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鲜淑;黄山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0月在本中心老年病房住院治疗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7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通心络胶囊加卡托普利治疗;对照组39例,给予复方丹参片加卡托普利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的变化,检测血压、心电图、血脂、血糖等指标,并作为临床疗效的评价指标,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与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5%、75.7%,对照组分别为56.4%、5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糖和血脂的变化,治疗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降压效果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心络胶囊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要优于复方丹参片加卡托普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志贤;高正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随着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财会工作已成为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为此,1998年11月财政部、卫生部共同制定、颁布了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并于199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与旧制度相比,新制度在医院拨款收人、支出、结余和结余分配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进一步规范了医院财务会计行为.但在实施过程中,制度本身却暴露出了一些不完善之处,笔者就此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作者:霍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一次性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顽固性胸腹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共34例患者,其中顽固性肝硬化12例,消化道肿瘤晚期13例,肺癌4例,各肿瘤术后腹腔转移及胸腔转移5例,所有患者均有大量积液,经皮穿刺留置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积液或腹腔积液引流术,术后配合静脉输注白蛋白及甘露醇加利尿剂或根据病情腔内注入化疗药.结果 本组患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时间10~85d,平均20d,积液引流量4000~70000ml,平均11500 ml,并发症5例均穿刺点渗血或者渗液,3例导管脱落,对症处理及重新置管后好转,无因置管引起感染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留置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引流顽固性胸腔积液和腹腔积液,比较安全简单,能有效减轻顽固性胸腹腔积液引起呼吸困难、腹胀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时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作者:王飞龙;周斌;任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糖尿病诊断、监测及疗效评价中的意义.方法 以68例正常妊娠者为对照组,82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为妊娠糖尿病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结果 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呈正相关(r=0.724,P<0.05).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相对于空腹血糖有较高的灵敏度,相对于葡萄糖耐量试验检出率相似但简单快捷,在妊娠糖尿病的诊断、监测及药物疗效评价方面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辉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抗精神病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使用现状,以及患者性别、年龄与药物剂量之间关系.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帮助.方法 对近1年来我中心住院的342例精神分裂症,分裂样精神病患者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住院患者的用药以氯氮平和氯丙嗪为常用,分别为29.39%和27.38%.而在药物剂量方面,男性剂量高于女性剂量.男性:25岁以下有效剂量大,而女性则是46~55岁剂量大,55岁以上男女患者的有效剂量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的有效剂量.结论 氯氮平和氯丙嗪较为有效、安全和价廉,而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替代传统药物的速度明显加快,且逐渐趋于单一用药.
作者:沈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胎盘早剥的诱因、早期诊断、治疗方法 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胎盘早剥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分度和母婴结局.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诱发胎盘早剥的主要原因,其次是胎膜早破、脐带因素、机械因素、羊水过多、瘢痕子宫、胎盘早剥病史等.78例孕产妇发生子宫胎盘卒中12例,其中1例经积极处理效果不好,行子宫次全切除术;肾衰1例.无孕产妇死亡;围生儿死亡11例,死亡率14.47%,其中死胎7例,死产3例,新生儿死亡1例.结论 胎盘早剥严重威胁孕产妇及胎儿生命,加强孕期保健,防治胎盘早剥的诱因,早期诊断,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可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宁远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为了适应教学时大批量使用的要求,针对石蜡切片制作过程中容易出差错的环节、导致光镜下组织或细胞形态结构异常等问题,探索提高批量制备组织学石蜡切片标本整体质量的方法,对制作过程中组织的取材、固定、固定后的修整、洗涤、脱水与透明、浸蜡、包埋、切片、染色及封固等步骤进行改进.实验结果 表明石蜡切片必须注意各步骤的制作,有效地提高了组织学教学切片的质量,延长使用时间.
作者:李璐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臭氧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方法 通过妇科普查和门诊就诊,收集确诊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1组采用超声波臭氧雾化妇科治疗仪治疗,另1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时间为7d.通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 来判定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结束后第7天,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86%和78%,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臭氧治疗100例病例中无不良反应.结论 臭氧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显著,方法 简单,安全无创,患者容易接受,值得推广.
