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化性溃疡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相关因素探析

范义忠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消化道出血,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 对引发消化性溃疡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方法 对50例患有消化性溃疡并出现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引起消化性溃疡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季节、性别、烟酒史及职业类别等都是影响消化性溃疡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因素(P<0.05);而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生部位上,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概率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影响消化性溃疡并发消化道出血因素的研究,对于预防消化道出血和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中呕吐原因分析及护理

    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简称硬膜外麻醉,为剖宫产手术首选麻醉方式.常见并发症为恶心、呕吐.而剖宫产术中恶心、呕吐常伴低血压的发生,若处理不及时会给产妇及婴儿带来不利影响.因剖宫产多为急症及饱食状态,故发生恶心、呕吐机率相对较高.笔者就我院行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产妇119例出现术中恶心、呕吐的原因及护理进行分析总结.

    作者:宋小玲;张舟;李京华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脑出血继发癫痫患者舌咬伤1例的急救及护理

    脑出血继发癫痫的诊断标准:凡在首次脑出血后即刻至发病后2年内出现2次或2次以上的癫痫发作,并且除外其他原因所致者.脑出血继发癫痫的发生率为12.5%.早期癫痫发生率为87.8%(72/82),迟发性癫痫发生率为12.2%[1].癫痫以全身强直、阵挛发作为常见.我科收治脑出血患者1例,患者在院期间因脑出血继发癫痫发生2次舌咬伤,经积极抢救和治疗后好转,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杨明华;苏玉英;甘庆红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依达拉奉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预防和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昏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高压氧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高压氧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每次30mg,每天2次,静脉滴注,15d为1个疗程,给予2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昏迷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迟发性脑病发生率为8.3%,对照组为23.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预防和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志男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阿尔茨海默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

    伴随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阿尔茨海默病渐成为广受重视的社会问题.我国北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平均年龄为75岁、76岁.此年龄段以上人群患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比率达5%以上,而到80岁,此比率上升至15%~20%.高龄痴呆患者同时伴多种内科疾病,医疗护理负担重、难度大,尤其是晚期阿尔茨海默病,大脑功能丧失,咳嗽反射减弱,咳嗽无力,吞咽反射减弱,发生误吸的几率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也增高,死亡率很高.晚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死亡原因90%以上为并发肺炎而死亡[1].目前对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治疗手段十分有限,重点在于防止并发症发生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笔者对2012年1~12月我院收治阿尔茨海默病伴肺部感染的68例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邱宁;曹强;曾会群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无痛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通过观察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探讨本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2年4月收治入院的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56例,对其发病年龄、合并症、基础疾病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发病年龄≥70岁、合并三高症(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存在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其溶栓成功率、梗死血管再通率等低于单纯性发病者,且病死率高于单纯性发病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无胸痛的临床表现,加大了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难度,对于合并三高症的老年患者应加强其对心肌梗死知识的了解,出现不适情况应及时就医,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从而降低临床病死率,提高患者愈合情况.

    作者:袁现伟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胃痛50例疗效观察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1].胃痛多有饮食伤胃、情志不畅、脾胃素虚等病因,致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胃为阳土,喜润恶燥,为五脏六腑之大源,主受纳、腐熟水谷,气机以和降为顺,不宜郁滞.病变部位在胃,与肝、脾关系极为密切.肝与胃为木土乘克关系若忧思恼怒,肝气横逆,势必克脾伤胃,致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而痛.肝气久郁,化火伤阴致胃痛.脾与胃同居中焦,若脾阳不足,胃失温养,致虚寒胃痛.若脾气虚弱兼胃热炽盛,不能统血致便血、呕血.中医胃痛包含现代医学中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胃黏膜脱垂症等[1].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治疗本病不仅近期疗效明显,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降低复发率等方面都具相当的优越性.

