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霞;王燕舞;王雅丽
目的 观察芍倍注射液治疗二、三期内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二、三期内痔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应用芍倍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应用消痔灵注射液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痊愈率为70.0%高于对照组的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芍倍注射液是局部硬结及治疗二、三期内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家坡;杨兴东;许爱国;马朝晖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药理学是一门上联各基础学科,下联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是医学和药学类各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之一.对于医学院校的毕业生不管就业还是继续深造,尤其是以后走向科研岗位的学生,学好药理学是一个基础的具有应用价值的学科.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高调提出在各教学领域中推行教学改革.笔者从事药理学教学以来,发现学生的科研能力、动手能力很薄弱,仅有单纯的药理学理论知识而实用性差,相应科研能力的改革与建设也势在必行.现结合工作中的经验和思考,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作者:郑立卿;刘建华;沈丽霞;董晓华;张丹参;武海霞;吴志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纤维桩在前磨牙修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前磨牙残冠修复患者79例(92颗牙)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46颗牙)和对照组41例(46颗牙).试验组采用纤维桩加全瓷冠修复;对照组采用铸造金属桩加烤瓷冠修复.随访观察2组治疗后0.5年、1年、2年的修复成功率.结果 治疗后0.5年及1年,2组修复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试验组修复成功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纤维桩修复前磨牙残冠优于金属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锋;王德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COPD患者90例(COPD组),按肺功能结果又分为轻度亚组、中度亚组、重度亚组各30例;另选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中IL-17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各组血清IL-17水平与相应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的相关性;比较2组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 COPD组血清IL-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COPD组血清IL-17水平随病情加重而增高,中度亚组、重度亚组血清IL-17水平高于轻度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OPD组血清IL-17水平与FEV1%呈负相关(r=-0.781,P<0.05).COPD组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IL-17水平变化可作为判定COPD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作者:王婷;林松娟;王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CPM结合传统康复方法对关节镜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自主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CPM行患肢膝关节被动运动疗法.观察2组术后疼痛情况、膝关节周径及膝关节活动度.结果 术后各时点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膝关节周径小于对照组,膝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关节镜术后患者行CPM结合传统康复方法进行功能锻炼,可促进膝关节功能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建文;曹娥;陈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药物过敏反应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药物过敏反应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40例,随机分为老年组和青少年组各20例.2组均予常规内科治疗、透析治疗及抗过敏治疗.观察2组病情及预后情况.结果 老年组少尿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及血液透析率均高于青少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转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率及治愈率低于青年组,肌酐(Scr)及尿酸氨水平高于青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药物过敏反应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中,老年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明显高于青少年.在对患者进行抢救治疗时,一定要将内科综合治疗和血液透析相结合,才能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做出及早治疗.
作者:熊本立;王从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小儿静脉输液是儿科护理中一项应用较广泛的护理操作技术.学龄前输液患儿好动、调皮,又有自尊心,不愿在头皮静脉输液,故首选手背静脉.患儿手背长度一般为5~7cm,穿刺点一般均在手背正中,而针头长1.5~2.0cm,针头刺入皮肤再进入血管后,针尖部位一般均已达腕关节处.传统方法是将患儿手背平放于小夹板上,这样即使患儿手不活动,针尖在关节处本身也形成一角度,很易将血管刺破造成穿针.
作者:郭金梅;吴跃华;张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纳洛酮辅治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均予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纳洛酮治疗,并予呼吸机持续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观察2组咳、痰、喘和血气分析改善情况及意识清醒情况,并比较2组病死率.结果 治疗组咳、痰、喘及血气分析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意识清醒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辅治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探讨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患儿的麻醉处理要点.方法 对1例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婴儿行心血管手术麻醉的处理要点进行总结,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为婴儿时期非传染性喉鸣的主要原因,其具有自限性,但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患儿合并需手术疾病要进行麻醉时,其特殊性需引起重视.结论 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的患儿在麻醉剂复苏的过程中均有其特殊性,在临床上必须高度重视,并做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严密观察,及早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作者:王小燕;王钊;钱金娣;王俊玉;刘源;耿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疼痛护理干预对缓解胃部手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积极有效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疼痛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疼痛程度、睡眠时间、吗啡使用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12h、24h、72h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48h内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吗啡使用率低于对照组,术后疼痛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疼痛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时间,降低吗啡使用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机体康复.
