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抑降压方治疗高血压临床观察

要跟东;陈海鱼;王艳;高寒琦;王新颖;王淑珍

关键词:补抑降压方, 高血压, 辨证治疗
摘要:高血压是一种常见多发疾病,临床上多以阴虚阳亢为基本病机.2012年6月-2013年6月,笔者采用自拟补抑降压方结合临床症状辨证加减治疗高血压患者23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30例患者均为我院中医门诊病例,其中男127例,女103例,年龄36~74岁,病程为6个月~18年.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版与2009版比较分析

    目的 比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版与2009版的异同,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比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版与2009版在药物分类、剂型、数量及品种方面的差异.结果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版较2009版增加190种药物,其中中成药增补103种,主要是内科用药增补63种与民族药21种;西药增补87种,主要是抗微生物药增补22种,镇痛、解热、抗炎、抗风湿、抗痛风药增补9种,消化系统用药增补12种及专科用药(含中成药)增补37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版与2009版剂型增加2种,为滴剂和含片.结论 虽然2012版目录比2009版增加了190种药物,与第一批浙江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补药物目录(150种)重合41种,但是和现在的用药习惯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全面实施2012版目录还需要地方政府配套政策的支持.

    作者:刘丽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2012年玉林市产妇乙型肝炎病毒检测分析

    目的 了解玉林市产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为阻断新生儿感染提供防护措施.方法 对2012年玉林市产妇HBV感染检测分区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2896例住院分娩产妇接受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检测阳性6619例,阳性率为5.39%.其中,北流市检测阳性率为6.29%,容县为5.11%,博白县为6.22%,兴业县为5.34%,陆川县为5.25%,玉州区为2.41%,福绵区为2.74%.结论 加强孕产妇HBV检测可为阻断新生儿感染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黎秋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培菲康联合度洛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培菲康联合度洛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方法 将9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服用培菲康胶囊420mg,每天3次;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度洛西汀30mg,每天1次,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临床有效率为91.1%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菲康联合度洛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较单用培菲康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克祥;李亚男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盐酸氨溴索辅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辅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单纯予以综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2.86%、91.43%,高于对照组的74.29%、86.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辅治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彭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司来吉兰治疗帕金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司来吉兰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6例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2组均常规使用复方多巴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司来吉兰.治疗2个月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Webster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2组Webster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Webster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92%%,对照组为44.0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司来吉兰治疗帕金森病有一定疗效.

    作者:李莉;孙彦蕊;王建梅;刘惠瑾;冯庆涛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可行性.方法 将1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96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基本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0.0%、94.0%,高于对照组的13.5%、8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方莉伟;郭浩杰;刘洪波;王洪天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如何提高病案质量

    病案作为医疗信息的核心日益凸现其作用,病案质量作为医疗质量的体现日益重要.如何提高病案质量?笔者认为,病案质量应通过环节监控,才能从根本意义上提高病案质量.

    作者:段丽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2011-2012年贵港市新生儿听力筛查分析

    目的 了解贵港市新生儿听力筛查情况.方法 对2011-2012年贵港市辖区内新生儿听力筛查资料按年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新生儿听力筛查9655例,筛查阳性1116例,阳性率为11.56%.其中,2011年新生儿听力筛查4652例,筛查阳性407例,阳性率为8.75%;2012年新生儿听力筛查5003例,筛查阳性709例,阳性率为14.17%.结论 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为早期干预婴幼儿听力损失的影响提供有利条件.

    作者:罗榜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大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神经元GABAA受体激活电流的特性

    目的 研究大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神经元GABAA受体激活电流的特性.方法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观察离体培养大鼠螺旋神经节神经元上GABAA受体激活电流的特点.结果 不同浓度的GABA可诱出螺旋神经节神经元的内向电流,该电流可被10μM荷包牡丹碱可逆性阻断.GABA诱导出的内向电流幅度随着浓度(10、50、100、500μM)的增大而增大.结论 耳蜗螺旋神经节神经元可诱出GABAA受体电流,GABA诱导的GABAA受体电流呈浓度依赖关系.

    作者:王建锋;王仁君;曾庆娇;冯爽;谭毅;苏纪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应用同感心对150例放疗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 利用同感心了解患者的内心,使患者的心理问题得以解决,正确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方法 对观察组和常规组各150例患者接受放疗同时,分别给予同感心护理和常规心理护理.并观察常规心理护理和同感心护理后2组放疗患者心理问题改善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和满意率明显优于常规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同感心护理可以广泛用于放疗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放疗患者被理解和尊重,正确对待疾病,并提高其遵医依从性.

