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病变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

蔡龙波

关键词:甲状腺病变, 多层螺旋CT, 灌注成像
摘要: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甲状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病变患者62例,其中良性结节40例,恶性结节22例.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由2名医师测量患者大血容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毛细管表面通透性(PS).结果 恶性结节者BF、BV及PS值均高于良性结节者,而MTT、TTP值低于良性结节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CT灌注成像作为形态学和功能学相结合的影像检查手段,可显示甲状腺微解剖结构和内部血流变化,统一规范甲状腺病变的CT灌注参数指标将是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引导穿刺治疗乳腺囊肿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乳腺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乳腺囊肿患者43例,均在高频超声引导下,穿刺囊肿,抽出囊液,积乳囊肿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单纯性囊肿使用无水乙醇冲洗.结果 43例(67个囊肿)患者3个月后复查囊肿全部消失,其中治愈59个(88.1%),有效8个(11.9%),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 超声引导穿刺治疗乳腺囊肿疗效肯定,且操作简便,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义东;郑永财;杨君;胡小林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清热解毒类中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探讨

    清热解毒类中药在临床上应用较多,主要有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七叶一枝花(蚤休)、大青叶、白花蛇舌草、板蓝根、马齿苋、穿心莲、半边莲等,本类药物性味多苦寒,可清解热毒或火毒,主要适用于痈肿疔毒、丹毒、痄腮、咽喉肿痛、蛇虫咬伤、水火烫伤及温热病等.目前,随着中药药理研究的发展,清热解毒类中药的药理作用机制被逐步揭示,在治疗传统火热病的基础上扩大了其临床应用范围.笔者探讨清热解毒类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庞博;董军杰;庞国勋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全身麻醉术中经可视喉镜引导放置胃管的体会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术中经可视喉镜引导下放置胃管的效果.方法 19例全身麻醉术中3次盲插胃管失败的患者,改用可视喉镜引导下置管,术中持续监测心率、动脉血压、心电图及血氧饱和度.结果 19例患者均经可视喉镜引导顺利置入胃管,且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无痛苦和不适感.结论 可视喉镜引导下放置胃管对患者咽部损伤小,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启国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胸部CT对中西药联合治疗肺结核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通过胸部CT征象变化,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初诊继发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2HR2E/4HR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采用2HR2E/4HR化疗方案联合中药辨证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CT初始征象变化情况,并统计不同病灶的吸收和空洞的闭合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T初始征象均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灶吸收率及空洞闭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前后CT征象的变化证明中西药联合治疗肺结核可有效杀菌、抑菌,降低毒性及耐药率,提高患者免疫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艳林;吴立盘;张飞龙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评判性思维在重症监护病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评判性思维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试验组予评判思维护理.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情绪紧张、焦虑、失眠及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者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评判思维用于ICU护理中可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艳丽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硝苯地平控释片口服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保障母婴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桂华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肺结核初治患者健康教育路径表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路径表在肺结核初治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方法 将116例肺结核初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由责任护士按常规对患者进行入院介绍,各项检查及治疗,入院期间健康教育及出院前准备工作;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按健康教育路径表时间段要求采取互动的形式对患者进行强化健康教育.评估健康教育路径表的实施效果及患者满意情况.结果 100%责任护士认为健康教育路径表可帮助护理人员有效开展健康教育,98%护士认同健康教育路径表,认为路径表简单清晰,可促进了护患交流,易于评价实施效果;96%护士认为路径表为患者提供了相关的防治保健知识,药物知识、自护能力,为患者重返工作岗位提供了支持和帮助.试验组知晓疾病知识、掌握药物知识、生活方式改善者比例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临床健康教育路径表的使用有利于提高肺结核初治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提高专科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娟;周俊霞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全程优质护理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全程优质护理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0例.护理组给予全程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恢复状况、心理状况护理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组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总满意度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给予全程优质护理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荣福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底孤立性结节样病灶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底孤立性结节样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肺底结节样病变患者36例,均予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活检组织行组织学及细胞学涂片检查,观察病理结果及活检阳性率.结果 36例患者穿刺病理结果:原发性恶性肿瘤22例,良性病变9例,无确定诊断5例,阳性率为86.1%.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对肺底孤立性结节样病变的定性诊断有较高的价值,临床工作者应准确定位、熟练操作、合理送检,以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李占学;张至大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2010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需接受输血治疗的临床患者3198例,对其在输血前展开感染性指标如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 Ig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 Ab)、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并分析不同科室和年龄段患者检测结果的阳性率.结果 各科室HBsAg阳性率均高,HIV阳性率均低.各年龄段中40~60岁年龄段各指标阳性率较高.结论 在输血前对患者展开感染性指标检测可有效提高输血安全性,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春梅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锁定钢板治疗股骨髁部骨折的疗效观察

