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股骨头坏死综合治疗的疗效观察

李玉科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 针灸, 中草药, 治疗结果
摘要:本研究对股骨头坏死患者13例采取针灸、中药及药刀靶向同时综合治疗的方法,疗效肯定,说明针灸、中药及药刀靶向的综合治疗方法是可行的.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脑卒中患者偏瘫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目的 探讨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及治疗.方法 我科自2004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380例,其中并发下肢静脉栓塞患者22例.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治疗与护理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22例经治疗和护理,痊愈17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1%.结论 早期积极诊断、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加强护理能够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效果,并能够预防致命性肺栓塞.

    作者:农红群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闭合性颅脑损伤老年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闭合性颅脑损伤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我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闭合性颅脑损伤老年患者50例,根据年龄分为60~69岁38例(A组),70~77岁12例(B组),分析其病情特征及救治方法.结果 50例老年患者中,死亡14例.存活36例.主要死亡因素为肺部感染诱发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大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等.A组恢复良好23例,轻残3例,重残2例,死亡10例;B组恢复良好2例,轻残1例,重残5例,死亡4例;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性颅脑损伤老年患者年龄越大,预后越差,存活率越低,故需依据创伤特点,制定针对性治疗措施,以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林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医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我院2010-2011年收治入院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50例,采取中医治疗方法,如中药内服、中药外敷、针灸、推拿疗法等.结果 150患者治愈57例,显效53例,有效3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达到93.3%.结论 中医在治疗膝骨关节炎方面疗效显著,是治疗膝骨关节炎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朝亮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护士分层管理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护士分层管理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实施护士分层管理的4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以实施分层管理为分阶段,总结分层管理的实施情况,比较实施前后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医生的满意度、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 分层管理后,护士的满意度、医生的满意度、患者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的护理质量评分、被表扬次数、投诉率显著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分层护理有利于护士的合理利用,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控制,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作者:杨维琼;任太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肝纤维化组织中RECK和MMP-2的表达及意义研究

    目的 探讨RECK和MMP-2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 plus法,并应用图像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39例手术切除的肝组织标本回复引导半胱氨酸丰富蛋白含kazal基元(RECK)、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变化.结果 RECK在正常组的表达要明显高于肝纤维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MP-2在正常组的表达要明显低于肝纤维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刘景章;张鹏;张金江;李兴杰;王首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出血一例报告

    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病情危重,及时有效地抢救和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减轻病残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大量对照试验显示,外科治疗并无明显优势,而内科仍着眼于对症处理,治疗并发症,等待其自然康复,而中医药在治疗出血性中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西医脑出血治疗指南基础上,针对脑出血淤血贯穿疾病始终,风痰瘀热并存的病机.我们制定了以醒脑静注射液为主要治疗措施的内科治疗方案,治疗急性期脑出血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净娅;张根铭;高颖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干扰素a-2b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干扰素a-2b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手足口病患儿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观察组使用干扰素a-2b联合炎琥宁治疗;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显效27例,有效14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22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5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口腔溃疡消退时间、手足皮疹消退时间、退热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a-2b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明显,优于使用利巴韦林治疗,能够显著缩短口腔溃疡、手足皮疹的消退时间,尽快退热,阻碍进一步导致各器官衰竭或感染,且通常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作者:肖春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接种狂犬疫苗第四针致局部不良反应一例报告

    随着饲养宠物的人群也不断增多,动物致伤后接种狂犬疫苗的人数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接种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发生的重要措施.2012年7月16日上午我院门诊接诊因注射第4针狂犬疫苗而出现注射局部不良反应患者1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晓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门诊药物咨询服务概述

    本研究探索切实可行的门诊药物咨询服务.以指导合理用药为起点,以药物咨询台和咨询窗口为平台,分析药物咨询的现状及其作用.开展药物咨询不仅重塑药师形象,更能为广大患者提供高品质的药学服务.门诊药房可通过完善药物咨询体系,实施有效的用药教育,以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鞠玲卉;康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不同电极放置方式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电极放置方式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2年9月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收治的抑郁症住院患者100例,按照电极放置的方式,分别为电极放置于双前额(前额组)和不对称的双侧额颞(额颞组),每组各50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修订韦氏成套记忆测验(WMS)、木块图案和第四例外测验分别评定两组的疗效和认知功能.结果 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额组治疗第2次和第3次HAMD评分较额颞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d时,图片、再认、再生、联想、木块图案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时,经历、图片、再认、再生、联想、木块图案、第四例外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前额和不对称的双侧额颞两种不同电极放置方式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的疗效相当,两种电极放置方式均对认知功能有影响且影响程度相当,但影响可逆.