    作者:贾晓俊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颈椎病围手术期的护理

    颈椎间盘退变早,并诱发或促进颈椎其他组织退变,成为颈椎病发生、发展的基础.因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继发性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者,称为颈椎病.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一般采取非手术治疗,但对于有明显的脊髓、神经根等损害,或者受到外伤或其他原因的作用下症状突然加重者,可采取手术治疗.但由于颈椎部位特殊,难度大,极易出现并发症.因此,要求不断提高护理质量.通过对10例患者的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在预防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方面效果满意,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黄清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脑灰质异位症的MRI诊断

    脑灰质异位症(gray matter heterotopia,GMH)是胚胎发育期成神经细胞从脑室壁向脑皮层移行受阻,部分灰质永久性停留于室管膜与皮层之间的一种先天性畸形.GMH可单独存在,也可与中枢系统其他畸形并存.本文回顾性分析了31例GMH患者的影像表现,探讨其分型及MRI表现.

    作者:刘斋;任庆云;何丽;董强强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PDCA循环理论在外科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质量管理循环程序(PDCA)在实习生外科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8级162名本科实习生的外科临床技能培训的模式进行改革,实习结束后评价、比较PDCA循环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 PDCA循环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考核成绩优于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成绩(P<0.05).结论 在临床技能培训中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临床实践的应对能力,并能持续改进技能培训的教学质量,使外科临床技能培训的教学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作者:陈信浩;纪俊标;吕纯业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妊娠剧吐患者家属实施心理干预的临床观察

    孕妇在早孕时出现头晕、倦怠、择食、食欲不振以及轻度恶心、呕吐等症状称为早孕反应[1].早孕反应多在妊娠12周前后自然消失,少数孕妇反应严重,出现持续恶心,呕吐频繁不能进食,严重者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不仅影响孕妇的身体健康,甚至造成胎儿发育不良.我院对妊娠剧吐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对家属进行心理干预,共同促进患者康复,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敏;盖筱莉;邢思佳;尹洁;常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高压氧治疗时机对进展性脑梗死疗效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时机高压氧(HBO)治疗对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于发病后6h内行高压氧治疗,对照组于发病3d后给予高压氧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d后的SSS评分、Barthel指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14d后SSS评分、Barthel指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时机给予HBO治疗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病情改善有明显的影响,发病后6h内给予HBO疗效优于3d后给予HBO治疗.

    作者:李勇;李春雪;王尊会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和地佐辛在无痛人流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和地佐辛在无痛人流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门诊ASA Ⅰ~Ⅱ级自愿接受无痛人工流产的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即1μg/kg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F组50例),0.1mg/kg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组(D组50例).观察并记录2组入手术室(T0)、麻醉诱导后(T1)、手术中扩宫颈时(T2)、术毕意识恢复(T3)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手术时间、丙泊酚的用量、术毕清醒时间、呼吸抑制和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麻醉前、手术中、手术结束时的BP、HR、RR、SpO2均有变化,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术中镇痛效果均满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2组无差异,但呼吸抑制率D组明显低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μg/kg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0.1mg/kg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麻醉,2种方麻醉效果均满意,但地佐辛组对呼吸的影响小,更为安全.

    作者:吴张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树鼩听性脑干反应的探讨

    目的 探讨树鼩听性脑干反应的波形特征及其各频率的反应阈.方法 运用美国TDT SystemⅢ诱发电位系统对树鼩进行短音(1、2、4、8、12、16kHz)测试,记录各自不同强度下ABR波形.结果 短音诱发ABR波形图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随频率(1、2、4、8、12、16kHz)和强度(100~20dB SPL)增加,Ⅰ~Ⅵ波的潜伏期逐渐延长.结论 短音诱发的ABR具有频率特异性,其反应阈在相应频率的客观听力评估中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廖婷;唐安洲;孙恺;谢利红;朱凯铨;谢貌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HPLC法测定参麻通络胶囊中阿魏酸的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参麻通络胶囊中阿魏酸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 C18分析柱(4.6mm×250mm,5μm),乙腈-0.085%磷酸溶液(17:83)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16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 阿魏酸在0.0102~0.10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 HPLC法可有效测定参麻通络胶囊中阿魏酸的含量,且方法简便.

    作者:刘素文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利奈唑胺治疗院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 采用利奈唑胺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进行治疗,并观察其治疗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法对该院2010年8月-2012年7月收治的40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患者进行资料分析,对比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 采用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有效性高达75.0%,细菌清除率达72.5%,治疗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利奈唑胺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治疗疗效,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姜桂花;段月勋;黄伟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重症监护室患者深部真菌感染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 分析该院重症监护室(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 从该院病案室资料库中选取60例ICU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资料,对真菌菌种类型、菌种分布、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抗菌药物应用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ICU深部感染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41.67%);发生真菌感染共82例次,其中呼吸系统感染常见,共28例次(34.15%);感染危险因素包括应用广谱抗菌药物(79.23%)、治疗15d后留置尿管(73.33%)、接受治疗7d后行中心静脉置管(71.39%)、术后留置引流管(71.39%)、接受治疗7d后行机械通气(70.00%);感染前使用的抗菌药物以青霉素为主(68.32%).结论 ICU深部真菌感染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应尽量减少和避免可能导致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作者:王荣辉;黄捷敏 刊期: 2013年第1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