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
目的 观察针罐药联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6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A、B、C组.A组给予中药治疗;B组给予针灸拔罐治疗;C组给予针罐药联合应用治疗.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C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罐药联合应用能有效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和好转,防止和延缓肌肉萎缩,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张经晖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大剂量氨溴索在重度急性发期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57例重度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列为治疗组,均在基础治疗基础上,联合大剂量氨溴索治疗;同时选取2007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同类患者60例,列为对照组,均单纯采用基础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在大呼气流量(PEF)以及检测第1秒患者用力吸气量及肺活量的比值(FEV1/VC)上改善情况均显著更佳;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87.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氨溴索在重度急性期发作的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疗效显著,利于肺功能及时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沈国斌;谭晓坤;张国梁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氟伐他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7例,按照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患者6min步行试验(6-MWT)、左心射血分数(LVEF)、B型脑利钠肽(BNP)、肿瘤坏死因子-a(TNF-α)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6-MWT和LVEF均显著升高,血清中BNP和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6-MWT和LVEF较高,BNP和TNF-α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伐他汀可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宋显斌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生活质量和疗效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8年5月-2010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6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干预组(31例).干预组实施正规抗病毒治疗和健康教育;对照组仅实施抗病毒治疗,疗程至少24周.参照中文版普适性健康调查量表进行测定生活质量,由患者自己填表评估.比较两组患者2年内的复发率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干预组2年内复发率为38.7%(12/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3%(13/30).康复教育疗程结束后干预组中文版普适性健康调查量表生活质量8项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积极恰当的心理干预可提高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复发率.
作者:牛卫理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富儿血糖浆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00例小儿缺铁性贫血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富儿血糖浆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亚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各项测定指标均表现为上升趋势,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富儿血糖浆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周耕爱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护理对策,用于指导临床护理.方法 遵医嘱静脉注射胺碘酮并及时观察记录用药效果,观察患者心率和心律失常等情况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通过对患者实施系统科学的护理,88例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82例.不良反应得到及时控制,不影响治疗.结论 对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应给予正确的认识,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使患者保持佳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阮霞;金南顺;王卫红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消渴病患者的临床情况,并制定护理措施.方法 对2010年12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84例消渴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均采取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感染护理等一系列的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84例消渴病患者经过临床分析与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其中显效50例,有效25例,无效9例.结论 加强消渴病患者的临床分析与护理,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管舒婷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比较缬沙坦氢氯噻嗪片与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66例,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采取口服缬沙坦治疗;B组采取口服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2周与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缬沙坦氢氯噻嗪片疗效较好.
作者:刘丽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新式剖宫产腹膜缝合与不缝合的疗效.方法 抽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有剖宫产指征孕妇86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孕妇行新式剖宫产腹膜缝合术;观察组行新式剖宫产不缝合术.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式剖宫产不缝合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进而缩短了住院时间,临床应给予关注.
作者:李志慧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头孢呋辛联合炎琥宁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2011年1月-2011年12月65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头孢呋辛3g、炎琥宁400mg分别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5%葡萄糖溶液250ml.对照组头孢呋辛3g、利巴韦林针剂500mg分别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5%葡萄糖溶液250ml.静脉点滴,60滴/min,1次/d,疗程为5d.结果 观察组治愈24例,有效7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13例,有效11,无效8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呋辛联合炎琥宁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疗效较好.
作者:张云波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壶腹部溃疡穿孔修补术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46例壶腹部溃疡穿孔患者,对其进行病情观察,并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例患者应用保守治疗,治愈出院;2例胃大部切除,1例并发十二指肠残端瘘;43例施穿孔修补术,其中1例转为胃大部切除术,其余痊愈出院.结论 壶腹部溃疡穿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修补手术法优势较多,是壶腹部溃疡穿孔首先治疗方法.
作者:于涛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调查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全年收治的4256例已出院患者的相关资料,对抗菌药物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结果 4256例患者中2686例(占63.11%)应用抗菌药物,使用率高的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及喹诺酮类.预防性用药1643例(占61.17%),治疗性用药1043例(占38.83%).手术科室预防性用药1300例(占79.12%),非手术科室预防性用药343例(占20.88%).463例曾进行病原学检查,送检率为17.24%,其中208例检出存在病原菌,检出率44.92%,检出菌多为常见病菌如白色念珠菌、肺炎克雷伯菌等.术前用药时间≤2h 1701例(占63.33%);术后≤24h停药156例(占5.81%),术后3~7d停药1812例(占67.46%),术后>7d停药718例(占26.73%).结论 我院仍存在抗菌药物过度使用以及广谱抗菌药物滥用等问题,需要控制好抗菌药物的频繁使用,严格按照<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中提出的标准进行必要的用药调整.
作者:库瓦提;陈文萍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盐酸利托君与硫酸镁治疗先兆早产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40例先兆早产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分别应用盐酸利托君、硫酸镁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显效时间、延长孕龄时间、保胎成功率及新生儿结局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分别发生不良反应3例、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疗效确切,可改善新生儿预后,不良反应可耐受,安全可行.
作者:张志敏 刊期: 2013年第27期
1例50岁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给予静脉滴注250 ml含3.0g头孢西丁钠的0.9%氯化钠注射液后,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胸闷心慌及呼吸不畅等全身的过敏性休克.通过给予患者地塞米松、吸氧等抢救治疗,20min后血压升至110/59mmHg,且临床症状得到缓解.
作者:滕凌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100例FD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小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以及单用小剂量奥美拉唑方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情况与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0%,对照组为76.0%;不良情况:观察组发生率为4.0%,对照组发生率为6.0%.结论 小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效果明显,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喻秀芳 刊期: 2013年第27期
速效救心丸在临床上被用于治疗心肌梗死、心绞痛,缓解患者胸闷的症状.然而如何在各方面调节其服用,使其发挥大药效,目前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总结了我科在患者使用速效救心丸的心得体会,指出合理掌握用药剂量、给药及时以及先嚼后食等措施能够提高速效救心丸的药效.
作者:潘东芳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亚低温治疗方式;对照组除未使用亚低温治疗方式外,其他治疗方式与观察组相同.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温度宜设置在33~35℃,在治疗过程中及时监测患者机体变化情况,减少并发症.
作者:应国明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维拉帕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合并阵发性心房纤颤(房颤)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9月-2013年1月收治的住院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9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缬沙坦联合维拉帕米组患者口服缬沙坦80~160 mg/d和维拉帕米120~480 mg/d;缬沙坦组患者口服缬沙坦80~160 mg/d.治疗3、6、9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的大小、血压变化及房颤发作次数.结果 两组患者左心房内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压控制较为理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房颤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缬沙坦联合维拉帕米组效果比缬沙坦组更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缬沙坦可抑制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左心房扩大,减少房颤发作,联合维拉帕米使用效果更明显.
作者:古丽塞·努胡斯曼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化痰通络汤治疗颈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简称斑块)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于此基础上再给化痰通络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斑块消退率、斑块的大小、斑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观察组急性脑梗死、脑出血以及再住院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痰通络汤能有效干预和治疗斑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朱建斌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术前护理干预对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13年1月经腹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情况以及患者对自我心理状态的满意率.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均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护理后,两组患者对心理状态的满意率均提高,分别为92.5%和80.0%.结论 术前护理干预对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焦虑的影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蓉 刊期: 2013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