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预防产后出血382例分析

连俏仙

关键词:产后出血, 预防
摘要: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几年来,我国孕产妇死亡率虽有下降,但产后出血在全国和上海仍居产妇死亡的第一位.根据Williams等产科学的规定,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超过500ml,称为产后出血.如果认真严格测量产后出血量,则一般阴道分娩产妇24h平均出血在334ml.产后出血率为10.83%,而有24.2%出血量超过400ml.目前臀部置集血盆和记渗血的纱布块数的方法,所估计的出血量偏低.所以正确测量出血量是处理产后出血的前提.因此,作为妇产科医务人员,应当做好产后出血的充分预防,做到防患于未然.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阿奇霉素与克拉霉素联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与克拉素联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10年10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并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137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先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静脉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组静脉交替给予阿奇霉素与克拉霉素,1个疗程(7d)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愈组治愈57例,有效7例,无效6例;对照组治愈31例,有效20例,无效16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5例;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4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稳定,患儿依存性高.

    作者:唐告胜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治疗的优越性及注意事项.方法 选取颅内血肿患者159例,按照治疗方法 的不同分为药物组与微创组.药物组(77例)给予药物保守治疗;微创组(82例)在此基础上,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药物组基本痊愈28例,明显改善14例,进步16例,无变化15例,恶化5例,显效42例;微创组基本痊愈41例,明显改善36例,进步3例,无变化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颅内血肿患者的治疗与药物治疗手段相比:在损伤、疗效、病程、费用等方面的优势早已被临床肯定,该法是值得患者信赖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李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输卵管结扎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我站收治的输卵管结扎术对象临床资料,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该输卵管结扎术对象焦虑心理以及疼痛感的影响情况.方法 对我站收治的200例输卵管结扎术对象随机平分为护理干预组(A组)以及对照组(B组),分别进行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对象治疗后对象焦虑心理表现以及疼痛感觉情况.结果 两组对象经各自护理后,A组对象SAS评分明显低于B组,且在手术疼痛各等级疼痛感对比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输卵管结扎术对象进行积极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对象手术疼痛感,有利于缓解焦虑心理,产生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研究.

    作者:邹小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老年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34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中青年消化性溃疡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统计其病变部位、临床症状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两组患者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肾功能衰竭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情况.结果 约有85.29%的观察组患者病变部位位于胃部,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仅有7例(20.59%)的观察组患者具有典型的节律性上腹痛,明显高于对照组17例(54.84%)的比例;分别有10例(29.41%)和8例(23.53%)观察组患者有呕血黑便以及食欲不振,对照组患者分别为4例(12.90%)和5例(16.13%),观察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13例(38.24%)的观察组患者和5例(16.13%)的对照组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观察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分别有2例(5.88%)和1例(2.94%)的观察组患者发生幽门梗阻以及穿孔,对照组患者分别为2例(6.45%)和1例(3.23%).结论 在对老年患者进行诊断的时候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干扰,临床工作中可以通过借助影像学方法 进行早期诊断,并综合治疗,尽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艾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硝普钠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急进型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硝普钠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急进型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急进型高血压患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给与硝普钠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与硝苯地平缓释片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显效22例,无效11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8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1例,死亡率2.8%;对照组死亡5例,死亡率14.2%.结论 硝普钠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急进型高血压疗效好,死亡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李新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慢性胃炎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对慢性胃炎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护理对策.方法 根据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对其进行一般护理、病情观察护理等以及健康教育.结果 通过慢性胃炎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显效77例,有效 39例,无效 12例.结论 对慢性胃炎应给予正确的认识,对症治疗、精心护理,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达到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永辉;张玉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乙型肝炎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ADV)对HBeAg阳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8月-2012年8月所收治的50例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1)两组治疗前,Child-Pugh评分的差异不显著,而在经过36周治疗后,治疗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在ALT、Alb复常率、HBV DNA应答率(%)、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德福韦酯对于治疗HBeAg阳性乙型肝炎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抑制HBV的复制,改善肝功能,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作者:苟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高血压并发症患者的高危因素及护理特点

    目的 本研究探讨高血压并发症患者的高危因素,并总结护理措施.着重分析高血压并发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对护理模式及健康教育的特殊化要求.强化心理、饮食、运动及并发症等方面的护理干预是高血压并发症患者的护理特色,为增加护理干预的依从性,也应配合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

