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燕;林丽
目的 调查该院住院科室2011-2013年同期(1月1日-8月31日)鼠神经生长因子(NGF)的使用情况.方法 统计该院住院科室NGF的使用情况,采用用药频度(DDDs)方法,对NGF用药金额、用药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2年,恩经复的总用量及总金额均高于苏肽生.3年中NGF使用较多的科室有眼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和心血管内科等.结论 统计科室3年的应用情况差别不大,但总的应用情况基本符合我国当前药品消耗总趋势.
作者:邓晓青;吴海新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对老年性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98例CHF患者按心功能分级分为A组(Ⅱ、Ⅲ级)54例和B组(Ⅳ级)44例.2组均予24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2组血压昼夜节律、血压变异性、低血压负荷、心功能缓解情况及1年生存率.结果 A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血压变异性及低血压负荷均低于B组,心功能缓解率及1年生存率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CHF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可及时了解患者病情,指导临床治疗,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燕;邱祖红 刊期: 2013年第31期
阴道超声检查在妇科中应用广泛,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因干扰因素少、图像清晰而被广大已婚女性所接受.但检查过程会暴露患者身体隐私部,造成患者的心理不适.医护人员应针对患者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加强宣教指导,以使患者更好地配合医师的操作.
作者:仲伟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局部浸润的变化.方法 抽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胃癌患者56例作为胃癌组,并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将胃癌组患者按照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分成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胃癌组患者接受胃镜检查、检测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对照组接受胃镜检查和幽门螺杆菌检测.胃癌组有门螺旋菌感染阳性者采取免疫组化SP法检测基质计算蛋白阳性表达率.结果 胃癌组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为76.79%高于对照组的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MMP-2和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严重者其胃癌局部浸润组织间基质蛋白增加,值得关注,并应加强预防,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郭宏华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对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留置针静脉留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观察2组依从性、留置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健康教育后观察组依从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92.3±12.1)h长于对照组的(60.9±10.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可提高浅静脉留置针老年患者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曦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奥曲肽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方法 将125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2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予垂体后叶素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观察2组综合疗效、止血时间和药物安全性.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94%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止血时间为(28.3±4.5)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5.7±4.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效果确切,能有效控制出血和改善临床症状,且能降低垂体后叶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新梅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子宫切除同时保留输卵管对卵巢血供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单纯子宫全切术,试验组行子宫切除+双侧输卵管切除术.观察2组术后1、2、4、6个月卵巢体积(OV)、卵巢间质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OV、PSV、EDV、RI、P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2组OV大于治疗前,PSV、EDV、RI、PI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3、4个月,2组OV、PSV、EDV、RI及PI水平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各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切除可引起绝经前妇女短暂性卵巢血供下降,于术后近期内可逐步恢复,同时切除输卵管并不会加重子宫全切术对绝经前妇女卵巢血供的影响.
作者:李丽;冯小涛;李季滨;王莉 刊期: 2013年第31期
剖宫产瘢痕处妊娠是临床少见的一种异位妊娠,指受精卵着床于既往剖宫产瘢痕位置,也是剖宫产手术罕见的远期并发症,多发生在底托膜缺损,滋养细胞直接侵入子宫肌层而不断发育,甚至穿透子宫壁而发生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健康.常规手术和药物治疗瘢痕处妊娠效果确切,而科学的护理干预能确保治疗效果[1].笔者整理12例剖宫产瘢痕处妊娠患者的临床病历,总结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合丽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予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增加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化瘀法辅治出血性中风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洪波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红霉素肠溶片的制备工艺.方法 通过对红霉素肠溶片处方的筛选、生产工艺确定、质量标准的检验、稳定性考察等方面的工作,确定红霉素肠溶片的制备方法.结果 所制备红霉素肠溶片符合药典规定.结论 制成的红霉素肠溶片质量稳定、各项质量标准均符合国家药典要求,处方设计合理,工艺可行,可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作者:郭银周;陈建军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产妇宫缩活跃早期人工破膜联合胎心监护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36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每组120例.观察组于宫缩活跃早期行人工破膜,同时行持续胎心监护;对照A组于宫缩活跃早期行人工破膜,按规定时间采用多普勒超声监测胎心;对照B组于宫缩活跃早期行持续胎心监护.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共发生新生儿窒息24例,其中脐带因素8例(33.3%),羊水污染6例(25.0%),胎头娩出困难3例(12.5%),滞产、第二产程延长3例(12.5%),胎盘因素2例(8.3%),胎儿因素1例(4.2%),不明原因1例(4.2%).24例窒息新生儿救治成功20例(83.3%),转儿科观察治疗4例(16.7%).结论 新生儿窒息受多种因素影响,宫缩活跃早期人工破膜联合胎心监护有助于改善新生儿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建敏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冻干rhBNP针剂.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HR)、血压(BP)、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尿量,超声心动图测量LVEF并观察咳嗽、气促等临床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本组20例患者,治疗后好转19例,19例患者治疗后HR、R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SpO2、LVEF水平及尿量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自觉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均未发现依赖性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静脉注射rhBNP可明显改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异常及全身临床状况,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博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138例TIA患者据ABCD2评分法评分分为高危组(6~7分)27例、中危组(4~5分)62例、低危组(0~3分)49例.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随访观察各组30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低危组年龄低于中危组和高危组,中危组年龄低于高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糖尿病、吸烟、饮酒及高Hcy者比例低于中危组和高危组,中危组糖尿病、吸烟、饮酒及高Hcy者比例低于高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CD2评分联合Hcy评分法在判断TIA后早期脑梗死风险方面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汤武装;孟红君;陈峰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评判性思维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试验组予评判思维护理.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情绪紧张、焦虑、失眠及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者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评判思维用于ICU护理中可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艳丽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对缩短白内障门诊患者候诊时间的影响.方法 将推行优化护理流程前2012年4月白内障门诊患者186例作为对照组,其后2013年4月的患者217例作为优化组.观察2组等候手术时间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等候手术时间为(1.00±0.49)h短于对照组的(3.14±0.8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5.4%高于对照组的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护理流程,可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兴茹;侯月霞;刘丽霞 刊期: 2013年第31期
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6.9%[1].因切口感染可引发软组织充血肿胀、坏死,甚至有可能出现钢板外露,如未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可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切口感染也成为脊柱外科临床医护人员不可忽视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为提升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引发切口感染的治疗效果,2006年1月-2012的12月我院收治经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23例,并给予有效的治疗措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万富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并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2型糖尿病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罗格列酮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对照组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2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等各指标变化情况及心绞痛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2组HbA1c、FBG、LDL及HD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HbA1c、FBG、LD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HDL水平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4、6个月治疗组心绞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格列酮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并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及稳定心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建雄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依达拉奉联合亚低温治疗.观察2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脑水肿程度及格拉斯哥结果分级(GOS)情况.结果 治疗14d后,2组GC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脑水肿轻度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重度患者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GOS Ⅴ级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依达拉奉与亚低温联合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疗效显著,能明显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治愈率,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改善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禹书宝;朱青峰;王凤伟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双歧三联活菌辅治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歧三联活菌辅治婴幼儿腹泻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明芳 刊期: 2013年第31期
脑卒中是当今社会致死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其中缺血性卒中占60%~80%,且发病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清代医家王清任创制的补阳还五汤被众多医家推崇并广泛应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但目前临床存在诸多错治与误治.笔者经多方查新及临床验证,总结补阳还五汤的应用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芬;刘涓;史曼;乔剑锋;郝建勋 刊期: 2013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