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冰;喻昌利
小儿秋季腹泻儿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主要发病的年龄段是6个月~2岁,可表现出发热、多频次的腹泻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脱水休克等.肠道感染轮状病毒感染是本病发病的病因,目前尚无有效杀灭轮状病毒的药物,多使用利巴韦林,但疗效不令人满意.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液具有较好抗病毒的作用,已广泛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本研究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绍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肝硬化失代偿期常有脾脏肿大伴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一系、两系减少或三系均有减少,骨髓呈增生状态,脾切除或部分栓塞后可恢复的一组综合征.我们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经随访1~3年,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于生;邹嵩;田云飞;谢士彪;谢可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诺氟沙星制剂体外抑菌实验的效果.方法 配置诺氟沙星酸性制剂、碱性制剂、长效制剂,对8种细菌及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抑菌实验.结果 诺碱性和长效制剂抑菌作用相似,均好于酸性制剂.结论 改变诺氟沙星制剂的酸碱度,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抗菌疗效,为此改变药物pH值,提高疗效,降低耐药性.
作者:王晓凤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头孢他啶(商品名:新安欣)在胆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8月-2012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胆道感染患者64例.所有患者采用头孢他啶(剂量为4~6g/d)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64例患者,痊愈55例,有效5例,失败4例,总有效率为93.75%.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头孢他啶在胆道感染中具有安全、稳定的特点,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开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膀胱癌患者在施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之后,过去多采用可控膀胱或回肠膀胱.可控膀胱或回肠膀胱多开口于脐部或右腹部,作腹壁尿流改道.此种术式需患者自行导尿或配带尿袋,生活上诸多不便.近年来对膀胱癌切除术后患者的尿流改道倾向于用肠管作贮尿囊,与尿道吻合建成新膀胱,患者于术后能恢复类似正常人的排尿功能.新膀胱术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大大改善术后生活质量.我院对膀胱癌患者施行了此种手术,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邱璇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对心肺复苏中胸外按压循环周期与按压是否有效进行分析.方法 随即抽取100名本院在职医务人员,男医生44名,女医生56名;年龄22~35岁.其中从事临床工作的有72名,其他医院相关技术人员28名.在进行研究前集中对着100名医务工作者进行心肺复苏的相关培训.结果 胸外按压的循环周期越多,医务人员出现疲劳感越明显,错误按压的发生率也就越来越高,有效按压的次数也随之越小,抢救的有效性也随之降低.结论 在以后的临床急救工作中应按照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建议进行工作.有关指南指出每隔两分钟更换急救者能够明显提高抢救的成功效率,可以更好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作者:农绍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支气管肺炎是我国小儿常见的下呼吸道疾病,也是我国5岁以下小儿死亡的第一位原因,严重危害着儿童的健康甚至生命.因此,临床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尽快缓解肺炎的症状,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该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寒冷季节较多.其病原微生物为细菌和病毒.在发达国家中小儿肺炎病原以病毒为主,发展中国家则以细菌为主.细菌感染仍以肺炎链球菌多见,近年来肺炎支原体和流感嗜血杆菌有增多趋势.病原体常由呼吸道入侵,少数经血行入肺.其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严重危害着儿童的健康.本研究6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分别采用炎琥宁及痰热清两种不同治疗方案,观察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玉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发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9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发出血患者.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6氨基乙酸及止血芳酸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第一周输血500ml左右,每天一次静脉滴注甲氰咪派1.2g.治疗组患者每天2次静脉注射奥美拉唑,剂量为40mg/次.经3d治疗,改为每天2次单独口服奥美拉唑,剂量为20mg/次,口服治疗1周.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26例,无效6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发出血具有疗效好、起效快和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家元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围术期的术中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 在B超引导下,利用麦默通系统对360例患者的506处乳腺病灶实行微创旋切术及活检术;术前、术中、术后给予相应护理.结果 本组360例,506处乳腺病灶均准确定位切除,术后6例出现皮下瘀斑,5例形成局部血肿,2例术后针道出血,4例经病理诊断确定为乳腺癌,进一步行根治术及化疗,无感染病例.结论 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是一项定位准确、效果确切、安全、创伤小、操作方便、恢复快、不留疤痕、并发症少、无需缝合、能保持形体美等优点的新型微创技术,良好围术期的护理及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仲香兰;刘兴燕;谢辉;董井秀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肝脏良性脂肪性肿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采用德国Siemens 16排螺旋CT机扫描及病理证实的肝脏良性脂肪性肿瘤的CT表现.结果 本组7例,其中肝脏脂肪瘤6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肝脏良性脂肪类肿瘤因含有特征性脂肪成分,CT表现典型.结论 肝脏良性脂肪性肿瘤极为罕见,充分认识本病,与其他疾病鉴别,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
作者:李永华;李彦;杨义;毛毳;刘国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我院抗糖尿病药物利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我院2008年11月-2012年10月300张用于治疗糖尿病患者的处方,分析药物利用情况,药物利用指数(DUI)、用药频度(DDDs)和联合用药情况.结果 我院所使用的抗糖尿病的DUI均接近于1,均在推荐的治疗糖尿病药物使用范围内.结论 我院糖尿病患者抗糖尿病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魏亚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术期抗生素应用情况.方法 对我院86例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术期抗生素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术期抗生素应用的使用率为100%,均为联合用药,甲硝唑的使用率高,其次为庆大霉素、青霉素纳、头孢噻肟纳、头孢曲松纳、林可霉素、替硝唑等.手术治疗用药使用率为91.2%,预防用药仅为8.8%.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分别占73.6%和26.4%.结论 我院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术期抗生素应用合理.
