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尿酸水平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再通和梗死体积的影响

王运良;曾志磊;张晓席;尹红蕾;李金凤;耿爽

关键词:尿酸, 急性缺血性卒中, 血管再通, 神经保护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尿酸(UA)浓度的变化对血管再通和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 对176例发病24h内患者,应用弥散加权核磁共振(DWI)检查,证实为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经改良的NIH卒中(mNIHSS)评分5分以上,随访观察血尿酸、尿囊素(尿酸的非酶代谢产物)浓度变化对血管再通和梗死体积的影响.结果 66例血管再通患者多数接受溶栓治疗,UA浓度在48 h降低,然后逐渐升高呈U行改变,14 d时mNIHSS评分降低,UA和尿囊素浓度变化与DWI梗死体积明显相关.结论 UA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一种消耗和再生性抗氧化剂,其浓度的变化与血管再通和梗死体积有关.
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药师参与高血压肾病用药的监护体会

    高血压肾病又称高血压硬化症,主要为良性肾小动脉硬化所引起,与高血压的严重程度、病程长短密切相关,一般具有病史较长、病情隐匿、发展缓慢、症状表现不一等特点.该病主要侵犯肾小球前动脉,导致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小叶间动脉及弓状动脉肌内膜增厚,如此即造成动脉管腔狭窄,供血减少,继而出现肾实质损害,造成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及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对缺血比较敏感,因此高血压性肾损害的首发症状是夜尿增多,其尿浓缩功能开始减退.继之出现蛋白尿,表示肾小球已经发生了病变.随着病情进展,肌酐清除率开始下降,后发展为尿毒症.

    作者:张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钆喷酸葡胺致过敏反应1例

    钆喷酸葡胺(Gd-DTPA)注射液主要成份为二乙三胺五醋酸钆双葡甲胺.是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的顺磁性造影剂,进入体内后能缩短组织中质子的T1及T2驰豫时间,从而增强图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在中枢神经(脑及脊髓)、腹、胸、盆腔、四肢等人体脏器和组织的磁共振成像及肾功能评估中取得了满意的对比效果,增强了图像的清晰度,在MRI检查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通常认为MRI显像钆对比剂比CT显像中应用的碘对比剂拥有更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但随着临床中MRI检查逐渐增多,钆对比剂的普遍应用,钆对比剂发生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

    作者:张保义;汪延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肺爆震伤的研究现状

    肺爆震伤主要是指爆炸形成的高能量冲击波作用于人体造成的急性肺损伤,其中以呼吸道、耳、消化道等器官易受伤,但肺脏为敏感的靶器官之一.在日常生活中胸部爆震伤多见于高压锅炉、天然气及煤矿等爆炸引起,以病情严重、复杂,进展迅速,病死率高为特点.因此伤后早期的救治显得尤为重要.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它是一种起源于中胚层发育早期的具有全能干细胞特点的造血干细胞以外的一类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且能够向多个方向分化的能力,在造血重建、组织修复以及免疫治疗等方面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莫修鑫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的MRI诊断

    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少见的星形细胞肿瘤,多发生于青少年,常发生于大脑半球的表浅部位,尤其是额颞叶皮层.其临床、影像学表现、病理特征及预后都与一般的星形细胞肿瘤有较大区别,一般预后较好,但也有20%可能逐渐进展为恶性[1].临床多伴有癫痫、头痛等病史.近年来,随着神经病理及影像学的发展,关于该病的报道病例逐渐增多.本文回顾性分析了3例经手术证实的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以阐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杰;姜庆军;朱明;许鹏君;郁冰冰;杨晓;孙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变化与骨髓免疫的相关性

    目的 检测89例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IRH/IRP)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变化状况,观察骨髓细胞活化状态,探讨IRH/IRP的免疫相关机制.方法 ELISA方法检测IRH/IRP患者外周血清IL-2、IL-4、IL-6和IFN-y的含量,分析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间细胞因子含量的差异,并对患者组Th1类细胞因子与Th2类细胞因子变化的相关性和升高率以及骨髓细胞免疫活化状况与细胞因子变化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89例患者血清IL-4、IL-6和IFN-γ呈现不同程度明显升高(P<0.01),其中IFN-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8.75±3.67) pg/ml和(8.69±1.68) pg/ml.患者Th1活化相关细胞因子的升高率与Th2活化相关细胞因子的升高率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IFN-γ的变化与IRH/IRP者细胞免疫活化密切相关,IL-4和IL-6可能参与与IRH/IRP体液免疫的活化,感染等可加重多重免疫活化,细胞因子含量和骨髓细胞免疫状况的监测有助于IRH/IRP的诊断并有利于评价患者的免疫机能状态.

    作者:崔东艳;吴强强;郝红峰;岳青;杜延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黏膜辅助切口预防鼻中隔矫正术后血肿形成

    鼻中隔血肿是指鼻中隔一侧或两侧软骨膜或骨膜下积血.因鼻中隔软骨膜或骨膜为一坚韧而致密的结缔组织,不易穿破,所以其下有出血时,较易积蓄而形成血肿.大多由外伤或手术所致,若处理不当,可导致鼻中隔脓肿甚至穿孔等严重并发症[1].回顾笔者所在科2009-2012年132例鼻中隔偏曲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鼻中隔血肿的发生原因、处理及预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避免此类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借鉴.