    锁定钢板是据骨骼的特定部位的解剖形态制作,用于治疗股骨髁间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便于早期锻炼,是一种疗效较好的生物学固定方法[1].在股骨髁部骨折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具有损伤小、固定牢固、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的特点,显著降低了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松动、切口延迟愈合及感染等现象的发生[2].本文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股骨髁部骨折患者60例,均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勇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护理美学在乳腺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美学在乳腺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6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用护理美学原理,将内在美、外在美、情操美应用于临床护理中.观察2组心理状态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干预前后SDS和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美学应用于乳腺外科护理中,体现一种人文关怀,更有利于调节患者心理,促进患者康复,是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新型护理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艳;刘博;马国喜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血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分析的影响及干预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血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的影响及干预措施.方法 2012年6月-2012年12月共采集血液标本32 567份,观察血液标本采集部位、时间、标本量及送检时间等对血液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35 267份样本发生检测误差67份(0.19%),其中由于采集部位、体位引起检测误差13例(19.40%),血液标本量导致检测误差23例(34.33%),标本放置时间导致检测误差22例(32.84%),患者心理因素导致检测误差9例(13.43%).结论 血标本的采集质量对血液检验分析结果有直接影响,医院应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血标本采集质量,提高医院血液检验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者:姜玉慧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气管插管洗胃抢救中毒昏迷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经气管插管洗胃用于急性中毒昏迷患者抢救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将60例重度口服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气管插管洗胃抢救,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洗胃.观察2组留置胃管时间、治愈率、并发症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 治疗组留置胃管时间短于对照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及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气管插管后洗胃能缩短口服中毒患者留置胃管时间,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祥杰;王建珍;陆志娟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甲氨蝶呤致循环衰竭死亡1例

    甲氨蝶呤片可用于各型急性白血病,特别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和蕈样肉芽肿、多发性骨髓病、头颈部癌、肺癌、各种软组织肉瘤、银屑病、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睾丸癌.说明书中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大剂量应用时可产生肾功能损害,长期用药可引起咳嗽、气短、肺炎或肺纤维化、骨髓抑制.注意事项有:致突变性、致畸性、致癌性和对生殖功能的影响;全身极度衰竭、恶液质或并发感染及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时,禁用本品.我市某医院收治1例全身关节疼痛、活动障碍7个月患者,病史:因患银屑病,在服用甲氨蝶呤片进行治疗时,发生严重的循环衰竭,经积极抢救、护理无效导致死亡,现报道如下.

    作者:申颖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口服给药治疗方案.观察组采取中西药联合给药治疗方案.观察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春芳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6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患者据预后情况分为好转组和恶化组各30例.分析病程、乏力、饮食不当、精神紧张、腹腔感染、经济等因素对2组病情的影响.结果 好转组病程长、乏力、饮食不当、精神紧张、腹腔感染、经济乏力者比例均低于恶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针对相关因素,积极预防和治疗,以降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反复发作的几率.

    作者:牛卫理;刘涛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外观相似中药的区分

    日常工作会遇到外观极其相似的中药,笔者挑选几组外观相似的中药予以区分,现报道如下.1 党参和怀牛膝1.1 基源 党参:桔梗科党参属植物等的根.牛膝:苋科牛膝属植物牛膝的根.

    作者:李志平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10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1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8例.观察组予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仅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高于对照组的7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患者血压水平,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福春 刊期: 2013年第31期

  • 甲状腺病变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甲状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病变患者62例,其中良性结节40例,恶性结节22例.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由2名医师测量患者大血容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毛细管表面通透性(PS).结果 恶性结节者BF、BV及PS值均高于良性结节者,而MTT、TTP值低于良性结节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CT灌注成像作为形态学和功能学相结合的影像检查手段,可显示甲状腺微解剖结构和内部血流变化,统一规范甲状腺病变的CT灌注参数指标将是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作者:蔡龙波 刊期: 2013年第3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