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arto引导下心房纤颤消融术的护理

文玲

关键词: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Carto引导下心房纤颤消融术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05年5月-2012年4月我院行Carto引导下心房纤颤消融患者4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212例.护理组患者行术前准备、术中护理配合、术后护理等,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与复发率.结果 护理组手术成功率为91.98%,复发率为4.71%,对照组成功率为75.00%,复发率为15.09%,两组患者在手术成功率与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房纤颤患者行Carto引导下心房纤颤消融术治疗前后,进行有效的护理配合,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复发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5月-2012年6月收治的4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与对照组(2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脑部血管血流速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治疗前,患者治疗后脑血管血流速度均减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椎底动脉(ICA)、大脑中动脉(MCA)、颈内动脉(BA)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效果显著,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季卫国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在优化门诊服务流程中自助式取片机的管理

    在现代化大医院广泛应用自助式取片机的背景下,探讨如何将自助式取片机与门诊的人性化服务相结合.针对在机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从而改善就医环境,建立有序、高效的就诊流程.

    作者:袁玲;徐静;奚莉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心理护理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助产士心理护理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单胎初产妇,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常规护理+助产士心理护理),每组50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第一、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第三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后出血量、焦虑、抑郁评分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助产士心理护理是人性化护理的重要体现,可缓解初产妇的不良情绪,帮助产妇正确用力,缩短产程,提高阴道分娩率.

    作者:眭春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普外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合理使用抗生素在预防普外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行普外手术的患者360例.按照用药时间的不同分为三组,甲组、乙组、丙组,每组120例.甲组在术前和术后使用,乙组在术中使用,丙组在整个围术期使用;比较不同时期用药患者切口感染的情况.根据单用、二联、三联用药方法将360例患者分别分为A、B、C三组,每组120例.比较不同用药方式患者切口感染的情况.结果 360例患者共24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发生率为6.67%,其中术前和术后使用抗生素患者切口感染率(12.5%)高于术中使用的患者(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与A组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普外手术的抗生素使用中应严格把握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和使用量,以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张琴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Carto引导下心房纤颤消融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分析Carto引导下心房纤颤消融术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05年5月-2012年4月我院行Carto引导下心房纤颤消融患者4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212例.护理组患者行术前准备、术中护理配合、术后护理等,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与复发率.结果 护理组手术成功率为91.98%,复发率为4.71%,对照组成功率为75.00%,复发率为15.09%,两组患者在手术成功率与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房纤颤患者行Carto引导下心房纤颤消融术治疗前后,进行有效的护理配合,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复发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文玲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预后分析

    目的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预后研究和分析.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腹腔镜组和开腹治疗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临床症状、并发症发生率、感染发生率.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小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有1例患者发生感染,开腹组有3例患者发生感染;腹腔镜组没有并发症的出现,开腹组有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出血量少、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感染发生可能性小的治疗手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了手术治疗的安全性,给广大患者带来了保障.

    作者:熊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82例慢性心力衰竭,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6例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6例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心功能改善程度.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7%(33/36)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3.0%(2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6min步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减小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国玲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治疗进展

    目的 探讨骨科术后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及预防措施,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58例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只进行深静脉血栓检测;研究组患者术后采取预防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骨科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1例(3.4%),对照组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7例(24.1%),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高,临床采取预防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预防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蒋宇平;吴婷婷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探讨分离团注技术在CT泌尿系统造影检查中的优势

    目的 探讨分离团注技术在CT泌尿系统造影(CTU)检查中的优点.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2年8月的48例进行CTU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单次团注组和分离团注组各24例,螺旋CT扫描48例泌尿系统患者,分别采用单次团注和分离团注技术,比较两组所获得图像的质量.结果 分离团注组中,输尿管全程显示优13例,良好为10例,尚可1例,差0例.单次团注组中,显示优5例,良好为28例,尚可0例,差1例.分离团注组显影优于单次团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输尿管内中心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TU检查中采用分离团注技术,能够获得清晰的全尿路图像,还能够减少对比剂的用量,减少过敏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志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内镜在消化道出血探查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内镜在消化道出血探查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2年9月因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入我院治疗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内镜实施剖腹探查术,辅助临床诊断和治疗.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诊断,明确出血原因和部位,检出率为100%,其中消化道息肉64例,溃疡出血16例.所有患者顺利止血、实施手术,均康复出院.结论 对于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内镜实施探查术能够明确诊断患者出血部位、病变情况,减少临床诊断与治疗的盲目性,对于提升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陈茜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茶碱缓释片治疗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应用茶碱缓释片对患有阻塞性肺气肿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2年12月就诊的53例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按病历号尾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26例和试验组27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方案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方案基础上加用茶碱缓释片.结果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2.6%)高于对照组(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用药期间共有7例出现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9%;试验组患者用药期间1例出现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对照组患者治疗结束3个月后,9例阻塞性肺气肿症状再次复发,复发率为34.6%,对照组患者治疗结束3个月后,2例阻塞性肺气肿症状再次复发,复发率为7.4%.结论 使用茶碱缓释片治疗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丁桂根;陈真祥;陈莹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严重药物过敏反应临床分析及研究

    目的 探讨严重药物过敏反应发生的原因、药品种类及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急诊科2006年6月-2012年12月47例严重药物过敏反应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起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对培训前后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在导致严重药物过敏反应的患者中,抗菌药物占48.9%(23/47),中草药占29.8%(14/47).其他4类占21.2%(10/47).47例患者都出现2个或2个以上的皮肤、黏膜、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中呼吸系统症状常见,占100.00%,其次是皮肤表现占93.62%,心血管系统表现占85.11%.对医务人员培训后,有系统的抢救流程,能早识别疾病的前驱症状,减少过敏药物的使用时间.研究组的死亡率、生命体征平稳时间和住院时间小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大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抢救严重药物过敏的关键在于牢记抢救流程,早识别,即停药,正确处理.

