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放射性直肠炎是在放射治疗恶性肿瘤过程中(或治疗以后),对直肠产生放射损害而引发的疾病.早期症状多数出现在放射治疗以后1~2周,表现为恶心、腹泻、呕吐、血样便等;晚期症状多数在放射治疗以后半年甚至2~10年后出现症状,多为急性期治疗不佳而导致病情迁延表现为大便出血,直肠黏膜发生溃疡或者溃烂,严重者甚至会伴发直肠阴道瘘.在临床治疗方法中,西药长期效果并不显著,并且西药本身不良反应大,不是放射性直肠炎的理想治疗方法.我院采用病证结合辨治放射性直肠炎,取得了较的疗效.现将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冯敬霞;郭淑红;刘春梅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1.5%氯普鲁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66例需行下肢或会阴部位手术的患儿,根据骶管阻滞方法不同随机分为2组:氯普鲁卡因组和利多卡因组,每组33例.观察并记录患儿的生命体征、骶管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平面上界及阻滞持续时间等.结果 氯普鲁卡因组起效时间短于利多卡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麻醉平面固定时间和维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用药后HR、BP、RR和SpO2变化,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5%氯普鲁卡因用于小儿术中骶管阻滞,能保持呼吸与循环功能基本稳定,起效快、安全、麻醉效果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李红梅;王林力 刊期: 2013年第29期
药品属特殊商品,具有特殊性、高质量性等特点.储藏条件要求较高,只有符合适宜保存条件,才可保证药品的疗效,否则药品质量下降、失效甚至变质等,疗效也会丧失,甚至引发用药事故.笔者从事药房相关工作30余年,现对药品储藏经验做出总结,以供大家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秀春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笔者总结1995年6月-2006年8月住院的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13例救治体会,旨在提高急性乌头碱中毒诊疗水平.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5年6月-2006年8月收治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13例,均为男性,年龄22~56岁.所有患者均在30~120min内发病,中毒症状:恶心、呕吐、流涎、胃部烧灼感、头昏、口唇及四肢麻木13例;心悸、气短、胸闷12例;心脏停跳感10例;发绀、昏迷、瞳孔散大、四肢抽搐、眼睑及颈部肌肉痉挛伴大汗淋漓3例;心律不齐11例,肺部闻及湿性啰音8例.心电图示I度窦房传导阻滞和窦性心动过缓各1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频发室性早搏8例;ST-T下移者10例.
作者:李菊香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对该院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促进合理用药,提高临床疗效,有效降低药品费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0-2012年医院住院患者的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销售金额进行分析.结果 该院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频率和用药金额呈快速上升趋势,其中奥美拉唑的DDDs与销售金额始终排在首位.大部分品种的销售金额与用药数同步性良好.结论 按照合理用药原则,应尽量首选国家基本药物,该院目前PPI的选择主要还是第1代PPI,药物的使用具有合理性.
作者:高永艳;李映辉;徐婷 刊期: 2013年第29期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治疗失败多因为血行转移[1].临床上积极监测乳腺癌病情变化,及早预测和发现乳腺癌根治术后血行转移,有助于改善患者转归及预后.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specific antigen,TPS)是细胞角蛋白18片段在转移性上皮性肿瘤患者体内的过度表达,多存在于患者血清中.检测血清TPS水平变化可了解肿瘤生长动态[2].笔者对我院以血清TPS检测乳腺癌根治术后血行转移的临床效果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新彦 刊期: 2013年第29期
急性吗啡中毒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危急症,中毒后主要表现为昏迷、呼吸深度抑制(可降至2~4次/min)、瞳孔极度缩小(两侧对称)或成针尖样、血压下降、皮肤发绀、尿量减少、体温下降、皮肤湿冷、肌无力,严重缺氧时可导致休克、循环衰竭、瞳孔散大,甚至死亡[1].现将2010年以来,对在我肿瘤血液科收治的因晚期癌痛而长期服用或注射吗啡类药物发生中毒22例的急救和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刘燕 刊期: 2013年第29期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主动脉内的血液经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中膜,形成夹层血肿,在血流压力的驱动下,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是主动脉中层的解离过程.AD是心血管疾病的灾难性危重急症,其发病率为(25~30)/100万[1],如不及时治疗,48h内病死率可高达50%.临床特点为急性起病,突发剧烈疼痛、休克和血肿压迫相应的主动脉分支血管时出现的脏器缺血症状.根据夹层的起源及受累的部位可分为:Ⅰ型:起始于升主动脉并越过主动脉弓向远端延伸;Ⅱ型:起始并局限于升主动脉;Ⅲ型:起始于降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并向远端延伸.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主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挽救了大量AD患者的生命,使本病预后大为改观.尤其是Ⅲ型适宜行覆膜支架植入.现将覆膜支架植入术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周桂莲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激素联合环磷酰胺(CTX)对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合并肾损害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使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AAV合并肾损害的45例患者资料,以及单用激素治疗的21例患者资料,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1个月的临床资料与实验室检查.结果 治疗1周后2组患者伯明翰血管炎活动评分(BVAS)、24h尿蛋白定量、Scr、CRP下降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联合治疗组以上指标的改善均较单用激素治疗患者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对控制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病情活动及缓解肾脏损害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邬章林;张魁正 刊期: 2013年第29期
护士长的职责在于协调医、护、患及相关科室的关系.面对不同的人,沟通方式不尽相同.掌握人际沟通技巧并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是护士长管理和改善医护、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出色的护士长不仅要具备熟练的业务技术、高尚的医德医风、审慎的工作态度,还要能大限度地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成为医院医护、护患管理的桥梁和纽带,加强科学有效的管理,使工作得以有效开展,保证医护服务质量.
