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丽
目的 观察全程优质护理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0例.护理组给予全程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恢复状况、心理状况护理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组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总满意度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给予全程优质护理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荣福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138例TIA患者据ABCD2评分法评分分为高危组(6~7分)27例、中危组(4~5分)62例、低危组(0~3分)49例.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随访观察各组30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低危组年龄低于中危组和高危组,中危组年龄低于高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糖尿病、吸烟、饮酒及高Hcy者比例低于中危组和高危组,中危组糖尿病、吸烟、饮酒及高Hcy者比例低于高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CD2评分联合Hcy评分法在判断TIA后早期脑梗死风险方面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汤武装;孟红君;陈峰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红霉素肠溶片的制备工艺.方法 通过对红霉素肠溶片处方的筛选、生产工艺确定、质量标准的检验、稳定性考察等方面的工作,确定红霉素肠溶片的制备方法.结果 所制备红霉素肠溶片符合药典规定.结论 制成的红霉素肠溶片质量稳定、各项质量标准均符合国家药典要求,处方设计合理,工艺可行,可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作者:郭银周;陈建军 刊期: 2013年第31期
自20世纪60年代人类对干细胞开始研究,至今几乎已涉及所有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领域.干细胞是一群具有自我更新、增值和分化潜能的细胞类型,存在于多种组织中.干细胞在细胞治疗、组织器官修复、生育等方面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笔者发现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疗效显著[1],从干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分布及其功能来看,又与中医肾精理论有许多相似之处.笔者拟从以下方面作论述,为干细胞治疗肝硬化寻找中医理论支持,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丽芳;张丽欣;王志刚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56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GL组和NS组各28例.NS组予二甲双胍口服联合生理盐水皮下注射治疗;GL组予二甲双胍口服联合利拉鲁肽皮下注射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脂、转氨酶及载脂蛋白-2(LCN-2)水平.结果 治疗后,GL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GL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LCN-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血脂、转氨酶及LCN-2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解皓;李海涛;石慧乔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次出血的治疗及临床疗效.方法 3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次出血患者,据病情特点,给予非手术治疗4例和手术治疗26例,根据日常生活能力预后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30例患者中非手术治疗患者4例,其中达Ⅰ级2例,Ⅱ级1例,未出现再出血1例;26例手术治疗患者中,死亡8例,其余Ⅰ级4例,Ⅱ级9例,Ⅲ级3例,Ⅳ级1例,Ⅴ级1例.结论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患者,及早诊断、及早治疗,能明显降低病死率.
作者:王永锋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并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2型糖尿病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罗格列酮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对照组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2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等各指标变化情况及心绞痛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2组HbA1c、FBG、LDL及HD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HbA1c、FBG、LD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HDL水平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4、6个月治疗组心绞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格列酮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并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及稳定心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建雄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辅治慢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止咳化痰、解痉平喘处理,治疗组同时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氧分压(PaO2)、二氧气化碳分压(PaCO2)]、及pH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PaO2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aCO2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H均升高,但治疗组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辅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能显著提高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岳刚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治疗创伤性休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0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限制组和常规组各50例.在一般处理基础上,限制组予限制性补液治疗,常规组予常规补液治疗.监测2组入院72h内心率、平均动脉压、凝血酶原时间(PT)、红细胞压积(HCT)、血氧分压(PaO2)水平及输液量.观察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限制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PT水平均低于常规组,HCT及PaO2水平高于常规组,输液量少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急诊创伤的治疗中能有效改善组织、器官的有效灌注,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嘉希 刊期: 2013年第31期
雾化吸入器是呼吸治疗仪的一种,由面罩、雾化罐及导管组成.传统雾化器的面罩只配有一幅,以往使用后,即先用清水清洗,后用消毒液浸泡处理,反复使用.
作者:常燕;林丽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总结个性化健康教育在消化系统疾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对655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并观察应用效果.结果 通过个性化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和家属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 健康教育是护理程序的组成部分,在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中实施健康教育应注重个性化,有助于缩短疾病恢复时间,降低疾病复发率.