    作者:宫文晶;侯昝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食管胃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患者,女,10岁.入院前1.5年无明显诱因偶感进食后梗阻,无外伤、感染、异常职业史等特殊病史,病程中偶有呕吐,后进食梗阻症状逐渐加重,遂于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提示:食管距门齿30 cm处见一结节状占位,表面糜烂,周围管壁略僵硬,管腔狭窄,内镜不能通过.胃镜病理示:食管黏膜肌纤维母细胞增生伴表面溃疡形成.入住笔者所在院后行钡餐检查提示:食管中段稍扩张,下段近贲门见腔内充盈缺损,钡剂通过稍受阻;胃底、胃体部小弯侧见不规则充盈缺损.行食管下段-胃部分切除术.

    作者:孙强;罗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改良骨牵张结合非主干血管带蒂皮瓣移植治疗感染性胫骨缺损

    目的 探讨带蒂非主干血管皮瓣移植结合环形外固定支架改良截骨牵张对外伤导致的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合并皮肤缺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创面彻底清创,切取带蒂非主干血管皮瓣转移修复软组织缺损,应用环形外固定支架加压固定胫骨缺损端,在胫骨近端横行截骨,术后第7天开始延长,每天延长1 mm,分2次完成,直至恢复胫骨正常长度.结果 2005年09月-2009年12月,治疗的22例患者均手术顺利,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创面一期修复,骨愈合良好,感染未再复发.患肢经延长后恢复到正常长度,2例患者因跟腱挛缩轻度足下垂.结论 改良胫骨截骨骨延长结合非主干血管带蒂皮瓣移植治疗外伤导致的骨感染性缺损合并皮肤缺损效果良好.

    作者:任志勇;王辉;黄现峰;张维彬;魏长月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在小儿结肠息肉手术中的应用

    小儿作为一个特殊的医疗群体,由于机体发育不成熟及各方面生理功能不完善,自制能力差,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不能配合,而经常延误时机,因此保证儿童患者的生命安全成为了一切治疗的前提[1],近年来随着无痛技术的广泛开展与应用,使得小儿结肠息肉能够在微创腔镜技术下得到及早治疗,进而降低了严重肠道疾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笔者所在医院采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结肠息肉手术麻醉,不仅降低因手术创伤给患者身体带来的痛苦,而且也杜绝了内心承受创伤阴影的发生,从而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依从性,并且手术过程中循环稳定.

    作者:高国峰;王海涛;郭长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急诊体外循环气管平滑肌瘤切除1例

    患者,女,51岁.胸闷、呼吸困难3天急诊入院.既往有反复咳嗽、气喘病史3年余,按慢性支气管炎治疗1年余,症状无明显改善.入院后胸部CT扫描:主气管肿瘤,距隆突约2 cm,大小约4.2 cm ×3.8 cm(占主气管腔约4/5横截面).动脉血气分析:pH7.317、HCO338.4 mmol/L、PO255 mmHg(1mmHg =0.133 kPa)、PCO2 mmHg、BE3mmol/L、TCO241 mmol/L、SO284%.

    作者:淮宗让;肖建军;张涛;郭发爽;贺铁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条形码加药品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在药库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医院药品物流管理正在步入信息化时代.医院信息系统(HIS)目前在医院药库和药品管理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为使药库的管理更加准确化、科学化和信息化,401医院开发了条形码+电子标签药品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将条形码和电子标签技术二者有机结合,较好地解决了对普通药品、贵重药品和麻醉药品的精细化、信息化管理,使药品的物流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邦国;吴兵;康丽艳;郭晓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失重对大鼠髁突软骨细胞中TNF-α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尾部悬吊模拟失重大鼠细胞因子TNF-α表达水平,探讨失重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机制.方法 选用SD大鼠60只,在模拟应激条件下建立颞下颌关节的失重应激反应动物模型,提取连续刺激1、3、5周.运用ELISA法和RT-PCR测量髁突软骨细胞中TNF-α的含量和TNF-αmRNA的表达量.结果 TNF-αmRNA在失重后1周表达强,以后逐渐达到正常水平.结论 失重能使髁突软骨TNF-α改变,可能促使颞下颌关节发生病变.

    作者:金波涛;于绍冰;郑卫卫;于洁;曹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济南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6-2010年发表科技论文分析

    科技论文作为科技活动产出的一种重要形式,科技论文发表的数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衡量科学研究活动的产出情况及一个单位的科技实力和水平[1].在目前国内外诸多相关机构,引文统计分析结果被作为科研成果、科研论著、优秀期刊评价及人才价值等的评价指标和参考依据[2].笔者对济南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6-2010年在国内外生物医学期刊上发表的科技论文和被引频次情况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总结济南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技论文发表的规律,为制定科技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济南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卫生防病、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等方面实现更快的发展.

