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速涡轮钻联合锤凿劈冠法拔除低位下颌阻生智齿的临床观察

崔跃龙

关键词:阻生齿, 拔牙, 高速涡轮钻, 锤凿劈冠法
摘要:目的 观察高速涡轮钻联合锤凿劈冠法拔除低位下颌阻生智齿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3例下颌阻生智齿患者随机分为A组82例和B组81例.A组采用高速涡轮钻联合锤凿劈冠法(联合法)拔除低位下颌阻生智齿,B组采用传统锤凿劈冠法拔除低位下颌阻生智齿.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1%明显低于B组的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法拔除低位下颌阻生智齿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经阴道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经阴道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手术剔除子宫肌瘤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云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足月妊娠羊水过少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足月妊娠羊水过少的发病因素及其对母婴的危害.方法 选择该院住院分娩的足月妊娠羊水过少产妇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羊水量正常的足月分娩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足月妊娠羊水过少与妊娠周数的关系,观察2组妊娠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围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羊水过少发生率随孕周的增加而上升;观察组妊娠并发症及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对母婴危害性较大,应做好产时监测,适时终止妊娠.

    作者:白丽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盆炎清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盆炎清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TLC)对盆炎清胶囊中的黄柏、赤芍、牡丹皮、紫花地丁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结果 TLC色谱图中斑点清晰,易于识别;芍药苷在0.224~1.120μg之间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83%,RSD为1.04%.结论 TLC联合HPLC控制盆炎清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通;梁秀群;陈勇;胡丰;曾萍;刘瑛丽;杨晨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护理体会

    前列腺增生(BPH)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患者常伴有全身各器官功能衰退,机体代偿能力下降,合并某些慢性疾病,使手术风险增大,同时存在术后出血、潜在感染等诸多护理问题.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该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1].TURP是治疗BPH的手术方法之一,是世界医学界公认的治疗BPH效果确切且副损伤较小的手术方法,从20世纪80年代起一直被誉为治疗BPH的金标准.我科于2012年1-4月对76例BPH患者进行TURP手术治疗,术后针对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红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不典型心绞痛诊断的相关因素

    心绞痛疼痛的典型部位为胸骨后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持续1~5min,休息或含硝酸甘油片1~5min缓解.但由于性别、年龄、心理因素及糖尿病等合并症的存在,疼痛可发生在下颌、颈、咽部位甚至上腹部,部分不典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时无缺血性ST-T改变,因此被误诊、漏诊的患者很多.由于心绞痛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猝死和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故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现将我科收治的25例不典型心绞痛患者的诊断思路及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学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鼻中隔偏曲伴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治疗方法及疗效观察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若引起鼻功能障碍,可考虑行鼻甲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亦为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若引起鼻功能障碍如单侧鼻塞、嵴突处出血及偏曲侧偏头痛亦可考虑手术矫正鼻中隔[1].当慢性肥厚性鼻炎与鼻中隔偏曲同时存在时,则鼻塞症状更重,但因某些原因部分患者不宜行手术矫正鼻中隔.我科对这些患者行单纯性鼻甲手术治疗,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纯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垂体腺瘤手术前后内分泌激素测定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垂体腺瘤手术前后内分泌激素测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94例垂体腺瘤患者随机分为全切除组(A组)和未全切除组(B组)各47例.对比2组患者术前术后生长激素(GH)、泌乳素(PR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结果 手术后第1、5、10d和1、6个月时,A组GH和PRL水平均低于术前,且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手术前后GH和PR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后第1、5、10d和1个月时T3、T4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但手术6个月后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手术前后ACTH及TSH均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结论 手术前后对垂体腺瘤患者内分泌激素指标水平进行监测,利于判定手术切除效果及观察复发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晓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糖尿病社区管理的现状和对策分析

    糖尿病是一组慢性、终身性疾病,需长期综合性自主治疗,糖尿病患者多数时间是在社区、家庭中度过.有文献证明,社区干预初期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起到良好作用[1],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控制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糖尿病社区规范化管理与防治的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视,因此探索糖尿病社区管理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办法成为当前公共卫生及社区服务的重要工作.

    作者:张忠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生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思考