    作者:蒋红燕;芮立美;吴丹凤;陈春芳;胡丹华;谭丹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肝硬化失代偿期腹腔积液患者血清腹腔积液白蛋白梯度与食管静脉曲张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腹腔积液患者血清腹腔积液白蛋白梯度(SAAG)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及其破裂出血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8年10月-2010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住院的12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腹腔积液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第二天清晨采血测量血清白蛋白浓度,同时采集腹腔积液标本测腹腔积液白蛋白浓度.入院后行胃镜检查,了解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结果 3组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之间SAAG不全相同,各食管静脉曲张组间SAA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食管静脉曲张组SAAG为(12.5±1.3)g/L,中度食管静脉曲张组SAAG为(15.9±2.1)g/L,重度食管静脉曲张组SAAG为(17.9±2.2)g/L.重度食管静脉曲张与轻中度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AG可鉴别轻度、中度、重度食管静脉曲张.SAAG为(17.9±2.2)g/L,强烈提示患者有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能.

    作者:梅换明;孟静;杨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人鼻气流动力学研究实验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人鼻气流动力学研究实验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方法 用尸头建立模板、树脂琼脂为灌注材料建立实验模型.用CT扫描、鼻内镜、鼻声反射仪检测模型并比较.记录烟雾在模型内的流动方式与分布范围并检测,其结果 可经计算机处理.结果 模型的内部构造与正常成人鼻腔的内部结构基本相同;标本、模型、成人鼻腔截面积、容积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透明性结果 良好.结论 用本实验方法 能成功制作出的实验模型,具有高仿真性和高透明性的特点,可以应用于人鼻气流动力学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高血压患者基底核大量出血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基底核大量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基底核大量出血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制定入选标准,统计与出血量相关的因素,以出血量>30ml为大量出血,然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出大量出血相关的因素.结果 133例脑出血的高血压患者被纳入研究,47例出血量>30ml,占35.34%;86例血肿量≤30ml,占64.66%.单因素分析示,与出血量相关的因素有高血压持续时间≥10年(P=0.04),服用1种以上降压药物(P=0.001)和血压控制差(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服用1种以上的降压药物和血压控制差是导致基底核出血量>30ml的危险因素.结论 出血量>30ml在高血压基底核出血患者中并不多见,服用1种以上的降压药物和血压控制差是导致基底核高血压性脑大量出血的因素.

    作者:陈瑜;徐贵兴;李雪松;林悦川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误诊为肺癌的肺结核合并肺炎患者结节或肿块的CT表现及原因分析

    目的 区别肺结核合并肺炎患者误诊为肺癌的典型临床病例的CT表现,分析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8例肺结核合并肺炎患者临床影像学(CT平扫及增强)诊断数据结果,对比分析误诊病例与典型确诊病例的CT显影差异及原因.结果 CT增强误诊率为8.6%显著低于CT平扫误诊率的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增强结果 显示:确诊肺结核合并肺炎患者周围强化及广泛强化较误诊肺癌患者多见,而误诊肺癌患者中均匀强化及不均匀强化显影较确诊肺结核患者显著.确诊肺结核合并肺炎者与误诊肺癌者CT增强显影周边强化、广泛强化、均匀强化、不均匀强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核合并肺炎患者,伴有肿块高密度影极易误诊为肺癌,采用CT增强扫描后,可提高鉴别诊断成功率,其他难以区别的患者应及时采用诊断性治疗和病例切片做到及时确诊.

    作者:胡平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与游离甲状腺素和超灵敏促甲状腺素检测的意义研究

    目的 分析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下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超灵敏促甲状腺素(S-TSH)检测的意义.方法 对276例临床标本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S-TSH、FT3和FT4三项技术指标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下血清三项指标比较,甲亢和甲减患者S-TSH、FT3和FT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正常组与病例组之间临床诊断符合率S-TSH对甲亢、甲低诊断的灵敏度优于FT3和FT4,其S-TSH对正常组符合率为96.0%、甲亢组为92.0%、甲低组为98.4%.结论 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下,三项指标联合测定,对临床提高诊断及分类甲状腺疾病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红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医学科学研究的道德与伦理问题

    医学科研与医学伦理道德间存在着互为促进、互为影响的辨证联系,要协调好二者间的关系,推动和发展现代医学科学研究,首先需要保障患者的利益.包括:维护人的生命尊严,尊重人的自主权,尊重人的知情同意,保护人的不受伤害.要在强化医学工作者的伦理道德意识的基础上,给予医学科研宽松的环境,完善医学伦理对医学科研的指导与规范.

