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年人冠状动脉硬化病因分析

王燕舞;李雅玲

关键词:青年人, 硬化, 冠状动脉, 病因
摘要:随着心血管介入技术的不断成熟,青年人心血管疾病检出率越来越高,尤其是冠状动脉硬化检出率不断增加,加之青年人对冠状动脉硬化重视程度低,易被忽视,导致就诊时间延长,造成误诊或漏诊.复习国内文献报道的青年(年龄18~45岁)冠状动脉造影者200例,结合我科近3年病例资料,分析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脑梗死是指由于脑组织内动脉血流灌注不足或突然血流完全中断,造成供血区一定时间和一定范围内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坏死和软化[1].按其不同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由于脑梗死起病急、病程长、恢复慢、致残率高,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细心护理,对维持患者的生命,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有着重要意义.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洪锦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气管切开术后使用输液泵持续气道湿化的护理体会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抢救重危患者的急救手术,而气管切开术后常伴有感染的危险,特别是肺部感染是常见并发症.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后,上呼吸道丧失了对吸入气体的加温和湿化作用,加之人工气道呼吸道丢失水分增加,黏膜上的纤毛活动减弱或消失,排痰不畅,可能导致气道堵塞、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1].临床上主要采用湿化液气道内滴注的传统方法来湿化气道.我科自2005年10月起,试用输液泵调节输液器持续滴入湿化液湿化气道的方法,代替传统的气管内定时、间断滴注湿化的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高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十二指肠蛔虫误诊为结核性腹膜炎1例

    患者,女,17岁,学生,主因腹痛1周入院.5年前诊断为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缘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腹痛,呈阵发性绞痛,不向其他部位放射.就诊于当地县医院,查血常规:WBC 28.33×109/L,N 0.87,腹部超声:腹腔、盆腔积液,血尿淀粉酶及立位腹平片未见异常,考虑为结核性腹膜炎,给予抗炎、抗结核等对症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为进一步诊治入院.查体:T 37.4℃,P 84次/min,R18次/min,BP 122/90mm Hg(1mm Hg=0.133kPa),痛苦面容,双肺呼吸音清,心律齐,腹软,全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及,Murphy征阴性,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初步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给予抗结核、抗感染及对症处理.

    作者:张军霞;于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致不良反应2例

    病例1:患者,女,68岁,因脑梗死入院,2012年5月7日上午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银杏达莫25ml后,换用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约1h(约250ml),患者出现全身发冷,寒战,无皮疹、无胸闷,立即给予停药,嘱饮水进食休息,约10min后,患者寒战症状缓解,全身发冷症状减轻,继续观察,停药2h后患者出现发热,测得T 38.6℃,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赖氨匹林0.9g静脉滴注,30min后,患者渐渐退热,继续观察,1.5h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

    作者:马晓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复方黄柏液湿敷治疗新生儿脓疱疮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黄柏液对新生儿脓疱疮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新生儿脓疱疮患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复方黄柏液湿敷,对照组采用2%龙胆紫局部外涂,余治疗方法相同,观察2组患儿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复方黄柏液治疗新生儿脓疱疮效果显著.

    作者:吴玲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丹参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脂肪肝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肝功能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脂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变化,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5.0%;治疗组治疗后ALT、AST、TC、TG水平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出现上腹部饱胀、反酸1例,均可耐受.结论 丹参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脂肪肝疗效显著,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肝脏脂肪变效果显著.

    作者:刘红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的扩大应用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终止停经49d内的早孕完全流产率达95%以上,但临床上经常遇到妊娠50~120d或带环受孕妇女要求药物流产.我院于2007年6月-2010年6月共做此类药物流产273例,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要求终止妊娠妇女273例,年龄18~45岁,身体健康,无严重心、肝、肾及出血疾病,无前列腺素及米非司酮禁忌证.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超声波证实宫内妊娠,其中孕50~120d 189例,带环妊娠84例.

    作者:汪丽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手术室巡回护士在手术期间对患者的护理

    巡回护士在患者围手术期间不但要了解患者的心理和生理情况,还要能够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不安感,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身心处于佳状态来配合手术.作为巡回护士还要有精湛的技术、高度的责任心和敏捷的思维能力[1].在术中能配合麻醉医师处理各种麻醉及各种意外,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宋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不孕不育症患者应用宫腔镜体会

    宫腔镜是用于子宫腔内检查和治疗的内镜,可直接清楚地观察宫腔内情况,了解有无导致不孕的宫腔内因素,并可同时对异常情况作必要的手术治疗.在宫腔镜下行输卵管插管做通畅性检查,如发现输卵管通而不畅或阻塞,可同时做疏通治疗,效果良好.目前,宫腔镜已成为女性不孕症检查和治疗的常用手段之一.

    作者:杨淑芳;李秀娟;逯彩虹;马文巧;杨俊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护理专业临床实习前期护生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临床实习前期护生的认知情况.方法 调查86名护理专业实习生入科实习前期普遍存在精神紧张、焦虑、法律意识淡薄、职业防护意识差等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带教老师针对问题实施同辈支持、法律知识讲解、职业防护知识学习等措施予以解决.结果 干预后护生轻度焦虑由47.7%下降到19.8%,正常情绪由20.9%上升至76.7%.第一次问卷答题平均成绩为43.5分,通过学习认知知识1周后同样问卷答题平均成绩为78.6分,通过职业防护技能的培训,护生了解了职业防护的内容,熟悉了操作规程,避免了盲目操作.结论 护理专业临床实习前期的干预提高了护理专业实习学生适应环境和自我保护能力,提高了护生综合素质,效果显著.

