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娅
目的 观察赖脯胰岛素(50R)与赖脯胰岛素(25R)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使用赖脯胰岛素50R皮下注射治疗,对照组使用赖脯胰岛素25R皮下注射治疗,2组均治疗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空腹、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经2周治疗,试验组患者餐后血糖及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赖脯胰岛素25R比较,赖脯胰岛素50R可以更好的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HbA1C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陈传统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调查本院中药调剂过程中出现的差错类型及可能原因,探索有效防止调剂差错的解决方法.方法 选择本院中药房2012年7~12月52232张中药处方调配所产生差错的次数和频率,分析相关原因.结果52232张中药处方调配中发生调剂差错共284例,在各种调剂差错中配错和配漏药分别占调剂差错类型的53.52%和38.03%;而差错主要原因是药师的工作态度和饮片名称相似,分别占52.46%和23.59%.结论 我院中药调剂已经比较规范,药剂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大限度的降低用药差错,推动药学服务的提高和完善.
作者:雷旭;楼步青;李娟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DPN患者40例,均给予α-硫辛酸0.6 g静脉滴注每天1次,依帕司他50mg口服,每天3次,甲钴胺500μg口服,每天3次,连用4周.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血生化指标改变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达92.5%,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除丙氨酸转氨酶有轻度升高外(P<0.05),其他生化指标均无明显改变.出现头晕、恶心,均自行缓解.结论 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及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DPN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荣侃;王荣辉;陈立新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牵引患者涉及到骨科颅骨损伤、颈部损伤、腰部损伤、四肢损伤等,要针对具体部位或多部位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具体对待,采取不同的方式或措施,不能一概而论.但是都离不开护理常规或整体护理和注意事项,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玉玲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比较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口服组、静脉组、雾化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常规抗感染,其余3组在对症、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均通过不同给药方式应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记录4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有效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在退热、咳嗽消失、肺啰音消失、X线片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口服、静脉、雾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雾化组在咳嗽消失、肺部啰音消失、X线恢复正常及住院时间较口服、静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其他3组在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雾化组的显效率与口服组、静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组及静脉组出现轻微恶心和食欲减退各1例,雾化组未见相关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盐酸氨溴索小儿肺炎辅助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以雾化吸入方式给予治疗更好、更为安全.
作者:陈黎;陈霞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早期日光浴联合茵栀黄口服液预防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3~6月在我科两独立平行病区择期剖宫产足月新生儿13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72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除给予常规护理外,每天间断行日光浴2~3h,经皮胆红素测定>12mg/dl的新生儿加口服茵栀黄口服液,观察黄疸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为2.8%低于对照组的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早期日光浴联合茵栀黄口服液可有效预防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且简单易行,高效经济.
作者:王建梅;李莉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广东省云浮市人民医院儿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该院儿科出院病历816份,记录患儿的一般资料及用药情况,分析儿科抗菌药物使用是否合理.结果该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率72.67%,二联用药率为8.26%,三联用药率为0.51%,无三联以上用药.使用频率高的药物是头孢菌素类,其次是大环内酯类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结论 儿科抗菌药物的使用大部分是经验用药,存在盲目联合用药的现象,合理用药水平有待提高.
作者:叶志琼;张瑞辉;陈小英;陈涛;覃超强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比较长托宁与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AOPP)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将2005-2009年收治的应用阿托品治疗的有机磷农药中毒65例作为阿托品组,将2007-2011年收治的应用长托宁治疗的有机磷农药中毒65例作为长托宁组.2组均给予一般治疗和使用胆碱酯酶(ChE)复能剂,阿托品组在此基础上单用阿托品治疗,长托宁组轻、中度中毒患者单用长托宁治疗,重度中毒患者采用长托宁与阿托品联合疗法.观察2组阿托品或长托宁化时间、ChE恢复时间、住院时间、阿托品中毒、并发症发生和病死率.结果2组阿托品或长托宁化时间、ChE恢复时间相同中毒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阿托品组重度中毒者住院时间长于长托宁组(P<0.05),轻度和中度中毒2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阿托品组重度中毒患者阿托品中毒、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高于长托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长托宁可明显减少阿托品中毒和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天数,使用安全可靠,可作为救治AOPP的首选抗胆碱药物.
作者:余海燕;彭德峰;彭玉维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尼莫司汀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2月肺癌出现脑转移患者3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组用尼莫司汀联合多西他赛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用尼莫司汀治疗.观察2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头痛、乏力和恶心呕吐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尼莫司汀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肺癌脑转移瘤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性好,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郑连喜;杨科;杨国林 刊期: 2013年第23期
患者,女,67岁,3 d前在外院行左眼翼状胬肉切除术,因局部疼痛伴异物感来我院眼科门诊就诊.查体:T 36.9℃,HR 80次/min,R 20次/min,BP 140/90mm Hg,左眼术区充血、水肿.考虑左眼翼状胬肉术后感染.拟用美洛西林钠抗感染.询问患者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后进行美洛西林钠皮试,20min观察皮试结果阴性.将美洛西林钠4.0g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250ml液体中静脉滴注,30滴/min.1.5h后患者因急于回家滴注速度调至60滴/min,约10min患者面部出现红色丘疹伴烧灼感、四肢皮肤蚁走感.考虑美洛西林钠所致的过敏反应,立即关闭静脉通路,更换不含药物的液体.急测HR 110次/min,BP 90/60mm Hg,随即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立即输氧、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mg,肌内注射异丙嗪25mg,10min后,患者逐渐恢复,1h后血压恢复至138/76mm Hg.
