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血管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查

张子媛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 优质护理服务, 满意度
摘要:目的 调查心血管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开展活动前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开展活动后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50例作为试验组,调查开展活动前后患者在入院介绍、健康(安全)宣教、服务态度、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护士技术水平等6个方面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住院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主动健康宣教、护理技术水平、提出意见及时处理能力等满意度有很大提高.结论 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的提高护士的服务态度,提高广大患者的满意度,达到更好的医护水准.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化癥回生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目的 观察化癥回生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颈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及降压药物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化癥回生丹口服,连服1年.治疗1年后比较2组患者彩色超声检查斑块/内膜面积比.结果 治疗1年后治疗组斑块/内膜面积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癥回生丹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具有防治作用.

    作者:王永红;秦芳芳;闫建军;李国翔;李昆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急症.此病来时凶猛,如得不到合理的急救和护理,可在短时间内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现将我院2009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119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119例,女43例,男76例,年龄16~84岁,中位年龄48岁;消化道溃疡37例,肝硬化42例,出血性胃炎26例,胃癌12例,胆道出血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呕血,便血和休克症状.经过治疗护理,治愈87例,好转21例,自动出院3例,转科手术4例,病情恶化死亡4例.

    作者:刘淑梅;付印;苏秀霞;姚欣;张林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 老年高血压患者7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法,试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法,比较2组患者血压标准率、知识技能掌握率、患者满意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11.3d,对照组为14.5d.试验组血压标准率、知识技能掌握率、患者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提高老年高血压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朱相格;仇菊;孙蕾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帕瑞昔布钠对于肿瘤外科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评价帕瑞昔布钠对肿瘤外科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肿瘤外科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手术结束前20min治疗组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静脉注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5ml静脉滴注,比较2组术后芬太尼用量、自控镇痛次数和静息、运动时疼痛评分.结果 治疗组术后芬太尼用量,以及术后12、24h自控镇痛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2、24h静息疼痛评分、运动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外科手术患者采用帕瑞昔布进行镇痛,可减少术后芬太尼用量和自控镇痛次数,术后疼痛评分降低,镇痛效果显著.

    作者:骆华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的调脂作用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调脂作用效果.方法 选择初诊冠心病患者4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血脂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预防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调脂作用.

    作者:卢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在梅毒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青霉素G是各期梅毒的首选治疗药物.治疗室是梅毒患者门诊诊疗的终点站,在此通过对梅毒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对疾病的基本知识有一定了解,并从正面调整患者的心理问题,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主动配合治疗,促进康复.

    作者:张冬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ICU患者动脉血气分析的采集与护理

    监护室患者病情复杂多变,而动脉血气分析是危重患者判断病情的主要检验项目之一.本科从2007年引进全自动血气分析仪,除能了解体内酸碱平衡、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还能正确的反应体内电解质平衡状况.以其快速、全面的检验结果已在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采血前掌握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至关重要.通过80例ICU患者(男54例,女26例)动脉血气分析的采集,我们提出如下护理措施.

    作者:冯卫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危重患者再喂养综合征6例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较好地维持和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维护肠道的完整性,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然而当机体经过长期饥饿或营养不良,重新摄入营养物质的早期会出现以低磷血症为特征的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由此产生的呼吸困难、心律失常、意识障碍等全身各系统的一系列症状,称再喂养综合征(RFS)[1],严重者可造成患者死亡.我科于2012年4~11月收住的患者中出现6例具有再喂养综合征表现,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坤;赵鹤龄;李亚轻;王册;李伟;赵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血乳酸的生理代谢及临床意义

    乳酸是人体代谢的一个中间产物,它与糖、脂、蛋白质代谢以及细胞内的能量代谢有着密切的关系.血乳酸浓度主要取决于肝脏及肾脏的合成速度及代谢率.1961年Huckabee首先描述了由多种不同临床情况引起的乳酸酸中毒,乳酸酸中毒起病急,致死率高.本文从乳酸的认识研究历史及生理代谢出发,根据近年来血乳酸的临床研究阐述血乳酸增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源;许汪斌;代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椎间盘膨隆型突出症的臭氧介入治疗临床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有效率为60%~85%,药物保守治疗临床效果虽有疗效,但难以巩固.目前臭氧介入已是一种成熟、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1],该方法采用臭氧椎间盘内外注射,可减低椎间盘内压力,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症状,减轻神经根的无菌性炎性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2].我院2009年6月-2012年1月通过臭氧消融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2例,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纪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浅谈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笔者对乳腺肿块患者85例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经手术病理检查,探讨超声诊断准确率.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08-2012年在本院治疗的乳腺肿块患者85例,均为女性,年龄19~64岁,均行高频彩超检查.所有病例均于超声检查后手术治疗并行病理细胞学检查.1.2 方法美国GE公司LOGIQ-P5彩色超声诊断仪,高频探头.患者均取仰卧位,以乳头为中心,按顺序从1~12点呈放射状多切面扫查乳腺.观察乳腺及肿块的血流情况、阻力指数、血流速度等,后常规扫查双侧腋窝淋巴结.

