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国芝
对儿科门诊患儿须输液作皮试药物采用药物皮试登记,主要包括过敏史、皮试起止时间、皮试结果 及患儿家属、护士签名.规范药物皮试结果 的登记,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减少不该发生的医疗、护理纠纷.
作者:罗璐红;张春丽;刘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头孢菌素类药物具有广谱、耐酸、耐酶、不良反应小等特点,临床应用广泛,头孢唑啉钠为第一代头孢菌素,是基层医院常用的抗生素[1-2].我院门诊发现头孢唑啉钠肌注后再静滴时发生过敏反应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1 病例简介患者,女,54岁,因麦粒肿并泪囊感染医嘱头孢唑啉钠5g加0.9%氯化钠溶液静滴,于2012年9月23日上午8点头孢皮试阴性,因患者家中临时有事,要求下午再进行药物静滴,临时肌注头孢唑林钠1g,用药后患者无任何不适,观察10min后离院,下午5点来院静滴治疗,约用药20min后患者面部及发际处出现三个斑丘疹,患者除局部瘙痒外无其他不适,疑为蚊虫叮咬,同时未排除药物过敏,减慢输液速度,密切观察,约10min后患者出现胸闷,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立即停输头孢,平卧、吸氧,予地塞米松10mg静推,5min后胸闷恶心症状消失,20min后头面部皮疹消退.
作者:李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宫腔粘连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7年6月-2011年6月入住我院并行宫腔镜诊治手术的122例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2例宫腔粘连患者总治愈率为75.4%,总有效率为92.6%,其中轻度宫腔粘连患者有效率为100%,中度宫腔粘连患者有效率为95.2%,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有效率为84.1%.结论 宫腔镜是目前临床上诊治宫腔粘连的首选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诊断准确度高,手术微创、有效、安全性高的特点,有效促进了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银芝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门诊输液室是患者进行输液治疗的场所,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疾病的不断增加,老年病的防治、护理及康复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我院门诊输液患者老年人占很大一部分,特别是每年换季的时候,老年患者就更多,这些患者大多是输一些活血化瘀、抗病毒和消炎类的药物,基本上是可以自行到门诊输液室的.本研究通过临床的护理观察与实践,对于生理机能衰退的老年人要做到安全输液护理,就应该在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根据老年人的特点积极沟通、宣教,做好心理护理,取得患者治疗配合来达到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
作者:刘小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硫酸镁联合细辛脑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82例小儿喘憋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 和对照1组( 59例)及对照2组(60例).3组患儿均给予相同的综合疗法,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硫酸镁和细辛脑,25%硫酸镁注射液0.2ml/kg,1次/d,静脉滴注,连用3~ 5d,细辛脑注射液0.5 mg/kg,1次/d,静脉滴注,连用3~ 5d;对照1组给予25%硫酸镁注射液,用法同上;对照2组给予氨茶碱注射液3~5mg/kg,1次/d,静脉滴注,连用3~5d.观察比较三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46例,有效14例,无效3例;对照1组显效18例,有效24例,有效17例;对照2组显效17例,有效27例,无效16例.治疗组疗效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硫酸镁及细辛脑不良反应小,二药合用未见严重不良反应,而氨茶碱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结论 硫酸镁联合细辛脑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临床观察疗效好,不良反应小.
作者:刘萍萍;赛牙尔;武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低场MRI对腰椎间盘退变致终板骨软骨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2008年1月以来我院诊断的25例腰椎间盘病变致终板骨软骨炎的MRI资料,分析终板骨软骨炎的MRI信号及形态特征.结果 25例病例中14例患者退变椎间盘相邻终板的骨髓表现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3例患者相邻终板的骨髓表现T1WI为高低信号并存,T2WI为混杂信号;6例患者相邻终板的骨髓表现T1WI为高信号,T2WI为中等信号;2例患者相邻终板的骨髓表现T1WI为低信号,T2WI为低信号;信号的形态分为斑片状、三角形、窄带样.结论 低场MRI对椎间盘退变致终板骨软骨炎可做出较明确诊断,是佳检查方法.
作者:杨海文;黄建松;林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新生儿黄疸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出现皮肤、巩膜及黏膜黄染的一种疾病.本研究对新生儿黄疸的病情变化、临床观察指标及护理进行阐述,包括黄疸程度、患儿粪便和尿液、体温、脉搏及呼吸等变化,以及光照疗法中的注意事项,对护理新生儿黄疸提出合理的建议.
