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晨;田家心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联合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予恩替卡韦联合双环醇治疗,对照组仅予双环醇治疗.治疗后4、8、24、48周复查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复常率]、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和血清学转阴率.结果 治疗4、8、24、48周后,2组ALT和AST复常率均升高,且治疗组ALT和AST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24、48周后,2组HBeAg转阴率及血清学转阴率均升高,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迅速降低转氨酶,改善肝功能,控制病情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祖成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阑尾炎术后患者术后的观察及护理.方法 该院外科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160例,对其术后观察及护理措施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0例阑尾炎均获临床痊愈,术后发生切口感染3例,经积极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 术后,对阑尾炎术后进行密切观察及精心护理,可使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王萍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治慢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止咳化痰、解痉平喘处理,治疗组同时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氧分压(PaO2)、二氧气化碳分压(PaCO2)]、及pH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PaO2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aCO2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H均升高,但治疗组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辅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能显著提高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岳刚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国产混合重组人胰岛素30/70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初发T2D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国产混合重组人胰岛素30/70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代血红蛋白(HbA1c)及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酯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各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对照组FPG、HbA1c、TG、TC、LDL-C、HOMA-IR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PG、HbA1c及HOMA-I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混合重组人胰岛素30/70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疗效较满意,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李德高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综合训练方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综合训练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上肢功能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上肢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循序渐进地进行综合训练可促进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收到较满意的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冬梅;刘华;肖康宝;邓小渝;张伊楚;饶安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局部浸润的变化.方法 抽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胃癌患者56例作为胃癌组,并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将胃癌组患者按照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分成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胃癌组患者接受胃镜检查、检测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对照组接受胃镜检查和幽门螺杆菌检测.胃癌组有门螺旋菌感染阳性者采取免疫组化SP法检测基质计算蛋白阳性表达率.结果 胃癌组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为76.79%高于对照组的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MMP-2和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严重者其胃癌局部浸润组织间基质蛋白增加,值得关注,并应加强预防,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郭宏华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DN)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51例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24h尿蛋白(24hU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24hU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SBP、DBP、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能有效逆转DN患者的UP指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耐受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绍敏 刊期: 2013年第31期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发生于妊娠中、晚期以瘙痒和黄疸为特征的重要的妊娠期并发症,又称特发性黄疸或妊娠复发性黄疸.不仅可致产妇产后出血,还可致胎儿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及围生儿死亡等不良结局,现已引起临床的广泛重视.积极有效治疗的同时,加强对孕妇及胎儿的临床监护,适时终止妊娠对降低围生儿病死率至关重要.我院对23例ICP患者给予积极治疗和严密监护,母婴情况良好,无新生儿死亡,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玲华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病情发展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EMS患者76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同期非孕期、非经期体检正常的健康女性7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IL-2、VEGF水平及阳性检出率.结果 试验组治疗前IL-2水平低于对照组,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试验组治疗后IL-2及VEGF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IL-2及VEGF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IL-2和VEGF水平变化EMS患者病情发展有密切联系,可为临床诊断EMS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张春根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对412张抗高血压药物处方的患者性别、年龄、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及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412张抗高血压处方中男215张(52.18%),女197张(47.28%);≥66岁年龄段降压药使用率高(35.44%).DDDs排序居前3位的药物依次为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和贝尼地平;除尼莫地平和贝那普利外其余药物DUI均≤1.在412张抗高血压药物的处方中,联合用药101张(24.51%),联合用药主要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钙离子拮抗剂(CCB)和CCB+复方制剂(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为主.结论 本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基本符合当前国家对高血压治疗的原则,且兼顾个体化给药方案.
作者:王美琼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不同麻醉方式及镇痛用药对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 下肢手术患者128例随机分为A、B、C、D组各32例.A组:腰硬联合穿刺术,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丁卡因,术后静脉镇痛用酒石酸布托啡诺经静脉镇痛泵注入;B组:腰硬联合穿刺术,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丁卡因,术后硬膜外镇痛用吗啡一次性注入硬脊膜外腔;C组:腰硬联合穿刺术,蛛网膜下腔阻滞用左布卡因,术后硬膜外镇痛用吗啡一次性注入硬脊膜外腔;D组:腰硬联合穿刺术,蛛网膜下腔阻滞用左布卡因,术后镇痛用芬太尼,经静脉镇痛泵注入.分别于术后2、4h询问患者的排尿情况,比较4组尿潴留的情况.结果 术后2h和4h,A、B组尿潴留发生率均低于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 2组尿潴留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肢手术应据手术时间长短,尽可能选用短时效局部麻醉药和对尿潴留影响小的镇痛药物.
