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君
急性胸痛是急诊科门诊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文献报道以急性胸痛为主诉的患者可占急诊患者的5%~20%,在三级医院甚至可达20%~30%[1].可见于多种内科及外科疾病,如急性冠脉综合征、胸腔积液、主动脉夹层、肋骨骨折,甚至肋软骨炎也可以出现急性胸痛[2].急性胸痛病因复杂,病情轻重不一,甚至有许多疾病都是致命性疾病,一旦诊断或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因此,正确判断胸痛病因,及时采取适当治疗措施,减少误诊的发生,对于急诊科医师的诊断水平是一个极大的考验.现回顾性分析了60例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特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靳东亮;睢德道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了解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因素,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1~3月门诊处方33502张,筛选出含抗菌药物处方,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说明书等相关文献,对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22.60%,其中不合格处方为423张,占抗菌药物处方数的5.60%.结论 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略高,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因素多样,医院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监督力度,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行为.
作者:蒋亚萍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了解中药注射剂临床不合理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典型病例进行详细的用药分析,找出用药中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结果 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问题主要表现在辨证施药、用法用量、使用疗程、联合用药与溶媒量选择等方面.结论 临床应加强中药注射液的合理使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刘井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前,临床上有使用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与注射液用奥美拉唑钠合用出现如混浊、变色等性状改变的现象,笔者就该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用药建议,以供同行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红丽;王蕾;叶根深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局部中晚期食管恶性肿瘤患者的疗效和反应.方法 54例局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单放组26例和同步组28例,常规单放组仅接受放射治疗,采用6MV线照射总剂量(DT)68Gy;同步组采用 6MV线照射,DT达40Gy时,予以重新CT定位并制定治疗计划,改为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加量DT 67Gy.同步组放疗加卡培他滨口服,至放疗结束.结果 同步组和常规单放组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82.0%、63.2%、52.4%、41.5%和52.8%、29.3%、18.9%、15.9%,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组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损伤、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常规单放组,但2组患者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对食管癌治疗有协同作用且不良反应小,是积极有效的措施之一,能提高局控率,减少复发率,从而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率.
作者:何兴平;杨胜利;代军;彭明尧;高云;周雪宇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2组患儿均给予积极的抗感染、祛痰止咳、解痉平喘对症支持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炎症吸收情况和住院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时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安全,能缩短患儿平均住院日且节省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宁根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封闭疗法预防腹壁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行开腹手术的肥胖患者25例为试验组,进行术后的切口封闭治疗;同期选择24例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切口的远红外灯照射治疗.结果 试验组仅1例(4.0%)发生了切口脂肪液化,而对照组有4例(12.5%)发生了切口的脂肪液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肥胖患者术后进行腹壁切口的封闭治疗有助于预防切口的脂肪液化.
作者:鲁照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支气管哮喘属临床常见呼吸道慢性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糖皮质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的气雾剂被广泛的运用于临床的治疗过程之中,舒利迭作为一种吸入剂,是由长效的β2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以及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联合生成的.我院2010年3月-2012年12月采用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60例患者,达到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崔丽影 刊期: 2013年第32期
产后抑郁症指产妇分娩后出现的情绪低落、失眠、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悲观厌世等抑郁症状,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常见一种类型[1],多于产后2周出现症状,持续6~8周左右,如不及时治疗,严重者可于产后2~4个月发展为产后精神病.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健康及婴儿生长发育,亦会影响产妇夫妻关系及家庭、社会和谐.产后抑郁症病因比较复杂,属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对369例产后抑郁症的产妇实施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尹娟 刊期: 2013年第32期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民生,长期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保障群众健康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人才是各行各业的核心,医疗卫生行业也无例外.人才质量低下制约着医药卫生行业发展,有效提高人才质量的方法即为建立和运用科学培养模式.在我国,临床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刚起步,培养模式还处在摸索阶段.虽然对临床药学专业的培养方式[1~4]、培养目标[5]、课程规划[6、7]等已有诸多论述,但关于临床药学专业人才究竟需要具备怎样的能力或核心胜任力却鲜见文献报道.临床药学专业核心胜任力的确定,是制订培养模式的基础或先决条件.笔者就临床药学专业核心胜任力问题进行初步探索.