    作者:朱亮亮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西药药品的储藏分析及总结

    药品属特殊商品,具有特殊性、高质量性等特点.储藏条件要求较高,只有符合适宜保存条件,才可保证药品的疗效,否则药品质量下降、失效甚至变质等,疗效也会丧失,甚至引发用药事故.笔者从事药房相关工作30余年,现对药品储藏经验做出总结,以供大家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秀春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门诊抗肿瘤辅助药使用分析

    目的 分析肿瘤专科医院门诊中抗肿瘤辅助药物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查阅医院放疗科以及化疗科2012年1~12月的门诊处方,统计抗肿瘤辅助药的消耗数据并结合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金额构成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医院门诊抗肿瘤辅助药的使用中,胸腺五肽用药频度占第1位,唑来膦酸日均费用占第1位,中药制剂金额构成比排第1位.结论 该院门诊抗肿瘤辅助药应用趋势合理,与医院性质及医疗任务相一致,用药向着安全、高效、经济的方向发展.

    作者:李晓燕;王人英;廖建伟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子宫瘢痕妊娠12例治疗体会

    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剖宫产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0.125%,易误诊为早期正常宫内妊娠而行传统的人工流产术,由此发生术中大出血、子宫穿孔,甚至切除子宫,导致患者丧失生育能力.因此如何早期明确诊断和及时处理至关重要[1].

    作者:张艳萍;晏咏梅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放射性直肠炎64例病证结合辨治体会

    放射性直肠炎是在放射治疗恶性肿瘤过程中(或治疗以后),对直肠产生放射损害而引发的疾病.早期症状多数出现在放射治疗以后1~2周,表现为恶心、腹泻、呕吐、血样便等;晚期症状多数在放射治疗以后半年甚至2~10年后出现症状,多为急性期治疗不佳而导致病情迁延表现为大便出血,直肠黏膜发生溃疡或者溃烂,严重者甚至会伴发直肠阴道瘘.在临床治疗方法中,西药长期效果并不显著,并且西药本身不良反应大,不是放射性直肠炎的理想治疗方法.我院采用病证结合辨治放射性直肠炎,取得了较的疗效.现将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冯敬霞;郭淑红;刘春梅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62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122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照组行传统疝修术手术,观察组例行无张力修补术.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3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疝修补术,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杨杰斌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中药调剂对处方疗效的影响分析

    调剂人员以处方为依据,依照药物配方原则及程序,及时精准地将处方中开具的药物配置成可供病人使用的中药药剂,即所谓的中药调剂工作[1].包括处方审核、剂量调整、用药控制及处方核对四项工作,技术性及专业性较显著,调剂工作是否达标,直接决定处方疗效能否达成[2].故按规范要求,优化落实调剂工作极为必要.但调剂工作中依然存在各种问题,引起处方疗效受损现象[3].我院为提高调剂水平,对中药调剂工作问题展开调查,探讨调剂中不同问题对处方疗效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锦英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小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在高血压老年全身麻醉苏醒拔管期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小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在高血压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拔管期对应激性高血压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该院全身麻醉下实施择期手术的高血压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盐酸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各30例.手术结束前10min分别给予微量泵输注盐酸右美托咪定0.15μg/kg(试验组)和同体积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指标:(1)分别于麻醉前(T0)、用盐酸右美托咪定或同体积生理盐水前5min(T1)、后5min(T2)、10min(T3)、拔管即刻(T4)、拔管后5min(T5)、10min(T6)、30min(T7)各时点观察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BIS值;(2)在T5、T6、T7时点进行疼痛评分;(3)拔管时间;(4)拔管期呼气末七氟烷浓度.结果 (1)在T4、T5、T6时间点,试验组MAP、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试验组T5、T6时点B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2组患者疼痛评分、拔管时间以及拔管时七氟烷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全身麻醉苏醒拔管期应用0.15ug/kg的低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在术后早期有一定镇静作用,能明显减轻高血压老年人拔管期循环波动,但不会延长患者拔管时间.

