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太秀
目的 分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治疗的优越性及注意事项.方法 选取颅内血肿患者159例,按照治疗方法 的不同分为药物组与微创组.药物组(77例)给予药物保守治疗;微创组(82例)在此基础上,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药物组基本痊愈28例,明显改善14例,进步16例,无变化15例,恶化5例,显效42例;微创组基本痊愈41例,明显改善36例,进步3例,无变化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颅内血肿患者的治疗与药物治疗手段相比:在损伤、疗效、病程、费用等方面的优势早已被临床肯定,该法是值得患者信赖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李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布拉氏酵母菌在早产儿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1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6例.研究组早产儿在可经肠道喂养时开始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持续服用至出院;对照组早产儿不服用布拉氏酵母菌及其他的益生菌,观察体质量变化、消化道症状、静脉营养时间、禁食时间、每天每次喂养奶量等.结果 口服布拉氏酵母菌组早产儿体质量增长、经肠道大喂养奶量、静脉营养时间、腹胀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均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可改善早产儿的消化功能,减少腹胀、胃潴留发生率、增加其经肠道喂养奶量,减少了静脉营养的时间、增加体质量、减少住院天数.
作者:彭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预防药物不良反应提供根据.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1月-2012年11月治疗中因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后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100例,观察患者对机体产生损害部位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经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对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造成的损伤严重.结论 加强药物使用的监测,有助于降低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朱灿;乐文清;袁以凯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学习卫生部相关文件,提高对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认识,改革分工,落实质量监控;实施人性化护理,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结合.顺利推行小组责任包干制,改善家属生活护理的局面,提升了专科护理的内涵,病区护理质量提高,更加贴近患者和临床.
作者:潘佳莉;张秀江;张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避孕方法 失败导致非意愿妊娠的发生情况.方法 2011-2012年选取已婚育龄妇女1000名,发放表格,回收有效表格800份.自行设计随访表格,由村级计划生育服务人员通过每月1次随访调查.随访内容包括月经史、婚育史、避孕史、避孕知识的掌握、知情选择的了解、获得避孕方法 的渠道、此次避孕失败原因等情况.结果 200名避孕方法 失败导致非意愿妊娠,避孕失败的原因主要有:避孕套、避孕膜等未正确使用占86.1%、脱落、破裂9.3%、膜间隔时间不够4.6%;口服避孕药漏服占56.1%、未按要求服用占39.3%、药物失效或受潮占4.6%.宫内节育器超过使用年限占3.1%、脱落占12.3%、宫内节育器位置下移占64.2%;原因不明占20.4%.结论 切实推行避孕方法 知情选择,必须大力加强避孕节育科普知识宣传普及,努力提高育龄群众生育自我保护意识和提高避孕安全有效率,避免意外妊娠,促进生殖健康.
作者:任红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清理术配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膝骨性性关节炎患者共60例(65膝),根据就诊先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关节镜清理术;B组在关节镜清理术的同时给予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选择髌骨下内侧或下外侧为穿刺点,2ml/次,1次/周,5次为1个疗程.术后随访1~6个月,对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进行膝关节Lysholm评分、HSS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A组和B组治疗后1个月、6个月Lysholm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较治疗后1个月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1个月、6个月时,B组Lysholm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6个月时,除活动范围外,HSS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A组(P<0.05),尤其以疼痛、功能两项的评分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6个月,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P=0.037).结论 关节镜清理术配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相对于单纯关节镜清理术更为明显,对于疼痛和肿胀症状的改善更为突出.关节镜清理术配合透明质酸钠可使患者症状改善,提高关节稳定性,近期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庞渊;赵光宇;赵之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股骨干骨折患者中的运用.方法 选取我院骨伤专科2009年5月-2011年5月治疗的股骨干骨折患者72例,患者手术前后实施整体护理.结果 68例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定为优良,占94.44%;全部没有发生刀口感染、肺部感染、严重便秘等术后并发症,没有出现固定钉拔出、断开等情况;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达到98%.结论 对骰骨干骨折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方法,不仅能预防术后合并症的发生,确保术后固定效果,促进了患者的康复,还提高了骨科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于德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腹腔积液患者血清腹腔积液白蛋白梯度(SAAG)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及其破裂出血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8年10月-2010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住院的12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腹腔积液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第二天清晨采血测量血清白蛋白浓度,同时采集腹腔积液标本测腹腔积液白蛋白浓度.入院后行胃镜检查,了解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结果 3组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之间SAAG不全相同,各食管静脉曲张组间SAA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食管静脉曲张组SAAG为(12.5±1.3)g/L,中度食管静脉曲张组SAAG为(15.9±2.1)g/L,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组SAAG为(17.9±2.2)g/L.重度食管静脉曲张与轻中度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AG可鉴别轻度、中度、重度食管静脉曲张.SAAG为(17.9±2.2)g/L,强烈提示患者有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能.
