久性的粘连,以致房水外流受阻,引起眼内压升高的一种疾病。患眼的解剖特征是房角狭窄、周边的虹膜易于与小梁网接触。眼内压的升高引起视乳头的损害和视野的受损,可导致不可逆性致盲,本病的致盲率极高,占我国致盲性眼病的6.2%[1]。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青光眼的急性发作即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较严重,其发病急,眼压急骤升高,视力急剧减退,常常会降到指数或手动,严重时甚至无光感。如治疗不及时,致盲率极高。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58例青光眼患者的资料,旨在探讨围术期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作者:肖瑶华;袁桂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门诊抽血中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门诊抽血中心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门诊抽血中心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2.5%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门诊抽血中心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能有效地减少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晋红娟;李祝慧;汪静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观察低剂量葛根素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确诊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低剂量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观察2组临床症状、心电图、血脂等指标,并选择部分条件较好的患者(治疗组13例,对照组10例)进行用药前后活动平板试验。结果在心绞痛症状缓解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心电图缺血情况改善方面,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均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活动平板试验各项指标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显著( P<0.05)。结论低剂量葛根素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心绞痛安全可靠,疗效确切。
作者:杜秀娟;李旭文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时的佳剂量。方法将20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所有患者常规给予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硝酸盐类及氯吡格雷等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给予瑞舒伐他汀20mg,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2组给药均每天1次睡前服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检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素(BNP)、人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CD40L)、脂联素(APN)、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对比分析,并观察比较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hs-CRP、BNP、CD40L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试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C和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APN水平均有所上升,试验组下降或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心肌梗死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AMI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李荷英;赵建波;孙少华;贾炜;朱金环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牙隐裂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临床检查和患者症状将145例牙隐裂患者分别进行调牙合后树脂充填、直接全冠修复,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并对患牙进行1年及2年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对牙隐裂患者进行直接全冠修复1年及2年的有效率为92.1%和89.5%,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有效率分别为97.7%和95.4%,这两种方法都能有效保存患牙,都高于备洞后树脂充填,其1年及2年的有效率为80.0%和55.0%。结论早期发现牙隐裂,合理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能有效保存活髓,保留患牙,恢复咬合功能。
作者:苗燕 刊期: 2014年第34期
髌骨是全身大的籽骨,是膝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髌骨骨折也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部位骨折的1%。我院自2010年9月-2013年9月采用改良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58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金丰;杨鹏;冯立卫 刊期: 2014年第34期
埋伏阻生牙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传统的治疗方式是将埋伏阻生牙拔除,但会对邻牙产生影响,且影响口腔美观和整体功能。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提高,在埋伏阻生牙的治疗中逐渐引入了矫正治疗的方式,有效解决了上述弊端[1]。由于其阻生情况各异,治疗过程中易产生并发症,从而对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2]。为了进一步分析矫正治疗埋伏阻生牙过程中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预防措施,本文收集我院诊治的埋伏阻生牙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丽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症( HDP)对胎儿脐带血N末端B型钠尿肽原( NT-proBNP)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HDP孕妇作为HDP组,其中轻度HDP孕妇53例,中重度HDP孕妇27例,另选取该院同时期住院的健康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ECLIA)法对胎儿脐带血中NT-proBNP的含量进行测量,比较HDP组与对照组以及轻度与中重度HDP产妇胎儿的脐动、静脉血NT-proBNP浓度。结果 HDP组胎儿脐动、静脉血NT-proBNP的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HDP组胎儿的脐动、静脉血NT-proBNP均明显高于轻度HDP组( P<0.05)。结论 HDP会引起胎儿血中NT-proBNP升高,NT-proBNP升高提示胎儿的心功能受到损害。
作者:王淑丽;杨晓英;封志琴;崔晨迪;齐月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免疫抑制治疗的疗效及对免疫T细胞亚群和血清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所有患者给予基础治疗和密切护理,试验组联合免疫抑制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半年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并检测患者免疫T细胞亚群和血清因子水平影响变化。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CD3+、CD4+细胞数、CD4+/CD8+比值和sFas水平较对照组高, CD8+细胞数及IL-2、TNF-α、INF-γ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治疗疗效显著,促使患者免疫T细胞亚群和血清因子趋向于正常水平。
作者:王友君;孙宇;李文静;陈永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小儿支气管肺炎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5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阿莫西林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止咳定喘汤进行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采用中西药联合的方法,可降低西药对患儿身体产生的危害,缩短治疗病程,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雷培瑜 刊期: 2014年第34期
药患关系是医患关系的重要组成部份,药房是医疗活动中后环节,如果药师未处理好药患关系,而导致纠纷,患者有可能将在医院诊治过程中的一切不如意全部发泄在药师的身上,而导致药患纠纷,影响医院的声誉,甚至医院的发展,分析引起药患纠纷的原因,提出应对措施,改善药患关系,提高服务质量。
作者:李秀银;贾靖 刊期: 2014年第34期
患者,男,58岁。因“活动后胸闷、气短10余年,加重6 d”于2013年11月6日收入心内科。患者于10年前轻微活动后开始出现胸闷、气短症状,予以硝酸酯类制剂治疗,症状可缓解,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长期行冠心病二级预防,症状少有发作。6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胸闷、气短症状,予以硝酸酯类制剂症状不能明显缓解,遂来本院。入院查体:T 36.5℃, P 68次/min, R 18次/min, BP 136/78mm Hg。神志清、精神可,自动体位,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基本正常,肌红蛋白升高(100ng/ml),CK-MB升高(4.7 ng/ml),TNI正常,BNP升高(156pg/ml)。查心电图提示Ⅱ、Ⅲ、AVF导联ST段压低。胸部正侧位片未见异常,心脏超声未见异常,左室射血分数( LVEF)65%。入院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予以拜阿斯匹林肠溶片0.1g口服,每天1次,替格瑞洛90mg口服,每天2次。抗血小板、立普妥降脂、硝酸异山梨酯扩冠、通心络胶囊活血通络等治疗,患者症状明显缓解。于11月7日行冠脉造影提示右冠状动脉近端90%~95%弥漫性狭窄,前向血流TIMI 1级,顺利于右冠状动脉狭窄处植入药物洗脱支架2枚,右冠状动脉残余狭窄0%,前向血流TIMI 3级。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于床旁及病区内活动无胸闷、胸痛、气短等不适症状。术后第3天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为憋闷、窒息感,以夜间为重,坐起或活动后稍有缓解,自诉与术前胸闷、气短症状明显不同。查体:T 36.3℃,P 80次/min,R 20次/min,BP 150/90mm Hg,双肺呼吸音粗,右下肺可闻及散在湿性啰音。心音可,心律齐,双下肢无水肿。按急性心力衰竭给予强心、利尿、扩张冠状动脉等治疗后胸闷症状未见明显缓解。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等未见异常,BNP 120pg/ml。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ST段未见异常。胸部 X线未见异常,心脏超声正常, LVEF 66%。考虑除外急性心功能不全。认真排查患者心肺基础病变及核对患者全部用药后,考虑替格瑞洛不良反应。停药8h后患者呼吸困难缓解,继续服用替格瑞洛未再次出现呼吸困难症状。
作者:李巍;李运田;杜大勇;赖晓辉;柳杨;江枫 刊期: 2014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