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安全管理

赵咏梅

关键词:安全管理, 安全隐患, 有机磷农药中毒
摘要: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大多为自服、误服或因喷洒农药时防护措施不到位所致.中毒患者常存在复杂的社会、心理、生理因素,加上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因此患者在住院期间存在许多安全隐患,易发生意外,引发医疗纠纷[1].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药结合治疗胆囊结石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胆囊结石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熊去氧胆酸片口服,30mg/次,早晚进餐时服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本院自拟中药方利胆排石.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腹部不适、腹泻,未行特殊治疗自行缓解.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胆囊结石临床疗效确切,疗程短,不良反应小,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霍光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地西泮针剂终止中期瘢痕子宫妊娠100例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地西泮针剂终止中期瘢痕子宫妊娠的效果.方法 选择中期瘢痕子宫妊娠引产患者100例,均予米非司酮片75mg口服,隔12h后再次口服米非司酮片75mg,同时羊膜腔注入利凡诺针剂100mg,出现规律宫缩后静脉注射地西泮针剂10mg.观察引产效果.结果 100例产妇注药后72h胎儿胎盘娩出99例,所有产妇均未发生子宫破裂,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地西泮针剂可预防中期瘢痕子宫妊娠引产子宫破裂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常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西药结合防治高血压病的临床困境及对策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号杀手.据<中国慢性病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多达2亿人次,且随着人口数目增加、老龄化加速,高血压患者还会不断增多.我国每年用于防治高血压的医疗费用高达366亿元,已成为社会经济的沉重负担.一方面导致了中医药在高血压防治中的作用得不到认可,另一方面也直接导致了中医药在高血压防治领域中无一席之地.这也直接带来了中医临床防治在高血压中面临的诊断难、治疗难、疗效评价难等现实问题[1,2].因此,在临床中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式防治高血压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沈全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妇产科失血性休克主要是由于产后出血处理不及时,处理措施不得当或失败所发生的危急并发症,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也是造成妇产科医疗死亡的主要原因.发生失血性休克时,由于患者短时间内失血量过大,易造成血容量锐减,循环血量下降,而此时机体的代偿机制无法保证组织的正常灌注,引发组织缺氧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妇产科患者发生失血性休克一般多为急性大出血,若处理不及时或处理失败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医护人员必须采取积极治疗措施并且在抢救后实施精心有效的护理,才能提高救治的成功率,从而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2010年2月-2011年12月失血性休克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护理要点进行总结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志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初次放置宫内节育器1525例避孕效果分析

    宫内放置节育器是目前我国育龄妇女广泛应用的避孕措施.宫形环是我站放置多的节育器.为了解宫形环的避孕效果,对初次放置宫形环1525例妇女避孕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如下.

    作者:钟甲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老年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

    由于老年骨折多于意外状况下发生,导致老年人突然失去正常生活能力,担心自己会给儿女带来麻烦和负担,从而造成心理恐慌,在治疗期间增加自己内心的压力,这对老年患者自身治疗不利[1].骨折后由于缺乏心理准备、疼痛、生活不便,再加上卧床时间较长,使老年患者产生焦躁.骨科老年患者常采取防卫心理,有时会出现不配合治疗甚至拒绝治疗的情况.骨科老年患者由于行动不方便,对其他人的依赖性较强,情感方面较脆弱,加之老年患者骨质较疏松,免疫力整体趋于下降,生理系统功能退化较明显,反应慢,接受能力弱,常合并心脏病、高血压等并发症,缺乏应急处理措施.我院对老年骨折患者采取积极护理干预,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风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眼科住院患者口服药物管理方法探讨

    随着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医疗纠纷的增加,如何让住院患者安全用药是当今护士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眼科患者由于视力障碍、生活自理能力差,加上患者年龄偏大或偏小等特点,口服药物的安全更值得关注.我科借鉴其他科室的方法,并结合自身科室特点,制定具体操作流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桂琼;龚艳;周文玲;苏娟;张帆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地塞米松减少儿童斜视矫正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减少儿童斜视矫正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4例行斜视矫正术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2例.试验组予氯胺酮和利多卡因合剂(氯利合剂)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仅予氯利合剂治疗.观察2组氯利合剂用药剂量及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2组氯利合剂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31.8%低于对照组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地塞米松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具有价格便宜、不良反应少、不增加麻醉药用量、不增加术后感染率及其效果确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俊霞;于彦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丹红注射液辅治急性脑梗死45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辅治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血塞通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ET水平明显下降,NO水平明显升高,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丹红注射液辅治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同时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无明显不良反应,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产妇母乳喂养问题研究现状

