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冬梅
目的 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白介素18(IL-18)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10月共收治RA患者74例,其中高活动组24例,中、低活动组50例.另选同期住院非RA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ILSA法检测3组MMP-3和IL-18水平,比较3组MMP-3和IL-18水平.结果 患者外周血中MMP-3和IL-18水平RA高度活动组和中、低度活动组均高于对照组,RA高度活动组高于RA中、低度活动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3和IL-18广泛参与RA的疾病进展,且水平的高低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可用于RA的诊断及预后评估.
作者:牛换萍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烟酸缺乏症又称陪拉格,糙皮病,癞皮病和玉蜀黍疹等,由烟酸类维生素缺乏所引起[1].烟酸缺乏症早期症状可不明显,常有食欲减退,倦怠乏力,体质量下降,腹痛不适,消化不良,易兴奋,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非特异性症状.烟酸缺乏症过去常见病因是营养不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烟酸缺乏者在临床上已不多见.但近年来,由于少数人嗜酒或长期过量饮酒,导致该病的发生率提高.现报道就诊于消化内科和神经内科因长期饮酒导致的重症烟酸缺乏症患者各1例,通过对其死亡原因的分析及其医患关系的处理,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探讨如何提高医疗事故的防范措施.
作者:张丽;苗国英 刊期: 2013年第34期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1].早期正确的护理及功能锻炼可防治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褥疮、废用综合征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从而提高脑梗死瘫痪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致残率.
作者:绪红梅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 2009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护理了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80例.结果 静脉留置针时间2~5d,中位数2.5d;四肢浅静脉穿刺26例,颈外静脉穿刺12例,股静脉穿刺42例;患者因烦躁自行拔管4例,其余患者病情稳定,无需继续置管.80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3例(3.75%),其余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静脉留置针输液取代传统的头皮针输液,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荣福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氟伐他汀联合西洛他唑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西洛他唑,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2组疗程均为4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IM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洛他唑联合氟伐他汀具有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中膜厚度的作用,是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有效药物.
作者:卢学超 刊期: 2013年第34期
乳腺癌术后主要的并发症为皮下积液,患肢淋巴水肿和皮瓣坏死.由于治疗措施的不断完善,并发症越来越少,疗效越来越显著,现将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新治疗进展做一阐述.
作者:焦俊琴;师秀英;李清敏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质子泵抑制剂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止血时间、输血量及再出血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的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止血更快,临床疗效更好,再出血发生率更低.
作者:孔海潜;陶永胜;刘建平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抗焦虑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广泛性焦虑症(GA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GA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丁螺环酮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6周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其焦虑程度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2组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螺环酮联合心理干预治疗GAD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抗焦虑药治疗.
作者:邓燕 刊期: 2013年第34期
患者,男,60岁.主因间断胸部憋闷10年,加重2h入院.查体:血压150/96mm 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6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心电图示:广泛T波低平.初步诊断:冠心病,心绞痛.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活血化瘀等治疗,效果欠佳,患者仍反复发作胸部憋闷.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见异常.行胸部X线片检查提示左心影后方片状阴影,进一步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示:食管裂孔疝.予质子泵抑制药奥美拉唑治疗后症状消失.
作者:牛跃海;胡波;王振国;李俊勇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计划性剖宫产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2组住院时间、人均费用、护理满意度、育儿知识和自我护理掌握情况和母乳喂养率.结果 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人均费用少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育儿知识、自我护理掌握率和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人均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育儿知识、自我护理掌握度和母乳喂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小慧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对比观察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方法 将70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35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开腹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高于对照组的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组手术方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二者既有相同点,又各有侧重点,医护人员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应秉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宋昌燕;张吉银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对比观察无张力式疝修补和传统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0例腹股沟疝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无张力组30例和传统组20例.无张力组采用无张力式疝修补术,传统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无张力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传统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张力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疗效较好,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患者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峰山 刊期: 2013年第34期
药物分析是利用分析测定手段,发展药物的分析方法,分析药物的质量规律,对药物进行全面检验与控制的科学,且也是与药物的实际应用接近的领域,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1].药物分析实验是该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其教学目标是验证、巩固和掌握药物分析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操作习惯、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赋予学生某种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赋予学生知识创新能力.随着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入,实验教学已从单纯的验证性实验逐步转换为把实验教学作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手段[2].为进一步提高药物分析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笔者对药物分析实验课进行了重新设计,以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要求.
