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带状疱疹性脑炎三例报告

魏薇;陈俊红

关键词:带状疱疹性脑炎, 脑电图, 病例报告
摘要:带状疱疹并发症多见,但临床并发性脑炎者十分少见,现将我院2005-2011年收治带状疱疹性脑炎3例报告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酒精性肝硬化120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发病趋势及治疗特点.方法 对我院消化内科2011年酒精性肝硬化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文中120例酒精肝硬化患者经戒烟戒酒、护肝及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后,治愈86例(71.6%),好转28例(23.3%),无效4例(3%),死亡2例(1.7%),其中1例死于自动放弃治疗,1例死于年龄过大各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酒精性肝硬化的根本的治疗方法 是戒酒,其次是积极的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以预防和控制为主.

    作者:丹巴拥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内科2010年3月-2012年5月收治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4例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抗心绞痛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化痰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等.结果 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8例,无效17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显效27例,有效17例,无效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9例,无效18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显效24例,有效20例,无效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相较于单纯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硝酸甘油用量,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李红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双氯芬酸钠与曲马多治疗骨折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双氯芬酸钠与曲马多对骨折术后中度以上疼痛患者的临床镇痛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本院2011年3月-2012年4月骨折术后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75mg;对照组术后给予盐酸曲马多注射液0.1g.观察术后8h内两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对两组间用药前后的镇痛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服药后4、6、8h 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马多组有12例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双氯芬酸钠组除2例恶心外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双氯芬酸钠是一种很好的骨折术后镇痛药物,镇痛效果优于曲马多,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曲马多的替代药物.

    作者:赵林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中期妊娠(20周≤孕周<28周)要求终止妊娠者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口服米非司酮,注射依沙吖啶;对照组(100例)只注射用依沙吖啶,不加用米非司酮.观察两组孕妇规律宫缩发动时间、整个产程时间、胎儿娩出时间、引产成功率、产后出血量及产道损伤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程发动早,产程时间短、引产成功率高,产道损伤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能缩短产程、减轻疼痛、损伤少、出血少、减少住院时间等优点.

    作者:吕水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ICU应用微量泵中心静脉补钾治疗重度低钾血症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微量泵中心静脉补钾治疗重度低钾血症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 2011 年 6月-2012年 6月收治的 46例低钾血症(血钾浓度< 2.5mmol/L)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用微量泵经中心静脉恒速注射3%~6%氯化钾溶液,记录血钾上升所需时间、治疗补钾量、恶性心律失常消失时间.结果 46 例患者2h内血钾缓慢上升,4h后上升较快,24h内血钾均恢复至(4.5±1.2)mmol /L,补钾总量(13.1±8.8)g,补钾量多达32g,少9g.38例有频发室速者 4h内均明显减少,29例完全消失.7例室颤患者经反复除颤后恢复窦性心律,4h后未再出现室颤.结论 在重度低钾血症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时,采用中心静脉微量泵入高浓度的氯化钾的方法 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张朝晖;张蓉;曾超;瞿星光;李灵丰;龚勋;姚玲;钟建华;付德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剖宫产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剖宫产术中的血糖控制的策略与方法,及其对手术和母婴的影响.方法 回顾总结了我院近12年来妊娠合并糖尿病行剖宫产术16例患者的血糖控制及其婴儿情况,将治疗的重点放在对血糖的检测和控制上.术前饮食控制及胰岛素应用将空腹血糖维持在5.0~6.0mmol/L,餐后2h血糖维持在6.0~7.0mmol/L,从而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手术常规选用硬膜外麻醉,此种麻醉方式对血糖代谢、呼吸、循环系统干扰小.术中术后管理方便.术中给予50g葡萄糖并按糖:胰岛素为4~5:1的比例给予胰岛素治疗,将术中血糖控制在6.67~10.0mmol/L间以防止酮症酸中毒及胎儿取出后低血糖症,术后每2~4h测1次血糖直到饮食恢复.结果 16例产妇手术中血糖控制理想,无酮症酸中毒并发,术后恢复良好.其产婴儿术后无低血糖症出现.结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剖宫产术围术期,尤其是术中理想的血糖控制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及母婴安全的必要条件.