作者:张璐;梁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为进一步制定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6月-2012年1月随机抽查188例手术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评价其合理性.结果 188例预防使用抗菌药184例,使用率97.87%,术前0.5~2.0h用药者140 例,术前>2h用药者11例,术后用药者33例;手术预防用药短1 d,长16 d,其中用药时间<24h 75例,<48h 37例,>72h 72例;单一用药163例,占86.7%,二联用药20例,占10.64%,三联用药1例,占0.53%.结论 I类切口手术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药物选择及用药时间.
作者:廖应琼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病毒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经验性治疗提供相关参考.方法 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河北联合大学呼吸内科住院的476例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行血清学病毒IgM抗体检测.结果 病毒IgM抗体阳性患者55例,总检出率为11.6%;其中合胞病毒19例(4.0%),腺病毒17例(3.6%),EB病毒与巨细胞病毒各10例(2.1%),科萨奇病毒9例(1.9%),未检出风疹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患者.病毒在冬季检出率明显高于春季及夏季,在≤30岁年龄段检出率明显高于51~70岁及≥71岁两个年龄段.结论 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中病毒感染状况不容忽视,季节和年龄是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
作者:夏冰;喻昌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浅Ⅲ度烧伤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54例浅Ⅲ度烧伤创面患者,全程规范采用坏死组织清除术和烧伤湿润暴露疗法及各环节精心护理(休克期、创面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营养支持等环节的护理).结果 54例浅Ⅲ度烧伤创面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无一例植皮.结论 浅Ⅲ度烧伤采用烧伤湿润暴露疗法的治疗及护理能使残余坏死组织更容易液化清除,从而促进创面早日愈合.
作者:刘伟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2011年收治的47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均采取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 本组47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经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平均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崔榕;范敏;袁洛花;罗智莘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硝酸甘油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10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70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普通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普通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疗效以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10例;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19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出血4例,心力衰竭6例,心律失常3例,再发心绞痛3例,死亡1例;对照组生出血16例,心力衰竭15例,心律失常12例,再发心绞痛11例,死亡7例.两组间各预后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可有效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疾病,且对近期预后改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袁善桃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痰液培养及细菌药敏检测结果.方法 采用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07年12月-2011年12月入住我院的COPD患者120例,培养痰细菌并进行分离,然后对分离出来的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20患者中83例痰细菌培养呈阳性,阳性率为69.2%;一共检出细菌136株,革兰氏阴性杆菌为96株(占70.6%);≥2种细菌混合感染为31例(占22.8%).药敏试验检测发现妥布霉素、头孢曲松、万古霉素以及头孢他啶等为主要药敏抗生素.结论 COPD下呼吸道多种细菌混合感染为多见,而且其耐药性非常严重.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该首先对其进行药敏性检查,合理地使用抗生素,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张伶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假性子宫动脉瘤是剖宫产手术罕见的一种并发症,基层医务人员缺乏该方面的诊断经验,易误诊为盆腔脓肿,希望此文章能给基层妇产科同行一点经验,不断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张新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我院处方中高血压药物的用药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2009-2011年3162张含抗高血压药物的处方,统计和分析处方比例、用药频度及联合用药情况.结果 三年来抗高血压药物处方数量逐年增加,钙通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三类药物使用率高,分别为56.3%、44.8%和33.3%;DDDs排名前3位药品分别为氨氯地平、依那普利和美托洛尔.处方中单一用药占46.3%,二联38.1%,三联及其以上15.5%.结论 高血压药物的使用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院抗高血压药使用基本合理,但仍需提高.
作者:周新龙;张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