作者:秧茂盛;刘颜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初次分娩方式与分娩年龄关系.方法 按年龄设计分18~24岁组、25~31岁组、32~37岁组,从初次分娩资料中各组随机抽取750例,统计其分娩方式.结果 初次分娩产妇的分娩方式,18~24岁组750例,剖宫产分娩率18.00%,阴道分娩率为82.00%;25~31岁组750例,剖宫产分娩率25.07%,阴道分娩率为74.93%;32~37岁组750例,剖宫产分娩率45.07%,阴道分娩率为54.9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类初次分娩方式与分娩年龄相关,剖宫产分娩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阴道分娩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作者:蒙秋菊 刊期: 2013年第32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包括急性坏死性和/或急性出血性胰腺炎)为普外科常见急腹症.因发病突然,临床表现复杂,病情进展迅速,易引起全身多脏器功能损害,病死率高达20%~30%[1],在精心治疗的同时,做好护理对预后有极其重要意义.我院自2012年4月-2013年4月共收治急性胰腺炎64例,经过精心治疗和优质护理均治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敏;冉文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全麻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疗效.方法 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与舒芬太尼组(S组)各80例.比较舒芬太尼与等效价的芬太尼在全麻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2组镇痛效果比较S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仅F组有1例术后4h出现较为严重的呕吐.结论 与等效剂量的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3μg/kg用于全麻手术后PCIA的镇痛作用更加完善、安全性高,其镇静作用强于芬太尼.
作者:陈文豪 刊期: 2013年第32期
近20年,我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及年轻化呈走高趋势,成为中国居民死亡第一因素.癌症晚期导致衰竭的因素之一是营养摄入不足,约20%以上肿瘤患者直接死亡原因为营养不良.其中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40%~80%,故营养支持为延长生命有效方法[1].癌症晚期机体消耗严重,肿瘤生长迅速,常累及多个器官,营养支持虽不能挽救患者生命,但可通过改善营养状况,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笔者通过对我院癌症晚期无法进食患者肠外营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肠外营养处方合理性及疗效,以期为临床提供合理、安全、有效营养支持.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丽丽;史英钦;吴慧珍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了解宁夏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病历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1~12月3190 份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46份病历使用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病历数为287份,不合理现象主要包括诊断与用药不符、无用药指征、疗程过短或过长、超剂量使用药物、联合应用不合理.结论 住院病历中使用中药注射剂基本合理,但是仍存在一定问题,应引起管理部门和临床医师重视,同时医院需加强住院病历点评的力度,进一步提高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水平.
作者:郭艳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儿科护士的工作场所因为人员流动性大、医学症状多,潜在的职业危险也比较大,非常容易受到各种外来因素的侵袭[1].因此,为了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儿科护士一定要对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和保护措施,才可以保障自己的人身健康和护理过程的安全可靠,也才能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高质量、高效率为患者服务.同时,儿童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更要求儿科护士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与业务水平,提高工作的质量,正确对待这个神圣而重要的职业.下面就对儿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几点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和对策.
作者:陈润 刊期: 2013年第32期
胰岛素按作用长短分为短效、中效、长效3类.短效胰岛素是唯一可静脉注射的胰岛素制剂,可使血糖迅速下降,通常给药后20~30min血糖降至低点,中效胰岛素及长效胰岛素成分相近,均为混悬液,2者区别在于长效胰岛素精蛋白含量较高.
作者:李杰;丁红丽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长春西汀联合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脑卒中后发生血管性痴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给予长春西汀+艾地苯醌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长春西汀治疗,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日常生活自理量表(BI)对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智能测定,观察2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2组HDS及MMSE、BI评分均升高,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数值升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春西汀联合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优于单独使用长春西汀.
作者:陈斌;刘陈先;梁超越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了解该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度出院病历1880份,对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作出统计分析.结果 在1880份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有480份,使用率为25.53%.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的有320份,占使用抗菌药物病历的66.67%;不合理的有160份,占33.33%.其中不合理情况包括给药频次不当、预防给药时机不当、不恰当的联合用药、换药无指征等方面.结论 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规范,但仍然存在不当之处,应加强医务人员在这方面的培训,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作者:郦晶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与法莫替丁预防术后应激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58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泮托拉唑组45例与法莫替丁组13例,分别静脉滴注泮托拉唑40mg和法莫替丁20mg,观察术后患者呕血和黑便情况,同时进行胃液隐血和大便隐血检测,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泮托拉唑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7.8%和97.8%,法莫替丁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0.8%和69.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泮托拉唑在预防肝胆手术术后应激性溃疡而引发的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较明显.
作者:吴莹;王从品 刊期: 2013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