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效果观察

穆娜

关键词:剖宫产, 产后出血, 原因, 防治
摘要: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10年3月-2013年2月剖宫产分娩产妇206例,观察产后出血率、出血量、据出血情况,给予子宫按摩、缩宫素静脉滴注和(或)注射,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等,进行止血处理.分析出血原因,并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06例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62例(30.1%),出血量500~1000ml 43例(69.4%),出血量为1000~1500ml 16例(25.8%),>1500ml 3例(4.8%).产后出血原因分别为:胎盘粘连9.7%(6/62),胎盘植入9.7%(6/62),胎盘早剥17.7%(11/62),前置胎盘16.1%(10/62),宫缩乏力46.8%(29/62).62例剖宫产患者经治疗后,有效59例(95.2%),无效3例(4.8%).结论 针对产后出血原因,选择有效止血方法,可有效预防剖宫产术产后出血.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年人体质量指数与高血压、血脂及血糖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中年人体质指数(BMI)与高血压、血脂及血糖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1年5月-2012年5月进行健康体检的中年人2446例,对其身高、体质量及血压、血糖、血脂进行检测,依照国际相关标准对BMI与高血压、血脂、血糖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男性患者的BMI和超重、肥胖情况及超重和肥胖患者高血压发病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年男性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和超重、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MI正常人群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综合征发病率均低于BMI异常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MI是临床上易获取的指标,也是代谢综合征鲜明的危险因素,通过对生活中不健康方式进行转变,可有效调控BMI的状态.

    作者:董强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股骨颈骨折患者33例术前护理干预体会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生活步调加快,受伤的机会也相对增加.受伤后一般均为综合伤,需手术治疗的较多.手术应激反应是患者对手术的恐惧、焦虑、紧张和受伤后的心理反应等,共同作用导致的身心综合征,此综合征在手术患者的不良反应的产生机制及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多项研究表明,患者术前的恐惧、焦虑和紧张情绪明显高于术后,而有效地术前护理干预可使患者提高认识,有助于患者平稳渡过手术期[1,2].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焦来霞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mTOR抑制剂Rapamycin对细胞株786-O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 观察mTOR抑制剂Rapamycin对细胞株786-O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检测细胞的增值能力,采用Hoche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观察细胞增殖、凋亡情况.结果 Rapamycin可显著降低细胞的增殖能力,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在较高浓度下显著引起786-O细胞出现凋亡小体,并表现为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mTOR抑制剂Rapamycin具有阻滞细胞周期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作者:赵存源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替吉奥胶囊联合紫杉醇治疗胃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替吉奥胶囊联合紫杉醇治疗胃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32例胃癌患者均给予替吉奥胶囊和紫杉醇治疗,连用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有效率(RR)为50.0%,临床受益率为75.0%.主要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关节酸痛、疲乏感、脱发和神经毒性.结论 替吉奥胶囊联合紫杉醇治疗胃癌安全、有效且经济.

    作者:胡龙威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MRI在直肠癌术前TNM分期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在直肠癌术前TNM分期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胃肠外科直肠癌患者101例行手术治疗,对术前MRI检查结果与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MRI对肿瘤T分期评估总准确率为60.4%(61/101),对肿瘤T分期评估的过度分期率与分期不足率分别为17.8%(18/101)及21.8%(22/101);对肿瘤N分期评估总准确率分别为72.3%(73/101),对肿瘤N分期评估的过度分期率与分期不足率分别为17.8%及19.8%.以淋巴结长径>5mm为标准评估淋巴结转移阳性具有诊断意义(P<0.01),其评估的敏感性为80.6%、特异性为73.3%.结论 MRI检查是一种较为准确的直肠癌术前TNM分期评估手段.

    作者:孙学工;王贵和;苏昭然;束宽山;黄景山;左伯海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前置胎盘22例临床诊治分析

    前置胎盘系指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其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常导致孕期大量出血危及母儿生命,尤其晚期发生出血率高[1,2].分娩时前置胎盘发生率国内报道为0.24%~1.57%,国外报道为0.3%~0.9%,我院为0.58%与之吻合,为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笔者对我院收治的前置胎盘孕产妇2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洁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宫颈锥切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治策略

    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使用高频电波刀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刀)行宫颈锥切术治疗慢性宫颈疾病患者200例,对其中发生的并发症情况分析并报道如下.

    作者:李妙洪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非核糖体肽合成酶结构研究进展

    非核糖体肽合成酶(nonribosomal peptide synthetases,NRPS)是一类多功能蛋白质复合体,能识别、激活、转运氨基酸底物并按特定顺序合成非核糖体肽(NRPS).NRPS构成天然生物活性产物的一大类,是细菌和霉菌等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结构多样性和重要的药用价值.目前发现的NRPS在微生物体内可能作为抗生素、铁载体、毒素、含氮物质的储存场所及调节生长等的信号分子等发挥各种功能[1],而其医药方面的开发应用主要集中于抗生素(如达托霉素)、抗癌药物(如博来霉素)、抗真菌药和免疫抑制剂(如环孢菌素A)等方面.

