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1].其特点为慢性反复咳嗽、咯痰、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常并发肺源性心脏病和呼吸衰竭,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
作者:庞秀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稳喘片适宜压片包衣工艺的制定.方法 以休止角、片面光滑度、片子硬度脆碎度、包衣后增重及崩解时限为评价指标,筛选出合适的压片包衣工艺.结果 0.4%硬脂酸镁为辅料,直接压片,包衣片增重3%.结论 该稳喘片成型工艺可为大生产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于林怡;张志刚;苏聪娟;黄占周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作为一种髋关节多发病的终治疗方法,可有效治疗髋关节疾病[1].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目的是促进患者恢复体力、增强肌力、增大关节活动量,使其动作协调,恢复日常生活[2],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术后系统的康复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不仅可帮助患者早期康复,还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笔者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干预策略,现报道如下.
作者:屈坤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蒙脱石散(思密达)是新型有效的消化道黏膜保护剂,由法国益普生制药公司生产,该药具有独特的结构特点,其主要成分[Si8Al4O20(OH)4]为双八面体的蒙脱石结构.近年来,随着该药临床研究与应用不断深入及增多,其临床应用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宽,其中在儿科消化道疾病方面的应用尤为明显.
作者:赫慧;王翔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发生率约为0.2%~0.4%,约占上肢骨折的14.0%[1].桡骨远端骨折多见于老年女性患者,其治疗通常采取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术后一般均能得到较好的疗效.但对于该部位的复杂性骨折,简单的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不能很好地处理,近年来多应用锁定钢板固定术处理.笔者采用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59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占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纤维桩在前磨牙修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前磨牙残冠修复患者79例(92颗牙)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46颗牙)和对照组41例(46颗牙).试验组采用纤维桩加全瓷冠修复;对照组采用铸造金属桩加烤瓷冠修复.随访观察2组治疗后0.5年、1年、2年的修复成功率.结果 治疗后0.5年及1年,2组修复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试验组修复成功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纤维桩修复前磨牙残冠优于金属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锋;王德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不同镇痛方式在剖宫产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46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A、B、C组各82例.A组采用静脉自控微量注射镇痛泵镇痛,B组采用硬膜外持续微量注射镇痛泵镇痛,C组未施行镇痛措施.比较3组镇痛效果,并观察3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B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头痛头晕、皮肤瘙痒、恶心呕吐、排尿不畅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自控微量注射泵镇痛对于产妇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万云芳;顾珍梅;张文元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药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早在医学专著<内经>中,就对中药的毒副作用进行了详细地剖析,如使用不当,会产生出各种不良反应.因此,在中药使用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合理的搭配,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裴斯彪;王丹;谢雨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消炎含漱剂辅治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阿莫西林胶囊0.5g口服,每天3次;同时辅助用消炎含漱剂漱口,每天6次.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胶囊0.5g口服,每天3次;清凉霜润喉片含服.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88.3%高于对照组的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炎含漱剂辅治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疗程短,操作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珊;王志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伊曲康唑治疗霉菌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霉菌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试验组给予伊曲康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制霉菌素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愈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伊曲康唑可作为霉菌性食管炎的首选治疗药物之一.
作者:朱玉周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他汀类药物即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临床广泛使用于高血脂症的治疗.由于该药阻断羟甲戊酸的生化途径,不但能抑制胆固醇的合成,而且还可抑制该途径中其他诸如泛醌、多萜醇、法尼脂等的代谢,所以对其深入的研究将扩大该类药物在非降脂方面的临床应用范围.
作者:王惠英;张志辉;范例;高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颅脑损伤是临床常见病,由于病情复杂多变,有极高的病死率.因此,加强急诊整体技术水平、提高急诊护理工作应变能力至关重要[1].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月收治颅脑损伤患者128例,通过急诊急救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杨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职业能力训练在精神病患者恢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例.研究组于恢复期进行职业能力训练,对照组不给予职业能力训练.职业能力训练2个月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2组抑郁、焦虑情况.结果 研究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病患者恢复期实施职业能力训练不仅有利于患者更好的康复,还能为医院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代卫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大多为自服、误服或因喷洒农药时防护措施不到位所致.中毒患者常存在复杂的社会、心理、生理因素,加上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因此患者在住院期间存在许多安全隐患,易发生意外,引发医疗纠纷[1].
作者:赵咏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减少儿童斜视矫正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4例行斜视矫正术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2例.试验组予氯胺酮和利多卡因合剂(氯利合剂)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仅予氯利合剂治疗.观察2组氯利合剂用药剂量及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2组氯利合剂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31.8%低于对照组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地塞米松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具有价格便宜、不良反应少、不增加麻醉药用量、不增加术后感染率及其效果确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俊霞;于彦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宫内放置节育器是目前我国育龄妇女广泛应用的避孕措施.宫形环是我站放置多的节育器.为了解宫形环的避孕效果,对初次放置宫形环1525例妇女避孕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如下.
作者:钟甲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8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予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对照组予赖氨酸肌醇维生素B12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伟国;田新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近些年来,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取得了较好疗效.随着时间的不断变迁,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产生的不良反应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1].干扰素不良反应主要是因临床减少剂量或停药而产生的[2].在采用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第一时间发现不良反应的特征,给予及时治疗,能提高疗效,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游彩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感染性腹泻是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或寄生虫所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肠道传染病,属丙类传染性疾病,以夏秋季多见,终年散发,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可伴有腹痛、腹泻、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多数病情发展快,病情较重,并发症多,其中中毒性休克为较常见的并发症[1].因此,及时治疗和对症护理十分重要.
作者:黎悦;张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胆囊结石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熊去氧胆酸片口服,30mg/次,早晚进餐时服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本院自拟中药方利胆排石.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腹部不适、腹泻,未行特殊治疗自行缓解.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胆囊结石临床疗效确切,疗程短,不良反应小,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霍光旭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