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艳博;武京学;马金娥;景德莲;郭伟;郝晶晶;秦霄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HP)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该院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87例,观察患者昏迷清醒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各组昏迷清醒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HP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昏迷清醒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均明显缩短,且越早进行HP治疗受益越早.
作者:何震宇;王钟芳;王玉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笔者基于63例大面烧伤患者的治疗,改以体质量、烧伤面积为参数,对复苏补液量以体表面积(BSA)和1%TBSA每小时(h·1%TBSA,TBSA为总体表面积)进行估算,较好地解决了补液总量、累积丢失量估算和输液速度控制等问题,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根据<卫生统计年鉴>2004年城市及农村居民病伤死亡原因资料,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位于死因顺位的第5位,成为威胁人身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而及时、合理地应用解毒药物在中毒事件处理和患者急救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何栋;田葱;毋晶晶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神经衰弱是一种以脑和躯体神经系统衰弱为主的神经系统症状,以易于兴奋又易于疲劳为特征.神经衰弱既不是继发于躯体疾病和脑器质性病变,也不是其他任何精神障碍的一部分.但患者发病前可存在持续的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使健康水平下降,抵抗力减弱,发生各种疾病.笔者通过数字化脑电图(EEG)初步探索神经衰弱诱发大脑神经失常而引起的脑电图改变,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英杰;刘勇;王秀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流产药物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例中期妊娠引产孕妇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00例.A组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基础上加服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B组单纯采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比较2组引产效果.结果 A组用药至规律宫缩时间、总产程时间短于B组,出血量少于B组,且产道损伤率及清宫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基础上加服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效果显著.
作者:符万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精神情绪因素与癌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统一调查表,对195癌症患者发病前7年内的生活创伤、家庭及社会生活状况进行调查统计.结果 141例患者遭遇精神打击、长期精神抑郁,其癌症发生危险较生活状态平稳、精神状态良好者显著增高.结论 精神情绪因素与癌症的发生存在重要相关性.
作者:于会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急性进展性危重疾病,我院2007年6月-2011年6月采用CT定位、双针穿刺粉碎抽吸、血肿内注入尿激酶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2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乔金侠;刘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渴络欣联合缬沙坦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的效果.方法 将60例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试验组予以渴络欣联合缬沙坦治疗,对照组单用缬沙坦治疗.2组治疗8周后检测并比较24h尿蛋白定量及血肌酐、血清白蛋白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低于治疗前,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24h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渴络欣联合缬沙坦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安全、有效,效果优于单用缬沙坦,两药在治疗中起到了协同作用.
作者:胡耀;徐秀蓉;谷粒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奥曲肽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7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氟尿嘧啶静脉滴注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恢复正常时间.结果 试验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1.5%、94.9%,高于对照组的40.0%和80.0%,且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氟尿嘧啶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良好,具有协同治疗的作用.
作者:艾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家居、外出散步、野外作业,还是长途旅游或部队野外军训等,被毒蜂螫伤的病例十分常见.一旦被螫伤,若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后果将不堪设想.轻则给患者造成难以想象的痛苦,重则给患者带来生命威胁.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工作中初步掌握了毒蜂螫伤后的防治经验,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汤迎春;段同华;陈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笔者通过分析内科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并提出有效沟通这一护理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1 心理问题及护理原则1.1 焦虑不安这是老年住院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尤以首次住院的患者入院时为明显,主要表现为焦虑不安、烦躁、食欲下降、睡眠不佳等.护理原则:解释-支持-放松训练.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认真地解释,使其了解自身病情(特殊情况除外),并进行放松训练(自我按摩等),使其接纳护士的意见,消除或减轻焦虑心理,从而改善睡眠及饮食状况.
作者:李玉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米力农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68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米力农注射液0.5μg·kg-1·min-1持续泵入治疗,5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测心脏搏出量(SV)、心排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本组患者临床总改善率为86.6%,且治疗后SV、CO、CI、LVEF检测值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米力农能有效改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李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输血是临床治疗及急救的重要方法之一,而安全输血是患者输血治疗良好效果的保证.如何做好安全的输血工作,护理人员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现将我科近年来输血过程中所出现的护理问题及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葛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渴望了解更多的与自身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的医学知识.因此,做好此类患者的健康指导,使其及时接受检查有助于及早诊治疾病.特别是对于CT检查患者,健康指导既能增加患者及家属对CT扫描的认识,又可使患者放松地接受和更好地配合检查,从而满足医疗诊断的需要.
作者:叶亚梅;赖宇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华法林在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予以华法林加低剂量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治疗,并根据INR调整剂量,华法林疗程为6个月.对照组仅予以低剂量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治疗.通过观察附壁血栓或体循环栓塞事件、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2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0%,低于对照组的40.0%;总出血率为22.0%,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联合华法林抗凝和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作者:肖天;郭才晟;钟惠德;刘艳;王云;邓载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虽然脑积水的治疗在现代神经外科手术中仍是一大挑战,但随着神经内镜技术与神经影像学的发展,使得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治疗非交通型脑积水越来越普遍,已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微侵袭技术.非交通型脑积水是指因脑积液循环通道阻塞而引起的脑室系统不能充分与蛛网膜下隙相通,脑脊液过多的潴留于脑室系统而造成颅内高压,并产生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一系列相关临床表现[1].2011年1月-2012年4月我科采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治疗非交通型脑积水患者12例,并经过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刘良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口腔溃疡又称为复发性阿弗他性口腔炎、复发性口腔溃疡、复发性口疮.笔者2005-2010年应用自配药液治疗口腔溃疡患者5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培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予以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予以盐酸帕罗西汀治疗,疗程均为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和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相当,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显效更快,不良反应更少.结论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疗效与盐酸帕罗西汀相当,且不良反应更少,患者依从性更好,适于长期维持治疗.
作者:蓝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予以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口服治疗,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颗粒口服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7.86%、94.64%,高于对照组的46.43%、76.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能有效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促进小儿康复.
作者:瞿艳红;文九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随着医疗改革的进展,基层医院病种趋于多样化,病种随之增加.对于不能进食的患者,仅依靠肠外营养,长时间必然造成营养缺乏,能量失衡,不利于病情的恢复.笔者于2008年1月-2010年1月对12例患者行自制鼻空肠营养管置入,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家国;刘秀红;沙英智;赵金钊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