作者:赵永明;赵丽艳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总结小儿肠源性紫绀症各年龄段患儿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救治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9年1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肠源性紫绀症患儿1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患儿入院时均有明显的缺氧、紫绀症状,入院后立即采血,与正常人血对比,在排除心、肺疾病基础上,诊断为肠源性紫绀症.应用维生素C、美蓝治疗,痊愈17例,死亡1例.结论 小婴儿大多是食用了富含亚硝酸盐的井水或长期储水喂奶,年长儿大多是食用了亚硝酸盐超标的食物或有氧化作用的药物.该病常缺氧症状重,其他临床症状轻,单靠吸氧紫绀缓解不明显.轻症可单用维生素C治疗,重症应用维生素C、美蓝联合治疗.
作者:丁明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实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我院住院分娩的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产妇260例.分析所有产妇的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结果 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阴道分娩孕妇260例中符合阴道试产条件115例,其中拒绝阴道试产9例,阴道试产106例,阴道试产过程中出现异常17例,改行剖宫产术.试产率为40.77%(106/260),阴道试产成功率为83.96%(89/106),再次剖宫产率为65.77%(171/260),子宫破裂发生率为1.15%(3/260).阴道分娩产妇产后24h出血量为(345.45±88.58)ml少于剖宫产产妇的(420.85±91.6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产术后后再次足月妊娠产妇,对符合阴道分娩条件且无明确剖宫产指征的产妇给予阴道试产的机会,严密监护产程,并对产妇做好心理指导,提高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产妇阴道分娩率.
作者:程艳霞;李卫红;常莉;王彩芹;王博;葛士霞;贾利红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鼓膜穿刺患者50例均接受耳内镜下骨膜修补术治疗,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50例鼓膜穿孔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48/50),治疗后患者听力水平(13.0±2.5)dB低于治疗前的(69.0±2.3)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内镜下骨膜修补术治疗鼓膜穿孔,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常艳芬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 收治46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疝囊高位结扎后,采用无弹力补充修补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46例老年患者绝大多数伤口愈合良好,术后无感染、异物反应等现象发生;随访1~3年,无复发.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具有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亚辉 刊期: 2013年第34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药作为我国传统的药物,正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重新展现出其独特的疗效.但因中药多为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民间药方,其采摘、炮制、用药等方法多数未经过科学实验和严谨的论证,因此通过对中药临床用药的合理性研究和药学监护(PC)的运用可使中医更加规范和科学.现就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进行探讨并论述PC.
作者:李联营 刊期: 2013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对策.方法 选择2009年2月-2013年5月手术治疗的老年胃癌患者26例,分析2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对策.结果 26例患者术后切口感染3例(11.5%),胸腔积液4例(15.4%),切口开裂1例(3.8%),肺部感染2例(7.7%),心功能不全2例(7.7%),吻合口瘘2例(7.7%),胃排空障碍1例(3.8%).经采取及时合理的对症治疗措施后,均得到有效控制,未出现因并发症而死亡的患者.结论 根据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在做好术前准备、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及有效预防,可有效减少老年胃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陈勇;魏祥;徐勇 刊期: 2013年第34期
自第一次有文献报道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胸外按压后有存活率的研究文献记录以来,已有50余年历史,复苏专家致力于减少因心血管病及中风导致死亡的研究,建立了现代心肺复苏(CPR)理论和技术体系.1960年有学者报道了14例胸外按压而存活的病例,1966年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发表了第一个心肺复苏指南被称为CPR的里程碑[1].以后多次修订,2010年指南由356个复苏专家对涉及的277个CPR、心血管急救(ECC)主题411个科学证据逐一审查,形成新的指南,并于2010年10月18日同时在<循环><复苏>杂志上发表[2],本文就其中的重点进行摘要,以提高急诊抢救时水平.
作者:田国红 刊期: 2013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