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补肾健脾方对小鼠急性毒性影响试验

季荣进;李万红;陈高萍

关键词:补肾健脾方, 小鼠, 急性毒性试验
摘要:目的 观察补肾健脾方灌胃给药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以含生药4g/ml浸膏的补肾健脾方药为供试品,依40ml/kg的给药量(大给药量)灌胃给药;小鼠每天2次灌胃给药,大给药量为按生药量计320g/kg.观察小鼠异常或不良反应、死亡及主要脏器异常病变.结果 灌胃给药后未见其他异常或不良反应,无小鼠死亡.处死解剖未见主要脏器异常病变.结论 小鼠灌胃给药大给药量为按生药量计320g/kg,此剂量相当于拟临床人用药的106.7倍,除给药后有短时间的不适外,未见明显的毒性反应.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贵港市妇幼保健院门诊5岁以下儿童抗菌药物使用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贵港市妇幼保健院门诊5岁以下儿童抗菌药物使用状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资料.方法 随机抽查2013年门诊5岁以下儿童处方815例,按预先设计好的表格分类一一统计分析.结果 门诊5岁以下儿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9.51%,预防用药占1.89%,治疗用药占98.11%.一线用药占70.44%,二线用药占29.56%,无一线+二线联合用药,无三线用药.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占使用抗菌药物的9.43%,主要表现为给药次数不合理26.67%,给药途径不合理13.33%,疗程不合理20.00%,用药指征不明确占40.00%.结论 医院门诊5岁以下儿童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需进一步强化管理,进一步降低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率,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作者:陈敏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补肾健脾方对小鼠急性毒性影响试验

    目的 观察补肾健脾方灌胃给药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以含生药4g/ml浸膏的补肾健脾方药为供试品,依40ml/kg的给药量(大给药量)灌胃给药;小鼠每天2次灌胃给药,大给药量为按生药量计320g/kg.观察小鼠异常或不良反应、死亡及主要脏器异常病变.结果 灌胃给药后未见其他异常或不良反应,无小鼠死亡.处死解剖未见主要脏器异常病变.结论 小鼠灌胃给药大给药量为按生药量计320g/kg,此剂量相当于拟临床人用药的106.7倍,除给药后有短时间的不适外,未见明显的毒性反应.

    作者:季荣进;李万红;陈高萍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门诊药房开展药物咨询服务的必要性

    门诊药房是医院面向患者,服务患者的重要场所,我国医院药学服务也由传统的保障供应型向为患者提供负责任的药学服务转变[1].我院正在筹备建新门诊大楼,药剂科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展药物咨询服务窗口,体现人性化服务,发挥临床药学室人员的作用,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对药品消费的要求,解答患者的用药疑问,对于发现潜在的不安全用药隐患,解决实际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具有现实意义.一对一服务,可以增进医患有效沟通,提供便民服务,从而提升医院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仲蕾;钱先中;金惠静;陈超;仵利军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沐舒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沐舒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该院呼吸内科2012年2~8月住院确诊为AECOPD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沐舒坦静脉推注.2组疗程均为14d,观察2组患者的症状、血氧饱和度及肺功能改善情况并分析.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疗效、症状控制时间及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沐舒坦治疗AECOPD患者疗效确切、使用安全,可作为临床常规运用.

    作者:李惠华;刘亮;张弛;刘洪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健康教育对暴力精神病患者家庭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实施健康教育对改善暴力精神病患者的家庭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总结暴力精神病患者社会干预措施.方法 对2010年6月-2012年5月在该院经治疗康复出院的98例暴力精神病患者及家属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配数名专业医师、心理医师和护士组成健康教育小组在家庭随访或门诊复诊时对患者实施1年期健康教育.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和NOSIE量表对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家庭环境情况及生活质量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98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前后比较,除道德宗教观、组织性指标评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指标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OSIE因子评分比较,治疗后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等因子评分明显优于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暴力精神病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家庭环境及自身生活质量,促其社会功能恢复,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

    作者:郭侠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黛力新治疗伴焦虑抑郁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黛力新辅助治疗伴焦虑抑郁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 例伴焦虑抑郁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根据个体化原则应用传统药物,治疗组加服黛力新片1 片,每天1次口服,2组疗程均为8周,入组者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测评,同时进行胃镜检查.结果 治疗8周以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8周后焦虑、抑郁等躯体和精神症状评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黛力新能显著改善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精神和躯体方面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洁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抗癫痫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癫痫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疾病,发病率较高.以脑部神经元过度放电所致的突然、反复和短暂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具突发性、暂时性和反复性等特点,其临床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肢体抽搐、精神和行为障碍.作为一种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会造成很大危害和影响[1].目前,药物治疗仍是治疗癫痫的基本手段,治疗既要防止发作又要避免产生难以耐受的不良反应,以达到提高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徐沛亮;刘静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顽固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芪苈强心胶囊治疗顽固性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顽固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控制感染、治疗原发病、伴发病等常规强心、利尿、抗心力衰竭等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组在常规抗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均治疗4周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顽固性慢性心力衰竭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陈通川;孙方全;李明;张丽;刘静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长春西汀联合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长春西汀联合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脑卒中后发生血管性痴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给予长春西汀+艾地苯醌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长春西汀治疗,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日常生活自理量表(BI)对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智能测定,观察2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2组HDS及MMSE、BI评分均升高,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数值升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春西汀联合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优于单独使用长春西汀.

