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思密达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在急性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漆跃林;张志宏

关键词:腹泻, 治疗结果, 药物疗法, 联合, 思密达,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抑制剂
摘要:目的 观察思密达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在治疗急性肠炎引起的腹泻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2年2月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两组都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思密达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治疗,5d为一疗程.结果 对照组显效26例,有效19例,无效15例;,观察组显效39例,有效17例,无效4例.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思密达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急性肠炎引起的腹泻,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人文关怀护理在儿科病房护患沟通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研究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在儿科病房护患沟通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对2009年12月-2012年12月在沭阳县中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36例患儿及家属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18例采取传统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18例在实施基础护理的基础之上开展人文关怀护理,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两组患儿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及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投诉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护理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为患儿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开展有效的护患沟通,能够从整体上提升对患儿的服务质量.

    作者:范丽琴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及中药的合理使用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及中药的合理使用情况.方法 选择肥乡县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因不当使用药品所致的不良反应的200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程度分级及转归、给药途径及主要诱发药物、不良反应涉及的器官及系统分类情况、不良反应的发生因素.结果 不良反应涉及的药物剂型主要为注射剂;主要诱发药物有刺五加、鱼腥草、人参、丹参、银杏,共诱发105例,占52.5%;不良反应对人体的损害涉及全身各器官及系统,累及多的是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结论 中药制剂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及时认真做好其预防和监测工作,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作者:赵丽波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检验试剂的科学化管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检验工作与临床治疗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实际检验质量的优劣和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呈正相关.因此,检验试剂的工作显得非常重要,也成为整个检验工作中的重要方面.在整个的检验工作中,管理则是影响检验试剂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管理检验试剂也是和其成本效益有着必然联系的.目前,传统的管理科存在着普遍的问题那就是工作效率低下,管理混乱,试剂数据不准确,浪费严重等.因此,需要建立规范化的试剂管理模式,形成科学化管理.

    作者:李卫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手术治疗急性胃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急性胃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胃出血患者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内科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急性胃出血病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出血控制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手术治疗急性胃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於国平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更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72例患有手足口病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6例.采用利巴韦林对照组患儿实施治疗;采用更昔洛韦对治疗组患儿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儿手足口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发热缓解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更昔洛韦对患有手足口病的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张爱芳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老年下肢骨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下肢骨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我科收治的下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48例,进行围术期护理,包括饮食指导、血糖控制、心理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指导早期功能锻炼,观察切口愈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围术期护理,老年下肢骨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术期,且切口均为一期愈合,未发生压疮、泌尿系统及肺部感染.结论 围术期精心护理配合医生制定周密的治疗方案,可有效促进伤口愈合,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林敏英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拒绝母乳喂养产妇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拒绝母乳喂养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海安镇中心卫生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的216例初产妇,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健康教育路径,对照组给予常规性健康教育,分析比较两组初产妇对母乳喂养所有知识的知晓率及依从率.结果 研究组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92.6%)高于对照组(5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母乳喂养依从率(97.2%)高于对照组(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对于增加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徐晓春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帕罗西汀与奥氮平联合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并伴随抑郁的老年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9月-2012年9月云南省心理卫生中心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并伴抑郁的老年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使用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及BPR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及BPRS评分均改善;治疗组患者治疗1个月、2个月后HAMD评分及BP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罗西汀与奥氮平联合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并伴随抑郁老年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云红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研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樟树市人民医院2010年2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0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的治疗方法和治疗结果.结果 在对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进行治疗期间,降低血糖药物的量必须增加,但是当甲亢被控制后,降低血糖的药物量则会降低.结论 对于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必须进行甲亢和糖尿病双向控制,在治疗过程中还必须注意针对患者用药的量、治疗时间的变化以及饮食的搭配,只有这样才能够降低患者糖代谢紊乱,遏制糖尿病病情的发展,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咏;熊东林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肾动脉栓塞治疗肾动脉出血的介入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肾动脉栓塞治疗肾动脉出血的介入护理配合.方法 选取赣州市人民医院2008年2月-2013年5月的63例经皮肾镜取石术及因外伤致肾损伤导致的肾动脉出血患者行经皮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用栓塞弹簧圈做肾动脉栓塞治疗.并做好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工作及介入导管材料的准备工作.结果 55例栓塞治疗成功,出血停止,全都保留了患肾的大部分组织和功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8例造影显示未发现出血灶,继续观察并行止血治疗.栓塞成功患者经栓塞靶动脉治疗后,尿液由介入前的全血尿转为淡红色.结论 经皮肾动脉部分栓塞术创伤小,见效快,可有效治疗肾动脉出血,大限度保留了患肾功能,充分做好各项介入护理配合是确保介入治疗顺利完成及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谢可平;曾艳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甘氨酸茶碱钠片联合复方羟丙茶碱去氯羟嗪胶囊治疗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甘氨酸茶碱钠片联合复方羟丙茶碱去氯羟嗪胶囊治疗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53例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中26例患者采用甘氨酸茶碱钠进行治疗;研究组27例患者采用甘氨酸茶碱钠与复方羟丙茶碱去氯羟嗪胶囊联合进行治疗.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有效率(92.6%)高于对照组(69.2%),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联合治疗方法对患有阻塞性肺气肿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杨月峰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贫血对高龄女性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分析贫血对高龄女性认知功能的影响情况,为临床治疗高龄女性认知功能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08年10月-2012年10月之间收治的180例高龄女性贫血患者,并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我院健康体检者18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法量表对所有对象进行认知功能和血生化指标的采集,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认知功能情况.结果 研究组中轻中度贫血85例(47.2%),重度贫血95例(52.8%),研究组血红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无认知功能优秀者,认知功能一般28例(15.6%),认知功能差152例(84.4%),对照组中认知功能优秀9例(5%),认知功能一般40例(22.2%),认知功能差131例(72.8%),研究组的认知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贫血对高龄女性认知功能有显著影响,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记忆力显著下降,贫血严重程度与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呈正相关,显著增加高龄女性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

