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咪替丁治疗支气管哮喘80例疗效观察

王武林;刘慧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临床疗效, 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西咪替丁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糖皮质激素、沙丁胺醇和氨茶碱抗感染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西咪替丁,比较2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咪替丁联用传统手段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口服用药正确方法分析

    口服作为常用给药方式具有经济、方便且安全性高等优点,但临床常出现诸多不重视口服用药方法,导致药物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的病例.笔者总结口服用药正确方法以供临床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方建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误诊1例

    患儿,女,11岁.7岁时放学后行走出现右足行走不便,轻度足内翻,无疼痛,回家休息后好转,第2天晨起可正常行走上学(家距学校约1000m),但放学后又出现相同症状,曾服用维生素、钙片无效.约6个月后晨起时右足内翻已不能完全缓解.于9岁时在某医院骨科行右足内翻畸形矫正术,减少活动,术后3个月内曾有好转,但以后上述症状又逐渐出现,且左足出现相同症状,并有行走时双下肢僵硬感,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作者:闫瑞萍;郭瑾;陈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中西医联合治疗小儿面神经麻痹51例疗效观察

    面神经麻痹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面部表情肌运动障碍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及特征.临床中小儿面神经麻痹多见.本病发病原因多是由急慢性中耳炎或者乳突炎所引起,同时与病毒的局部感染相关,感受风寒常为疾病诱因[1].临床上以患侧的前额纹突然消失,眼裂增大,目不能合,患侧的鼻唇沟变浅,从而不能正常提唇,口角歪斜,鼓腮漏气,口水自流等为主要表现.如果不及时治疗会使患者出现不可逆的机体反应.我院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收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裘熙伟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门诊输液患者心理护理

    随着现代护理模式转变,让每位患者满意成为优质护理服务终目标.门诊输液室为医院重要服务窗口之一,输液室护理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医院形象,这不仅要求医护人员对患者疾病进行常规护理,更需提供个性化心理护理,把握输液患者心理特征,满足其心理需要,提高满意度.

    作者:梁意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肺血栓栓塞症38例临床特征分析

    肺栓塞(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1].肺血栓栓塞症(PTE)占PE的绝大部分.其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误诊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因此探讨其临床特征有助于诊断和治疗.

    作者:夏德刚;王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多爱肤敷料治疗压疮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多爱肤敷料湿性愈合方法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 将42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干性愈合方法;治疗组采用多爱肤敷料湿性愈合方法治疗压疮,观察2组临床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0%高于对照组的 52.63 %.结论 多爱肤敷料湿性愈合方法治疗压疮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干性愈合疗法.

    作者:汤天娟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2012年我院抗肿瘤药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住院患者2012年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统计我院2012年抗肿瘤药物使用的种类及所需费用,采用用药频度( DDDs)方法,对抗肿瘤药用药频度和用药费用进行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我院2012年应用抗肿瘤药物6大类共36个品种,DDDs排序前3位的紫杉醇、卡铂、多西他赛.结论 其他抗肿瘤药及辅助治疗药、抗肿瘤植物药及其衍生物、抗代谢药、抗肿瘤抗生素是我院目前肿瘤治疗的主要用药方向.

    作者:林小明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品管圈在医用冰箱管理中的运用

    目的 加强医用冰箱管理,为临床合理安全使用冰箱管理提供保障.方法 2012年6~12月运用品管圈方法对全院35个科室43台冰箱进行调查,修改了医用冰箱管理制度,改进冰箱管理登记表,冰箱的除霜流程等.结果 2012年12月查新不良项目发生率低于2012年6月.结论 加强全院冰箱管理制度的落实,科室能做到安全,规范的使用冰箱.

    作者:任雪飞;徐建萍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聚维酮碘溶液冲洗对妇科腹部切口愈合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妇科手术中用0.05%聚维酮碘溶液冲洗腹部切口对腹部切口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9月-2012年9月在住院的剖宫产患者386例,随机分成A组196例和B组190例,A组缝合腹部切口筋膜层后用0.05%聚维酮碘溶液冲洗,B组常规缝合.观察2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A组切口甲级愈合率99.49%高于B组的9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腹部用0.05%聚维酮碘溶液冲洗腹部切口有利于切口愈合.

    作者:李素萍;袁超燕;杨年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中医穴位注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医穴位注射配合常规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中医穴位注射治疗.观察2组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CD3、IgA、IgG、IgM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联用中医穴位注射治疗能改善AECOPD患者免疫功能.