作者:戴国珍;朱乔宏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法对糖尿病肾病尿微量蛋白排泄率影响.方法 18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常规组9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96例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中药,观察2组治疗前后肾脏功能指标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尿蛋白排泄率(UAE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联合中药益气养阴法治疗糖尿病肾病可以显著降低UAER,提高Ccr,改善肾脏功能,延缓疾病进展.
作者:蒋丙义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TGU220 IUD和安舒型IUD的临床应用效果,为推广新型IUD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放置TGU220 IUD和安舒型IUD已婚育龄妇女各400例,随访1年,观察2种IUD使用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随访1年,失访37例,TGU220 IUD组随访378例,安舒型IUD组随访385例.2组12个月带器妊娠率和非因症取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舒型IUD组12个月累计脱落率、因症取出率和总终止率低于TGU220 IUD组,12个月总续用率明显高于TGU220 IU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安舒型IU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低于TGU220 IUD组的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IUD避孕效果可靠,但安舒型IUD在脱落率、因症取出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均低于TGU220 IUD组.
作者:梁洁芳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对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2组均在术后48h给予肠外营养,观察组在术后24h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的生化营养、免疫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肠道通气时间、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对照组术后1周前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术前,且低于观察组术后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营养支持后的血清CD3、CD4、CD4/CD8、CRP和IgM水平高于术前水平,且高于对照组营养支持后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道通气、肠道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而营养相关费用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且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免疫力增强.较肠外营养给患者带来的经济负担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愉快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对31份骨科住院患者病历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从该院2012年12月骨科住院归档病历中随机抽取31份(每日1份),对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合理用药19份,不合理用药12份.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用药时间过长、选药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当等方面.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应全面考虑、综合分析,有待于加强临床医师业务知识学习和临床用药合理监督检查,为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起积极作用.
作者:吴晏玲 刊期: 2013年第23期
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TAPVC)是重要的肺静脉畸形,其中约25%为心下型[1].我院采用左、右心房联合切口法矫治完全性心下型TAPVC 4例,无死亡及术后并发症.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4例中男3例,女1例;年龄13~57(21±0 5)d;体质量3.5~6(4±0.2)kg.患儿均有严重发绀,喂养后加重,呼吸困难.2例合并肺部感染.查体均左侧第2、3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P2亢进、分裂,肝大.X线胸片示肺血多,肺动脉段突出,右心房室增大.CTA可明确类型及有无梗阻.1.2手术方法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胸部正中切口,纵劈胸骨.在心包内平膈肌处游离垂直静脉并套带.建立体外循环,在上、下腔静脉上插直角管.所有病例开始心肺转流后均即刻结扎动脉导管.鼻咽温度达到32℃,阻断主动脉,主动脉根部灌注心脏停搏液.灌注完毕后将心脏轻轻向胸腔外牵拉,在垂直静脉近膈肌处进行缝扎.剪断垂直静脉,并将前壁向近心端剖开至上肺静脉水平.将心脏放回心包腔.自右心耳起作一横切口,向后经卵圆孔延伸至左心房.在左心房后壁做一切口,与垂直静脉前壁切口相对应.用6-0 PDS线连续缝合构建垂直静脉与左心房的吻合口.用心包补片关闭卵圆孔和右心房后部切口.本组4例均用心包补片扩大吻合.
作者:李继峰 刊期: 2013年第23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因复发率高,成为妇科难治性疾病,严重地影响妇女的健康及生活质量.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回顾我科2009年1月-2011年10月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5例,腹腔镜术后均给予孕三烯酮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刘洪琼;晏咏梅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洁悠神治疗宫颈LEEP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宫颈LEEP术后出血患者3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常规用干净纱布压迫宫颈止血,治疗组用浸湿了洁悠神的纱布压迫宫颈止血,在血止后每天宫颈喷涂洁悠神至月经来潮.观察2组止血时间和阴道排液时间.结果治疗组止血时间及阴道排液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洁悠神应用宫颈LEEP术后出血能明显缩短止血时间,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洪红;胡芸;陈丽华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与胎儿生长受限(FGR)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产科体检并住院分娩的孕产妇69例,其中确诊FGR 21例(FGR组),正常妊娠48例(对照组),分别于分娩前抽取孕妇空腹血5ml,胎儿娩出后抽脐血5ml,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孕妇血清和胎儿脐血IGF-1,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MMP-9水平,观察2者与FGR的相关性.结果FGR组孕妇血清和脐血中MMP-9和FGR-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孕妇血清中MMP-9浓度低于脐血,血清和脐血MMP-9和IGF-1均呈正相关(P<0 05);孕妇血清、脐血MMP-9和IGF-1水平均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 孕妇血清中IGF-1水平可作为评价胎儿生长发育的指标,预测胎盘功能首选孕妇血清MMP-9含量检测.
作者:王树辉 刊期: 2013年第23期
肝内胆管结石是胆管结石的一种类型,是指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各分支胆管内的结石,由此引起的严重并发症,是良性胆道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门脉高压本身无症状,临床上常由于出现并发症才发现有门脉高压,因此常见于肝内胆管结石合并门脉高压患者,年龄大多在30~50岁,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渐趋年轻化.所以对于肝内胆管结石合并门脉高压患者应该正确把握手术适应证,对患者实行正确的手术方式[1],使患者早日康复.本文选取我院自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48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门脉高压患者,对其进行手术治疗进行简单讨论,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波 刊期: 2013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羟基脲联合干扰素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案随机分为羟基脲组18例;羟基脲联合干扰素组20例;干扰素组18例.结果羟基脲组缓解11例(61.1%),羟基脲联合干扰素组缓解16例(80.0%),干扰素组缓解9例(50.0%).羟基脲联合干扰素组缓解率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T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漏诊,羟基脲联合干扰素缓解率较单独应用2种药物临床疗效好.
作者:宋通微;洪澄英 刊期: 2013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