    作者:魏红江;蒋建春;何英芝;李凌岳;刘银萍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三伏及三九穴位敷贴合并飞扬穴刺激治疗鼽证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三伏及三九穴位敷贴合并飞扬穴刺激治疗鼽证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2年12月四川省巴中市中医院针灸科鼽证冬病夏治三伏及三九穴位敷贴患者90例.观察组采用三伏及三九穴位敷贴合并飞扬穴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三伏及三九穴位敷贴治疗三伏及三九穴位敷贴,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0.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伏及三九穴位敷贴合并飞扬穴刺激治疗鼽证(过敏性鼻炎)有确切的疗效,在改善症状、防止复发方面优于单纯三伏及三九穴位敷贴治疗.

    作者:谯智泉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呼吸科高龄患者呼吸道管理的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呼吸科高龄患者呼吸道护理的方法.方法 主要采取回顾性的方法对我院呼吸科2008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98例高龄患者实施呼吸道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加强对呼吸科高龄患者的呼吸道管理,患者的咳嗽、呼吸困难均得到较好的控制和康复治疗,其中治愈88例,好转7例,死亡3例.结论 加强呼吸科高龄患者的呼吸道护理,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病情.

    作者:薛冬梅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表阿霉素治疗乳腺癌时的静脉护理

    目的 探讨表阿霉素治疗乳腺癌时的静脉护理干预.方法 对2010年1月-2012年4月在吉林省肿瘤医院采用表阿霉素进行治疗的67例乳腺癌患者,采取合理有效的静脉护理干预,并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 经过合理有效的静脉护理后,67例乳腺癌患者的有效率达100%,所有患者的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降低.结论 对表阿霉素治疗乳腺癌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减少药物的泄露,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齐佳;鹿阳;孟微微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针刺结合被动活动训练治疗对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刺结合被动活动训练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8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单纯性被动活动训练,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刺结合被动运动训练治疗.针刺1次/d,被动训练2次/d,共观察2个疗程,运用运动评估量表改良巴特尔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定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动态改变.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的B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BI增加值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结合被动活动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杨新贵;秦成功;谈守道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保护性约束期的便秘干预护理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保护性约束期实施便秘干预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精神科2010年10月-2012年9月行保护性约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2例,随机分成干预护理组与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一般护理,干预护理组除常规一般护理外,实施便秘早期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约束期便秘情况.结果 干预护理组便秘发生率为3.85%,对照组为26.92%,干预护理组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便秘干预护理措施,提高了患者的自尊感、依从性,使患者能主动配合护理人员的便秘预防工作,从而大大降低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保护性约束期的便秘发生率,不仅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还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潘殊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围术期护理经验分析

    目的 总结腹腔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3月-2013年4月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22例肾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术前评估、术前准备、健康教育、术后观察护理、引流管护理、饮食指导、全程护理的疗效.结果 除1例术中转开腹手术外,21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肾囊肿去顶减压手术,手术时间45~123min,术后无出血、无皮下气肿及囊肿复发等,微创手术效果较满意,7~9d后治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安全,积极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工作对术后患者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毛翠兰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儿童病毒性脑炎急性期脑脊液细胞学特点及临床检测意义

    目的 研究病毒性脑炎急性期患儿脑脊液细胞学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9月-2012年9月我院儿科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48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非中枢系统病变的患儿45例作为对照组,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3ml送检,比较两个组别患儿脑脊液常规检查结果及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后借此评估脑脊液检查在儿童病毒性脑炎急性期的临床意义.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的脑脊液检查中淋巴细胞百分比分别为89.58%、48.89%,单核细胞阳性率分别为33.33%、10.42%,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6.67%、0 ;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毒性脑炎急性期脑脊液可以出现相应的细胞学改变,脑脊液细胞学检测可以作为其重要检查手段之一.

    作者:杨静容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乳腺癌化疗毒副作用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治疗乳腺癌毒副作用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对采用多西他赛联合表阿霉素治疗乳腺癌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胃肠道反应护理、骨髓抑制护理、过敏护理和静脉护理.结果 63例患者经过适宜的心理护理和抗毒副作用护理后,显效38例(60.3%),有效19例(30.2%),无效6例(9.5%),总有效率(90.5%).结论 采用正确的心理护理和抗毒副作用护理,能减轻患者化疗中因毒副作用引起的不适,改善护患关系,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威;丁秀荣;刘景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