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

李彦;刘燕;许威;陈姿玉

关键词:血液透析, 低血压,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有效血容量不足,透析液的温度过高及钠浓度过低、透析过程中进食及透析前药物应用、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过多、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差、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等密切相关.结论 根据低血压发生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能预防或减少低血压的发生,是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加强护士站药品的管理

    在药剂科积极协助护士站解决了一些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药剂科人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面前,临床护士由于开始时的抵触到主动配合检查到现在能规范管理药品,经过多年的协作,无因药品质量问题引发的医疗纠纷.使我院护士站药品管理工作逐步到位了.通过这一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我院药品质量管理工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在构建和谐药护关系的同时也体现了药师的价值.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硬膜外麻醉两种不同置管法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中的效果比较

    自控法硬膜外持续镇痛在临床实践中,效果良好,并且可以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在我院实践中没有发现患者有血氧、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不稳的情况发生,没有出现麻醉中毒、硬膜外血肿等症状,得到了术者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和社会的广泛褒扬.硬膜外自控镇痛技术以个体性强和作用及时准确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未来也将会成为硬膜外镇痛法的发展主导趋势[1].本研究对两种置管方法的麻醉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正芬;贾海滨;何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西医疗法的基础上,静脉滴注40ml的复方丹参注射液与250ml的0.9%氯化钠溶液稀释过后的注射液,注射1次/d.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方法 的基础上,静脉滴注250ml的0.9%氯化钠溶液与40ml的醒脑静注射液稀释过后的注射液,1次/d.结果 观察组有效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有效1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较好.

    作者:黎凯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早期急性乳腺炎的综合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早期急性乳腺炎的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经我院妇产科以及普外科确诊为早期急性乳腺炎但未形成脓肿的哺乳期妇女7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是加强护理组(35例),一组是常规对照组(35例).常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治疗护理;加强护理组接受常规治疗时还接受特殊护理及教育.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加强护理组比单纯护理组治疗的天数短,在脓肿形成的手术率以及患者能否继续哺乳等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早期急性乳腺炎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疗程比较短,效果比较好,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推广.

    作者:李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难治性结核病的疗效观察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尤其近年来,复治、难治性肺结核,由于病程长,用药杂而多,结核药物的不规范应用,出现了较多耐药结核患者,多伴有空洞及量不等的咯血,中医专家曾经应用中药加以控制,但疗效不佳,结核患者仍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治疗中的难题.临床实践中取中药之精华加以西药强化治疗,临床观察3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王辉;毕丽鑫;赵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64排螺旋CT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8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CT资料,本组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 8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均增大,病变腺叶边界清晰,腺叶内密度不均匀,临近脂肪间隙显示清晰,颈部未见肿大淋巴结;甲状腺内单发结节灶24例,占29.6%,均为低密度结节灶,甲状腺内多发结节灶57例,占70.4%;甲状腺结节灶并甲状腺内钙化灶17例,占21.0%;低密度结节灶内有钙化6例,占7.4%;低密度结节灶内有结节8例,占9.9%;气管变形和(或)移位29例.8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病理证实并合并囊变43例,占53.1%,结节性甲状腺肿腺瘤型3例,占3.7%,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炎症6例,占7.4%,其中合并桥本甲状腺炎2例,合并亚甲炎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1例,占1.2%.结论 螺旋CT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于集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

    阐述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方法,包括操作前准备、操作方法 以及注意事项,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高帆;于彩虹;张晓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心力衰竭患者血压的动态观察与护理

    心力衰竭(心衰)是心血管疾病中的急性危重疾病,血压的监测是观察心衰患者的病情发展、预后、指导用药十分重要的依据.本人七年来对各种不同程度心衰患者护理观察,血压动态监测,护理统计,提高了对患者舒适血压值的估计,以此调整用药,病程缩短,提高了护理水平,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依据心衰的病因及病理基础分为:原有慢性冠心病病史心衰42例,急性心肌梗死引起心衰29例,其他为瓣膜疾病、高血压突发心衰25例.

    作者:李素霞;袁晓燕;张志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山莨菪碱在宫颈坚韧及妊高征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山莨菪碱对产程的中宫颈坚韧、宫口扩张较慢产程及妊高征经阴道分娩的短期影响.方法 我院2009年3月-2010年3月住院足月分娩总数2236例,其中有182例于产程中发现宫颈较韧.其中初产妇136例,高龄初产1例,合并血压高25例,经产妇46例,合并血压高8例.其中80例给予山莨胆碱,剩余102例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两组经阴道分娩、宫颈裂伤、中转剖宫产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山莨菪碱对软化宫颈作用较显著,经阴道分娩降低了宫颈裂伤,提高了妊高征经阴道的分娩.