作者:夏焱志;单国法;孙红艳;曹彦;郭明仁;石金鑫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了解该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抽取我院门诊2013年1-3月份的患者抗菌药物处方,依次为15 288张、12 184张和14 326张.对有抗菌药物的处方、使用抗菌药物的人群分布、用量、联合用药、剂型分布、年龄分布、问题处方类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2013年1-3月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占总处方的百分率依次为27.63%、26.76%、24.65%,呈逐月下降趋势;使用人群以儿童所占比例偏大;单品种抗菌药物使用量居前3位的均为头孢地尼胶囊、阿奇霉素软胶囊和头孢羟氨苄甲氧苄啶胶囊;门诊抗菌药物主要以单一用药和2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为主;注射剂呈逐渐下降,口服制剂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使用抗菌药物患者以儿童及老年人为主;不合格用药处方比例呈逐月下降趋势,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类型主要表现为给药方案不当、溶媒选择不当.结论 头孢菌素抗菌药物使用稳居前列,用药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以提高抗菌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
作者:肖林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6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患者据预后情况分为好转组和恶化组各30例.分析病程、乏力、饮食不当、精神紧张、腹腔感染、经济等因素对2组病情的影响.结果 好转组病程长、乏力、饮食不当、精神紧张、腹腔感染、经济乏力者比例均低于恶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针对相关因素,积极预防和治疗,以降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几率.
作者:牛卫理;刘涛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甲氨蝶呤片可用于各型急性白血病,特别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和蕈样肉芽肿、多发性骨髓病、头颈部癌、肺癌、各种软组织肉瘤、银屑病、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睾丸癌.说明书中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大剂量应用时可产生肾功能损害,长期用药可引起咳嗽、气短、肺炎或肺纤维化、骨髓抑制.注意事项有:致突变性、致畸性、致癌性和对生殖功能的影响;全身极度衰竭、恶液质或并发感染及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时,禁用本品.我市某医院收治1例全身关节疼痛、活动障碍7个月患者,病史:因患银屑病,在服用甲氨蝶呤片进行治疗时,发生严重的循环衰竭,经积极抢救、护理无效导致死亡,现报道如下.
作者:申颖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聚醇酸(PGA)可吸收缝合线捆扎加纤维蛋白胶(FG)黏合治疗掌指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52例(69处)掌指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PGA可吸收线捆扎加FG黏合骨折块内固定的治疗方法.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获随访患者50例,其中骨折解剖复位,一期愈合47例(64处);骨折畸形愈合3例(3处).手部功能按TAM标准评价优良率达86%.结论 应用PGA捆扎加FG黏合治疗掌指骨关节内骨折,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好,可获良好的手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伟;刘健;冯建书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药保留灌肠.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Cr及BUN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C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SCr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漆忠华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对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留置针静脉留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观察2组依从性、留置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健康教育后观察组依从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92.3±12.1)h长于对照组的(60.9±10.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可提高浅静脉留置针老年患者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曦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甲亢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简称,其发病原因是患者机体内甲状腺激素未能正常反馈,导致控制机制失效,甲状腺在体内循环时异常增多,患者全身出现新陈代谢亢进,故又称为甲状腺毒症[1].此病症患者以女性居多,临床表现主要为:神经系统易兴奋、神经过敏、代谢加快、甲状腺肿大、易激动和突眼等.我院2010年5月-2011年6月收治甲亢患者10例,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和精心的围术期护理,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茶连 刊期: 2013年第31期
医患纠纷产生原因有医方因素、患方因素及社会因素.医院应从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规范医疗行为、提高技术水平、推广人性化服务、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正确引导舆论、完善医疗责任保险体系等方面来改善医患关系,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
作者:丁晓娟 刊期: 2013年第31期
尿潴留是产后常见的并发症,由于分娩后会阴伤口疼痛和行剖宫产术后切口疼痛,产妇不敢大胆排尿,尿液潴留于膀胱内而不能及时有效地排除,而发生尿潴留.尿潴留可引起子宫收缩乏力至产后大出血,严重影响产妇的生理、心理,威胁产妇的生命,及早认识、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正确护理对降低产妇的病死率,提高产妇生活质量至关重要[1].产后尿潴留可分为完全性和部分性两种,前者是自己完全不能排尿,后者是指仅能排出部分尿液.尿潴留是造成产后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治疗以兴奋膀胱平滑肌,恢复其收缩功能为主,适时行导尿术.笔者分析产后尿潴留的护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东华;赵金荣;李金凤;周爱玲;王海波;高丽彩;李秀娟 刊期: 2013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