    作者:李晓燕;孟凤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儿科用药不良反应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儿科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促进儿科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进行研究,统计分析不良反应报告中涉及的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引发的不良的临床表现以及累及的器官或系统的情况.分析儿科用药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3岁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较多.抗生素引发的不良反应多见,且大多通过静脉给药的途径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不良反应涉及的器官多为消化系统.结论 加强儿童不良反应的监测,避免和减少儿科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用药过程中要进行疗效的监测,必要时还应做血药浓度和各重要组织器官功能的监测.

    作者:赵丽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避孕方法失败导致非意愿妊娠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避孕方法 失败导致非意愿妊娠的发生情况.方法 2011-2012年选取已婚育龄妇女1000名,发放表格,回收有效表格800份.自行设计随访表格,由村级计划生育服务人员通过每月1次随访调查.随访内容包括月经史、婚育史、避孕史、避孕知识的掌握、知情选择的了解、获得避孕方法 的渠道、此次避孕失败原因等情况.结果 200名避孕方法 失败导致非意愿妊娠,避孕失败的原因主要有:避孕套、避孕膜等未正确使用占86.1%、脱落、破裂9.3%、膜间隔时间不够4.6%;口服避孕药漏服占56.1%、未按要求服用占39.3%、药物失效或受潮占4.6%.宫内节育器超过使用年限占3.1%、脱落占12.3%、宫内节育器位置下移占64.2%;原因不明占20.4%.结论 切实推行避孕方法 知情选择,必须大力加强避孕节育科普知识宣传普及,努力提高育龄群众生育自我保护意识和提高避孕安全有效率,避免意外妊娠,促进生殖健康.

    作者:任红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单侧椎板切除减压治疗单侧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的护理

    目的 探讨单侧椎板切除减压治疗单侧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4月-2011年8月采用单侧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单侧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的中度腿痛患者38例,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术前及术后良好的护理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结论 单侧椎板切除减压治疗中度腿痛的单侧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效果显著,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和护理工作的进行,术前及术后的合理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马敏;缪海雄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氢氯噻嗪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用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氢氯噻嗪与硝苯地平缓释片联用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将92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仅观察组加用氢氯噻嗪,观察两组治疗8周的治疗效果、初剂量的继续服用人数以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等.结果 观察组舒张压降低(13.49±2.83)mmHg,收缩压降低(15.26±3.55)mmHg;对照组舒张压降低(5.71±1.36)mmHg,收缩压降低(9.40±2.47)mm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44例(95.65%)继续服用初始剂量,高于对照组的36例(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有4例不良反应(8.70%),分别为2例头晕、1例头痛和1例心悸;对照组有12例不良反应(26.09%),分别为3例头晕、2例头痛、3例心悸和1例失眠.结论 氢氯噻嗪与硝苯地平缓释片联用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效果较好,不良反应低,可在基础推广.

    作者:郑松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在调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及卒中防治方面的应用进展

    他汀类药物为HMG-CoA还原酶的抑制剂,不仅能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还有抗炎、抗平滑肌增殖作用,能有效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是卒中防治的一线药物,临床上应用多的是阿托伐他汀及辛伐他汀.目前的临床研究表明,与辛伐他汀相比较,阿托伐他汀的生物利用度更高,其调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更强,并仅有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有二级预防作用.

    作者:韩宇英;李光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98例病毒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采用利巴韦林加上炎琥宁注射液.结果 两组患儿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药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可显著提高疗效,且安全、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桃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老年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信必可都保吸入剂+异丙托溴胺联合氧化雾化吸入配合常规治疗措施在治疗老年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科2012年治疗的老年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6例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43例.其中联合雾化吸入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信必可都保吸入剂+异丙托溴胺联合氧化雾化吸入治疗,2次/d;单纯雾化吸入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异丙托溴胺氧化雾化吸入治疗,2 次/d.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1周治疗结束后,联合雾化吸入组优32例,良10例,差1例;单纯雾化吸入组优25例,良13例,差5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氧化雾化吸入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信必可都保吸入剂+异丙托溴胺联合氧化雾化吸入可有效缓解老年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综合治疗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段碧芸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口咽通气管在经口胃管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口咽通气管在经口胃管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 对10例因各种原因不能选择经鼻置入胃管的患者,采用经口插入胃管,胃管固定在口咽通气管尾端,并给予相应的护理,达到长时间的留置.结果 10例患者都一次置入成功,胃管留置时间为6~18d,平均留置11.5d,没有出现胃管断裂、脱落、堵塞等现象.结论 口咽通气管在经口胃管固定中的应用,能够使胃管牢牢固定,避免脱管、断管的发生,而且有利于患者的口腔护理,减少管道对患者的损伤,提高了舒适度.