作者:赵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随着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医疗纠纷的增加,如何让住院患者安全用药是当今护士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眼科患者由于视力障碍、生活自理能力差,加上患者年龄偏大或偏小等特点,口服药物的安全更值得关注.我科借鉴其他科室的方法,并结合自身科室特点,制定具体操作流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桂琼;龚艳;周文玲;苏娟;张帆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COPD患者10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后比较2组呼吸困难分级、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结果 2组治疗后呼吸困难状况、肺功能及血气分析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呼吸困难、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COPD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贺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瘢痕子宫是指有大瘢痕的子宫,存在这种情况的女性妊娠几率较正常女性低,就算妊娠成功也易出现子宫破裂或异位妊娠等不良情况,除对胎儿不利外严重时还会危及孕妇生命[1].以前由于手术条件和医疗条件有限,一般建议该类女性积极采取避孕措施以确保生命健康和安全.然而近几年育龄妇女子宫肌瘤剔除术在临床广泛开展,瘢痕子宫患病人数逐渐增多,显然仅靠建议患者采取避孕措施来避免瘢痕子宫的不利影响是切实不可行的[2].本文探讨瘢痕子宫分娩方式的新进展,从而提高瘢痕子宫成功分娩的几率.
作者:张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近些年来,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取得了较好疗效.随着时间的不断变迁,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产生的不良反应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1].干扰素不良反应主要是因临床减少剂量或停药而产生的[2].在采用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第一时间发现不良反应的特征,给予及时治疗,能提高疗效,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游彩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随着中医在国内外影响力的不断提高,如何发展中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妇科临床实践中常出现一些疑难杂症,促使人们探索中医学在现代妇科中的发展道路.中医学内容的丰富、整合及后续发展的升华均需中医学各学科在实践中的创新.
作者:张慧卿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地西泮针剂终止中期瘢痕子宫妊娠的效果.方法 选择中期瘢痕子宫妊娠引产患者100例,均予米非司酮片75mg口服,隔12h后再次口服米非司酮片75mg,同时羊膜腔注入利凡诺针剂100mg,出现规律宫缩后静脉注射地西泮针剂10mg.观察引产效果.结果 100例产妇注药后72h胎儿胎盘娩出99例,所有产妇均未发生子宫破裂,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地西泮针剂可预防中期瘢痕子宫妊娠引产子宫破裂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常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药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早在医学专著<内经>中,就对中药的毒副作用进行了详细地剖析,如使用不当,会产生出各种不良反应.因此,在中药使用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合理的搭配,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裴斯彪;王丹;谢雨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号杀手.据<中国慢性病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多达2亿人次,且随着人口数目增加、老龄化加速,高血压患者还会不断增多.我国每年用于防治高血压的医疗费用高达366亿元,已成为社会经济的沉重负担.一方面导致了中医药在高血压防治中的作用得不到认可,另一方面也直接导致了中医药在高血压防治领域中无一席之地.这也直接带来了中医临床防治在高血压中面临的诊断难、治疗难、疗效评价难等现实问题[1,2].因此,在临床中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式防治高血压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沈全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恩丹西酮不同给药方式预防自控镇痛所致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 将60例骨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0例.3组入室后均予常规麻醉,A组术后静脉推注恩丹西酮4 mg,同时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泵中加入恩丹西酮4 mg;B组术后在PCEA泵中加入恩丹西酮8 mg;C组术后静脉推注恩丹西酮8 mg.观察各组术后24 h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并对其程度进行分级.结果 A、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恶心呕吐发生程度A组轻于B组,B组轻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丹西酮能有效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经静脉、自控镇痛泵联合使用恩丹西酮4mg效果佳.
作者:周光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关节镜手术是国内近年来在骨科领域发展极为迅速的一门学科[1].膝关节镜手术以其创伤小、疼痛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逐渐被人们接受并采纳[2].关节镜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精细的操作技术和术后正确的护理及功能锻炼.我科收治膝关节镜手术60例,术后通过周密的护理和系统的功能锻炼,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郭爱玲;张印会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