作者:管叶娟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 将9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对照组实施传统开放式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比较2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精液质量(精子数、精子活动力、精子活率)及并发症和复发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精液质量、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效果相似,各有裨益,临床可据不同适应证及医师经验等方面权衡选择.
作者:张军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胃癌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 误诊胃癌患者10例,分析其误诊情况.结果 经胃镜及病理证实,腺癌7例,胃印戒细胞癌2例,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结论 临床应掌握胃癌的临床特点,提高警惕性,扩大胃镜检查适应证,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胃癌.
作者:曹鸿霞;章礼久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戊酸雌二醇在药物流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70例确诊为稽留流产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予戊酸雌二醇+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口服治疗,对照组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口服治疗.比较2组排胎时间、清宫术出血量、组织物残留率及清宫率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排胎时间短于对照组,清宫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组织物残留率低于对照组,清宫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戊酸雌二醇联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焕娣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联合用药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VV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予硝酸咪康唑栓置阴道和伊曲康唑口服治疗.对照组仅予硝酸咪康唑置阴道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同时段,观察组有效率和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用药治疗VVC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昕煜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血细胞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方法 通过近几年临床实验室开展血细胞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评价活动,分析质量控制分析前的影响因素,明确血细胞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工作要求.结果 血细胞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检验科工作人员素质及仪器设备状态;分析前项目的 正确选择;标本采集前患者的准备;正确的标本采集;标本的正确处理;药物及生理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结论 血细胞分析前的质量保证,既能减少实验误差,还能提高血细胞检验质量.
作者:张雪溶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了解该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抽取我院门诊2013年1-3月份的患者抗菌药物处方,依次为15 288张、12 184张和14 326张.对有抗菌药物的处方、使用抗菌药物的人群分布、用量、联合用药、剂型分布、年龄分布、问题处方类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2013年1-3月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占总处方的百分率依次为27.63%、26.76%、24.65%,呈逐月下降趋势;使用人群以儿童所占比例偏大;单品种抗菌药物使用量居前3位的均为头孢地尼胶囊、阿奇霉素软胶囊和头孢羟氨苄甲氧苄啶胶囊;门诊抗菌药物主要以单一用药和2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为主;注射剂呈逐渐下降,口服制剂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使用抗菌药物患者以儿童及老年人为主;不合格用药处方比例呈逐月下降趋势,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类型主要表现为给药方案不当、溶媒选择不当.结论 头孢菌素抗菌药物使用稳居前列,用药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以提高抗菌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
作者:肖林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联合地尔硫(艹卓)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曲美他嗪联合地尔硫(艹卓)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6%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均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均短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地尔硫(艹卓)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有很好的协同作用,能有效改善和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受量,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降低心绞痛的持续时间,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郝剑红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新农合补偿方案对参合农民住院机构选择的影响.方法 运用文献研究做背景,结合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本省各县市5875位农村居民,进行了入户调查.比较农村居民新农合方案实施前后就诊医院情况,分析未选择新农合报销方案的原因.结果 新农合补偿方案实施后,选择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医院就诊者比例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选择新农合报销方案者中年事高125名(2.13%),不了解新农合1835名(31.23%),人均纯收入低967名(16.46%),新农合起付线高1214名(20.66%),认为医疗水平不理想1734名(29.51%).结论 基层医疗水平不理想、对新农合补偿方案的了解程度和新农合起付线影响着居民的住院机构选择.针对这三大问题,应进一步加强新农合方案的宣传,逐步提高住院补偿水平,设置较高的基层医疗机构补偿比.
作者:安国彦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抗生素导致患儿严重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因抗生素引起不良反应患儿54例,回顾性分析不良反应累及器官系统及药物种类.结果 本组54例患儿不良反应主要累及心血管系统、皮肤系统、全身性反应、过敏性休克、神经系统、肝胆系统、血液系统等,而导致不良反应药物主要是头孢菌素类药物及青霉素类药物.结论 在给予患儿抗生素类药物时,应在重视抗菌效应重视的同时,加强对其不良反应的重视,确保抗生素类药物使用的规范性、正确性及合理性,从而预防或及早发现不良反应.
作者:吕勇 刊期: 2013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