    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学科建设是一重要的制约因素.生理学作为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加强生理学教学改革,对于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黄芪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及肾脏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黄芪改善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胰岛素抵抗(IR)的作用机制及对肾脏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黄芪组、二甲双胍组、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CON组)各10只.除CON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制备T2DM模型成功后,黄芪组和二甲双胍组分别给予二甲双胍和黄芪治疗,测定空腹血糖(FBG)、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瘦素(Lep)及一日摄取容许量(Adi)、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取部分肾脏组织行病理、电镜观察肾脏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与CON组比较,黄芪组FBG、FINS水平升高,ISI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糖尿病组比较,黄芪组、二甲双胍组FBG、FINS、ISI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CON组比较,黄芪组、二甲双胍组及糖尿病组TC、TG水平均升高(P<0.05).与糖尿病组比较,二甲双胍组TC水平降低(P<0.05);黄芪组TC水平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芪组、二甲双胍组TG水平较糖尿病组降低(P<0.05).与CON组比较,黄芪组、二甲双胍组、糖尿病组TNF-α、Lep水平升高,Adi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糖尿病组比较,黄芪组TNF-α、Lep水平降低,Adi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二甲双胍组比较,黄芪组TNF-α、Lep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ON组比较,黄芪组、二甲双胍组及糖尿病组T2DM大鼠肾小球基底膜(GMB)厚度增加(P<0.01),黄芪组GBM厚度小于糖尿病组(P<0.01);与CON组系膜间隙面积比较,二甲双胍组及糖尿病组均有增加(P<0.01),黄芪组虽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芪组系膜间隙面积小于糖尿病组(P<0.05).结论 黄芪可改善T2DM的IR,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一方面降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另一方面降低血脂及调节脂肪因子水平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并对T2DM的肾脏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婧;刘长山;刘阳;王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救护理体会

    上消化道出血是急诊常见病,大出血者病情危重,处理不当可造成死亡,临床实践表明,及时有效的急救可明显改善预后[1].2003年以来我科收治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26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将其急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林丽妍;林丽云;董文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急诊重症监护室中毒患者临床救治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急诊重症监护室中毒患者的临床救治效果.方法 急诊重症监护室中毒患者45例,先清除患者体内未吸收的毒物,再给予药品和利尿治疗,并据患者情况予相关对症治疗及心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救治效果.结果 经救治后,45例患者中救治成功39例,救治成功率为86.67%;死亡6例,病死率为13.33%.结论 对中毒患者进行救治时,明确中毒物质,再据具体中毒物质选择正确的抢救方法并进行快速抢救,能有效提高中毒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从而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陈东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超声检查在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价值探讨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较复杂,以Graves病多见.Graves病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一种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临床表现除甲状腺肿大和高代谢症候群外,尚有突眼及较少见的胫前黏液水肿或指端粗厚等.

    作者:叶德福;侯立业;陈健夫;邓兵水;刘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丙泊酚联合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丙泊酚联合酒石酸布托啡诺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无痛人工流产孕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予丙泊酚联合酒石酸布托啡诺麻醉,观察2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神志恢复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药物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联合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邱郁群;王玉玲;陈艳;黄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纳洛酮辅治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纳洛酮辅治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8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观察2组入院第1、15、30、90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β-内啡肽(β-EP)水平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变化.结果 入院第15、30、90天时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第1天,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2组血浆β-E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BAEP的Ⅲ波、Ⅴ波潜伏期及Ⅲ-Ⅴ峰间潜伏期均短于治疗前,且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纳洛酮能显著降低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血浆β-EP水平,改善BAEP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作者:陈纯;张标;付秀全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黄连温胆汤加减辅治心律失常54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黄连温胆汤加减辅治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病因治疗,对照组在病因治疗基础上给予胺碘酮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连温胆汤.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74%高于对照组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加减辅治心律失常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宪伟;陈伟平;陈光影;韦继政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麝香保心丸辅治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B型钠尿肽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辅治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B型钠尿肽(BPN)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2组均随访0.5年,观察2组临床疗效、收缩压(SBP)、心率(HR)、BPN及CRP.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63%高于对照组的89.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BP、HR均显著下降,且治疗组SBP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BNP、CRP水平均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可明显改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BNP和CRP水平.

    作者:牛杰;李银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维生素AD滴剂治疗婴儿尿布皮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维生素AD滴剂治疗婴儿尿布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尿布皮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治疗组采用维生素AD滴剂外涂治疗,对照组采用鞣酸软膏外涂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3%高于对照组的8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维生素AD滴剂治疗婴儿尿布皮炎确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星虹;罗剑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剖宫产术后24h拔尿管后尿潴留的护理体会

    尿潴留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会影响子宫收缩,导致产后出血,增加产妇痛苦,影响产后康复[1].我院对剖宫产术后24h拔尿管后尿潴留患者进行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赖银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疣状胃炎中医辨证论治体会

    疣状胃炎(VG)又称豆疹样胃炎,是一种多见的消化道疾病,常和消化性溃疡、浅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等伴发,也可单独发生[1].随着胃镜检查的广泛普及、内镜医师对VG的认识提高、内镜技术、清晰度的改进,VG的检出率明显提高[2].内镜下可见单个或多发丘疹样隆起,呈链状或条索状排列,顶端糜烂,多见于胃窦部.活检见黏膜炎性反应,伴有糜烂.VG患者因其发生的多种消化道症状,且迁延难愈,又因有报道提示VG可能是胃癌的癌前病变,常给患者造成严重的不适感和心理压力,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现代医学对疣状胃炎的内科治疗以黏膜保护剂、抑酸药物及对症治疗为主,疗效不够理想.笔者通过对2006-2009年88例VG患者运用中药辨证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天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