    作者:陶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临床标本中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及耐药性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正常皮肤、肠道、呼吸道、医院病房及医疗器械等,是临床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因其易定植、易变异以及多重耐药性的特征,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为黏液型和非黏液型2种.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不形成生物膜,而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形成与铜绿假单胞菌的黏化有关.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在渗透压较高、氯化钠较多、磷酸盐较少等环境条件下容易转化为黏液型.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极易吸附于导管、黏膜表面形成生物膜,引起临床难治性感染.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内科及泌尿外科等应用导管所致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症中容易培养、分离出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而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远低于非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为此,笔者测定并探讨了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药物敏感性.

    作者:马颖;桓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常见并发症以及护理对策

    目前通过静脉留置导管治疗长期需要输液的患者已经成为临床上常用的方法,但是由于此类方法是将导管经过外周静脉而进入到腔静脉的长时间留置,在临床上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严重的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因此,每一位护士必须熟知其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根据我们在临床工作的经验,认为有以下几点.

    作者:寻丽彬;刘军;王丽君;李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过敏性扁桃体炎误诊1例

    患者为第一作者本人,男,48岁,自2012年1月末(春节)饮酒后,出现胃部不适,2月初行胃镜检查示胃窦部溃疡、胃黏膜糜烂、胃黏膜脱垂,幽门螺杆菌(Hp)检测(+)、DPM=490,口服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洛赛克、果胶铋治疗,每晨改变饮食习惯服牛奶制品.初起每天出现腹泻2~3次,以为服药或调整饮食结构后的不良反应,未予重视,后逐渐出现咽部疼痛不适,查咽后壁充血不明显,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含服西瓜霜润喉片症状缓解不明显.3月初食三鲜(海渗、鱿鱼、虾)底料火锅后咽部疼痛加剧,反射至耳门部疼痛,咽后壁充血明显,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表面鲜红,有轻度出血点,以为受凉致上呼吸道感染.

    作者:潘铭;潘筱媛;楚文瑛;黄建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

    精神分裂症患者549例服用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二者对心电图的影响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11年在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549例,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和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其中男397例,女152例,年龄20~65岁,均排除器质性心脏疾病,入院前30d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且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服药1~2个月后进行心电图检查.

    作者:王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双氯芬酸钠栓用于妇产科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双氯芬酸钠栓用于妇产科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妇产科手术患者10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0例,于术后麻醉作用消失后,治疗组给予双氯芬酸钠栓肛门塞入,对照组给予盐酸哌替啶针剂,比较2组患者术后镇痛情况.结果 治疗组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氯芬酸钠栓用于术后镇痛效果满意,且价廉、方便,未发现不良反应,更适合经济困难者.

    作者:苟立琼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分层次教学法在急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临床教学科室,是我院护理教学基地,同其他临床科室比较具有多病种、跨专业、病情快速多变的临床特点,接诊对象又有急、危、重的特点,因而成为潜在的医疗差错、服务纠纷高发科室[1].如何对急诊科护生实行全面、系统、科学、有效的带教,提高护生临床实习质量是当前护理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提高我院急诊科护理带教质量,我院急诊科从2008年6月起,将分层次教学方法[2]应用到临床带教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佳南;孔慧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青年人冠状动脉硬化病因分析

    随着心血管介入技术的不断成熟,青年人心血管疾病检出率越来越高,尤其是冠状动脉硬化检出率不断增加,加之青年人对冠状动脉硬化重视程度低,易被忽视,导致就诊时间延长,造成误诊或漏诊.复习国内文献报道的青年(年龄18~45岁)冠状动脉造影者200例,结合我科近3年病例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王燕舞;李雅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护理

    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是造成孕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失血是导致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引起产妇出现休克的原因比较多,产妇出现休克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出血量大,还与产妇的出血速度有关[1].产妇一般是在快速、大量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休克的情况.到目前为止我国处理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临床实践经验已经具有丰富的经验,但在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护理的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根据以上情况,我院对于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护理体会进行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作者:李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AMI伴心房颤动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24h心房颤动转复率和心房颤动发作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低于对照组的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AMI并发心房颤动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高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