作者:纪伟峰;朱晓燕;赵金娟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了解该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采集2012年上半年每月1、8、15、22日门诊电子处方,以用药频度(DDDs)、日用药金额(DDDDc)、用药金额排序/DDDs排序比值及药物联合应用情况等为指标,分析抗高血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 CCB、ARB和新型复方制剂的使用金额位居前3位,非洛地平、替米沙坦、氨氯地平DDDs高.联合用药方案多数合理,以二联用药为主.结论 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基本符合国内外指南的用药原则,对少数不适宜的联合用药方案有待改进,应根据个体差异选择佳的药物治疗方案.
作者:沈毅;唐扣明;周卫英;顾申勇;薛晓红 刊期: 2013年第29期
头颈部恶性肿瘤手术后导致头颈部组织缺损,若缺损较大,势必造成患者咀嚼、吞咽、语言功能障碍及面容破坏,若不采取有效修复手段,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我院自2009年至今对36例行皮瓣转移修复术的头颈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专人整体护理,提高皮瓣成活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琼瑶;史克琴;钟清华 刊期: 2013年第29期
局部枸橼酸抗凝法(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RCA)在高危出血患者中行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其有效性已得到证实,现将1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局部枸橼酸抗凝方法顺利完成持续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CVVHDF)治疗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欣;马为民;康军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自2006年国家卫生部颁发<处方管理办法>[1]以来,规范处方书写已引起各级医师高度重视.处方是医师实施药物治疗与药房配发药品的凭证及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2,3].医院门诊处方为医师为患者下达医疗用药的直接书面文件,由门诊药房药师执行,查堵错误处方是临床医师和各级药师共同的责任.近年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坚持开展处方质量检查,处方点评制度,对防范由药物引发医疗纠纷起到积极作用.笔者将门诊处方中常见问题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秀清;刘宇;吴冬梅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调查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为医院加强管理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按要求抽取住院患者的出院病历150份,填写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用药情况调查表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6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为63.86DDD;微生物标本送检率占特殊级使用抗菌药物病历66.67%,Ⅰ类清洁手术的预防选择药物、用药时机、使用疗程合格率较低,预防使用药物的比例较高.结论 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率高,预防用药比例高,存在不合理性,需规范临床医师的用药行为,医院管理部门加强对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管理.
作者:崔康;姬怀雪;邵珠民 刊期: 2013年第29期
2010年7月-2013年5月,我科收治直肠癌行结肠造口患者40例,在对其进行常规治疗护理措施的同时,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系统的心理干预、造口护理操作培训和健康教育,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0例患者,男24例,女16例,年龄35~81岁,中位年龄58.6岁;住院时间15~30d,平均21.5d.40例患者均手术顺利,造口良好,其中25例患者出院前已能掌握造口护理方法,自行更换造口袋;11例患者出院1个月后能完成自我护理;4例患者由于年龄大,自理能力受限,需由家属协助方可完成造口护理.
作者:隋清华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头孢呋辛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2组患儿在采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孢哌酮酮钠联合喜炎平治疗,而治疗组采用头孢呋辛联合喜炎平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儿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80.0%和88.0%,高于对照组的60.0%和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应用头孢呋辛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具有良好的效果,患儿不伴随任何不适的反应.
作者:崔丽影 刊期: 2013年第29期
患者,男,26岁,双手十指指端患传染性软疣3年余就诊.查体:患者十指指端散在分布20余处米粒大小灰白色丘疹,右手拇指桡侧半、左手食指桡侧半指甲破坏缺失,甲床外露、增生、肥厚.左环指甲孤影处皮肤边缘弥慢性增生.冷冻法治疗:将喷枪对准病变部位进行喷洒,以病变部位冻结,后融化为一个冷冻周期,共做四个冷冻周期.治疗过程中可出现程度不一的疼痛感,可持续数小时;治疗后1h患处开始水肿,继之起水疱,少数出现血疱.患者治疗后1h患处出现水肿,后出现水疱.1~2周后结痂,痂皮脱落,病变组织随之去除.1月后复查见病灶均消失,指甲生长正常,有光泽,双手功能恢复.
作者:高田军;张惠;杨艳 刊期: 2013年第29期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R)为矫形外科中较大型重建手术,是治疗髋关节疾病和骨折的佳治疗手段[1].因其术后并发症常见,多予常规预防治疗,但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因发生率低,临床上未引起足够重视.笔者选择2007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80岁以上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5例,所有患者经积极治疗及护理均治愈出院.
作者:葛小敏;朱巧妹;李宁 刊期: 2013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同时给予常规静脉滴注地塞米松+低分子右旋糖苷+ATP,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结果 治疗组PTA治后为(37.69±20.03)dBHL,对照组PTA治疗后为(53.89±26.32)dBHL,治疗组有效率87.5%高于对照组6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突发性耳聋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忠;唐真武;邓立波;庞晓军 刊期: 2013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