    作者:张弛;刘亮;黄建果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精神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细节管理

    目的 探讨精神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加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充分发挥临床感染管理小组作用,完善医院感染制度,强化人员培训,着重环节管理,加强消毒隔离措施.结果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意识明显增强,主动报告科室医院感染病例,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暴发苗头,杜绝了医疗隐患,保障了患者安全.结论 精神科医院感染管理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预防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严冬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高龄胆道急诊手术临床探析

    胆道是肝向十二指肠运送胆汁的管道,胆道手术已经成为临床常见手术之一.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幅度的剧增,人口结构发生显著改变,胆道疾病在高龄患者中出现的几率呈逐年增长趋势[1].高龄患者由于年龄偏大身体功能降低、免疫力及抵抗能力减弱、器官组织功能退化等因素增加了胆道疾病治愈难度,因此探讨该类疾病的有效临床治疗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对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高龄胆道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我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方法 对我院2012年门诊麻醉药品处方进行统计,分析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及用药结构.结果 我院门诊麻醉药品主要用于晚期癌痛患者,用药频度排前3名的为吗啡注射液、吗啡片、哌替啶片.结论 我院门诊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但注射剂用量偏大,存在个别医师选择哌替啶注射液用于治疗慢性癌痛的现象.

    作者:张素英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 78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泮托拉唑组45例和奥美拉唑组33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泮托拉唑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泮托拉唑40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奥美拉唑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4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观察2组临床效果.结果 泮托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

    作者:刘祥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护理体会

    胃肠镜检查是消化道疾病常见准确的诊断手段,但由于胃肠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患者在检查的时候存在着一些恐惧或焦虑心理,以及镜身插入体内的刺激,导致病患在检查时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痛苦不适,很多患者因为惧怕而拒绝行胃肠镜检查,从而延误诊断和治疗.我院自2010年5月-2012年5月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术,使胃肠镜检查成功率得到大幅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受到患者的好评,体现了当今社会舒适医疗、以人为本的理念.现将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配合与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李京华;吴小刚;李晓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中药肾区渗透辅治Ⅲ型胶原肾小球病1例

    患者,男,44岁,3年前无诱因出现双眼睑及双下肢对称性浮肿,无腰痛,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肉眼血尿,于当地医院查体:血压160/100mm Hg(1mm Hg=0.133kPa),实验室检查:尿蛋白(+++),24h尿蛋白4.9g,诊断为肾炎.后于某省级医院行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系膜增生性病变,乙肝病毒抗原肾内沉积?北大医院电镜报告:Ⅲ型胶原肾小球病.给予降压及对症治疗无好转.于2010年1月收入我院.查体:血压120/80mm Hg,颜面部无水肿,心肺查体无异常,双下肢轻度指凹性水肿.

    作者:周永;邓琪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枳香和胃胶囊治疗慢性胃炎12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枳香和胃胶囊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方法 将慢性胃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枳香和胃胶囊1次4粒,每天3次;对照组予三九胃泰冲剂1次20g,每天3次.20d为1疗程,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3%.结论 枳香和胃胶囊治疗慢性浅表性及萎缩性胃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娄建玲;刘素文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有机磷中毒的急救原则

    有机磷中毒病情危急,如得不到及时抢救,病死率很高,现将有机磷中毒的急救原则介绍如下.1 立即终止接触毒物,离开有毒现场接触性中毒应除去污染衣裤,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体表,特别注意毛发、指甲缝及皮肤皱褶处.忌用热水、乙醇.

    作者:曹明菊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超量维生素C的不良反应

    近年来,因维生素C的应用日趋广泛,由此产生不良反应的案例亦愈来愈多,渐渐引起临床重视.笔者就维生素C使用过程中常见不良反应做归纳总结.现报道如下.1 维生素C吸收或代谢的不良反应长期或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会引起:(1)每天服用1~4g维生素C,会使小肠蠕动加速,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2)引发恶心、呕吐.同时因胃酸分泌增多,使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加剧,严重者出现胃黏膜充血、水肿,甚致胃出血.(3)可减少肠道对维生素B12的吸收,致使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加剧,甚至恶化.如果患者先天性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每天服用维生素C超过5g,会促使红细胞破裂,发生溶血现象,从而产生贫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作者:王克军;丁红丽 刊期: 2013年第3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糖尿病治疗效果.方法 2011-2012年诊治的3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和美吡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玉液汤加味进行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糖尿病药效发挥时间较长、不良反应较小,疗效确切.

    作者:葛家亮 刊期: 2013年第3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