作者:梅换明;孟静;杨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对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eprolit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PDR)激光光凝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7月-2012年6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2例(89眼).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0例(45眼),治疗组32例(44眼).对照组给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后加用前列地尔10μg静脉注射,1次/d,2~3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视力、黄斑水肿、眼底血管造影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视力提高有效率为93.2%,高于对照组的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眼底新生血管、微血管瘤及黄斑水肿吸收消退有效率77.3%,高于对照组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术后使用前列地尔比单纯激光光凝治疗更有效.
作者:卢伟波;李舒敏;吕以培;黄中莹;杨丕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口服胰酶肠溶胶囊联合开塞露灌肠治疗新生儿胎粪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将30例胎粪性便秘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试验组(15例)与对照组(15例).试验组施行口服胰酶肠溶胶囊加开塞露灌肠法;对照组仅用开塞露灌肠.观察这两组新生儿胎粪完全排尽的时间.结果 两组新生儿胎粪完全排尽的时间试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胰酶肠溶胶囊联合开塞露灌肠能有效促进新生儿胎粪的排出.
作者:王丽娜;俞建德;施春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带状疱疹并发症多见,但临床并发性脑炎者十分少见,现将我院2005-2011年收治带状疱疹性脑炎3例报告如下.
作者:魏薇;陈俊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可吸收线应用于会阴切口缝合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7月我院经阴道分娩会阴侧切的初产妇250例.分为观察组(150例)与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采用会阴侧切可吸收线皮内缝合;对照组采用会阴侧切常规缝合.观察两组效果.结果 两组切口感染、线头反应、疼痛程度、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吸收线缝合会阴切口并皮内缝合皮肤不拆线是一种理想的缝合方法.
作者:马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剖宫产术中的血糖控制的策略与方法,及其对手术和母婴的影响.方法 回顾总结了我院近12年来妊娠合并糖尿病行剖宫产术16例患者的血糖控制及其婴儿情况,将治疗的重点放在对血糖的检测和控制上.术前饮食控制及胰岛素应用将空腹血糖维持在5.0~6.0mmol/L,餐后2h血糖维持在6.0~7.0mmol/L,从而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手术常规选用硬膜外麻醉,此种麻醉方式对血糖代谢、呼吸、循环系统干扰小.术中术后管理方便.术中给予50g葡萄糖并按糖:胰岛素为4~5:1的比例给予胰岛素治疗,将术中血糖控制在6.67~10.0mmol/L间以防止酮症酸中毒及胎儿取出后低血糖症,术后每2~4h测1次血糖直到饮食恢复.结果 16例产妇手术中血糖控制理想,无酮症酸中毒并发,术后恢复良好.其产婴儿术后无低血糖症出现.结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剖宫产术围术期,尤其是术中理想的血糖控制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及母婴安全的必要条件.
作者:李晓燕;孟凤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寻求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在提高输液患者满意度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类,明确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内容,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 不仅对存在的问题明确化,而且通过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提高了护理质量,加强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 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提高医院的社会形象,拓宽医院领域,从而达到了护患双赢的效果.
作者:魏先艳;张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日益加重,慢性咽喉炎患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治疗效果不佳,病情迁延不愈,少数患者症状严重,影响工作,更甚者影响进食、发音.少数患者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等与咽喉癌及其相像,而被误诊,诊断性治疗在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辉;毕丽鑫;赵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双氯芬酸钠与曲马多对骨折术后中度以上疼痛患者的临床镇痛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本院2011年3月-2012年4月骨折术后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75mg;对照组术后给予盐酸曲马多注射液0.1g.观察术后8h内两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对两组间用药前后的镇痛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服药后4、6、8h 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马多组有12例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双氯芬酸钠组除2例恶心外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双氯芬酸钠是一种很好的骨折术后镇痛药物,镇痛效果优于曲马多,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曲马多的替代药物.
作者:赵林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护理效果,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本院进行治疗的9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5.7%(45/47),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8.7%(37/47),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引流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舒适护理用于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其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及引流时间,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翟艳华;杨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下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超灵敏促甲状腺素(S-TSH)检测的意义.方法 对276例临床标本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S-TSH、FT3和FT4三项技术指标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下血清三项指标比较,甲亢和甲减患者S-TSH、FT3和FT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正常组与病例组之间临床诊断符合率S-TSH对甲亢、甲低诊断的灵敏度优于FT3和FT4,其S-TSH对正常组符合率为96.0%、甲亢组为92.0%、甲低组为98.4%.结论 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下,三项指标联合测定,对临床提高诊断及分类甲状腺疾病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红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适量置换脑脊液治疗蛛网膜下强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8月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脑脊液置换)和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21例,显效11例,进步6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13例,显效9例,进步10例,无效8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量置换脑脊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易行,可有效地降低并发症发病率及死亡率,对患者预后有积极有效作用.
作者:赵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对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患者进行置管引流及相关的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6例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患者进行及时的置管引流及相关护理,观察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从而判断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护理的临床意义及效果.结果 所有参与研究的36例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患者经护理后均取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其中25例患者经护理后病情好转,7例患者的病情基本上得到了控制,其余4例患者因抢救无效而死亡,护理结果 疗效好.结论 对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的患者进行及时的引流及相关的护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沈淑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