    作者:乔正福;李子建;王猷金;王伟伟;朱晓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35例

    腺样体肥大是引起儿童鼻阻塞、儿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见原因之一,严重的可导致儿童颌面部发育畸形.一经确诊应尽早行腺样体切除术,传统的经口腺样体刮除术,由于盲目操作或操作不当,可发生不应有的手术创伤,常见的创伤多位于咽鼓管圆枕、软腭及悬雍垂处.笔者所在科自2008-01-01-2010-12-31应用鼻内窥镜技术及电动切割吸引技术行腺样体切除术3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斌峰;张学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医院智能感染控制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医院感染存在诸多危险因素.抗生素的滥用、护理行为的不规范、侵入性的诊疗手段及环境污染等原因,大大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可能性[1].1 医院感染控制中的问题与矛盾1.1 医院感染控制缺乏有效的智能化监管、预警和防范手段通过审查归档病历的方法来确定是否存在院内感染的方法不仅滞后,而且极大地浪费人力、物力,现实工作实践中并不可取.要预防或减少医院感染,加强规范管理是根本,在监管方面如果能够提供一种自动告警的手段与方法,无疑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翔;周二辉;何攀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维和期间阑尾切除术因缝合技术致切口感染5例

    自2012年05月,笔者参加维和部队在苏丹达尔富尔地区维和医疗任务期间共出现5例急性阑尾炎,年龄22 ~ 25岁,均为男性.从发病到就诊及上送到巴基斯坦驻南达尔富尔战区三级医院时间在2h以内,并于5h内在巴基斯坦三级医院行急诊手术切除阑尾,其中1例化脓穿孔,其余4例为单纯性阑尾炎.5例患者切口均于术后3~5d出现红肿热痛,针孔见脓性分泌物,缝线拆除后,均见为脂肪层感染,肌层以下未见感染.拆除所有皮肤缝线,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清除坏死脂肪颗粒和线头,用生理盐水纱条做切口引流,换药1次/d,并适当口服或静脉滴注抗生素,3~6d后肉芽生长新鲜,无脓性分泌物时行二期缝合,经过上述治疗后,1~2周顺利愈合.

    作者:陈国杰;陈栎钖;张继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与胰岛素抵抗交互分级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患病率达9.7%[1],发病呈现年青化趋势.糖尿病相关医疗费用一直处于增长态势,已从1993年的RMB 22.16亿元上升至2007年的2000亿元,目前仍有58.9% (HbA1C >7.0%)治疗指标不达标[2,3],并发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面对如此众多的患者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医务人员的主要任务是控制血糖为主的代谢指标,防止或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为此,笔者进行了一些对患者进行分群分级,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尝试,在此提出刍议,愿与同行分享,接受评议指教.

    作者:杨正国;王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超声心动图实时监测肺动脉栓塞表现1例

    患者男,71岁.因反复呼吸困难1月加重3d入院.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呼吸困难伴咳嗽,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有所减轻,近3d患者出现憋喘进行性加重、活动耐量较前明显下降、夜间不能平卧,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入院后查体:血压105/80 mmHg(1 mmHg=0.133 kPa),意识清,精神差,憋喘貌,端坐呼吸,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干湿性啰音,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率95次/min,律齐,无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既往无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吸烟40年,平均20支/d,无家族遗传病史.

    作者:安玉红;刘新;时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药及其制剂临床应用常见问题及规避方法

    随着中药现代化剂型的成熟应用,中药在临床的应用形式发生了较大变化,速效、急救已成为人们对中药发展的期待,然而,临床使用中的中药新剂型出现了让人意想不到的“不良反应”,似乎与西药的不良反应同出一辙,人们不禁要问:沿用数千年的中药不安全了吗?本文从临床应用角度出发,全面解析中药的临床应用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建议,以督促中药的合理应用,促进中药现代化的健康发展.

    作者:张振巍;张娜娜;周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1例

    患者,女,78岁.颈部包块1年伴吞咽不适、声音改变1月余入院.近来自觉包块逐渐增大,且有吞咽不适、声音嘶哑现象.PE:颈部不对称,气管轻度右偏,颈前饱满感,甲状腺Ⅱ度肿大,左侧可触及约4 cm×4 cm大小、右侧可触及约3 cm×3 cm大小界不清包块,随吞咽上下移动,质硬,结节感,无压痛,活动度差,两侧颈部未及肿大淋巴结,局部未闻及血管杂音.超声示:甲状腺左叶厚31 mm,右叶厚20 mm,峡部厚4 mm,形态饱满,腺体探及多个结节,部分结节为实性,部分为囊实性,大者49 mm×36 mm,为囊实性结节,位于左叶,边界清晰,回声不均匀,内见多个细小强回声斑及不规则液性暗区,液性暗区内透声差,CDFI:大者内见血流信号;PW:动脉阻力指数为0.90,甲状腺右叶探及长约3mm弧形强回声斑,后方伴声影,双侧颈部探及多发低回声结节,较大者22 mm×8 mm(右叶),20 mm ×6 mm(左侧),边界清晰,内部回声欠均.

    作者:王乃金;凌宝存;孟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实用医药杂志

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济南军区联勤部

主办:济南军区联勤部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