    作者:鲜玉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治疗的优越性及注意事项.方法 选取颅内血肿患者159例,按照治疗方法 的不同分为药物组与微创组.药物组(77例)给予药物保守治疗;微创组(82例)在此基础上,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药物组基本痊愈28例,明显改善14例,进步16例,无变化15例,恶化5例,显效42例;微创组基本痊愈41例,明显改善36例,进步3例,无变化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颅内血肿患者的治疗与药物治疗手段相比:在损伤、疗效、病程、费用等方面的优势早已被临床肯定,该法是值得患者信赖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李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术期的护理

    目的 总结阑尾炎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9月-2012 年9月收治的72例行阑尾切除术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 7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加强护理提高了急性阑尾炎患者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住院时间.

    作者:陈玉梅;邱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对临床护士压力构成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目的 调查分析临床护士压力的构成,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 对2012年在我院临床工作的3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主要压力构成,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 临床护士对工作现状的满意度偏低,压力构成较多,主次分明,其中对福利收入与工作环境的满意度低,均为3.3%.结论 临床护士的压力较重,构成较多,必须重视,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以减轻压力,更好地投入工作.

    作者:于霞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临床药师干预结直肠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临床药师干预我院结直肠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0年全年(干预前)和2011年全年(干预后)结直肠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比较干预前、后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结果 292例结直肠手术中,抗菌药物使用率100%.临床药师干预后,二代或三代头孢菌素类联合硝基咪唑类使用率稳步上升(由49.2%上升至83.1%)、二代或三代头孢菌素联合氨基糖苷类的使用率逐步下降(由10.6%下降为5.63%)、单用二代头孢菌素及单用氨基糖苷类的比例也大为降低,氟喹诺酮类未再用作预防用药.干预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病历数35例(占21.9%),其中术程>3h未追加一剂常见(占18.8%);干预前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63例(占47.7%),其中用药时机不正确常见(占57.6%).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除了术程>3h未追加一剂的指标不降反升,其余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性指标均大幅降低.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结直肠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干预措施有效,但临床仍需进一步提高围术期合理用药水平,临床药师的监督作用也需加强.

    作者:万正兰;杨翠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预防及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顽固性心衰合并低钠血症的预防及治疗对策.方法 对顽固性心衰合并低钠血症患者38例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进行真性与稀释性低钠血症的区分,轻度的低钠血症采用口服钠盐,中重度的低钠血症采用静脉补钠.结果 稀释性低钠血症11例治愈,3例好转,1例死亡,有效率达93.33% ;缺钠性低钠血症15例治愈,5例好转,3例死亡,有效率达86.96%.结论 顽固性心衰合并低钠血症患者,在通过口服钠盐与静脉补钠可以使血钠保持正常水平,以防病情恶化.

    作者:唐成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或氯胺酮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或氯胺酮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简称人流)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100例妇科门诊无痛人流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各50例.A组给与氯胺酮+丙泊酚;B组给与舒芬太尼+丙泊酚.观察患者在这两种麻醉方法 不同的时间点下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术中不良反应及术后的镇痛效果.给药方法:A组静注氯胺酮0.4mg/kg,B组静注舒芬太尼0.12μg/kg,随之缓慢静注丙泊酚1.0mg/kg,等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呼之不应,开始手术.监测并记录入室(T0)及丙泊酚注射完毕后的1min(T1)、5min(T2)、及术毕苏醒值(T3)的HR、SB、DBP、SpO2的变化,记录术中体动反应次数,术中与术后恶心呕吐次数、术后疼痛程度(VAS)及术中丙泊酚用量.结果 A、B两组没有明显循环抑制,但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术中体动较多,术后有较多的精神症状,且苏醒和清醒时间较长,B组除少量呼吸频率减慢,血氧饱和度、吸氧均正常,体动发生率较低,术后镇痛长且效果较好,术后清醒快而完全.结论 舒芬太尼+丙泊酚用于妇科门诊无痛人流,虽说丙泊酚用量多于A组,但术中不良反应较少,有利于手术操作,术后清醒快而完全,镇痛时间长且效果好,是无痛人流比较好的麻醉方法.

    作者:沈耀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