    作者:史思淑;张金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心血管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查

    目的 调查心血管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开展活动前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开展活动后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50例作为试验组,调查开展活动前后患者在入院介绍、健康(安全)宣教、服务态度、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护士技术水平等6个方面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住院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主动健康宣教、护理技术水平、提出意见及时处理能力等满意度有很大提高.结论 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的提高护士的服务态度,提高广大患者的满意度,达到更好的医护水准.

    作者:张子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康复新液与蒙脱石散联用防治CFP化疗性口腔炎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与蒙脱石散联用防治CFP化疗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应用CFP方案化疗的口腔鳞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于化疗开始的同时,应用康复新液及蒙脱石散搅拌成糊剂,含漱后口服,对照组患者单用化疗.比较2组患者口腔炎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口腔炎发生情况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蒙脱石散糊剂防治CFP化疗性口腔炎效果明显,是良好的化疗辅助用药.

    作者:何洋;赵兰花;朱丹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在梅毒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青霉素G是各期梅毒的首选治疗药物.治疗室是梅毒患者门诊诊疗的终点站,在此通过对梅毒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对疾病的基本知识有一定了解,并从正面调整患者的心理问题,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主动配合治疗,促进康复.

    作者:张冬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分层次教学法在急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临床教学科室,是我院护理教学基地,同其他临床科室比较具有多病种、跨专业、病情快速多变的临床特点,接诊对象又有急、危、重的特点,因而成为潜在的医疗差错、服务纠纷高发科室[1].如何对急诊科护生实行全面、系统、科学、有效的带教,提高护生临床实习质量是当前护理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提高我院急诊科护理带教质量,我院急诊科从2008年6月起,将分层次教学方法[2]应用到临床带教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佳南;孔慧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过敏性扁桃体炎误诊1例

    患者为第一作者本人,男,48岁,自2012年1月末(春节)饮酒后,出现胃部不适,2月初行胃镜检查示胃窦部溃疡、胃黏膜糜烂、胃黏膜脱垂,幽门螺杆菌(Hp)检测(+)、DPM=490,口服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洛赛克、果胶铋治疗,每晨改变饮食习惯服牛奶制品.初起每天出现腹泻2~3次,以为服药或调整饮食结构后的不良反应,未予重视,后逐渐出现咽部疼痛不适,查咽后壁充血不明显,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含服西瓜霜润喉片症状缓解不明显.3月初食三鲜(海渗、鱿鱼、虾)底料火锅后咽部疼痛加剧,反射至耳门部疼痛,咽后壁充血明显,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表面鲜红,有轻度出血点,以为受凉致上呼吸道感染.

    作者:潘铭;潘筱媛;楚文瑛;黄建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和诊所不合理使用分析中药注射剂

    中药注射剂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中提取出有效成分或物质制成的无菌制剂.具有起效快、作用强等特点,主要用于急症、危重症.目前,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使医师和患者在用药方面有更多更好的选择.在基层医疗机构,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更为普遍,主要集中在心脑血管系统的活血祛瘀剂和抗菌消炎的清热剂.近年来因不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而造成的医疗事故也多有报道.本文对基层医院和诊所不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的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作者:张慧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地西泮、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序贯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产程活跃期序贯应用地西泮、缩宫素促进产程的临床效果.方法 活跃期宫口扩张延缓或停滞以及宫颈水肿、宫颈痉挛产妇1210例随机分为序贯用药组910例和对照组300例,序贯用药组在人工破膜基础上给予地西泮、缩宫素,对照组仅给予人工破膜.比较2组宫口扩张速率、胎头下降速率、总产程时间、胎心率、宫缩强度、持续时间、宫缩周期.结果 序贯用药组不同分娩方式的宫口扩张速率均较对照组加快;顺产、产钳下胎头下降速率较对照组显著加快;总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宫缩强度、持续时间大于对照组,宫缩周期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胎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西泮、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序贯应用可明显促进产程.

    作者:葛欣;李桂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并发肺间质病变(ILD)的临床特点、特异性标记物与肺间质病变的关系,为尽早发现和诊断RA-ILD提供有价值的临床信息.方法 选择同期RA患者92例,将其中合并ILD的患者46例作为RA-ILD组,未合并ILD的RA患者46例作为单纯RA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病程、晨僵时间;实验室指标,包括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清类风湿因子(RF)、抗核抗体(ANA)、抗坏瓜氨酸肽抗体(CCP)、抗角蛋白抗体(AKA)、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常规拍胸片和肺部高分辨率CT(HRCT).结果 RA-ILD患者多数以咳嗽为首发症状,全部患者影像学检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ILD表现.RA-ILD组患者病程、晨僵时间长于单纯R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大于单纯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ILD组患者ESR、CRP、RF水平均高于单纯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PLT、HB水平,以及ANA、CCP、AKA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ILD的发生与疾病的活动性及严重性相关,肺HRCT能较早提示ILD,对RA治疗和预后有重要价值,RA年龄、炎性指标、RF与ILD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王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7.1%、91.4%,高于对照组的28.6%、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对照组为5.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AECOPD疗效显著.

    作者:梁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浅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可减少血管损伤,减少液体外渗,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疼痛感,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通过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1 告知患者静脉留置针的目的、意义及并发症置管前护士应将静脉留置针应用的目的、意义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让其了解有关静脉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禁止沐浴,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防止穿刺点感染.躁动者可给予约束带,防止留置针脱出.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置管前充分洗手,严格检查留置针的包装及有效期,操作完毕妥善固定,并注明穿刺日期时间,做好交接班.每次输液前先用碘伏消毒.

    作者:李建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