    作者:李红玲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门诊降压药使用现状调查

    目的 调查医院门诊降压药的使用情况.方法 2013年1-3月我院门诊复诊、初诊患者共321例,统计分析高血压患者的用药种类和名称.结果 我院2013年1-3月门诊常用的降压药是钙通道阻滞剂(CCB)、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利尿剂单片.门诊高血压用药前10位中数量多的为ARB类,其次为CCB类,ARB+利尿剂单片,β受体阻滞剂.结论 医院用药现状与2010年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用药相符.

    作者:杨志富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糖尿病合并全葡萄膜炎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对血糖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糖尿病合并全葡萄膜炎临床上虽发病率不高,但因全葡萄膜炎治疗需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使血糖升高,加重糖尿病病情,治疗起来很棘手.我院葡萄膜病专业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糖尿病合并全葡萄膜炎住院患者21例,临床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熊渤辉;赵桂霞;吕承晓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血府逐瘀汤加减佐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辅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16例DI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血小板水平和D-D阴性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血小板正常率和D-D阴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加减佐治DIC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苗木;刘迪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三联方案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三联方案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2年3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消化性溃疡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2例设为观察组,将2010年10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消化性溃疡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2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奥曲肽和血凝酶三联方案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12、24h和48h的止血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奥曲肽和血凝酶三联方案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成功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田巍巍;韩晓梅;王昌泉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均经瑞格列奈治疗,治疗4周后,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120例患者中,服药后显效45例(37.5%),有效65例(54.2%),无效10例(8.3%).给药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给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较好,且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金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结合雌激素片及米索前列醇联合丙泊酚在绝经妇女取环术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结合雌激素片、米索前列醇联合丙泊酚在绝经期妇女取环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术前5d予结合雌激素口服,于第6天晨起禁食,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2h后行取环术,术中加用丙泊酚止痛;对照组取环前不使用任何药物.观察2组宫颈软化程度、疼痛分度和取环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宫颈软化率、无痛率和取环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绝经后妇女在取器前联合应用结合雌激素、米索前列醇及丙泊酚能提高宫颈软化率、无痛率、且有利于提高节育器取出的成功率.

    作者:张晓;马会贤;伊凤蕊;张彭英;郑桂英;常晓钦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在小儿普通外科麻醉前用药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在小儿普通外科麻醉前用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8例手术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4例.A组术前予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B组术前予阿托品,观察2组治疗前、给药后30min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唾液分泌量,比较2组不良反应.结果 A组用药前后H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用药后HR明显高于用药前,且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用药前后SBP、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组口腔唾液量均少于用药前,且A组明显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外科麻醉前给药中,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有效抑制腺体分泌,并对心率影响较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张曦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替米沙坦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动态监测

    目的 动态监测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40例,应用替米沙坦80mg治疗6周后,比较治疗前后动态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白天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高血压、平均血压、血压负荷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高血压、平均血压、血压负荷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降血压具有持久、强效、平稳、安全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琦;沈郭成;权亚梅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异丙酚分别复合布托啡诺与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观察异丙酚复合布托啡诺和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同期行无痛人工流产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和芬太尼组各32例.布托啡诺组采取异丙酚复合布托啡诺麻醉;芬太尼组采取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比较2组宫颈松弛程度,术中体动、注射痛、手术时间、出血量、异丙酚用量,术后不良反应、清醒时间、疼痛分级.结果 布托啡诺组宫颈松弛总有效率为96.9%高于芬太尼组的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托啡诺组术中体动、注射痛发生率均低于芬太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异丙酚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布托啡诺组头昏、腹痛、呕吐发生率低于芬太尼组,术后清醒时间短于芬太尼组,镇痛总有效率高于芬太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应首选异丙酚复合布托啡诺进行麻醉,可显著提高麻醉效果.

    作者:张红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发生的、非计划内的、未预计到或并不希望发生的事件[1,2],如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护理工作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问题[3].近年来,医学技术发展迅速,手术难度也随之增高,手术室护理常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手术室是医院的一级科室,有高危性,运转速度快,手术包括的范围广泛,易出现突发情况,护理人员任务重,流动量大,护理存在安全隐患.护理不良事件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防止术中不良事件发生是保证手术安全运行的根本.本文主要分析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作者:张海芬;石金花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致心肌损害猝死2例

    1 病例资料例1,男,58岁.主因意识不清8h入院.患者入院前8h被家属发现躺在床上,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口吐白沫,无呕吐物,尿失禁;房间内生有煤火,同房间内患者妻子亦有此症状,遂就诊于当地县医院,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经治疗后意识仍不清醒,为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既往冠心病病史8+年,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作者:张雪梅;张文忠;焦清海;李和军 刊期: 2013年第28期

  • 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在我院应用的实践与体会

    药品调剂工作是药学技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品调剂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用药安全[1].<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第七章调剂管理规定住院药房实行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单剂量配发药品.为了保证住院患者口服用药安全、有效,减少手工配发药品差错,我院于2011年2月从韩国JVM公司引进了全自动台式配药与包装系统(ATDPS),ATDPS是创新性药房解决方案,其设计通过全新的医院与药房管理,及利用高效、准确的数据处理过程,实现了安全稳定的自动化操作.现将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的使用情况和应用中的优势及不足之处阐述如下.

    作者:杨书阁;何晓娟;张启慧;康乃娟 刊期: 2013年第2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