    作者:李金凤;胡飞;欧阳贤凤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总结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以提高对本病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 选取2005 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住院的治疗UC患者87例,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结果 87例住院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肠镜检查病变呈连续、浅表、弥漫性分布,血管模糊伴不同程度的黏膜充血、糜烂、溃疡.病变范围以直肠和乙状结肠多见.治疗以氨基水杨酸制剂(SASP/5-ASA)及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为主,保留灌肠,辅以饮食、心理治疗.治愈63例.结论 结肠镜检及组织活检是诊断UC的主要方法.UC并发症发生率低,氨基水杨酸盐及糖皮质激素是治疗UC的主要药物,综合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华黎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家庭护理对于提高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对于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的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0-2011年收治的96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治疗组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有专业护士一对一进行上门回访、回院复查、电话访问等综合形式进行家庭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采用综合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I)进行评定,分别从食欲、睡眠、精神状态、日常生活状态、社交活动、患肢功能恢复6项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干预前食欲、睡眠、精神状态、日常生活状态、社交活动、患肢功能恢复6项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家庭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张文学;石林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不同年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儿童肺炎支原体(MP)肺炎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的特点.方法 将在苏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儿科病房住院治疗的54例MP肺炎患儿按年龄分为≤5周岁29例(53.7%),>5周岁25例(46.3%),完成全胸正位片和血清MP抗体水平检测,比较不同年龄患儿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的差异.结果 ≤5周岁MP肺炎患儿发热和大叶性肺炎发病率较>5周岁患儿低,而喘息和支气管肺炎发病率则较>5周岁患儿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是儿童肺炎的重要致病菌,不同年龄儿童MP肺炎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不同,可能是不同年龄患儿免疫反应差异的一种体现.

    作者:刘利英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长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对缺血性心肌病的长期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4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42例,在规范的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包括阿司匹林,ACEI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加服麝香保心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及6个月后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和6min步行距离.结果 两组治疗前LVEF、LVEDVI、LVESVI和6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治疗后LVEF、LVEDVI、LVESVI和6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个月治疗,两组患者均无心血管事件死亡病例.结论 麝香保心丸能够显著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贺金国;张蓓;王首军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磷酸肌酸钠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心肌酶谱、肌钙蛋白(cTnI)、心电图(ECG)的影响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成都市新都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84例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静脉点滴磷酸肌酸钠0.5g/次,1次/d,两组均治疗7d.观察治疗前后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检测心肌酶谱、肌钙蛋白水平,进行ECG监测,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48%、66.67%(χ2=7.071,P<0.05),ECG异常率分别为30.95%(13/42)、73.81%(31/42),(χ2=15.464,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AST、CK、CK-MB、LDH、cTnI均较治疗前降低,LVE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肌酸钠能够使心肌酶谱尽快地恢复正常,保护心肌,改善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谢冬梅;廖述霞;罗双红;杨林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病因分析

    目的 回顾性研究58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的病因,提早预防,减少此病的发病率及并发症.方法 选取2001-2012年德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58例癫痫持续状态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病因及治疗结果.结果 癫痫持续状态的病因有原发性癫痫、颅内感染、脑血管病、脑肿瘤、代谢性脑病、自行停用抗癫痫药以及酗酒.经抢救后,51例患者癫痫发作得到控制,7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12.07%.结论 颅内感染、脑血管病、脑肿瘤、代谢性脑病、自行停用抗癫痫药和酗酒为严重癫痫发作的常见病因,有较大的早期预防、提前干预的价值,一旦发生癫痫持续状态,病情将极其危重,救治困难.

    作者:刘川;王淳;刘平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探讨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究奥曲肽静脉滴注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在湘雅萍矿合作医院门诊就诊的经确诊患有急性胰腺炎的患者90例,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40例.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一般的传统治疗,如使用抗生素、胆碱能抑制剂、禁食以及胃肠减压等.观察组的患者在一般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后2d内症状体征消失.观察组患者的淀粉酶恢复的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奥曲肽静脉滴注对治疗急性的胰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万丽 刊期: 2013年第30期

  • 早期康复训练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实施及对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 早期应用康复训练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卒中护理模式实施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模式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脑卒中偏瘫症状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后生活能力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早期康复训练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慧琴 刊期: 2013年第3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