作者:文泽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药品的不良反应已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任何药物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对于保证家庭用药安全、有效,保证患者健康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崔本华;曹晓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较平时突然或逐渐增多,粪质稀薄,水分增加.它是由于肠道水、电解质吸收障碍、分泌异常或和肠内容物的加快排泄造成的临床症状[1].有些母乳喂养的正常婴儿,1d可有5~6次或更多的稀糊状大便,但食欲好,体质量增加正常,不能认为是病态.相反,如果每日仅大便2~3次,大便水分明显增多,且小儿有不安和脱水的表现,也应该认为是腹泻.腹泻是威胁儿童健康,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疾病,是影响小儿健康的第二大类疾病.故寻找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尤其显得重要.我科自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应用甘草锌辅助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志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与效果,为临床合理选药提供依据.方法 将2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 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1次/d;B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分散平片5mg,1次/d.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与成本.结果 治疗1疗程后,A组总有效率为85.71%,不良反应发生率2.72%、成本/效果为129.16;B组总有效率为86.33%、不良反应发生率2.16%、成本/效果为282.52.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成本较低,本着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理念,可选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作者:李鲜淑;黄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农村老年慢性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所管理的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128例,在住院期间进行基础的治疗外,还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治疗、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健康教育,观察1年后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及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结果 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明显升高,不良生活方式明显改善.结论 适当的护理干预对于农村老年慢性病的防治具显著效果.
作者:李卫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对丹参酮ⅡA胶囊和三七血伤胶囊的功效,对心血管系统药理作用、生理活性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丹参酮ⅡA胶囊与三七血伤胶囊联合用药提防引起血压过低.
作者:周炎仪;郭丽兰;黄蔚绮;林小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固定无偿献血者的招募是完善应急用血系统的关键.我站大力开展固定无偿献血者的招募对满足临床应急用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高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肠外表现.方法 选取2008年2月-2011年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187例,对患儿的肠外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肠外表现通常反映在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肝脏、神经系统的损害以及患儿出现严重的电解质紊乱高渗血症.其中90例患儿出现循环系统损伤,占48.1%;79例患儿出现呼吸系统损伤,占42.2%;15例患儿出现肝损,占8.1%;8例患儿出现神经系统损伤,占4.3%;12例患儿出现严重的电解质紊乱高渗血症,占8.0%.结论 婴幼儿感染轮状病毒后,不但会出现病毒性肠炎,轮状病毒还会感染婴幼儿其他组织器官,因此,婴幼儿在感染轮状病毒时因引起医疗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蔡小明;周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分析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总结避免纠纷的应对措施,减少护患纠纷,提高医院声誉.针对原因,采取应对措施,更新护理观念,提高护理操作技术,加强护患沟通,开展疾病健康教育,提高服务质量,减少护患纠纷.从而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王雪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表现隐匿,缺乏特异性,表现多样,临床医生须加强认识,及时正确诊断,避免误诊误治.
作者:杨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正天丸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服用正天丸每次1袋(6g),3次/d(深圳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批号Z44020711) ; 对照组正天丸模拟剂组 1袋(水、淀粉),3次/d.疗程2个月.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1.7%,对照组临床有效率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偏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持续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正天丸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良好,显著优于安慰剂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胡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1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0例采用阿司匹林100mg和氯吡格雷75mg+抗凝进行治疗(治疗组),105例采用单纯阿司匹林100 mg+抗凝进行治疗(对照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42例,有效58例,总有效率为90.9%,无效10例,半年复发率为5%;对照组显效26例,有效46例,总有效率为68.6%,无效33例,半年复发率为30%.结论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优于单抗治疗.
作者:王增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和分析医院抗菌药的临床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抗菌药的合理应用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医院2011年临床科室的789份出院病历,内容包括抗菌药使用情况、选用原因和依据、联用情况、给药途径、感染病例细菌培养送检情况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89例患者中共使用抗菌药10大类52种,使用多的是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使用率68.1%,其中临时用药比例8.2%,长期用药比例91.6%,长期用药中联合用药比例57.7%;病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的送检率为8.6%.结论 抗菌药物选用依据仍以经验用药为主,联合用药比例过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须进一步加强.
作者:饶春浓 刊期: 2012年第03期