    作者:胡永狮;林锦标;宋亮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临床药师干预结直肠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临床药师干预我院结直肠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0年全年(干预前)和2011年全年(干预后)结直肠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比较干预前、后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结果 292例结直肠手术中,抗菌药物使用率100%.临床药师干预后,二代或三代头孢菌素类联合硝基咪唑类使用率稳步上升(由49.2%上升至83.1%)、二代或三代头孢菌素联合氨基糖苷类的使用率逐步下降(由10.6%下降为5.63%)、单用二代头孢菌素及单用氨基糖苷类的比例也大为降低,氟喹诺酮类未再用作预防用药.干预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病历数35例(占21.9%),其中术程>3h未追加一剂常见(占18.8%);干预前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63例(占47.7%),其中用药时机不正确常见(占57.6%).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除了术程>3h未追加一剂的指标不降反升,其余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性指标均大幅降低.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结直肠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干预措施有效,但临床仍需进一步提高围术期合理用药水平,临床药师的监督作用也需加强.

    作者:万正兰;杨翠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硝酸酯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硝酸酯自首次临床应用治疗心血管疾病以来,已有100多年历史,尤其近20年发展迅速,作用机制的研究及临床应用均有新的进展和突破.如化学结构、给药途径的调整,制剂类型的变化等.单硝酸异山梨醇酯是硝酸酯类发展过程中受关注的一个产物.通过对2-单硝酸异山梨酯(ISMN)和5-ISMN的药物动力学及血管效应广泛深入的临床研究,证实两种代谢产物均具有抗心绞痛作用及显著的血流动力效应.目前国内外仍不断有新的硝酸酯剂型的研制面市,硝酸酯类药物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胡慧;詹凌青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单侧椎板切除减压治疗单侧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的护理

    目的 探讨单侧椎板切除减压治疗单侧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4月-2011年8月采用单侧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单侧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的中度腿痛患者38例,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术前及术后良好的护理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结论 单侧椎板切除减压治疗中度腿痛的单侧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效果显著,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和护理工作的进行,术前及术后的合理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马敏;缪海雄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米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目的 探讨米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 采用Meta分析对9项米氮平与其他抗抑郁剂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对照研究的文献进行再分析,评价其合并效应量大小和综合显著性检验.结果 米氮平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合并效应量d=4.56,95%CI(3.38,5.75),综合显著性检验(χ2=7.54,P<0.01),提示米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前后症状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效应极强;米氮平与对照药在第2周末和治疗结束后的组间比较,分别为d=-1.53,95%CI(-2.01,-1.04),χ2=6.19,P<0.01;d=-1.02,95%CI(-1.87,-0.18),χ2=2.38,P<0.05,提示米氮平组疗效好于对照组,且起效快.结论 米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显著.

    作者:阳中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加强护患沟通在急诊科中的应用

    护患沟通是指护士护理患者中的信息传递、交流理解的过程,是护士做好心理护理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手段,是完成护理任务的重要保证[1].急诊科和其他的科室不一样,急诊科是高风险科室,具有患者多、病种复杂、病情急、护理操作频繁、护理操作技术要求高、工作预见性差、患者及家属心情急等特点,也正是以上这些特点,使得护患之间由于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导致护患矛盾甚至护患纠纷.有效的护患沟通是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维护医院声誉和整体形象的重要途径.

    作者:刘陈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胺碘酮与洋地黄类药物联合应用转复持续心房纤颤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胺碘酮与洋地黄类药物联合应用转复持续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持续性心房纤颤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52例胺碘酮与洋地黄类药物联合应用,B组46例应用胺碘酮.观察两组心房纤颤转复率、1年内心房纤颤复发率、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心房纤颤转复率A组73.1%,B组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颧复发率、药物不良反应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胺碘酮与洋地黄类药物联合应用转复持续心房纤颤效果较单用胺碘酮好,但在维持窦性心律方面无明显差异.

    作者:孙敬杰;赵春华;李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