    母乳作为婴儿理想的天然食品,不仅吸收好,而且含有丰富的抗体和免疫细胞.母乳喂养能促进母婴感情,对婴儿的心理、智力、身体发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母乳喂养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我国每年约有数十万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分娩.关于HBV携带产妇能否哺乳尚有争议,笔者针对此问题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周丽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小儿手背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

    小儿静脉输液是儿科护理中一项应用较广泛的护理操作技术.学龄前输液患儿好动、调皮,又有自尊心,不愿在头皮静脉输液,故首选手背静脉.患儿手背长度一般为5~7cm,穿刺点一般均在手背正中,而针头长1.5~2.0cm,针头刺入皮肤再进入血管后,针尖部位一般均已达腕关节处.传统方法是将患儿手背平放于小夹板上,这样即使患儿手不活动,针尖在关节处本身也形成一角度,很易将血管刺破造成穿针.

    作者:郭金梅;吴跃华;张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用于中期妊娠引产7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依沙吖啶(利凡诺尔)联合米非司酮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0例中期妊娠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予利凡诺尔100mg羊膜腔内注射,随即口服米司非酮50mg,12h 1次,共3次;对照组单用利凡诺尔100mg羊膜腔内注射.比较2组引产效果、引产时间及产后情况.结果 治疗组全部引产成功,成功率为100.0%;对照组引产成功68例,成功率为97.1%(P>0.05).治疗组注药至宫缩开始时间和胎儿、胎盘排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宫颈、后穹窿裂伤及胎盘胎膜残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凡诺尔联合米非司酮用于中期妊娠引产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少,方法简单安全.

    作者:程清华;郭菊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CPM结合传统康复方法对关节镜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CPM结合传统康复方法对关节镜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自主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CPM行患肢膝关节被动运动疗法.观察2组术后疼痛情况、膝关节周径及膝关节活动度.结果 术后各时点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膝关节周径小于对照组,膝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关节镜术后患者行CPM结合传统康复方法进行功能锻炼,可促进膝关节功能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建文;曹娥;陈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与注射用奥美拉唑配伍出现浑浊现象的原因分析与建议

    目前,临床上将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与注射用奥美拉唑配伍时,常常出现注射器内和输液瓶内溶液发生变色的问题,笔者就这一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建议,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报道如下.

    作者:刘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他汀类药物非降脂作用的临床用途探讨

    他汀类药物即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临床广泛使用于高血脂症的治疗.由于该药阻断羟甲戊酸的生化途径,不但能抑制胆固醇的合成,而且还可抑制该途径中其他诸如泛醌、多萜醇、法尼脂等的代谢,所以对其深入的研究将扩大该类药物在非降脂方面的临床应用范围.

    作者:王惠英;张志辉;范例;高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护理体会

    粘连性肠梗阻是指肠袢间相互粘连或粘连带压迫肠管所致,是普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有资料报道,腹部外科手术后易发生粘连性肠梗阻[1].我科对经手术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通过加强病情观察和精心护理,提高了患者治愈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时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围术期心理干预在喉癌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喉癌部分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择期行喉癌部分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干预后2组S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择期喉癌部分切除术患者加强围术期的心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春梅;彭发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不同镇痛方式在剖宫产术后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 比较不同镇痛方式在剖宫产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46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A、B、C组各82例.A组采用静脉自控微量注射镇痛泵镇痛,B组采用硬膜外持续微量注射镇痛泵镇痛,C组未施行镇痛措施.比较3组镇痛效果,并观察3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B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头痛头晕、皮肤瘙痒、恶心呕吐、排尿不畅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自控微量注射泵镇痛对于产妇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万云芳;顾珍梅;张文元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布地奈德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COPD患者10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后比较2组呼吸困难分级、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结果 2组治疗后呼吸困难状况、肺功能及血气分析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呼吸困难、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COPD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贺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药不良反应探析

    中药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早在医学专著<内经>中,就对中药的毒副作用进行了详细地剖析,如使用不当,会产生出各种不良反应.因此,在中药使用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合理的搭配,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裴斯彪;王丹;谢雨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