    作者:唐霓;张莹莹;刘玉林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3种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方法的比较

    目的 探讨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佳治疗方法.方法 对经体外震波碎石(ESWL)、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PL)及开放输尿管切开取石术3种方法治疗的2358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ESWL组846例,单次碎石成功476例(56.3%),4周后结石排净率为67.9%;PL组1370例,单次碎石成功1278例(93.3%),4周后结石排净率为97.1%;开放输尿管取石142例,取石成功率100%.术后疼痛、发热、恶心呕吐、血尿是3组常见的并发症,PL组术后疼痛、发热发生率低,分别为3.5%、2.9%,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其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可作为中下段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开放取石虽能完全取出结石,但创伤大,是其他治疗方式失败的补救措施.

    作者:雷弋;王岭;陶红;钱济穷;母健君;白冰;张天德;曾晓明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轻度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

    轻度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属较常见的急性胰腺炎类型,在我国占较高的发病比例[1].目前对胆源性胰腺炎的手术治疗方式以及手术时机仍存在较大争议.笔者对我院接受轻度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治疗患者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毅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处方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采集2012年上半年每月1、8、15、22日门诊电子处方,以用药频度(DDDs)、日用药金额(DDDDc)、用药金额排序/DDDs排序比值及药物联合应用情况等为指标,分析抗高血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 CCB、ARB和新型复方制剂的使用金额位居前3位,非洛地平、替米沙坦、氨氯地平DDDs高.联合用药方案多数合理,以二联用药为主.结论 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基本符合国内外指南的用药原则,对少数不适宜的联合用药方案有待改进,应根据个体差异选择佳的药物治疗方案.

    作者:沈毅;唐扣明;周卫英;顾申勇;薛晓红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胃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在治疗胃溃疡出血中所起的作用,为临床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70例胃溃疡出血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奥美拉唑组和西咪替丁组各35例,观察2种治疗方法在止血效果及溃疡治愈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 在止血效果方面,奥美拉唑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2.9%、91.4%,高于西咪替丁组的42.9%、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溃疡治愈效果方面,奥美拉唑组愈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1.4%、77.1%,高于西咪替丁组的34.3%、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能快速控制胃溃疡导致的出血并能提高溃疡的愈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陈育苗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护理教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发展思路

    我校成立于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建校70多年来,始终高举白求恩精神伟大旗帜,为基层部队卫生机构培养大量有用人才.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对护理教学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对护理教员队伍自身建设也提出更高标准.故如何适应部队现代信息化战争卫勤保障的发展和需求,培养合格的护理士官人才,以及如何加强教员队伍建设,努力跟上护理教学改革进程,是摆在每位军事护理学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作者:张少英;张爱霞;甄海鹰;米裕;张亚娟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清开灵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 建立测定清开灵片中黄芩苷在人血浆中含量的实验方法.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Agilent HC-C18 (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7:53:0.2);检测波长:280nm;汉黄芩素作为内标.结果 黄芩苷线性范围为0.25~12.0μg/ml,回归方程Y= 0.0095C-0.00176(r= 0.9997);回收率>80%,日内和日间RSD均<10%.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黄芩苷药代动力学研究及血药浓度监测.

    作者:魏龙 刊期: 2013年第29期

  • 环孢素A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环孢素A(CsA)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分析31例使用CsA治疗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临床资料,其中激素耐药8例,激素依赖10例,频复发13例;微小病变(MCNS)19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9例,局灶节段性硬化(FsGS)3例.结果 完全缓解19例(61.3%),部分缓解7例(22.6%),无效5例(16.1%).不同临床类型中,激素依赖型完全缓解率高(80%),激素耐药型完全缓解率低(25%),2类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中,微小病变型完全缓解率高(68.4%),局灶节段性硬化完全缓解率低(33.3%),2类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A治疗过程未出现明显的肾毒性反应.结论 CsA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安全有效,注意监测血药浓度,肝肾功能情况下,CsA治疗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余咏文;张强英 刊期: 2013年第2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