    作者:陈斌;刘陈先;梁超越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护士沟通的艺术

    语言是护士在工作中与患者沟通交流、互相配合的重要工具.护士除应具备高尚的情操、科学的态度、精湛的技艺外,还应讲究语言沟通的艺术性.这些都直接关系到病房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患者对医院的信任与整体评价.

    作者:陈赛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新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的诊疗分析

    胃溃疡属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之一,现已证实幽门螺杆菌(Hp)为该病主要致病因素.研究表明,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溃疡复发率和并发症可明显降低[1].伴随Hp对甲硝唑、克拉霉素等药物产生耐药性,胃溃疡的治疗日趋困难.笔者总结分析我院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庆大霉素缓释片的新三联疗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的状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广鹏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对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探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且分析其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 经过合理科学的临床指导以及全面精心的临床护理,1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均得以康复出院.护理前后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有效、科学及全面的临床护理,有助于避免用药不良反应的出现,有助于老年高血压并发症的减少,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朱海英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门诊注射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门诊注射室的特点是工作量大,病种多,注射室护士每天在护理操作过程中频繁接触各种疾病的患者,加上工作繁忙,护士人力不足,容易造成护理操作中的疏忽,医院感染中30%~50%与不恰当的护理操作及管理有关[1].为加强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自2012年4~11月我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实施了持续质量改进,取得良好效果,提高了合格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兰映玲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社区居民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与干预

    目的 研究社区居民中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和干预方法,分析健康教育方面的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防治方面的影响,为以后的科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6月-2012年11月随机选取本市1个社区进行抽查,在1个社区中选择2个村委会进行调查,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进行健康促进以及健康教育为主的干预活动,比较2组1年半的前后变化情况,对干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1年半后,试验组的社区居民在糖尿病的防治知识知晓率方面要较之前有显著的提高(P<0.05),相关的健康行为也已逐步形成;对照组的知晓率则未发生明显变化,健康行为和之前无较大差别.结论 在社区对糖尿病患者实行健康干预有助于提高其认识自身的糖尿病相关知识,也有助于其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应该对社区加强糖尿病方面的健康教育和干预.

    作者:蔺冬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的应用研究

    血液透析技术为尿毒症治疗的有效手段,是代替肾脏功能之主要措施,随着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数量增加,该技术亦不断成熟、发展,患者存活期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但随治疗期延长,随之引发的并发症亦逐渐引起人们重视.高通量血液透析不仅可改善此方面问题,更因费用低廉,受到广大医疗工作者及患者关注.

    作者:过嘉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我院高血压住院患者降压药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高血压住院患者应用降压药物情况.方法 选取医院2012年1月-2013年3月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256例,分析使用降压药物品种、药物利用、用量以及联合用药等情况.结果 医院主要降压药物及例次依次为:钙拮抗剂(156例)、β-受体阻滞剂(108例)、利尿剂(78例)、ACEI(59例)、AT1拮抗剂(46例)、复方制剂(8例).256例患者中,应用总量多的为氯沙坦、倍他乐克以及硝苯地平控释片.而DDDs值高药物为非洛地平、福辛普利钠和氯沙坦.而所有药物的DUI均≤1.单一用药89例,二联用药98例,三联用药51例,四联用药16,五联用药2例.结论 该院高血压住院患者在使用降压药物各类、用量以及联合用药方面比较合理.

    作者:杨开宁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氟喹诺酮类药物致不良反应128例分析

    目的 了解氟喹诺酮类药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和规律.方法 收集医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患者128例氟喹诺酮类药致ADR报表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128例ADR报表中,60~70岁发生率高,6~30min时间段多见,涉及的5种氟喹诺酮类药以加替沙星为主,累及的6个系统以神经系统损害明显,静脉给药容易引起ADR,多数ADR转归良好.结论 应高度重视氟喹诺酮类药ADR的报告和监测,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周珊;范秀珍;周小玲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与3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目的 考察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建立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在3种输液中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含量测定方法,分析混合液在25℃条件下6h内药物含量,并观察其外观、pH值及紫外光谱变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液中硫酸头孢噻利含量.结果 6h内配伍液外观、pH及含量基本保持不变.结论 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与3种输液的配伍液在6h内稳定,可以配伍使用.

    作者:夏辉;高静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儿科护士职业暴露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儿科护士的工作场所因为人员流动性大、医学症状多,潜在的职业危险也比较大,非常容易受到各种外来因素的侵袭[1].因此,为了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儿科护士一定要对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和保护措施,才可以保障自己的人身健康和护理过程的安全可靠,也才能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高质量、高效率为患者服务.同时,儿童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更要求儿科护士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与业务水平,提高工作的质量,正确对待这个神圣而重要的职业.下面就对儿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几点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和对策.

    作者:陈润 刊期: 2013年第32期

  • 临床钙制剂使用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钙制剂的药学使用.方法 选择处方1900张,其中247张为钙制剂用药处方,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分析.结果 慢性病患者207例,占83.8%,为钙制剂处方主要应用者,以老年人、儿童、孕妇为主,病种以佝偻病、支气管哮喘、骨质疏松症、糖尿病、高血压、孕妇缺乏为显著.处方不合格21张,占8.5%,其中葡萄糖酸钙口服液不合格8张,碳酸钙D3颗粒不合格13张.结论 对钙制剂的药学特点进行分析,从不同钙制剂的特点、机体利用度、钙的作用方面进行考虑,以选择生物利用度高、优质、含量高的钙制剂合理应用,以全面提高保健和治疗效果,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作者:范维娜 刊期: 2013年第3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