作者:管丽莉;王文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静脉配置中心就是把分散在各病区的静脉输液配置工作集中转移到静脉输液配置中心,由专业操作人员在万级层流环境局部百级净化台,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调配输液,大限度地避免细菌、微粒等的污染,提高了输液的安全性,是预防院内输液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赵继英;王燕;于文卿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外来器械的有效管理方法,为临床手术治疗工作奠定良好基础.方法 选择2010年5月-2012年9月医院引进使用的600台手术室外来器械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其中300台构成观察组接受传统管理,另外300台构成实验组接受规范化管理.结果 采用传统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方法 对观察组300台器械进行管理,其中12台存在锈迹,31台存在血迹,23台包装损坏,9台电池质量差,其余225台满足标准治疗要求,总合格率为75.00%;而实验组采用规范化管理方法,只有1台包装稍微出现损坏问题,其余299台全部都满足标准质量要求,合格率为99.67%.结论 手术室外来器械规范化管理方式具有非常理想的应用价值,应该积极在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吴永东;徐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1年11月-2012年3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消渴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睡前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的三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疗效较好,能够显著降低血糖,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彦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替代疗法之一.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需长期透析的患者,由于受疾病本身、透析并发症以及家庭、社会、医疗费用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从而影响生活质量,更为严重的是引发各种并发症,增加治疗风险.医护人员应重视、加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健康的心理,从而提高透析效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叶红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对比研究临床干预前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总结我院2008年以前抗菌药物应用干预前的病例资料140份(设为对照组)以及2008年以后对抗菌药物施行应用干预后的病例资料180份(设为干预组).分别统计各组病例资料中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和细菌感染情况.结果 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3.22±6.98)d,细菌感染率为2.31%;干预组平均住院天数为(7.25±4.28)d,细菌感染率为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临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实施干预对患者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田茂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对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CH)的检测评估效果.方法 采用TRF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两种方法 对新生儿足跟血促甲状腺激素进行检测.结果 TRFIA法的检出率为1/1642,ELISA法的检出率为1/3796,TRFIA法的检出率明显优于ELISA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FIA的99%百分位值为8.81μU/ml,ELISA为12.64μU/ml,TRFIA的室内质控、内质控C1血片CV值为4.88%~10.61%、s0.61~1.81.结论 TRFIA法作为新生儿CH的筛查方法 是可靠的,具有检测质量稳定、敏感度高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樊少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 将我校一附院胸外一科2011-2012年收治的12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60例.一组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EEN)护理干预;另一组行肠外营养(PN)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的并发症和恢复情况.结果 EEN组并发症明显比肠外营养组低,EEN组术后恢复情况比PN组恢复快.结论 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行EEN护理干预切实可行、安全有效.
作者:张延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α-干扰素联合脱氧核苷酸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6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α-干扰素每次500万U,隔日1次肌肉注射,疗程48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前30d加用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15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1次/d.观察两组HBsAg阳性例数、HBsAb阳性例数、HBeAg阳性例数、HBeA阳性例数、HBV-DNA转阴率以及肝功能及血常规等.结果 两组患者HBsAg阳性例数、HBsAb阳性例数、HBeAg阳性例数、HBeA阳性例数、HBV-DNA转阴率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转肽酶(GCT)、总胆红素(TBiL)、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以上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α-干扰素联合脱氧核苷酸钠治疗组可提高疗效,尤其在ALT复常率、HBeAg转换率和HBV-DNA清除方面,联合脱氧核苷酸钠后能对抗α-干扰素的骨髓抑制,增加患者的依从性,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张晨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80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作为观察组;70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胎龄、出生体质量、围产因素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胎龄与出生体质量均少于对照组;宫内窘迫、窒息、宫内感染及呼吸机使用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与胎龄、出生体质量及围产相关因素有关.
作者:马彩嫔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发病早期血液中C反应蛋白水平对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78例脑出血患者及正常者组成的对照组进行CRP测定.结果 脑出血组CRP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P异常率及含量随着脑出血病情程度的加重也随之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出血正常组预后转归良好率明显高于脑出血异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液中C蛋白反应浓度升高提示患者病情加重,且预后改善差.C反应蛋白含量变化对评判急性脑出血预后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安尤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运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00例.研究组实施个性化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研究组显效47例,有效15例,无效13例;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22例,无效45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强了护患关系.
作者:钱秋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2年6月收治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56例临床资料.结果 出现临床症状后马上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同时给予早期抗凝、溶栓药物治疗及精心护理,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血流滞缓、血管内膜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有密切关系,系统的预防和精心护理能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王姝丽;李丹;杨晓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盐酸伊立替康(Irinotecan,CPT-11)是喜树碱类抗肿瘤药[1].目前市场上伊立替康仅有注射剂一种剂型,长期大剂量应用患者难以耐受,依从性差.因此,寻找一种新剂型替代注射给药成为伊立替康近年研究的重点.据国外文献报道[2-3],动物口服伊立替康后有一定的生物利用度,提示伊立替康可以血管外给药.而中空栓剂具有起效快、稳定性好、使用方便、避免了胃肠道反应和肝脏首过效应等优点.因此,伊立替康中空栓可为患者提供一个方便安全的用药途径.本研究对伊立替康中空栓的处方进行了优化研究.
作者:缴万里;刘海净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