    作者:李芳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

    目的 探讨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2年6月收治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56例临床资料.结果 出现临床症状后马上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同时给予早期抗凝、溶栓药物治疗及精心护理,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血流滞缓、血管内膜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有密切关系,系统的预防和精心护理能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王姝丽;李丹;杨晓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新生儿黄疸的观察和护理要点

    新生儿黄疸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出现皮肤、巩膜及黏膜黄染的一种疾病.本研究对新生儿黄疸的病情变化、临床观察指标及护理进行阐述,包括黄疸程度、患儿粪便和尿液、体温、脉搏及呼吸等变化,以及光照疗法中的注意事项,对护理新生儿黄疸提出合理的建议.

    作者:管丽莉;王文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欣母沛(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各60例.A组患者采用欣母沛治疗;B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 治疗.观察各组患者止血情况.结果 A组效果显著25例,效果一般24例,明显无效11例;B组效果显著6例,效果一般17例,明显无效37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有积极作用,不良反应少及并发症少.

    作者:周文碧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脑外伤后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对于脑外伤后出现精神障碍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疏导,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

    作者:张晓杰;高帆;于彩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戈舍瑞林联合内分泌药物治疗绝经前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戈舍瑞林联合内分泌药物对于绝经前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绝经前乳腺癌患者62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观察组给予戈舍瑞林联合内分泌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他莫昔芬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后进行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反应、生存时间以及生存情况,并记录患者的无病情再次进展生存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与治疗反应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生存时间与无病情再次进展生存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绝经前乳腺癌患者,给予戈舍瑞林联合内分泌药物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命,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鲁静;刘振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佳护理方法,以更快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对本院收治的8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进行一般护理、抗休克护理、抗感染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等综合性护理.结果 通过针对性综合护理,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对大面积烧伤患者采取针对性综合护理,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明显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潘秀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子宫内膜癌围术期的护理

    目的 观察子宫内膜癌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子宫内膜癌患者26例,对其给予手术治疗,给予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护理等护理措施,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在围术期给予护理措施过后,治愈16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31%.结论 子宫内膜癌围术期给予护理程序,能够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慧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奥美拉唑与多潘立酮和丽珠得乐联合抗菌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由于对胃十二指肠黏膜有损害作用的侵袭因素与黏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消化性溃疡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异质性疾病,除胃酸、胃蛋白酶自身消化因素、遗传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外,感染幽门螺杆菌(HP)也是重要发病原因之一.因此治疗消化性溃疡需要抑酸剂、胃动力药、胃黏膜保护剂、加用抗菌药消除HP成了重要措施.本研究采用奥美拉唑、多潘立酮、丽珠得乐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彦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我院清洁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清洁手术(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用药情况,分析其合理性,为后期的围术期抗菌药物干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2年4-10月635 例符合条件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635 例患者396例使用了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率62.36%;术前2~24h 用药者6例(1.52%),术前0.5~2 h 用药者298例(75.25%),术后用药者 92例(23.23%);持续用药时间≤24h的96例(24.24%),24~ 48 h的69例(17.42%),≥48h的231 例(58.33%),预防用药患者手术后用药时间为1~14d,平均3.6d.联合用药33例.预防用药品种多为头孢替安152 例,用药品种涉及12种药物,以第二代头孢菌素为主(82.98%).结论 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仍存在明显不合理现象,应加强干预管理.

    作者:曹力波;李名扬;何芬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及护理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病情观察、保持呼吸道畅通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采取全面、系统的护理,110例患者中显效76例,有效31例,无效3例,有效率达97.27%.结论 通过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是抢救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郁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孟鲁司特钠治疗学龄前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钠片剂口服治疗学龄前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将2010年1月-2012年6月在本院耳鼻咽喉科门诊治疗的89例变应性鼻炎学龄前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糠酸莫米松鼻喷剂常规治疗;实验组(47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口服.比较两组治疗后鼻部症状好转的差异,并于治疗结束12周后比较两组的复发情况.结果 实验组在急性期鼻部症状控制及中期复发率情况两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口服孟鲁司特钠治疗学龄前儿童变应性鼻炎对急性期鼻部症状控制有一定意义,且能减少中期复发,对其远期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文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