    作者:唐立岩;李耀东;许志平;邓良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原因及治疗

    尿潴留是肛肠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指患者在术后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排尿不畅或不能自行排尿的情况,尿液滞留在膀胱里,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

    作者:何志飞;柳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老年便秘患者的护理体会

    老年人便秘是老年人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可引起尿潴留、肠梗阻、粪性溃疡、全身中毒症状,甚至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等.现将我科对老年便秘患者护理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彦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治疗多发性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本研究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多发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宝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舒芬太尼在小儿全麻诱导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在小儿全麻诱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60例全麻患儿分别使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全麻诱导进行观察.结果 全麻诱导后舒芬太尼组的收缩压(SBP)、心率(HR)、舒张压(DBP)及心率收缩压乘积(RPP)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芬太尼组诱导后SBP、HR、DBP、SpO2和RPP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舒芬太尼适用于心血管手术麻醉.

    作者:张贵权;高秀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发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9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发出血患者.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6氨基乙酸及止血芳酸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第一周输血500ml左右,每天一次静脉滴注甲氰咪派1.2g.治疗组患者每天2次静脉注射奥美拉唑,剂量为40mg/次.经3d治疗,改为每天2次单独口服奥美拉唑,剂量为20mg/次,口服治疗1周.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26例,无效6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发出血具有疗效好、起效快和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家元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肝脏良性脂肪性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 分析肝脏良性脂肪性肿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采用德国Siemens 16排螺旋CT机扫描及病理证实的肝脏良性脂肪性肿瘤的CT表现.结果 本组7例,其中肝脏脂肪瘤6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肝脏良性脂肪类肿瘤因含有特征性脂肪成分,CT表现典型.结论 肝脏良性脂肪性肿瘤极为罕见,充分认识本病,与其他疾病鉴别,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

    作者:李永华;李彦;杨义;毛毳;刘国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的原则和方法对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改进.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科学的护理方案可有效提高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兰茹;张素芬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居家截瘫患者及其照顾者的健康教育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医疗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在国际范围内均有一种新的趋向,即重视在家里给患者通过家属的照顾来达到康复的目的.尤其是截瘫患者,病程长、恢复慢,容易产生并发症.其长期大量的护理工作必须在家里完成,因此,截瘫患者的照顾者在其社会支持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很多照顾者由于文化差异等原因,不知怎样给病人提供支持,如何预防并发症,需要我们护理人员对其实施健康教育,通过交谈,发给患者及其照顾者有关疾病相关资料,出院后通过电话、短信、上门咨询等方法长期随访,给于康复指导.我们通过对本科30例截瘫患者及其照顾者的随访,动态观察患者的康复过程,指导照顾者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护理,大限度地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苏桂娣;张志英;丁美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心脑血管疾病联合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联合用药情况.方法 对138例心脑血管病患者住院治疗315条医嘱用药情况进行监测,并进行分析,总结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合理的联合用药.结果 301条药物的联合应用合理,14条医嘱存在不合理情况.结论 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药物治疗时,应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合理的联合应用,以提高药物疗效,改善预后.

    作者:陆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浅Ⅲ度烧伤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浅Ⅲ度烧伤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54例浅Ⅲ度烧伤创面患者,全程规范采用坏死组织清除术和烧伤湿润暴露疗法及各环节精心护理(休克期、创面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营养支持等环节的护理).结果 54例浅Ⅲ度烧伤创面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无一例植皮.结论 浅Ⅲ度烧伤采用烧伤湿润暴露疗法的治疗及护理能使残余坏死组织更容易液化清除,从而促进创面早日愈合.

    作者:刘伟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